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30542400000034

第34章 诡道(1)

一、以逸待劳(逸能劳之)

《孙子兵法》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用自己部队的从容严整,养精蓄锐,与疲劳之敌作战,这样就能消耗敌力,借敌力以为我用。《百战奇法·主战》云:“若彼为客,我为主,不可轻战。为吾兵安,士卒顾家,当集人聚谷,保城备险,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候期困敝击之,必胜。”

公元前684年,齐王拜鲍叔牙为大将,率兵进犯鲁国。鲁派曹刿率兵迎战。战争开始前,庄公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抵抗齐国的侵略呢?”

曹刿答:“战争的情况是变化莫测的,不可以遽下结论,如果能够给我一个随军参战的机会,也许可以随机应变,设计制胜。”于是大军到了长勺和齐军对垒起来。

齐将鲍叔牙率齐军出迎,立即展开攻击准备。他从前在乾时打败过鲁军,把庄公视为手下败将,有轻敌之心,下令全面攻击,想一下将庄公捉住。一时战鼓齐鸣,杀声连天,士兵如排山倒海猛冲过去。

鲁庄公十分着慌,连忙下令擂鼓出击,曹刿立即制止说:“且慢,敌人锐气正旺盛,只可严阵以待,急躁不得!”于是传令偃旗息鼓,坚守阵地,不准惊扰喧哗,轻举妄动,违令者斩。

齐军一齐冲锋过来,却似木板碰铁桶一样,冲不进去,只得退下。过一会儿,再次擂鼓冲锋,鲁军依然不动,铁桶似乎更加坚固,又退下来。鲍叔牙得意地对部属说:“鲁军吃过苦头,一定害怕起来,两次挑战都不敢出,证明心怯胆丧。”接着下达第三道冲锋命令,战鼓又像雷一样响起来,这时齐兵虽然嘴里叫喊,心里认为敌军不敢出来,斗志无形已松懈下去。

曹刿听到齐军第三次鼓响了,便对鲁庄公说:“是出击的时候了,下令冲出去!”

鲁军一闻鼓响,像猛虎扑食一样,迅雷不及掩耳地冲出去。齐兵防不到这一招,慌忙招架,被杀得七零八落大败而去。鲁庄公见打了胜仗,内心十分欢喜,下令乘胜追击。曹刿又加阻止说:“别忙,等一会儿。”说完跳下车去,看看地上车辙马迹,又站上车顶,向齐军嘹望一阵,然后说:“放心追击下去,杀他个片甲不留!”追杀三十里,将侵略军狠狠地赶回齐国,俘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

在庆功宴上,鲁庄公满怀高兴地问曹刿:“我很不明白你当时为什么要等到敌军三通鼓罢才肯擂鼓出击,其中奥妙,可以告诉吗?”

曹刿回答说:“凡打仗,全凭一股勇气,擂鼓就是冲锋的信号。第一次鼓响,是士气最旺盛的时候,好比一群猛虎下山,千万不可撄其锋;第二次鼓响,又碰不到对手的时候,士气就开始松懈,斗志逐渐下降了;到了第三次鼓响,士气已到疲惫地步,纵能鼓噪,战斗力也减少了大半。所以我乘敌人的三通鼓罢,然后出其不意,一鼓作气,策新羁之马,攻疲惫之兵,自然会将他们打败!”

庄公又问:“当敌人败退时,你又阻我不忙追击,待观望之后才下令穷追,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曹刿又向他解释:“兵不厌诈,乃古之名训,齐军是诡计多端的,它败走,说不定其中有诈,诱我交锋,一旦不慎,很可能会中埋伏,弄得全军覆没。因此,我特别下车去,看到车辙马迹非常杂乱,证明这是仓皇逃命,不规则地败阵了。但我还信不过,再跑上车望望,见他们一窝蜂狼狈逃窜,连军旗也东倒西斜的,就确信他们已真的打败,再没有什么生力军和伏兵了,因此才敢大胆进军。”

