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30729000000009

第9章 心理问题及矫正(2)

3.改变学习方法及指导体制。学业不振是厌学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近些年来,我国许多中小学开设思维训练课、学法指导课,值得总结和推广。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针对厌学学生好胜心强和意志力弱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启发他们自觉、自制,培养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指导他们制订计划,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脚踏实地的行动并形成习惯。“及时反馈,强化动机”是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厌学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例如采取及时谈心,出班级《快报》、办《家长报》等形式肯定和表扬言行一致、学有长进的厌学学生,有利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矫治性对策

1.必须树立正确的厌学学生观和差生观。学生的厌学行为是所有学生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厌学生不是单纯的是懒惰、贪玩或学业不良,而是有多种类型,其原因复杂多样。教师必须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具体的分析。同时,必须确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业,都应该愉快地度过其学校的学习生活。

2.早期发现,及早矫治。一般说来,学生厌学是有预兆的,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经常性缺席、迟到、旷课,上课时没精打采,不与同学交往就可以看作是厌学行为的最初表现。当发现有上述变化时,教师要及时采取恰当方法,进行教育。

3.重视个别,因材施教。一种对策和方法不可能对各类型的厌学生都适用。所以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对学生的年龄、性格、厌学特征作出综合判断,依据其结果,研究适合每个学生状况的具体对策。如有人研究厌学生兴趣表明,厌学生对各种兴趣,对某科的各个教学环节,对课余活动,对课外阅读等兴趣是不平衡的,换句话说,每个厌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结构,要具体对待。一般说来,厌学生对学科无兴趣,但对课外活动兴趣颇浓,教育者应积极培养他们参加文体、演讲、书法、绘画、摄影、劳动等多方面的兴趣,并把良好的兴趣转移到各科的学习中来。此外,学生的动机水平也受不同因素制约,有的是家长期望,有的是社会影响,有的则是师生关系,宜区别对待,分别矫治。

4.对厌学而弃学的流失生做细致的争取工作。厌学生一旦流失,教师应从职业道德出发,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出发,登门访问,做家长工作,说服教育学生。可向家长说明:(1)九年义务教育法,不是你高兴不高兴的事,违法的事不能做。(2)要为子女的将来考虑,不能着眼暂时的利益。(3)要鼓励子女,克服困难,坚持到底。(4)如果学校工作有缺点,欢迎批评。(5)明确指出,今天上午不到校,中午来,下午不到校,晚上来。总之,他们虽然是你们的子女,现在是我们的学生,为了你们的后代,为了祖国的后代,我可以奔跑,可以挨饿,但不上学不行。学生一旦重返课堂,教师要做好善后事宜,如尽快让其融入班集体;各科教师、领导形成统一认识,达到指导上的共同一致;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减轻其负担等。

5.重视开展矫治厌学行为的科学研究。事物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厌学生的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工作者只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并不断总结、实践、提高,就能从根本上矫治学生的厌学行为。

说谎心理行为分析及矫正

一、说谎心理行为的成因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就说过,说谎这一现象在形形色色的人中间都普遍存在着。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那些可爱的少年儿童们往往在说谎方面具有令人吃惊的才能,甚至早在学龄前的时候,孩子们的说谎水平便无懈可击了。经过我们的观察和统计,我们惊奇地发现,说谎这一不良现象在我国青少年儿童中也普遍地存在着,许多家长为矫正孩子的说谎现象可谓绞尽脑汁。我们认为,治病必须找出致病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那么,造成青少年儿童说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分析起来,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

主观原因

1.由年龄特点造成的天真的“说谎”。这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孩子身上比较多见。小孩因缺乏判断力和批判力说假话很常见。认识事物不精确,记忆不准确,语言表达不完善,都是导致其“说谎”的重要因素。

2.为了引起成人注意和怕受批评、推诿或诿责任出自逃避的目的而说谎。一般而言,青少年都具有一定的判别是非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他们对自己因不能控制自己而犯下的过错是有所知觉的,为了逃避可能受到的批评和惩罚,他们往往就会想方设法来掩盖事实真相。特别是在初次尝到“说谎”的甜头之后,往往一发而不可收,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令人生厌的“说谎精”。其实,逃避的说谎并不仅仅是青少年儿童。因为人都有想保护自己的欲望,所以就会说谎,想法逃避。不坦白而进行说谎是企图逃避责任,这是比较典型的。

