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高祖宣帝纪》载,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孔明攻魏,进军到五丈原(今陕西周至西南)。魏将司马懿率军渡渭水,筑垒抵御。孔明就派人送去妇女头巾侮辱他,企图借此激怒司马懿,促其出战,但司马懿却始终按兵不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企图“以怒致敌”,而司马懿却不为所动,“激怒思变”。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公元前633年,楚国包围了宋国,而宋国曾有恩于晋文公,故求救于晋。晋文公在大夫狐偃的谋划下,采取了伐曹、卫(曹已归楚,卫与楚联姻)以释宋国的策略。楚将子玉对晋文公不报当年楚成王厚遇之恩反而进攻曹、卫二国,非常恼火,认为晋文公不知礼义,向楚成王要求出兵攻晋。楚王不答应,只给他很少的军队。子玉只好派部下宛春去向晋侯提出要求说:“只要晋国恢复卫侯君位将土地还给卫国,我就解除对宋国之围。”晋大夫先轸向晋侯献谋说:“楚国要求是合乎礼义的,我们如果不答应,就等于出卖宋国。但我们又不能真正放弃曹、卫二国,所以,不如私下答应恢复曹和卫离间它们与楚国的关系,然后将宛春逮捕以激怒楚国,使其前来作战。”晋文公采取这一谋略,曹、卫二国果然与楚断绝关系。
晋献公儿子重耳由于晋国内乱在外流亡19年。流亡期间,一直有咎犯(重耳的舅舅)、贾佗、先轸、赵衰和魏武子等五位贤士追随。公元前636年,重耳到过秦国,秦穆公以五个秦女嫁与为妻,并派军队护送回晋即位。当时,重耳舅舅咎犯觉得自己文不如赵衰,武不如先轸、贾佗,但自己功劳比他们多,恐重耳即位后不一定重用他。所以当他们一行到达黄河岸边时,咎犯故意把赐给的玉璧还给重耳,并说:“下臣跟随您巡行天下这么多年,罪过很多,请让我从这走开。”重耳说:“如果我回国即了君位,不和舅父一条心的话,现在有河神为证。”说罢,就把玉璧扔在河中,和咎犯盟誓。不久,重耳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号为晋文公。重耳不食前言,咎犯果得重用,被赏与食邑。
范睢到了秦国,一直没有机会会见秦昭王。周赧王十五年,丞相穰侯魏冉欲率兵跨越韩、魏去攻打各国。范睢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借题发挥,打动秦王,跻身秦廷。穰侯欲攻齐国,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范睢抓住昭王对魏冉的忌惮心理,大胆地上书,阐明大义,直刺时弊,揭露魏冉的野心。秦昭王见信,果然心动,传人立谢王稽荐贤有功,派专车将范睢接人王宫。范睢进入秦宫后,设计一个出人意料的惊人之举。他过了离宫,佯装不知走入宫围禁地“永巷”。这时昭王被人簇拥而来,一个宦官怒斥说:“大王来了,还不回避。”范睢借机说:“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哪里有王?”说罢,继续前行不顾,故意以此激怒昭王。昭王听到他与宦官的争吵,非但不怒,反将他引入内宫密室,屏退左右,施以重礼,与他单独交谈,并虚心请教说:“先生何以教我?”范睢于是来一番开场白,将昭王比作周文王、周武王,恭维一番,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又将自己比作吕尚,虽暂处蓬蒿之间,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辅佐明主而成王业。经过充分铺垫后,范睢最后才接触到实质问题,点出了秦国的弊端隐患:“大王上畏太后之严,下惹奸臣之谄,深居简出,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难以明断善恶,长此以往,大则国家覆灭,小则自身难保,这是我所担心的。如果死臣而秦活,我死了比活着还有价值。”因为范睢道出心病,昭王十分感激,视范睢为知音,推心置腹地说:“秦国僻远,寡人愚下,先生至此,是上天的恩赐,自此以后,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教寡人,切勿见疑。”这样,范睢成功地取信于秦昭王。
