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30542400000040

第40章 诡道(7)

三国时的关羽,其武艺在当朝无人匹敌,但当发展到骄横之时,导致失荆州、走麦城之败。初时吕蒙与关羽长期对阵,因荆州兵马整肃,沿江修有烽火台,吕蒙寻思无计,托病不出,陆逊献策曰:“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之中矣。”蒙遂用其计,托病不起,上书辞职。孙权从其计,乃召吕蒙回建业养病,并任命年青而未有远名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守陆口。

陆逊到任后,即修书一封,并备名马、异锦、酒礼等物,遣使赴樊城拜见关公。关公不但未识破其计,反而指着来使曰:“孙权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关公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关公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关公遂对陆逊失去了警觉,并把驻荆州的大半兵马调樊城听命。陆逊乘机派军队假扮客商,驾船在烽火台下避风,半夜偷袭烽火台成功。又以降军赚开荆州城门,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荆州。刚愎自用的关公,在吴魏军队夹击之下,仓皇率残军败走麦城,落得遭擒被斩的下场。

三十四、怒而挠之

《十一家注孙子·始计篇》云:“彼将刚忿,则辱之令怒,志气挠惑,则不谋而轻进。”

脾气暴躁,是指挥员性格上的缺陷。怒而挠之,正是针对敌将思想上的这一弱点,所采用的一种“激将法”。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而自尊心过强,就变成了虚荣心。大凡容易发火的人,容易感情用事,从而不顾客观实际去盲目行动,以致误入对手的圈套。俗话说:激石成火,激人成祸。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楚军统帅子玉被晋文公扣留杨军使者宛春的策略所激怒,一时感情冲动,在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与晋军决战,弄得败军丧旅,使楚国丢掉了霸主的地位。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正酣,汉军乘项羽东攻彭越之机,围攻成皋。楚将曹咎起初按照项羽的告诫,坚守不出。后来,曹咎经不住汉军连续讨敌骂阵,一怒之下,率部出击,汉军趁楚军半渡汜水之际,发起攻击,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古人用兵,有弱守强攻的说法。处于战略守势的军队,主张持久作战,后发制人;处于战略攻势的军队,最怕旷日持久,钝兵挫锐,喜欢采取“迅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的行动,速战速决。激战法,多是指进攻一方诱迫防御者放弃持久待机的企图,盲目出阵,进行不利条件下的决战。

太刚必折,过直必蹶。《观微子》说:“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又《荆园进语》说:“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能忍人所不能忍者,才能为人所不能为。远谋方能深韬略,方能趋利避害,不为一时的感情所支配。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不为所动。这样的自制能力,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将军。像子玉那样“一触即跳”的武夫,是不能与谋略家同日而语的。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苏轼《留侯论》)相反,“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是英雄本色。战争中会出现各种复杂的现象,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聪明的指挥员既要善于刺激敌人在不利条件下决战,更要加强自己的谋略修养,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辍,即便在最激动的时候,也能按下“心头之火”,沉着冷静地考虑问题。

三十五、乱而取之

《孙子兵法·计篇》诡道十二法之一。这一谋略要求乘敌处于混乱状态时攻取它。

乱,一指阵势混乱,即部队无节制;一指智谋惑乱,即决策集团内部意见分歧,主帅决心难下。二者相互联系,前者常常是后者的结果,后者往往是造成前者的主导原因。取,意即战胜攻取,含有容易得手的意思。

用兵作战,要靠协同一致的整体力量。行列不齐、步调混乱的乌合之众,必然不堪一击。

乱而取之,包含有待机、乘机的内容。在复杂的战场上,敌军或因深入我境,抢夺财物致乱;或因天时突变,误入迷谷致乱;或因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忘战无备致乱;或因部队久困断粮争抢食物致乱,等等。然而,也有设计乱敌军,乘隙袭取的。例如淝水之战中,晋军前锋都督谢玄,针对秦军大都是沿途收拢和新招募来的杂牌军,内部不稳,纪律松懈,主将骄而无谋等弱点,用激战法让秦军后撤,待晋军渡过淝水决胜负。秦军主帅苻坚企图趁晋军半渡淝水之际发起进攻,同意后撤,没想到前面的军队一撤,便阵势大乱,加上降将朱序反戈大呼:“秦军败了!”后边的士卒闻声而逃。晋军乘势追杀,大败秦军。“投鞭断流”的苻坚,由此留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笑谈。

公元284年(周赧王三十一年),燕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统领燕、秦、魏、韩、赵、楚六国之兵以伐齐,败齐师于济水以西(今山东省高唐县、聊城县一带)。乐毅率燕军长驱进围临淄。谋士剧辛劝乐毅说,燕军不应深入,应先占领齐国边城。乐毅则认为:“齐滑王无道,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齐民必叛其王。”齐国已失去民心,今齐军主力被歼,国内正处混乱之中,若乘胜直捣齐国临淄,一定可以灭齐。如果放弃这个机会,齐滑王重整旗鼓,就很难攻取了。乐毅拒绝了剧辛的建议,长驱直人,齐国大乱,兵不血刃而占临淄。齐王出走,乐毅军大胜。这两例都是运用了乱而取敌的谋略。