3.为了维护自尊的需要而说谎。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自尊、自信、自强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一个缺乏自尊心的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自尊亦不例外。过度的自尊不仅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影响身心健康,而且有可能使人变得极度的不诚实,产生撒谎现象。比如一个一向考试成绩都比较好的孩子有一次突然考砸了,为了不让家长知道,回家后主动对父母说这次考得还不错。家长一向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比较诚实,成绩确实也不错,故便没再多问,结果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蒙了一回。

4.为了报复的需要而撒谎。报复性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有研究表明,为了达到报复他人的目的,有些青少年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产生一种报复性说谎。这种现象在比较吃亏的一方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平时两个学生有过隔阂,其中屈居下风的一方便怀恨在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在和别人打架,于是,他便连忙赶到教师面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地说了一些和事实上根本不相符的话,企图达到陷害别人的目的。所谓落井下石,便是这种报复性心理的典型表现。

客观原因

1.成人的不诚实行为是导致青少年撒谎的重要原因之一。诚实的品质往往不是靠言传口授而教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靠身教重于言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出来的。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而完美的,其不诚实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是他们所难料及的。例如,父亲带着儿子出去打麻将,回家后为了避免挨骂,在妻子面前撒谎说带儿子看电影去了。类似行为在父亲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然而,当他发现儿子竟敢在自己面前撒谎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不良的教育方法是导致青少年说谎的又一重要原因。教育既可以使人变好,也可以使人变坏,关键在于你所施加的教育是良好的还是不良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不诚实行为大多是由不当的教育所造成的。例如,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十分苛刻,一定要达到规定的高分,否则便会受到惩罚。然而,考场如战场,常胜将军是没有的。一旦某次测验或考试的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为了免遭皮肉之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孩子就只好靠说谎来“蒙混”过关。很显然,这是一种被逼出来的谎言,将责任归咎于青少年是有失公允的。

3.社会环境中不良的信息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说谎的又一重要原因。当今社会是一种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青少年可谓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影响,这些消息往往是良莠不齐的,而青少年由于缺乏一定的判别是非能力,加之容易受好奇心所驱使,他们往往会很容易接受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不以说谎为耻,反以说谎为荣,这些都是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二、教育与引导技巧

青少年说谎有主观内部原因和客观外部原因,下面我们有针对性地提供几种能够治疗的“药方”:

正面引导,进行诚实的说理教育

对青少年的诚实教育,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应教育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说谎则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与己无益。在要求上,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逐步提高要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自觉性。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65年进行了一项发人深思的实验。他让3组学生分别观看电视录像片,第一组看的是一位成年女子殴打用塑料制成的充气模特,然后得到橘子、糖果等奖励品;第二组看到的女子却因殴打受到惩罚;第三组看到的女主人公殴打一番后安然离去,既没有受到奖励也没有受到惩罚。看完录像后,孩子们一起进入放置着许多玩具娃娃的大房间随意玩耍,实验者在一旁观察到:在玩耍中,第一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最多。而第二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最少。这一实验结果至少给我们两点启迪:第一,我们的大众传媒应该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第二,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是立场鲜明的价值判断者。该提倡的坚决提倡,该反对的坚决反对,绝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应通过我们的教育告诉青少年明是非辨丑恶的标准与尺度。

在教育方法上,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对孩子的诚实行为要多表扬,体现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对说谎的孩子要坚持以理服人,区别对待,将有意说谎与无意说谎区别开来,帮助学生分析导致其说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改正的办法。在这方面,伟大导师列宁的母亲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效仿的。在列宁8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和爸爸一起到姑妈家做客,表兄弟、表姐妹在一起都非常高兴,便和他一起玩起了捉迷藏,但一不小心,列宁把桌子上的花瓶碰到地上了,姑妈便问这是谁碰的?大家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地说:“不是我”。回到家后,列宁心情一直不愉快,妈妈问他为什么,他便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妈妈既没有打他,也没骂他,而是和风细雨地和他谈了谈,让他自己去反思。经过激烈的矛盾斗争,列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给姑妈写了一封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件事对列宁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列宁母亲正确的教育方法。不难设想,在集打骂于一身的母亲面前,孩子是绝对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可以说,除了撒谎,是别无他途的。

