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曾有意识地把乡土地理放在开学之初来进行讲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身边的地理事物去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如通过画简单的平面图(教室、学校)和路线图(家庭到学校)学习地图的基础知识;通过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了解北京的气候特征;通过看有关影片(《首都北京》等)、画册来增加感性认识,并组织讲座活动(如“北京街道故事”等)来丰富学生对乡土的认识;最后组织了一次野外观察,让学生通过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了解了各种地形的概念。许多对乡土的了解是通过活动和学生自己谈(包括对家长的访谈咨询)而获得的,因而学生学起来印象深刻而且饶有兴味。当时我把那些较难的知识和距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放到后面去讲,包括自己教学中较为成功的内容(如《日界线》等)。这种变动对我后来参与制订新的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有很大启示,因为它符合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等基本知识规律,对学生接触地理知识、培养兴趣、掌握方法都是有益的。我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对改革实验也是有利的。
四、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非模拟者。教学工作不应仅仅是由教师将一个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在体验中建立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所学知识是行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我们来看王伟老师关于“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的片段:
师(拿出十根圆珠笔芯):昨天梅鹏和胡浩的作业做得真好,我想把这十支圆珠笔芯奖给他们俩,该怎么分?
生甲:每人五支。
生乙:把圆珠笔芯平均分给他们俩。
师:说得真好,把十支圆珠笔芯平均分给他们俩,每人五支。(板书“平均分”,把圆珠笔芯分给两人)
师(再拿出十支圆珠笔芯):我还想把这十支圆珠笔芯奖给上次“平时成绩”总分第一第二名的同学,应该怎么分?
(学生在下面议论争辩分法)
生甲:我认为不应该再平均分。
师:为什么?
生甲:那不公平。
师:那该怎么分?
生乙:我认为应该“三七开”。
师:“三七开”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三七开”?
生乙:就是第一名得七根,第二名得三根,那才显示出第一名的实力。
生丙:我认为应该“四六开”,第一名得六根,第二名得四根,差距不能太大。(学生都认为比较合理)
师:这还是平均分吗?
生齐:不是。
师:那可以叫什么呢?
生甲:按个人成绩分。
生乙:按一定的比来分。
师:说得真棒。“三七开”就是把十支圆珠笔芯按怎样的比来分?“四六开”呢?
生:“三七开”就是把十支圆珠笔芯按3∶7的比来分;“四六开”就是把十支圆珠笔芯按4∶6的比来分(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那平均分就是把十支圆珠笔芯按……
生接:1∶1来分。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把某一样事物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比如:有两台同样的播种机种地,甲台播种机工作了4小时,乙台播种机工作了3小时,共得酬金210元。这些酬金两位机主能平均分吗?
生齐:不能﹗
师:那该怎么分?
生:把210元酬金按他们的工作时间来分配,多劳多得。
师:你真棒﹗(板书:把210元酬金按工作时间4∶3来分配)
像这样把一样事物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案例中的王老师引用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去探讨,当他们用平均分的思想去思考时,就产生了矛盾,发现平均分有时并不合理,由此,他们自然而然地用生活中朴素的语言描述了按比例分配的本质问题,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选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其实数学离他们很近,在此基础上的学习活动是现实而有意义的。
五、设计具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应当具有趣味性,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会是枯燥、乏味的。在学生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更是注重具有趣味性。我们就以小学生日常学习中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说,首要的就是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所选择的课文当中,哪些东西是孩子感兴趣的,教师要把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滋有味地来学习课文。但儿童的兴趣点有时会与教学重点不一致,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这种矛盾。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三个儿子》讲述的是苏联的儿童故事。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可是有的小学生兴趣不在这里。我们听课时发现,有的小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古怪,比如“一桶水很重,妈妈拎不动,一个孩子怎么拎得动?”有位老师做得好,就想办法化解这个问题。老师说:“这桶水很重,妈妈拎不动,小孩子拎得动吗?确实也拎不动。这个孩子可能拎着这桶水只能走几步,只能走几米。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去拎呢?”孩子们说:“他虽然只能走几步,只能走几米,但是他拎几步,也就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让妈妈少受点累。这个孩子哪怕拎不动,也要帮妈妈去拎。”这样,老师很巧妙地把学生提出的一个比较古怪的问题,转化为了跟课文的人文内涵相一致的问题,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了教学重点。这就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不仅要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当出现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设计不一致时,还需要学会机智地化解矛盾,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教学的重点。
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内容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只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就要抓住它,随机调整教学内容,而不必担心教学的进程偏离先前预设的轨道。
下面就是一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案例,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应:
吴老师在小学数学中教学“十几减6”时,教学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共同学习。可是,刚出示例题,几位学生脱口说出了结论,吴老师意识到学生已有十几减8、十几减7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所以,能独立学会今天的内容。于是,吴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们有的说道理,有的出题目互相考问,有的甚至向老师挑战,所问的内容也跳出了这节课的知识,甚至是没学过的,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相当高。
案例中的这堂课完全脱离了原有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意外的信息,让吴老师调节了教学的行为,改变了一堂课的进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研究水平的高低也体现教学应变课堂的能力。当然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还是要通过学生学习后的变化反映出来。教学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文本载体,而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课堂教学的一般意义上讲,教学内容要围绕着学生发生关系,如果教师所准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就要及时调控原有的教学内容,把握突发的教学素材,引导和利用突发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案例:
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正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并且提示着学生对我将要讲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其目的是导出我所精心准备好的教学内容,然后就可以顺利地展开一堂我所预想的课,好让我的课前准备的心血没有白流,毕竟这是我辛勤劳动的结晶,我是这么想的。正当我暗暗洋洋自得为自己的准备感到欣慰时,突然一个学生的问题破坏了我原来的准备。学生提出的是关于国外教育的问题,对于国外的教育现状,我也只是从一些报刊杂志和一些专家的论述中了解一二,其中的详细情况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我本来认为只有一个学生提出来罢了,其他同学未必感兴趣,谁知这位同学的提问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中,顿时在班内激起千层浪,引起许多同学的提问,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完全破坏了我的教学思路。
太出乎我的预料了!既然学生已经被这个话题激发了兴趣,热情高涨,我何不充分的利用这个话题呢?于是,我就现场组织了一次以话说国外教育为主题的谈话活动,学生所知道的国外教育情况详情竟也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学生从国外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谈得头头是道,有的学生还亲自到国外的学校参观过,亲眼目睹了国外的教学;有的同学从网上获得国外教育的有关资料;有的同学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听说来的;有的同学是自己阅读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学生对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非常感兴趣,最感兴趣的要数国外教学内容的容易性更加引起了部分学习上有暂时困难同学的注意。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都积极发言,连平常发言较少的学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整个课堂呈现出一股浓浓热烈的氛围,我被学生踊跃的发言深深的感染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如此的丰富,学生的视野如此的开阔,提出的观点如此的独到,思考的脉络如此的清晰,联系实践的能力如此的强,发言的激情如此的高涨,这在我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中远远没有料想得到。学生在交流碰撞中还提出了反问,就是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能不能引进国外的一些做法,比方说进一步降低教材难度,压缩课堂教学的课时,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等,我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引导学生注意从国家的不同国情来思考教育的不同,一堂课下来,我与学生是在轻松愉快激情澎湃的心情下落下帷幕的。师生都得到了一次生命的升华。
在案例中,杨老师及时地调整了原有的教学内容,抓住了现实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鲜活的教学内容,运用教学内容的辩证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慎重引用课外资源
教师做教学设计时,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常会引用一些课外资源。在引用课外资源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不能一味地引用。
柳宗元的《江雪》是这样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