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首诗,很多孩子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么冷的天,鸟都飞走了,路上也都没有人了,这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孩子们会有多种答案。有的孩子认为,这个老人大概是家里太穷了,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么冷的天,他还得出来钓鱼;有的孩子认为,这个老人大概是个钓鱼迷,他最大的兴趣就是钓鱼,不管刮风下雪,他还是要来钓鱼;也有的孩子觉得,这个老人大概是喜欢清静,越是雪大,越是别人不来,老人就可以独享一份清静……在学生那么多假设的基础上,老师介绍了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失败后被贬官湖南永州。他在永州感到孤苦寂寞,但是又不愿意跟那些贪官同流合污,借写这首诗寄托了自己清高、孤傲的思想情感。当老师把柳宗元被贬永州写这首诗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是借“孤舟蓑笠翁”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学这首诗,教师引进柳宗元这样简单的一个介绍是必要的,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诗的意境。同样是古诗,有的背景介绍就没有必要。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有句非常有名的句子,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位老师介绍王安石的一个背景,讲了这样一段话:
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的时候,从离开南京的家北上,到江苏镇江的时候写的。王安石第一次做宰相,他推行变法失败了,最后被罢了官,现在第二次又要去做宰相,他的前途会怎样呢?有可能改革成功,所以王安石此去踌躇满志;也有可能推行变法,再次失败,前途未卜,所以王安石此去忧心忡忡。老师要求学生先用踌躇满志的心情读这两句,再用前途未卜的心情来读这两句,弄得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读。
王安石第二次做宰相的介绍,对这首诗来说是不必要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一种人类千古不变的思乡之情,完全不需要涉及王安石的政治生涯。从这个案例当中可以看出,究竟要不要引用课外资源,教师需要慎重考虑,并非多多益善。
在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篇写景之作《火烧云》中,作家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笔法,描绘出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这篇课文形象地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课外资源,如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观察日出或日落的情景,着重观察当时云彩的颜色、形状和变化,并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上课一开始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日出或日落的情景,再让学生想象和描述。因为日出和日落与火烧云有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让学生回家询问或上网调查关于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了解了什么是火烧云,它有什么特点,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和朗读是很有帮助的。引入这些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从中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选“点”得当
一、教学内容要突出重难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性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看看下面这个案例中的教师是怎样组织“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内容的:
上课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组(男生每组5人,女生每组4人)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每组的记录员记录比赛的成绩。根据每组夹球的总个数评出男女生的冠军组。再从男女生的冠军组中选出最后的赢家。由于男女生冠军组的人数不等,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问题——求平均数。教师出示两组夹球情况统计图,在师生共同根据统计图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解决三个实际问题——求平均气温,求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求同学们平均每周的饮水量。
之所以如此组织教学内容,是因为该教师首先认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教材结合“比一比”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根据统计图讨论哪个组学生的整体实力强,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教师没有让学生比较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而是现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夹玻璃球比赛,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男女生组各自的冠军时,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时,则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引出问题——求平均数。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案例中的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男女生冠军组夹球个数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最后又安排了三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只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不敢更改例题,更谈不上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例题。事实上,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的进行加工,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如:改变课时的教学顺序、结合实际情况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练习或例题、重新组合教材等等。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下面案例中的这位教师是怎样做的:
在学习三步计算试题时,我在所教的两个班四(3)班和四(4)班进行了对比实验。
(1)前测: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四则计算顺序,对做数较大的计算题有畏惧情绪,错题率较高(每班每次作业有半数人有错)。两个班同学的计算能力、计算水平基本相同,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匹配较好。
(2)教学实验:实验班(3班)我没有按例题编排顺序一步一步的讲计算规则,而是出几道相关的一步、两步计算试题,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编题,看哪组编的题多、形式多,这样一下就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每组编出了十几道试题。全班汇总后,请学生挑出没见过的、有疑问的几种形式的试题试做,并讨论总结出好的计算方法。课堂效果:完成了两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非常喜欢做自己编的试题,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非常全面、准确的找出了计算规则,而且还总结出易错点,怎样做又省事又不容易出错。总结之后,学生意犹未尽,还要求再编、再做。控制班(4班)采用常规教学手段,按顺序2课时完成课本的4个例题,教学形式是小组讨论,按教师的要求把准备题改编成例题,学生试做,教师讲解计算规则。课堂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兴奋程度一般,按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的做题,完成教学任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3)后测:运用问卷调查实验后对学习数学、做四则计算试题的兴趣,测试学生实验后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作业追踪观察。
(4)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班的学生测验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的成绩(实验班有50人,有35人全对,控制班49人有20人全对);实验班同学对做四则计算试题的兴趣、信心高于控制班,实验班的作业质量也优于控制班。
实验表明,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在领会教材意图、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分析教材不足,敢于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题材应作调整、修改和补充,不必恪守一例一课,照搬教材。因为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他们会主动探索,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选“点”贵在以少胜多
课堂上较多见的是“推土机”——只有浅表层面的推进,教师讲究面面俱到,反而容易使所学知识流于表面化,在课堂上较少见到“打桩机”——抓住一点深入开掘。俗语有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节课选的点不宜过多,贵在以少胜多。选什么“点”大有讲究,以语文这门学科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都有教育价值的材料,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有价值的材料。这种语料一般是材段,至少也应是句子,避免孤立地抓几个词语。选取的“点”不一样,教学效果差别就很大。下面我们来看一位教师在听完两位教师教课后的评价:
《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这两个寓言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我在听课的时候发现,两位老师分别教这两个寓言,选的点不一样。
教《揠苗助长》的那个老师,他选的点是那个农夫怎么到田里去拔禾苗,把禾苗一根一根往上拔。让孩子反复读这几句话,然后想象,这么热的天,顶着太阳,他要到田里边把禾苗一根一根拔起来,这个农夫拔苗的辛苦。在这里展开想象,对体会《揠苗助长》的这个故事的寓意有多大的意义呢?我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揠苗助长》这个故事,重要的不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拔苗,而最重要的是虽然做了这么的辛苦工作,但却是错误的工作,最后这些禾苗都死了,这才是寓意的所在。让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去想象,这个农夫是怎么拔苗的,意义就不大。所以这个点就选得不是太好。
另一位老师教《守株待兔》,让孩子想象的一个点,是这个农夫守在树下,天天等兔子来。他等了一天兔子不来,这个农夫会怎么想,怎么做。孩子说,他坐在树下,等啊等啊,兔子就是不来。他又想,兔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我还是等着吧。回头看看,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都荒芜了,但是他还是不去种田,还是坐在那儿想等兔子撞上来。让孩子在这个地方发挥想象,就比较有意义。这个农夫,他老是在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等待那种不太可能再来的偶然的机会,这正是寓言的寓意所在。
从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选哪一个点来进行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因而教师在选“点”时要准确、适当,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所选之点深入挖掘,引发学生思考,顺利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