不管是敌人自乱,还是致敌混乱,都需要指挥员密切注视战场态势,不失时机地实施“乱而取之”的谋略。否则,即便敌有乱势,也不可能攻而取之。

三十六、安能动之

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安者,指凭障驻守之敌;动者,指运动之敌。战争经验表明,打运动之敌,要比打驻守之敌易。特别是在武器装备低劣,破障能力差的情况下,更应着眼于调动敌人脱离良好的阵地或城防工事,于运动中歼灭之。像公元前260年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04年发生的汉赵井陉之战,秦将白起和汉将韩信,都是把敌人诱出坚固的防御阵地,或引敌就己之范,或乘隙翼侧迂回,抄敌后路,从而创造了流传千古的业绩。

夺敌所爱,攻敌所必救,这是“引蛇出洞”、调敌出笼的有效战法。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把这一战法发展成围点打援、攻点打援、夺点打援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同样创造出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1938年3月,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山西东南部与日军作战时,针对敌人一处受袭,他处必然出援的行动规律,以及对后勤保障基地非常敏感的特点,于3月16日拂晓,用一部兵力袭击邯(郸)长(治)公路枢纽处的重要兵站黎城,从而诱使潞城之敌出援。在此同时,把三个团的兵力预先埋伏在潞城到黎城之间敌人必经的神头岭。9时,潞城援敌主力纵队进入我八路军伏击区,派骑兵向四周侦察搜索,马蹄几乎踩到八路军战士的头上,但由于战士们伪装良好,沉着冷静,敌人并未发现脚下集结着重兵。于是,敌人的大部队继续向前开进。9时30分,当敌人的主力全部钻进“口袋”后,我八路军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发起猛攻,掐头、断尾,将敌军截为数段,接着展开了白刃格斗。激战两小时,歼敌千余人;随后又击退了潞城、黎城陆续出来接应的敌人。

动敌,是为了歼敌。动敌之法,千变万化,需根据不同对手、不同环境,灵活运用。同时又要周密部署动敌之后我军的行动。动敌而不能歼敌,就会给敌方带来主动。

三十七、饱能饥之

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同“安能动之”、“佚能劳之”一样,这一谋略也是诱使敌人由实向虚转化的手段,使己方争取主动的方法之一。

兵无粮草,军心浮动;饥饿之兵,不战自溃。在两军对垒中,破坏敌人的后方补给,常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因此,不仅古代兵法中少不了这一条,现代战争也更重视后勤物资保障。同时,双方为了配合正面作战,都非常重视袭击敌后方补给基地和运输线,因而使这一谋略的运用更加精彩激烈。

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奉命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叛军,兵多粮足,企图从函谷关西进,夺取西汉的都城长安。周亚夫根据敌军精强的实际情况,听取部将赵涉的建议,避开敌人设伏区,秘密迅速地迂回到洛阳,先敌控制了荥阳的军械库和敖仓的粮秣。这样一来,汉军有险可守,有粮可食,有器可用,利于持久作战。然后,周亚夫派赵涉进兵昌邑,以掩护汉军主力左侧的安全,截断吴楚与齐赵的联系。此时,吴楚之兵正进攻梁国,梁王派人向周亚夫求救,亚夫自不出兵,让梁国坚守,以迟滞吴楚兵西进。后来梁王上诉于汉景帝,景帝下诏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周亚夫从实际出发,只派遣一支轻骑兵出淮泗口断绝吴楚粮道,主力集结于下邑坚壁不出。吴楚军攻梁不克。又急于击破汉军主力,就挥师攻打下邑周亚夫的军队。吴楚连续强攻不能成功,采取声东击西的计谋又被周亚夫识破,直到军队粮尽饥疲,士兵散乱,被迫引军东撤。这时,周亚夫乘机率军追杀,大破吴楚联军。

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这是一条普遍原则。但注意乘隙消灭敌人的后方辎重,即通过歼其“无生”,达到制其“有生”,也是我们不可小视的一环。“有生”是依赖于“无生”的,“无生”是保障其“有生”的。如同贾宝玉脖颈上的石头,丢掉了“无生”,其有生力量就会不击自灭。而且,从“无生”开刀,常可省力而奏效。