庄公说:“你真是个卓越的战略家!”满赐一杯胜利酒,下令班师回朝。

“以逸待劳”这种权略,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拖延政策”,消极地说,是自己养精蓄锐,静观事物的变化,以做最后决策;积极地说,就是设法使对方疲于奔命,挫折它的锐气,伺机出击,使其一蹶不振。

需要注意的是,“以逸待劳”的“逸”不是无所事事,其中的“待”也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充分准备伺机出击。使用这种权略的时候,务要沉着应变,把自己和对方的环境和意图,以及彼此间的实力,估计清楚,机警地随时随地注意事态的变化,时机未成熟就不动如山岳,机会一来就要翻江倒海。这权略如能运用得好,就能收以弱胜强、以寡胜众之效。

北魏皇始元年(公元396年),后燕慕容德破北魏拓跋珪进攻的邺城之战,就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战法。后燕慕容德驻邺城(今河南安阳东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亲征,北魏将拓跋章率前军攻邺,大败。慕容德想乘胜反击,进行决战。当时情况是魏攻燕守,魏众燕寡,别驾韩某根据总的战略态势提出了“魏不可击者四,燕不宜动者三”。“魏重军远入,利在野战,一不可击也。深入近畿,致其死地,二不可击者也。前锋既败,后阵必固,三不可击者也。彼众我寡,四不可击者也。官军自战其地,一不宜动。动而不胜,众心难固,二不宜动。城隍未修,敌来无备,三不宜动。”因而提出了“深沟高垒,以佚待劳”的战法。慕容德采纳了这个建议,召还部队,固守邺城,“亲飨战士,厚加抚接”。因此,全军上下,“人感其德,皆乐为之死”。其后,乘魏军“内相乖争,各引军潜遁”之机,慕容德率军追击,大败魏军。

处于战略防御的一方,力量弱小,不要轻率地、过早地同敌进行战略决战,采取“保城备险”以消耗敌人,“绝其粮道”以困惫敌人,待敌疲惫不堪之时,再集中兵力歼灭之,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指导思想。

劳和逸,是相互转化的。善战者,应该采用巧妙的战术,反劳为逸,我逸敌劳,败敌之力即为我所借,易于击败。关于这点,《兵经百字·更字》讲得很清楚:“武不可黩。连师境上,屡战不息,能使师不疲者,惟有更法。我一战而人数应,反逸为劳;人数战而我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此处讲通过轮战的方法,使疲惫的我军转化为安逸,使部队保持旺盛的士气,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反劳为逸”在具体运用时,也可采用动敌而我不动的方法,使我之劳转化为逸,而敌之逸转化为劳,从而战胜敌人。

《新唐书》载,公元782年,唐朝将领马燧等各部奉命讨田悦,集结于漳水岸边(在今河南、河北边境)。为了调动田悦,马燧令部队半夜起床开饭,秘密派部队过洹水袭魏州,并令该部,敌军追来,则停止进军,布设阵势。田悦部队渡河完毕,马燧命令士兵把桥烧掉。田悦步骑四万余越洹水桥,马燧知田悦追来,先将方圆百步清除草木为战场,摆好阵势,先五千勇士当前锋,等待田悦部队。田悦部队到达,喘息未定,士气衰落,马燧纵兵猛攻,田悦大败。田悦所部逃到洹水,三桥烧毁,部队大乱,泅水淹死者不计其数,斩杀二万余,俘三千余。

马燧奉命进击田悦,鞍马劳顿,粮食缺乏,是以疲劳之军攻敌。但在进入战区之后,却能调动敌人,使自己反劳为逸,并以逸待劳,大破田悦部队。正说明了“人数战而我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的道理。

