一、以计为首
《百战奇略·计战》云:“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意思是和敌人开战前,事先要了解敌我双方将帅的指挥才能,敌方实力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险要还是平坦,粮食缺乏还是充实。分析计划周到,然后再出动部队,这就没有不胜利的。
“掐指一算,便知分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古典小说中这些描写军事智囊的词语,虽然带有几分神话色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决胜之策,在于运筹;高敌之着,以计为先。
战争中充满着未知数,也一定会暴露出许多已知数。指挥员的判断艺术,就是通过已知求未知;指挥员的欺敌方略,在于示形虚数,深隐实数,以多算胜少算。
孙膑马陵设伏,妙在先“度其行”,料定庞涓“暮当至马陵”。虞诩增灶赚羌戎,巧在设虚数示强,使敌手判断错误,行动失算。
战争从冷兵器发展到热核武器、电子武器,战场空间愈来愈大,牵涉面愈来愈广,如同初级数学发展到高等数学一样,原来还比较简单的战术计算,逐步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军事运筹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决策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有这样两个战例:
1943年2月,美军获悉一支日本舰队集结在南太平洋的新不列颠岛,准备越过俾斯麦海,开往新几内亚。美国西南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将军,奉命拦截轰炸这支日本舰队。
从新不列颠岛到新几内亚有南北两条航线,航程都是三天。美军从气象预报得知,近三天内,北路航线是阴雨天气,南路航线天气晴朗。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舰队会选择哪条航线呢?为此,美军要派出侦察机进行搜索,力争尽早发现日军舰队。
美军分析自己的搜索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搜索力量主要集中在北路,日本舰队也走北路。北路的天气虽然差,能见度低,但因搜索力量集中,有可能在一天内发现日本舰队,从而争取到两天的轰炸时间。
二、搜索力量主要集中在北路,日本舰队走南路。南路虽然天气很好,便于搜索,但因主要力量集中在北路,只有很少的飞机在南路。这样,要发现日本舰队也需要花费一天时间,轰炸时间还是两天。
三、搜索力量主要集中在南路,日本舰队走北路。这就是说,北路只有很少飞机在很差的天气中搜索日本舰队,要发现目标得花费两天时间,轰炸时间只剩下一天了。
四、搜索力量集中在南路,日本舰队走南路。这样,飞机多,气象好,很快就能发现日本舰队,轰炸时间可争取到三天。
从美方来说,第四种情况最有利;就日本舰队来看,走北路最适宜。但战争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双方都想趋利避害,善料敌者,应以敌之利来确定自己的对策。于是,肯尼将军决定,把主要搜索力量集中使用在北路航线上,而俾斯麦海战确实在预期的地点发生了。
第二个战例也发生在太平洋战争中。充满武士道精神的日本空军“神风攻击队”,采用“自杀”战术进行攻击,使美国海军舰队伤透了脑筋。当一艘舰艇在受到攻击时,究竟应该急剧转向,以免被击沉;还是保持直线航行,以利于对空火力的发扬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美海军智囊小组经过对477个战例统计分析,提出一个灵活改变舰艇迎敌角度的对策:大型舰只在遇到“自杀”飞机攻击时,应急剧转向,加以躲避,而小型舰只则不应急剧转向。美国海军舰队采用新的规避对策之后,舰艇损失减少了百分之十八。
二、因粮于敌
《草庐经略·卷三·粮饷》:“久守则须屯田,进击则谨粮道,深入则必因粮于敌。”这就是说,军队长久守备就必须屯田,进攻时就要谨慎地保护粮道,深入敌境作战必须依靠就地征用粮秣。
借粮养战,即指因粮于敌。
古代作战,后勤保障主要是粮草。在那交通运输工具十分落后的时代,军事家根据不同情况,优选出了一些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如有的提出:凡筹划军用粮食,以年度计算的宜于屯田;按月计算的宜靠后方运输解决;按日计算的宜就地补给;军队行动于千里之外,或打那种行止不定的游击战、运动战,就采取后方运输与就地补给相结合的办法。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远道运输是个重要原因。远道运输不仅会弄得百姓饥疲,而且也容易被敌人断绝粮道,兵困虎口。采用取之于敌的策略,则可以克服这些矛盾。
《孙子兵法·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草庐经略·卷三·粮饷》:“久守则须屯田,进击则谨粮道,深入则必因粮于敌。”因:依靠。深入敌境作战,必须依靠就地征用粮饷。在军事上的因粮于敌,指取之于敌,以战养战。
孙子为了说明“因粮于敌”的重要性,作了一个具体的计算:从前方取得敌人的粮食一钟(古代一钟等于六十四斗),就抵得上我后方补给二十钟;从前方取得敌人的饲料一石(古代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就等于我后方补给二十石。从这个二十比一的比例中可以看出,前方有一人作战,后方就要有许多倍的人力来进行物资保障,并且还需派出相当部分的兵力维护粮道。其代价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历代兵家无不为解决后勤保障问题而煞费苦心,孙子“因粮于敌”的思想也就显得更有价值。