现代战争中,物质消耗量空前增大,加之攻防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军队机动快,战线不稳定,主客位置随时变换,以及在犬牙交错的战场上,新的军事技术被广泛运用,都会使敌我双方施展“饱能饥之”的谋略,破坏对方后勤补给的斗争更加精彩激烈。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为加速太平洋战争的进程,针对日本这个岛国虽然工业发达,但资源贫乏,大量的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都依赖进口的弱点,制定了一个“饥饿战术”,即对日本实施大规模水雷封锁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从1945年3月27日开始实施,很快造成日本近海海域无法通航,重要港口不能进出,切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航运,急需的石油、煤炭和粮食等战略物资严重短缺,很多船只和飞机因得不到燃料而停航停飞,军工厂关闭,造船厂停工,粮食供应日趋紧张,国民陷入一片饥饿之中,整个国家濒于瘫痪状态。“饥饿战役”达到了加速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崩溃的目的。

三十八、亲而离之

《百战奇略·离战》云:“凡敌有谋臣良将,须伺其隙以防间之。使彼猜贰而去,我必得所欲。”就是说,如果敌方有足智多谋和善于用兵打仗的文臣武将,就需要制造和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进行离间,使他们受到君主的猜疑而被调离指挥岗位。这样,我就达到了从组织指挥上削弱敌人的目的。

此谋的原意指:用离间的权术,使敌国的谋臣良将失去君主的信任,从而使自己赢得战场上的智力优势。因离间在本书“用间”的权谋中还要专门讲,这里可侧重理解它的引申义——针对敌阵营内各种势力对我的不同立场和态势,采取分化瓦解和积极争取策略,通过“伐交”,使敌手失去军事同盟。

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兵攻郑。兵临城下,郑国陷入危机,郑文公选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去说服秦国退兵。当时,秦军驻于城东,晋军扎营城西,两军虽合兵攻城,但都各不相照。于是烛之武趁夜暗缒下城墙,直奔秦国军队的营门前放声大哭。秦穆公听说此事,让部下捉来盘问:

“你是什么人?”

“我叫烛之武。”

“为何大哭?”

“我哭俺郑国快要灭亡了。”

“那你为什么在我们秦军营门前哭?”

“老臣哭郑,也哭秦。因为俺郑国灭亡在所难免,并不可惜,可惜的是秦国呀!”接着烛之武分析说,秦晋合兵攻郑,就是胜利了,对于秦国也是无益而有损。因为秦国在晋国的西面,与郑国相隔千里,所以你们无法跳过晋国来占领郑国的一寸土地。而郑国和晋国相连,胜利后领土利益必然全部归晋。你们两家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可是晋国若得到郑的地盘,力量就会大大地超过你们。且晋国历来言而无信。这些年他们天天扩军备战,日务兼并。今日拓地于东,灭郑;它日必然会拓地于西,攻秦。君不见,晋国假途伐虢的历史教训吗?

秦穆公听了这番话如梦方醒,就接受了郑国愿做未来“东道主”的条件,马上倒戈背晋而盟于郑,除留下三员大将领兵两千帮助郑国守城外,秦穆公带领主力悄悄地班师回朝了。晋国军队知道后,非常生气,自觉孤掌难鸣,也只好撤兵回国去了。

烛之武哭退秦师,妙就妙在抓住了秦晋两国利益上的根本矛盾。他从关心秦国的前途进入话题,顺水推舟,就坡骑驴,轻而易举地把晋国的盟友拉向自己国家一边。这种分化敌人,争取同盟的“伐交”策略,很值得研究。

电影《东进序曲》中,我新四军黄主任去争取江东二刘的策略运用,就是针对国民党各派系军队之间的矛盾和对待抗日的不同立场、态度,分化争取,区别对待的。通过孤立和打击顽固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团结主张抗日的国民党左派,确实收到了对敌“亲而离之”,对我“疏而亲之”的效果。

当然,破坏敌方的军事同盟,不只有“伐交”一手,有时候,抓住敌人阵营中各派力量在利益上的矛盾,展开心理战,同样可收“亲而离之”之效。例如,在1943年的欧洲大战中,德国法西斯为了争得地中海作战计划的支持者,同他们的意大利盟友进行秘密谈判。意大利海军弱点很多,在战争初期就连连受挫,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并对德军的合作要求抱有抵触态度。英国海军上将肯尼汉了解到这一情报后,决心用心理战来阻挠德、意的合作。为此,英美海军心理战部门开会,研究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依照这个计划,英美盟国通过对外广播,向意大利进行了长达一年零五个月的攻势宣传。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德国人把意大利人当炮灰,意大利商船将被征用来撤退德国的隆美尔军队,同时把意大利军队抛弃,让他们去听天由命……这场出色的政治宣传,终于使意大利海军没有干涉英美海军占领直布罗陀的军事行动,并且在后来完全按照规定的具体方式投降了。

三十九、攻其无备

《兵境吴子十三篇》云:“凡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交战之际,惊前掩后,冲东出西,使敌莫知所备,如此则胜。”

攻其无备与出其不意,是孙子“权诈之兵”的精髓,也是进攻作战发起阶段谋略运用的要旨,战术选择的总则。

战争历史表明,在敌手失去戒备或者料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实施突然袭击,能在军事上和心理上取得巨大效果,并使对方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判断,制定错误的计划,采取错误的行动,以致连连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