王琚从小聪敏有才略。唐玄宗当太子时,就与他相识,非常投机。因此,当王琚补为诸暨县主簿时,曾至太子住地辞别。当时,太平公主专权,横行天下。王琚劝玄宗起兵诛杀太平公主。他来到廷中,故意仰头往前走。玄宗侍卫叫住他说:“太子在这里!”王琚生气地说:“我在外面只听说有太平公主,不听说有太子。太子本来有功于国家,又特别孝顺,怎么会得个这样的声望?”于是,太子召见他。王琚说:“当初韦后亲自杀害中宗皇帝。天下动摇,人们都思念李氏,因此,诛杀她非常容易。现在天下已经安定,太平公主专权,左右大臣多是她的亲信。皇上因她是自己妹妹,容忍她的过错。我私下为殿下担心。”唐玄宗连忙问他:“那该怎么办?”王琚说:“从前汉盖主供养汉昭帝,她后来因与上安桀谋杀霍光,还没有危及太子,汉昭帝仍然大义灭亲。现在太子有安定天下之功,太平公主竟敢图谋不轨,大树朋党,有废太子另立的意图。殿下果真能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人谋划,忧虑就可以解除。”玄宗十分高兴,让他担任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得与玄宗共同谋划。唐玄宗登基后,提拔王琚为中书侍郎。
东汉末年,边境战事接连不断。羌人在边境挑衅,烧杀掳掠。汉朝皇帝不得已多次兴兵讨伐,劳师糜饷。建宁元年,大将段熲领兵万余人,携带15天粮食,出师边境,从彭阴直指高平,与先零东羌兵相遇于逢义山,列阵对峙,进行决战。羌兵人多势众,军阵整齐威武,势难抵挡。汉兵见这阵势早已魂飞魄散,不敢出战。段熲见军士士气低落,毫无斗志,立即列兵布阵,箭兵张弦,刀兵利刃在握,持长矛兵士里外三重,中间挟以持强弓劲弩兵士,轻骑兵分两阵,左右两翼出击,构成夹击之势。段熲阵前激励将士:“现在形势严峻,我们离家数千里之遥,冒险出击则可成功,退一步全军覆没,命丧疆场。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拼死一战,即可转败为胜,成败与否,在此一举。”兵将被激醒,势不可挡。段熲率轻骑倚傍督阵,待机出击。羌人见汉兵来势凶猛,不知所措,狼狈溃逃。汉军斩首8000余人,缴获牛马羊28万头。窦太后因段熲出战有功,命中藏府拨金钱财物,增助军费,并提升段熲为破羌将军。(《后汉书·段熲传》)
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拓跋焘率军进攻盱眙,派人到臧质处求酒。臧质军将小便封送给拓跋焘,拓跋焘大怒,便连夜修筑长堤,一夜便构合,又将士兵聚集城东北部,取运东山上的土石填充城河,开筑攻城的道路,拓跋焘还牵引大船与君山间架设浮桥,阻绝城内臧质军通往淮河的水路,这样,城内的水陆退路都被阻塞。拓跋焘于是写信给臧质说:“现在,我所指挥的战士都不是我们鲜卑族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人,城南的是三秦的氐、羌人,假如你灭掉了丁零人,正好为我减少了常山、超郡的敌人,若胡人被灭,则减少并州的敌人,而氐、羌人被你灭,正好为我减少关中的敌人,因此,不管你灭掉他们哪一个,对我来说都有益处。”臧质见信大骂拓跋焘说:“假如你今生有幸,会被乱军杀死,如果不幸,会被凌迟处死粉身碎骨。”拓跋焘见信大怒,便设置一铁床,上铸齿,将用作攻破城后,对付臧质的刑具。时臧质又给拓跋焘军信说:“拓跋焘军中诸位士兵,你们都是正朔之民,为何替鲜卑如此卖力?大丈夫该知道转祸为福。希望诸位好好思考。”于是臧质悬赏斩拓跋焘首者封为开国县侯。不久,拓跋焘军大乱。2月,拓跋焘解围逃走。
二十三、敌变我变
无论多么有预见力的军事家,都不可能把未来战争的细节描绘清楚。所以,制胜之法,“不可先传”;庙算之策,不是包打胜仗的“天书”。置身于战场,能临机应变,方是用谋取之本。
应变之术,不能出自常法,无常难以应变,变要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变,更可贵的是“敌变我变”。
公元467年,殷琰军退守寿阳,刘勔率军攻城,于城外构筑长围,并在城东南角开筑攻城的道路,填充护城河。时城东南角有一座高楼,城内琰军队主将赵法进献计说:“勔军从外进攻,必定首先攻打城楼,城楼一旦倒塌,便必定伤亡将士,使将士情绪颓败,因此,不如自己先毁倒高楼。”琰从其计。时城外勔军用茅草包裹泥土,派人投放到护城河里以填充之,投放的士兵如云集,而城内琰军用火箭射茅草包,但未等草燃,后面的泥土包又盖在上面,这样,一两天内,护城河便渐满。此时,赵法进又献计用火烧红的铁珠子灌充到茅草包中,铁珠光滑滚动,全部沿着草包缝隙进去,于是茅草燃烧起来,这样两天之内,茅草燃尽,而护城河中剩下的泥土不过几寸厚。刘勔军又派人制造类似大虾蟆状的车装载泥土,用牛皮蒙盖车,以300人推动去填塞护城河。琰军据此制造抛车,用大石块抛击虾蟆车,虾蟆车全被毁坏。