古代作战,后勤保障主要是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意思。古代交通运输工具落后,深入异国作战,战线过长,交通不便,部队粮秣供应,完全依靠本国运(养)送,是十分困难的。因而,采取“因粮于敌”,取之异国的办法,便成为古代战争中常为兵家所运用的有效办法。但是,有些人也提出了以“抄掠”、“抢夺”的残暴手段来解决军需供应问题,例如《百战奇法·饥战》云:“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这无异又会给异国百姓生命财产以严重危害。抗战时期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就反映了这种极不仁道的残酷行径。也恰恰说明了非正义战争的行动。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孙子兵法》中讲:“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意思是说,国家因用兵而导致的贫困,远道运输是一个重要原因。远道运输,常会造成国库空虚,百姓饥疲。由此孙子提出了一个观点:“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诸葛亮数出祁山作战,粮草问题始终是一个胜败攸关的重要问题。为了争取作战胜利,诸葛亮总是费尽心机,谋求粮草。这一实践反映出历代战争的一般特点,即后勤保障在战争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充足的作战物资,用兵愈多,困难愈大,弄不好就会受制于敌。特别在战略、战役性的进攻作战中,后勤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据史料记载,孔明六出祁山有四次选在春季出征,除去长途跋涉的时间,与敌交锋都是在陇上粮熟草壮之时,有利于向敌方“借粮”。演义在描写诸葛亮五出祁山作战中,施韬展略,巧收魏军陇西的小麦,就是因粮于敌的突出一例。
书中写道,建兴九年(231年)春二月,孔明再次“率大军望祁山进发”,却令先头部队“径出陈仓,过剑阁,由散关望斜谷而来”。狡猾的司马懿识破孔明这一声东击西之计,料定孔明此举“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便亲率大军前往天水诸郡,护粮抗敌。果不其然,诸葛亮一到前线便对众将说道:“吾料陇上麦熟,可密引兵割之。”
然而,“因粮于敌”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你要夺取敌人的粮草,敌人必然会千方百计设法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惟智高者巧于运筹,方能争先得利,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争夺粮草的这场智力赛中,孔明运用“缩地术”一直牵着魏军的鼻子走,当魏军被拖得筋疲力尽,“尽皆痴呆”时,战场上突然先后出现好几个诸葛亮,弄得魏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且看作者写道:
(魏)众军方勒马回时,左势下战鼓大震,一彪军杀来。懿急令兵拒之,只见蜀兵队二十四人,披发仗剑,皂衣跣足,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孔明,簪冠鹤氅,手摇羽扇。懿大惊曰:“方才那个车上坐着孔明,赶了五十里,追之不上,如何这里又有孔明?怪哉!怪哉!”言未毕,右势下战鼓又鸣,一彪军杀来,四轮车上亦坐着一个孔明,左右亦有二十四人,皂衣跣足,披发仗剑,拥车而来。懿心中大疑,回顾众将曰:“此必神兵也!”众军心下大乱,不敢交战,各自奔走。
一个孔明,就已经使司马懿很头疼了,几个“孔明”几乎同时出现,确使司马懿感到惊慌,在他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司马懿怀疑这是孔明使用的“奇门遁甲”之术,“引兵奔入上邦,闭门不出”,让孔明得了一个“大便宜”。实际上,说孔明会“奇门遁甲”、“六丁六甲”、“缩地术”等,都是不可信的。在战争的“迷雾”中,敌对双方都会施展各种蒙骗术,尽管许多指挥员知道敌人在施诈用骗,当他没有揭开“谜底”时,还是不敢贸然采取行动。演义中的司马懿,毕竟是一位思想上打着迷信烙印的封建时代的将帅,所以当他对孔明示形用诈的手段猜不透的时候,也就自然会误认为孔明施展了“邪术”。这也说明,在军事斗争中,攻心用诈都带有一定的历史特色,千谋百策都打有每一时代的印记。
孔明向敌借粮,还结合科学机械而用之。这种借法特别,足以为后人效法。如他制造木牛流马,向司马懿借粮即为一例。
孔明兵出祁山,长途运输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古代,运输只能靠人力、畜力。运输能力弱,再减去自身的消耗,运输量就更小了。正因为如此,后勤保障问题曾使许多军事家伤透脑筋。孔明兵出祁山作战,蜀道长途运输十分艰难,人力、畜力在途中的自身消耗很大,这可能就是他发明木牛流马向敌借粮的原因。
书中说,孔明自从发明木牛流马以后,令右将军高翔只引一千兵驾着木牛流马,自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大大加快运输速度。这下可愁坏企图坚守不出拖垮蜀军的司马懿,他立即令部队伏击蜀军粮队。战斗中,魏军抢回几匹木牛流马。司马懿令能工巧匠,就地拆卸,依法仿制。不到半月时间,便仿造成两千多匹,开始往来于陇西搬运粮草。司马懿得意说道:“汝(诸葛亮)会用此法,难道我不会用!”魏军将士“无不欢喜”。谁知魏军抢去的那几匹木牛流马,原是孔明别有用意的赠送。所以,当他知道这件事后,十分高兴地说:“吾正要他抢去。——我只费几匹木牛流马,却不久便得军中许多资助也。”时过不久,他探知魏军果然已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立刻令王平率一千人扮作魏军,前去劫粮。孔明还料定蜀军劫粮回经北原时,必有魏兵追赶,便密教王平:一到北原,“汝便将木牛流马口舌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汝等竞弃之而去。背后魏兵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吾再有兵到,汝却回身再将牛马舌扭过来,长驱大行。魏兵必疑为怪也!”果不其然,魏军在北原虽然追回了粮草,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又推又拉,那些木牛流马只是原地不动,结果反遭蜀军伏击,又丢了这些粮草。王平则乘机返回,将木牛流马的舌头扭回,在蜀军装扮的“神兵”佑护下,“驱驾木牛流马如风拥而去”。这样,孔明采用神奇的妙策,白白赚得了司马懿“万余石”军粮。每当我们读到这些情节,不禁为孔明的妙算拍案称绝!