战争实践证明,逸可养精蓄锐,劳则士气沮丧,战斗力必然减弱。因此,疲惫敌人,已是兵家普遍注意的谋略思想。

《聊斋志异》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了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两棵大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回来,寻找其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那畜生嗥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咬乱抓。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急忙拧怀中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嗥叫,老狼又闻声赶去……这样调动老狼奔波于两树之间,往返数十次,终于累得它气绝身亡。若以这则故事比喻用兵,那么,疲惫敌人,根本在于能调动敌人,使其在乱冲乱闯中失掉行动自由。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十一家注》中,梅尧臣说:“以我之佚,待彼之劳。”李荃说:“敌佚,我能劳之者,善动也。”梅注更有积极意义,旨在以主动行为对敌施加影响,使敌由佚变劳。《太平天国新军的运动战·张宗禹语》:“敌能战,应不与战,专以走疲之,则可常活。”

公元前512年,吴伐楚,吴兵少而楚兵多,楚居优势。吴将伍员分军为三队,每次出一队扰楚,楚尽众而出,吴师归;三队轮回出扰,连达七次,以劳楚师。最后吴军尽出,楚败。

劳和逸,与部队的思想情绪有密切关联。古人说:“凡人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形者,身体;神者,精神。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指挥员善于活跃部队,则能悦其神而减其劳。那些死气沉沉的部队,最容易被弄得疲惫不堪。

疲惫敌人,掌握战机非常重要。北宋时,名将曹玮领兵和党项羌族作战,党项军初次交锋受了挫折,为避实待机,主动撤退。曹玮本想同敌人决战,以求全胜,但他没有引军追击,而是见敌人走远后,让自己部队赶着牛羊和军需品,缓缓回返,部队松松散散,很不整齐。这时,已经撤退的党项军,听说曹玮因贪牛羊之利,队伍散乱,急忙乘机回兵还击。曹玮得知后非但不慌,反而命令部队更加放慢速度,来到一个地形有利之处,停下来整军迎战。可是,当敌军接近后,曹玮告诉敌人的首领说,你们远道赶来,一定疲劳,我们不愿乘你们疲困之机打仗,请你们休息一会儿再战。党项军听了很高兴。谁知他们一休息,心劲松下来,锐气大减,曹玮率军冲杀,大败党项军,随即整军凯旋。宋将不解其中制胜的奥妙,曹玮说:“敌军撤去,我以贪图牛羊辎重的假象,引敌返回寻我作战,他们一去一返,连续走了近百里,相当疲劳了。如果马上交战,敌人锐气尚未消失,取胜还需付出代价。谁都知道,走远路的人,如果稍微休息,顿时感到双足麻木,腰酸腿痛,打仗勇气也随之消失。这时我们再与他决战,那犹如虎赶羊群一样容易。”

现代战争中,敌人已是高度机械化,履带代替了两条腿,虽千里行军不会再有腿脚麻木之苦了。但机械化受地形和摩托小时的限制,在广阔的战场上,如果能调动它盲目奔波,同样会使它疲惫难支。况且,劳形还包含着精神上的不振,以计劳其神,也可达到疲其力。

二、以近待远

《孙子兵法》云:“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利用己方靠近战场的有利条件,对付远离战场,长途行军,远道而来的敌军,从而战胜敌人。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36年12月,东汉将领吴汉率军三万从夷陵沿长江逆流而上,入蜀讨伐公孙述。