隋高祖平定陈国,岭南之地亦多人隋朝版图。南蛮之一的林邑国慑于隋朝威势,也派人进献当地土特产,以通和好。但不久,林邑国叛变,与隋王朝公开对抗。仁寿末年,隋高祖杨坚任命大将军为驩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远征林邑,累计步、骑兵万余以及罪徒数千人。林邑王梵志亲率巨象队予以反击。这些巨象经过专门的训练,长鼻、巨腿都是凶猛的武器,而且皮厚耐打,一般的创伤对它们毫无影响,故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巨象队的冲击下,隋军失利。刘方问身边的将士:“你们看敌人的象阵有什么缺点?”有人回答:“巨象体积庞大,勇猛有余而轻灵不足。”刘方说:“很对。我们就从巨象这一缺陷着手,以巧制之。大家赶快动手挖坑,坑不必很大,但应保证深度,然后在上面盖上草叶之类伪装起来。巨象一掉进坑中,势必动弹不得,那时梵志的法宝失灵,就看我们呼风唤雨了。”不一会儿,诸将纷纷来报:“元帅,陷坑已照您的吩咐挖好了。”刘方点头称善,命令一名稳重的战将:“你带一支部队前去挑战,准败不准胜。”那名战将说声得令,飞马去了。刘方随即吩咐传令下去。等一会儿部署撤退时,大家务必绕过陷坑,免得露出破绽。等到刘方列阵完毕,前方烟尘大起。梵志出动全部精锐追杀刘方部队,转瞬就到面前。刘方率众应战,几个回合以后就假装败退。诸将各领一队人马按选定路线撤过陷坑阵,所以外表看来毫无章法,乱糟糟的恰与竞相逃命相似。梵志一见大喜,挥兵猛追,不提防巨象们纷纷被陷坑所困,吼声动地,部队因惊骇而大乱。梵志暗叫一声不好,急忙后撤,刘方却在这时杀了回来。这一仗,梵志被打得大败,损失严重。元气一失,梵志逢战必败,最终被逼弃都逃到海上。刘方从容进入林邑国都。
建中四年,朱泚发动叛乱,占领长安,唐德宗逃往奉天。11月15日,朱批派兵猛攻奉天城,他们制造的攻城云梯,宽有数丈,脚下安上大轮,可以向前推动,顶上覆盖湿毡子和生牛皮,云梯的四周挂满水袋作为屏障,射箭、扔石头都伤不了他们。见此情景,城中军民非常惊恐,浑城与防城使侯仲庄估量叛军的进攻路线,事先派人挖地道,有一丈多深,上面堆上五六尺厚的马粪,马粪上面再堆满干柴,在干柴中贮存了火种,等敌人进攻就点火。敌人乘机推着云梯进攻,三千余人相继准备登城。当时守城士兵又冻又饿,又缺少足够的甲胄,浑城安抚他们,用忠义激励士气,这时,敌人的云梯陷入地道中,不能前进。守城士兵急忙点火,一会儿,大火从地道中冒出,只见风回焰转,不一会儿云梯就被烧成灰烬,叛军烧死无数,暂时挡住叛军的进攻,守城士兵欢呼雀跃。当时浑城身中流矢,仍不停地挥刀杀敌,以激励广大士兵。这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赴难,在醴泉打败朱泚的叛军,于是,朱泚率残兵逃回长安城。
后梁贞明五年,梁将贺瑰率兵猛攻晋之德胜城(今河南濮阳县),并以艨艟巨舰遏断守军的水路交通。德胜南城守将氏延赏矢石将尽,形势极为严峻。晋王李存勖接到告急文书,火速赶到德胜对岸,与南城隔河相望,眼见南城危在旦夕,自己却无力突破梁舰的封锁,真是忧心如焚,不得已以重金征募能破敌舰的能人,结果也还是空忙一通。倒是他身边的亲随都将王建及毛遂自荐,担当起打破梁舰封锁的重任。梁舰楼船高三层,船体蒙上了坚韧的牛皮,并有层层叠叠的木板作为护盾,弓箭之类的进攻性武器根本上对它无可奈何。针对梁舰的这一特点,王建及决定以毒攻毒,他挑选了300名勇猛的敢死队员,每人穿上了坚固的甲胄,手持利斧,鼓勇杀到梁舰之间,挥斧将敌舰的保护外壳像牛皮、板盾之类尽行劈落,同时在上流取数百巨瓮,用竹索连在一起,瓮内盛满脂膏,瓮上放置柴草,点火之后顺流而下,又命甲卒乘巨舰紧随其后,在烟幕的掩护下,大肆鼓噪以制造声势,梁舰先已遭到晋人利斧的重创,紧接着又被王建及的火瓮烧断了船缆,一时控制不住地随波逐澜,只见船沉人亡,损失过半,这道水上封锁线已不再存在。
二十四、机动灵活
处置疑难问题,必须机灵而迅速,稍一迟疑,则祸生不测,难于收拾。古人云:“临事不决,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处大难,贵在机速千钧一发,瞬息万变,不可迟疑,魏时尔朱荣处置葛荣的问题,即可称得上机灵迅速之一例。
尔朱荣是北魏末的大臣,契胡人。初为部落酋师,以畜牧致富。六镇起义时,他积极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多次镇压牧奴起义。公元528年,乘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死之机,举兵入洛阳,攫取军政大权,拥立孝庄帝。将太后、少主溺死于河阴(今河南洛阳北黄河边),并杀宗族、大臣二千余人,接着便出兵镇压葛荣起义,又布置宗亲党羽,操纵大权,骄暴自恣。530年,反被孝庄帝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