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彩的语言艺术:句海泛舟
30544100000027

第27章 在名句中领略经典之韬略(1)

小不忍,则乱大谋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孙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以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认为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因为一个人愤怒过后可以转变为高兴,怨愤过后可以转变为喜悦,但国家灭亡了就再也难以恢复了,人死了就再也无法变活了。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为转移,有利就行动,不利就停止,这才是理智的行为。

历史上因为不能忍一时之气而失败,因能够忍一时之气而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被东吴擒杀。张飞和刘备不能忍一时之气,举兵为关羽报仇,结果张飞被部下害死,刘备被吴将陆逊一把火烧得溃不成军,数十万军士丧生,刘备本人带着残兵败将退归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呜呼。蜀国从此一蹶不振。而魏大臣司马懿多谋善变,遇事极为冷静,从不为自己的情绪左右。诸葛亮曾经派人给他送去了妇女的服饰,以侮辱他,想刺激他决一死战,但他看到后只是佯装恼怒,却始终按兵不动。终于使诸葛亮心力交瘁,病死在了五丈原军中。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意思是:树枝大了一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和指挥。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公元前531年,楚国国君楚灵王在城地、蔡地、不羹筑城,并打算派弃疾做蔡公。为此,楚王向申无宇征求意见。申无宇说:"选择儿子没有像父亲那样合适的,选择臣子没有像国君那样合适的。郑庄公在栎地筑城安置了子元,使昭公不能立为国君。齐桓公在谷地筑城而安置了管仲,到现在齐国还得到利益。臣听说,五种大人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在里边,君王恐怕要稍加戒备才好。"楚王说:"国都有高大的城墙,不要紧吧。"申无宇回答说:"在郑国的京地,栎地杀了曼伯;在齐国的渠丘,杀了无知;在卫国的蒲地,戚地赶走了献公。这样看来,就有害于国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国君还是注意点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句话出自明代刘基《百战奇略·赏战》,意思是给以丰厚的奖励,就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说明给士兵丰厚的奖赏,士兵就会奋勇杀敌。

这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人们对当时的政权普遍不信任。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实行新法,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人们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不断地提高赏金,最后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这也是"立木为信"这个典故的来源。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于是商鞅接下来的变法便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逐渐强盛起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三国时诸葛亮就对这句话非常推崇,并且亲自实践。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茅庐之中运用战略眼光,一语道破未来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让刘备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发展的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谋"的重视。

诸葛亮的伐交战略是通过整合吴国资源联合抗曹,通过华容道反弹琵琶放走曹操的差异化策略实现的。

当然,诸葛亮也非常重视用兵,他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能够适应各种战争。诸葛亮在谈到用兵之道时曾经说过:"兵者有可见之兵,也有不可见之兵。可见者荷戟执戈,肉身之士不可见者,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兵!"通过有效的运用作战方法,诸葛亮终于帮助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的战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这句话说的是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群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这是因为刘邦能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晋爵,所以能成大事业。但项羽恰恰相反,用人不利,立功不给予奖赏,有才能的人遭疑惑,所以他才会失败。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他认为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他能用人。他自己本事一般,但他能够利用每个人的长处,当时他尤其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计谋多,善用脑,善用兵。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这是一个著名典故,大意是:春秋时晋军打败秦军,俘秦军三个帅,但当时晋妃子文赢是秦女,于是她劝晋君放了三帅。后来晋军大将原轸问秦三帅何在,晋君说放了。原轸愤怒至极道:"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唾(吐口水给)国君不顾而出!后来,秦军果然击败了晋军。

后来,这句话在《三国志》中也有引用。据《三国志·魏志》记载: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太祖就是曹操,但当时曹操正在招揽天下贤才,怕杀了刘备会影响他招揽贤才的计划,没有听从郭嘉的话。后来,曹操派刘备去攻打袁术,当时,郭嘉与程昱一起劝曹操说:"放备,变作矣!"但当时刘备已经离去,并且很快就举兵谋反了,曹操后悔不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冯异传第七》,比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原句是:"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这句话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攻打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战败回营后,重召散兵,又使人混入赤眉军,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军。事后,光武帝刘秀下诏奖赏冯异,说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最后却在渑池获胜。正可谓在此先有所失,终有所得,应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清朝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中也有此语:"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公元前458年(战国时期),晋定公病死。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索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立即派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晋阳被智伯围困了整整三年,形势越来越危急。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后来,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伯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形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自己行为端正,不用命令就能够实现(目标),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便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作为领导,连自己都做不到或不愿做的,要求群众做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老百姓对领导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

日本企业界就深谙这句话的道理。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丰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欢读《论语》,丰田喜一郎还将"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座右铭。无独有偶,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也一直把"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句话放在办公桌上,勉励自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思考一千次,肯定会有失误(的一次),愚笨的人思考一千次,必定会有所收获。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一架客机在大沙漠里失事,仅有11人幸存。在沙漠里,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水源,人很快就会渴死。这11人中,有大学数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部队军官……此外,还有个名叫彼得的傻子。他们一起出发去寻找水源。

可是当他们先后三次欢呼狂叫着冲向水草丰盛的绿洲时,那绿洲却无情地向后退却直至消失。是海市蜃楼!次日中午,当他们又一次被海市蜃楼愚弄后,所有人都躺倒了,除了傻子彼得。他焦急地问:"水不就在这儿吗?为什么不见了?"好心的家庭主妇告诉他:"彼得,认命吧,那只是海市蜃楼。"

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他只是想要喝水。当他最终吃力地攀上了前面一个50多米高的沙丘时,他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滚带爬地下来,兴奋地嚷着:"水塘,一个水塘!"

这次,没有一个人答理他,彼得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拔腿再次朝沙丘上爬,翻过了沙丘,吼叫着消失在沙丘的另一边。"可怜的傻子,他疯了!"人们纷纷嘲笑道。三天后,当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时,那10个人已经全死了,只有水塘边的傻子彼得安然无恙。救援人员把他带到遇难者身边,询问他是怎么回事时,彼得哭了,他抽泣着说:"我和他们说那边有水塘,可他们说那是海市蜃楼。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海市蜃楼,宁肯被渴死,也不去喝海市蜃楼的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曾国藩说过:"成大事者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以赤壁之战为例,在这场战争中,曹操无疑是占了天时,而孙权占了地利,刘备占了人和。最后,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赤壁之战成就了孙权,成就了周瑜,也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正是因为这次机会,才使得刘备从一员寄人篱下的将领,迅速成为三分天下的王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这句话出自一个故事: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他不愿意让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都在今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刘邦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

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于是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重视。

可是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于是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迅速被刘邦占领了。

刚愎自用,未肯用命

意思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公元前597年春,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跪地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国大将先穀和荀林父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

楚国军队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楚国大将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所以,这一仗,晋军必败。"于是楚王进兵,果然打败了晋兵。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