因粮于敌,有时是直接的、公开的向敌人借粮,如王世充为了培本固元,向李密借粮养兵即为一例。史载:王世充自大业十三年(617年)岁末在兴洛仓外那一仗中几乎蚀掉全部家底,已有好几个月不敢正面与李密争锋了。这一段时间他倒颇有所得,至少东都小朝廷的内外大权已被他牢牢控制,出入宫廷,俨然就是一副无冕帝王的派头。大权在握,重整旗鼓与李密再决胜负的念头也就日益强烈,士兵们的斗志又重新高涨起来,这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不过,王世充还在为一个问题发愁,那就是粮食。洛阳外围的粮仓都已被李密控制,因此城内的粮食供应一直显得非常紧张。他的部队也不例外,因为常常填不饱肚子,每天都有人偷偷跑到李密那边去。王世充很清楚,如果粮食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他想留住士兵们的一切努力终归是徒劳,更不用提什么战胜李密。那么从李密手中夺粮如何?不行,他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惟一的选择只有向李密“借”粮养兵。但双方互为生死对手,这粮又该是怎么个借法?想与虎谋皮么?王世充为这件事想一通宵,终于转出一个绝妙的主意:用李密目前最紧缺的东西去换取他的粮食!王世充派人过去实地了解,回报说李密的士兵大为衣服单薄头痛。这就好办了!王世充欣喜若狂,当即向李密提出以衣易粮。李密起初不肯,无奈邴元真等人各求私利,老是在他耳边聒噪,说什么衣服太少会严重影响军心的安定等等,李密不得已才答应下来。王世充换来了粮食,部队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改观,士气进一步大振,尤其士兵叛逃李密的现象日益减少。李密也很快觉察了这一问题,非常后悔,连忙下令停止交易,但事实上为时已晚,李密无形中已替王世充养了一支精兵,也就是为他自己的前景徒然增添了许多难以预想的麻烦。(《隋书·李密传》)
我军初创时期,其物力财力来源,主要是靠打土豪筹款,缴获敌人的武器弹药装备自己。毛泽东在论及解放战争时期部队的物资来源时说:“主要向敌军和国民党区域求补充,只有一部分向老解放区求补充”,“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我军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在运用“因粮于敌”的谋略时,才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着人民的利益打击敌人,缴获敌人物资,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我军的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战场的缴获和俘虏,我军初期的炮兵、工兵、装甲兵等特种部队,都是取之于敌,以战养战的成果。
淮海战役歼灭黄伯韬兵团的过程中,某团强夺运河桥的战斗,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谋略,保证了战斗胜利。这次战斗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守桥之敌约一个师的兵力,有精良的重装备,而我不仅兵力比敌少,武器装备也远不如敌。部队经一天一夜长途奔袭,向守桥之敌发起进攻。在部队减员,弹药消耗殆尽,后续部队一时又赶不上的情况下,他们一面收集敌人丢下的武器弹药,一面争取俘虏、补入连队,继续战斗。战斗越打越激烈,我军的人和枪却越打越多。这次战斗,以较小的代价歼敌三千余人,缴获轻重机枪九十挺,追击炮三十门,长短枪二百五十多支。
在我军战斗史上,这种以战养战的例子是很多的。未来战争,我军在战场上的人力物力消耗很大程度上将依靠后方补充。但仍不能忽视以战养战,学会用敌人的装备打击敌人,积极瓦解敌军,为最终战胜敌人创造条件。
在对敌作战中,为了稳住军心,击退敌人,往往在粮草供应问题上采取“示假隐真”的手法,向敌人示以富有,足兵足食,使敌人迷惑中计,不战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