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30542400000063

第63章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争(3)

战争初期,被刘备派去镇守长江北岸的黄权因后路被切断,投降了魏;被派到湖南西部地区去笼络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马良,也由于不能再回到蜀国,终于死在那里。

吴、蜀夷陵之战,以刘备彻底失败而结束。第二年,刘备就死在白帝城。

在刘备败走白帝城时,吴军将领都向陆逊建议,要求乘胜西进,活捉刘备。但是,陆逊看到,吴的主要敌人不是蜀而是魏。他估计魏有乘虚偷袭吴地的可能。他又认识到吴、蜀联盟的重要性,对蜀应该适可而止。因此,在消灭刘备主力、将其逐出吴境以后,他立刻撤军回到防线以内。果然,吴军回防不到两月,曹丕的几十万大军分三路向吴发动进攻了。由于吴军早作准备,才挡住魏军的入侵。

5.战略评论

(一)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战例

夷陵之战是吴、蜀双方为争夺地盘而引起的一次战争。因此从战争的性质上讲,很难说哪一方是正义的。不过,夷陵之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少胜众、后发制人的战例。我们从这次战争里总结出一些经验,分析一下吴方为什么能够在劣势情况下取得胜利,这对我们学习古代的军事思想有一定帮助。

在战争开始阶段,吴军坚决撤退五六百里,这是吴、蜀双方改变强弱对比的一个关键。从蜀方来说,大军在五六百里的崇山峻岭长途跋涉,费了半年时间才走出峡口,这使蜀军受到很大的消耗。同时,蜀军深入以后,战线拉长了,蜀军的退路不仅受到吴军的威胁,而且受到魏军的威胁。因此,蜀军必须分兵防守。这样,兵力就大大分散。从吴方来说,退却有利于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摆脱被动地位。而且吴军擅长平原作战,夷陵以东地势平坦,在那里作战,可以发挥吴军的特长。

在两军相持阶段,吴军极力避免同蜀军主力决战,这就破坏了蜀军急于求战的计划。蜀军又错误地采取几百里地连营的部署,没有集中兵力以求速战。这样,就丧失了时机,失去了主动。

在吴军的反攻阶段,吴军已经掌握了主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蜀军。吴军经过试探,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利用火攻。这也是吴军迅速取胜的一个原因。

(二)陆逊卓越的统帅才能

当陆逊抗拒刘备于猇亭时,使他最感棘手的事是由于他初任统帅,素乏声威,诸将以为他畏敌怯战,心怀不满,不听节度。设非他善明法度,调度有方,折节下士,忍辱负重,实难克服此种困难。在夷陵之战中,陆逊卓越的指挥才能在于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坚定地坚持“敌疲而后攻”的战役指导和明法度以统御诸将。至于战术上的火烧蜀军,实乃刘备不知兵所致。

在夷陵战胜后陆逊根据对全局形势的分析而及时回军,不穷追刘备,是正确的。曹丕在北方,虽然接受了东吴的投降,并封孙权为吴王,他深知曹丕内藏奸心,观望是暂时的,友好是表面的,东吴两面作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陆逊并没有为曹丕的表面态度所麻痹,建议孙权“请早定大计,下令退军”,这都表明陆逊具有将略,不图急功近利,能从全局考虑战略行动的得失。

(三)刘备攻打东吴的得失

争夺荆州,由来已久,有的评论者认为: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后,刘备让出荆州两郡对孙权是让步。双方达成和议后,孙权不应背弃盟约,袭取江陵。在击杀关羽独占荆州之后,又装出一副笑脸来与刘备讲和,这等于强盗夺占邻人房屋,杀死邻人亲属,又伸出手去与人握手言欢,这是《水浒传》里牛二卖刀的赖皮行为。刘备为报关羽之仇,雪失荆州之恨,出兵攻打东吴,惩孙权背信弃义之罪,这一决策是无可厚非的。刘备在夷陵兵败,败在部署错误,指挥失当,在兵力部署上,七百里连营扎寨,兵力分散,攻不能集中兵力,以求决战,守不能机动兵力,以照应首尾。当时,曹丕就批评:“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拒敌者乎!”刘备一生戎马,创业艰苦。他有统将用士的雄才,却不长于担任疆场指挥的重任。他亲率大军东征,随行没有一员能征惯战的宿将,幕内没有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只有一个老将黄权,亦派去指挥江北的蜀军以防魏军,而面临的东吴对手,则是深通韬略的陆逊,在指挥才能上先输一着了。认为刘备攻打东吴的战略决策无可厚非,他的失败在于战役指导错误,这种论断我们是不能同意的。战略全局失败,战役胜利也难以补救,何况他的战略决策和战役指导都是错误的。

评论刘备打东吴的利害得失,我们认为应从三国鼎立形势下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去探索。