抓住第一次说谎,消灭问题于萌芽状态

同任何事情一样,说谎这种不良习惯往往也是日积月累积淀而成的,而且这种不良习惯一旦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于是,抓住孩子的第一次说谎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既想承认错误但又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生怕说出真相而招致白眼甚至影响前程。如果这次能够侥幸过关,其说谎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说谎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终至某次东窗事发,才深感悔之晚矣。从育人的角度讲,这种现象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也是应该竭力避免的。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呢?关键在于我们平时要做有心人,发现说谎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诱导。在这方面,上海市模范班主任毛蓓蕾老师的做法对我们不无启发。

一天下午,毛老师正在办公室里批改着作业本,小程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报告:“毛老师,林×在路上看到了5元钱,叫我拾起来交给你。”接着就把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5元新钞票交给了毛老师,并一再地说:“毛老师,你要表扬林×呀!”

毛老师当场向小程询问了拾到钱的详细情况,并根据小程交来的5元钞票的外形及小林的有悖常情,觉得在弄清情况之前,贸然给予表扬是不合适的:于是,毛老师便根据上午中队召开民主生活会,帮助两个有偷窃行为的少先队员时的情景:平时能说会道的小林一直没有发言,只是低着头坐在那里想什么似的;小林平时有爱吃零食的坏习惯;下午上课时小林心神不定;放学后,听到毛老师通知她留在教室里谈话时吃了一惊,神色有些紧张。把这些情况和刚刚发生的事联系起来,毛老师觉得自己的估计不是没有根据的了。毛老师决定先从上午的中队评论谈起,问她参加评论会后的感受如何。小林激动地叙述着自己受到的教育。于是,毛老师把话题引到班级里一些拾金不昧的事情上,通过耐心的启发诱导:“林×啊!你一定要做个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的。你讲实话,告诉我,这5元钱是怎么回事?”“抬起头来看看,老师多么希望你说实话呀!”老师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期望,使得小林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湿润了,眼眶里滚动着泪珠。

事情逐渐清楚了。但是错误必须由她自己说出。毛老师又轻轻地问到:“这5元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她放声哭了起来。她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但她担心,害怕事情露了底,老师、同学、家长会怎样对待她呢?毛老师耐心地等待着她的情绪逐渐平定下来,边替她擦眼泪边劝说:“错了就错了,但要改正;改正了,就比以前进步了,比以前好了。不要怕,把事情告诉老师。”

小林抽噎着说:“毛老师,你不要告诉我爸爸和妈妈,也不要告诉同学,好吗?”毛老师点头应允了,但是提醒她要说真话。

原来,这张5元钱的新钞票是小林两年前从爸爸的口袋里偷偷地拿出来的。因为票面太大,她没敢用,就折成了四层夹在小本子里一直保存着。最近几天,毛老师抓住班上两个同学的偷窃行为,向全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质教育,特别是上午的民主评论,使小林深受教育。她内心斗争激烈,觉得应该把钱拿出来,但又没有认错的勇气,就想了一个办法,把钱放在地上,叫别人来拾了交公。

毛老师称赞小林说了实话。但是,“为什么叫程×来拾,而不是假装自己拾到钱交公呢?”毛老师进一步问。

小林喃喃地说:“这5元钱,我已经藏了两年了,我怕自己拾起来以后,还是舍不得交出来,所以看到程×走来,就赶快把钱放在地上,叫程×来拾。”

“林×,你讲了实话,这是你思想斗争取得胜利的第一步。还要走好第二步啊!你打算再怎样做呢?”

“毛老师,您替我想个办法,把钱还给爸爸。”

“我替你去还,我对你爸爸怎么说呢?你爸爸的钱怎么会到毛老师的手里呢?无论想什么办法也说不清啊!只有你自己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的经过对爸爸妈妈说清楚。”

“不行,不行。妈妈要打死我的。”小林吓得脸色苍白,急促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