汉光武帝刘秀告诫吴汉说:“成都敌人有十万余众,不可掉以轻心。应坚守广都,公孙述如出兵来攻,不可轻易与他战。如果不敢来攻,你可推进营寨向他逼近,等到公孙述部队疲惫时,才能发动进攻。”而吴汉却违反刘秀的战略意见,乃率步兵和骑兵二万进逼成都,放弃广都。距城十多里,在江北宿营,同时架设浮桥,令副将刘尚率兵万余在江南宿营,相距二十多里。光武帝得知后大惊,责备吴汉说:“我告诫你千条万端,为什么遇事缭乱!你既轻敌深入,又与刘尚分别设营,若有紧急情况,不能互相接应。敌人如果出兵进攻,刘尚被击破,你也就必然失败。现在幸亏没有发生危急情况,要迅速率部队返回广都。”诏书未到,公孙述果然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言率军十万攻击吴汉,又派一万多人攻击刘尚,使其不能互相救应。吴汉军激战一天,失败,退回营寨。吴汉召集各将领勉励说:“我们历经艰难险阻,转战千里,深入敌军腹地,到达敌人城下。现在与刘尚两处遭到包围,互相不能接应,其祸患难以估量;打算秘密突围到江南靠拢刘尚部队,合兵抗敌。如大家齐心协力,人自为战,定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如不这样,势必失败。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在此一举。”吴汉统一全军思想后,改善士兵的伙食,增加马匹、粮草,关闭营寨,三天不出战,并插了很多旗帜,使烟火不断。乘夜,令部队悄悄地与刘尚会合。谢丰等没有发觉,第二天,派一部兵力阻击江北的汉军,亲自率军攻击江南的汉军。吴汉以全部兵力迎战,从拂晓激战至黄昏,大破公孙述,斩杀了谢丰、袁吉。于是引兵退还广都,留刘尚部队防御公孙述,将上述情况如实报告刘秀,并深刻地责备自己。刘秀答复说:“你回兵广都,非常合适,公孙述决不敢忽略刘尚而进攻你。如果公孙述进攻刘尚,你从广都率步骑兵行进五十里奔赴增援,正当公孙述疲劳危难的时候,肯定能打败他。”自此,吴汉与公孙述转战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胜,并攻克成都。

刘秀告诫吴汉坚守广都,采取的是以近待远的作战策略,吴汉开始未采纳,轻敌深人,结果两面受敌,后来采用以近待远的方法,连连得胜。

以近待远,是我近敌远,我近则逸,敌远则劳,我逸敌劳,必然取胜。所以以近待远,实际上就是以逸待劳的一种战略形式。

三、以饱待饥

这是在己方粮食充足敌人粮食供应不济时采取的谋略。《百战奇法·粮战》:“凡与敌垒相对峙,两兵胜负未决,有粮则胜。……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孙子兵法·军争篇》又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聪明的将帅,不仅重视己方的粮食供给,也注意在敌人粮食缺乏、士兵饥饿乏力时借其力而攻之。

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奉命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叛军,兵多粮足,企图从函谷关西进,夺取西汉的都城长安。周亚夫根据敌军精强的实际情况,听取部将赵涉的建议,避开敌人设伏区,秘密迅速地迂回到洛阳,先敌控制了荥阳的军械库和敖仓的粮秣。这样一来,汉军有险可守,有粮可食,有器可用,利于持久作战。然后,周亚夫派赵涉进兵昌邑,以掩护汉军主力左侧的安全,截断吴楚与齐赵的联系。此时,吴楚之兵正进攻梁国,梁王派人向周亚夫求救,亚夫自不出兵,让梁国坚守,以迟滞吴楚兵西进。后来梁王上诉于汉景帝,景帝下诏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周亚夫从实际出发,只派遣一支轻骑兵出淮泗口断绝吴楚粮道,主力集结于下邑坚壁不出。吴楚军攻梁不克。又急于击破汉军主力,就挥师攻打下邑周亚夫的军队。吴楚连续强攻不能成功,采取声东击西的计谋又被周亚夫识破,直到军队粮尽饥疲,士兵散乱,被迫引军东撤。这时,周亚夫乘机率军追杀,大破吴楚联军。

公元619年8月,割据山西北部的刘武周派宋金刚进逼新绛,夺取河津,屯兵于河东地区。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与宋金刚在新绛一带相峙。唐军中粮食缺乏,士气不振,李世民一面派人督运粮秣,一面出动小股兵力抄掠敌后,取粮于敌。不久,唐军连获两次小胜,士气有所恢复,诸将请求转取攻势。李世民说:“宋金剐悬军深入,军无蓄积,以掳掠为资,正想速战。我们只有闭营养锐,待宋金刚粮尽计穷,自然会退走,此时不宜速战。”待到公元620年4月,宋金刚军中粮食吃尽,补给困难,只好逃走,这时李世民率兵追击,在吕州(今山西霍县)、雀鼠谷等地重创宋金刚军,俘斩数万人。刘武周得知宋金刚兵败,也逃出了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