1.从蜀汉谋图王业的总方针来说,蜀汉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主要的敌人,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诸葛亮亦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说明在三国鼎立形势下,蜀、魏两国的矛盾是主要的。为贯彻建国图谋王业的总方针,在用兵上要有重点,不能同时树立两个敌人。在外交策略运用上,应极力拉拢孙权,维持友好。集中力量,先攻曹魏。东吴诸葛瑾亦写信劝刘备,“如果都应视为仇敌,予以打击,也应考虑哪个应放在先”。刘备急于报仇雪恨,不忍一时之忿,不从战略全局考虑,而将曹魏搁在一边,先和东吴作战,这是失策的。

2.从三国国力来说,赤壁之战使曹操败退北方,对孙、刘两家的压力暂时减轻。但曹操拥有九州之地,而孙、刘两家只占有四州之地。就国力来看,优势仍然掌握在曹魏手里。江陵之战后,曹魏坐收渔利,在北方虎视眈眈,而吴、蜀两国的势力亦有消长。刘备损兵折将,又失荆州,只拥有益州一州之地。三国之中,蜀最孤弱。单从刘、孙两家的力量对比来说,也是刘不如孙,根本没有速战速决、一举灭吴的可能性,势必兵连祸结,旷日无功。即使不打败仗,长期拼消耗,拖也要拖垮。刘备计虑不及此,不顾国力,再兴蜀吴战争,两面树敌,破坏三国鼎立的均势,又是失策。

3.从三角斗争的策略运用来说,曹魏掌握优势,吴、蜀两国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理应长结盟好,共抗曹魏,才能争取形成鼎立的均势。孙权只图局部利益,不深思全局安危,破坏联盟,袭取江陵、杀关羽,是很不明智的。而刘备愤而兴师,又步孙权的后尘,挑起两国争端,同样是不明智的。荆州争夺之战后,蜀国两次挫败,元气大伤,吴国也只能自保,而曹魏在国力上的绝对优势已成定局。三国的疆域从此没有大的变更。三国之中,哪一国来统一南北的趋向也就逐步可以看出了。以后,蜀、吴之所以为魏晋所灭,固然在政治、经济上有许多原因,但孙、刘两家为争夺荆州互相削弱不能不说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运筹失策,影响深远。孙权袭江陵,刘备打东吴,对吴、蜀两国的教训都是沉痛的。

4.从进攻曹魏的战略部署来说,曹魏是蜀汉的主要敌人,荆州丧失后,《隆中对》中所预定的两路分兵“向宛洛”、“出秦川”的战略部署被破坏了。蜀汉要进攻曹魏,只有越秦岭、出秦川一路,势孤力弱,更应争取东吴的外援。在孙权遣使求和之际,刘备应忍小忿,就大谋,与孙权恢复和好。在蜀汉北攻曹魏时,即使孙权不能在东线出兵配合出击,只要保持友好,也是对蜀汉有利的。诸葛亮后来在第四次攻魏前,论述与东吴结盟的得失时,曾作过精辟的论断。他说:如果我大军破魏,东吴不会不采取行动的。即使它不配合行动,而与我们友好相处,我北伐曹魏就可以无东顾之忧,曹魏也不敢把它配备在河南以防备东吴的军队调到西线来进攻我们,这就对我们很有利了。这可以说是精通了三角斗争中策略的运用。“朱鲔喋血于友于(兄弟之意),张绣刺刃于爱子,汉祖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刘备小不忍,乱大谋,为报关羽之仇怒而兴师,缺乏创宏图、建大业的大度卓识。

5.刘备打东吴,如长期胜负不决,曹魏乘机捣隙,可能采取的行动是:

——乘虚由汉中攻蜀,刘备会两面受敌,有丧失根据地的严重危险;

——如曹丕采纳刘晔的意见,利用刘备攻其边地的机会,出兵直捣东吴腹心,则魏国灭吴而益强,刘备虽胜而益弱,败亡可待。

吴、蜀交兵,曹丕不插手,刘备会拖垮;曹丕如出兵,无论由汉中攻蜀或南向攻吴,刘备都有败亡的危险。

(四)曹丕的战略运用

在夷陵之战中,吴、蜀在夷陵交兵,数月不解。刘晔详细分析“蜀远吴近”的情况,建议“应大举兴师,直接渡江袭击东吴”,这确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好机会。当时,魏国内无隐忧,亦有备战兴师的充裕时间,只要乘机兵出南郡,取江陵,占夏口,就会使陆逊统率的吴军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刘哗认为这样配合行动,“蜀攻其外,魏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日”,三国鼎立的形势会全面改观。可惜曹丕没有采纳。但等到七月陆逊在夷陵战胜收兵后,曹丕在九月才出兵江陵、洞口、濡须,三路攻打东吴,战机早已丧失了。曹丕批评刘备说“备不知兵”,他自己又何尝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