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利:“《满都海》是非常典型的草原梆子的代表作,你比方说,‘跃马扬鞭……’类似这些颤音,其实山西梆子里也有颤音,但唱出来以后,演唱的风格不一样,像这些颤音就采用了一些内蒙古长调的特点……”
记者:“我听起来有点像内蒙古民歌……”
周胜利:“是么,对,就是内蒙古地方的东西。”
乔惠民:“内蒙古的晋剧不能老是步山西的后尘,跟着山西晋剧走,我觉得这样走,没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从我来内蒙以后,我有个想法,要走我们自己的路,要打造草原梆子的品牌,那么我们从1994年就开始《满都海》的创作了,当时我们的创作思路就是,要融入大量的蒙古文化元素。里边例如蒙古长调、马头琴、四胡,甚至于是琵琶、大三弦,这些都跟我们晋剧音乐结合在一起。从唱腔上,把晋剧传统的精华,程式唱腔,要融入蒙古长调,跟它有机地结合到一块儿。”
解说:目前,尽管仍有一部分人在质疑乔惠民打造草原晋剧的这一做法,但乔惠民已经下决心走出了这一步。十几年磨一戏,为的就是最终实现繁荣草原晋剧的理想。也许,在他身体里依然澎湃着当年义无反顾的走西口先民们敢闯敢干、勇于冒险、一往无前的热血。
解说:广阔的内蒙古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他们“逐水草而居”,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而长年生活在黄土高原内陆地区的口里人来到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垦荒耕种,建屋造房,定居下来。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全新的一切,走西口的先民们主动将家乡中原的商业文明和农耕文明与草原的实际环境相结合,创造性地实现着自己的生活理想。这张葫芦形状的气象图就彰显了走西口先民的聪明才智。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走西口研究会副会长张贵
[同期]
张贵:“山西保德人来了巩布村居住下来以后,要适应塞北寒冷的天气,早晨很冷,中午很热,为了要适应这种气候,山西人自己来了以后,搞了一个葫芦形的气象图。”
记者:“哦,葫芦形的气象图。”
张贵:“就是这个葫芦形的气象图。这个图上,到立冬以后,每一天画一个圆圈,每一个圆圈要涂上颜色,表示几种天气:晴天、雨天、大风天,还是下雪天。然后根据这个图,就能知道第二年收成好,或者收成坏,或者会不会降雨,这就是我们山西人来到包头,所创造出的农业的文明。”
字幕:2008年10月山西省保德县小赵家沟村
解说:在山西省保德县小赵家沟村,填了30多年沟的岳保生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三次成功“走西口”之后的他,没有留在广袤的草原安享天年,而是更加坚定了改变家乡面貌的责任和信心,他选择了重返家乡,并且用一家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填沟不止。为了能够造福子孙后代,岳保生下定决心要把小赵家沟村的沟填平,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甚至曾经给自己的老伴儿也撂下了狠话。
采访:山西省保德县小赵家沟村村民岳保生
[同期]
记者:“你雇工人,人家要是问你拿钱,你拿不出钱来怎么办?”
岳保生:“拿不出钱来还得想办法么。”
记者:“你说跟老伴儿拿那11万块钱的时候有点激动……”
岳保生:“一开始老伴儿不肯给我,后来我说你要是不给我拿,我就把现在我们住的这楼房抵押出去。但是我非办成这件事不行,办不成这件事的话,人死了以后也要有人骂了,我说也要有人骂你们了。我说这村上的沟全要给弄成平平的,最后这项工程给自己干,你还讲报酬吗?那你还有什么用!你死了以后,也有人要说你干什么都是半途而废。”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原副主席、著名作家冯苓植
[同期]
山西人有一种韧性。有些人说山西人抠门儿,有些人说山西人小胆儿,其实山西人的背后是一种韧性。
解说:走西口的先民,放眼世界,开创未来,用他们勤劳质朴、坚韧不拔、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在蒙古草原上闯出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将诚实守信、宽容厚道、以义制利等中华民族固有的品质更加发扬光大。
解说: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深入漠北草原三次平定葛尔丹叛乱。军队所到之处,以供给日用杂货为主的商贩也相与随行。他们成为另外较早一批走西口的小商人,而来自山西祁县的史大学、张杰和太谷的王相卿三人,是这些北上人群中的成功者。他们的业务虽不大,但买卖公道,诚信周到,生意十分兴隆。三人借机合开了个商铺叫“吉盛堂”,并将小买卖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的恰克图。康熙末年,吉盛堂改字号为“大盛魁”。
采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刘建生
[同期]
人们形象地说“大盛魁”的资产,50两一个的银元宝,一个挨一个,一直能从库仑,即今天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一直能排到北京城,这当然是人们形象地说了。但是“大盛魁”的的确确在中国商业史上,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商帮里,它是一个足堪称道的大型托拉斯。
解说:守信誉、讲诚信是走西口先民们身上共有而显扬的一种品质。他们中有许多类似像乔家这样的榜样,有文字记载:“一次复盛油房运大批胡麻油到山西销售,经手职工为图谋厚利,油中掺假,事为掌柜察觉,立饬另行换袋。从此信誉日益昭著,近悦远来。”后来,人们常把乔家称作“糊涂海者”,意思是说乔家对待主顾向来不拘泥于小利,而是更注重诚信的口碑。跟乔家一样,民国时期的晋剧名角“水上漂”,就曾在丧女的当天,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坚持登台为内蒙古当地期待已久的观众演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恪守信誉”的深刻含义。
采访:“水上漂”的小女儿王巧兰
[同期]
就是我9岁的那个姐。那会儿医学还是不发达,就是出麻疹什么的拿油炝,就是那种的。我父亲到处给她请医生,结果医生也请回来了,大年三十那天,一进门,我姐在炕上已经死了,啊呀,我就记得,我当时很小,我看见我父亲放声大哭。但是晚上还有他的演出,海报已经贴出去了,“水上漂”今天演什么演什么,观众已经买了你的票了,你能把这场戏毁了么?你不能毁。他把痛苦留到家里,在舞台上还是照常演出。
采访:山西省忻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如璧
[同期]
走西口是山西人求生存、求发展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无论是对内蒙古中西部,还是对山西本土的发展,都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团结,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作为与内蒙古一墙之隔,一水相连的忻州,既是走西口的一个重要通道,又是走西口的重要发源地,更是走西口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在走西口的伟大实践中,山西忻州人充分展示了开拓奋进、坚韧不拔、友善诚信、务实自强的精神风貌。
歌曲:千里黄河归大海,走西口人转回来……
解说:走西口的先民用自己的勤劳质朴、坚韧诚信打动了口外人,而拥有丰茂资源的蒙古民族,也张开宽厚的双臂,接纳了谋生度日的口里人。在以后日久年长的交流往来中,汉民族同蒙古民族的融合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共同开创了一个和谐相处、并肩发展的世界。
字幕: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巴氏祖庙
解说:巴氏家族曾是蒙古的大部族。巴氏祖庙属于蒙古巴氏家族的家庙,在清王朝开边之后,这里就担负起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将土地租种给走西口的山西先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巴氏家族第十代后人巴建和
[同期]
巴建和:“这个楼上的顶棚上头现在还能清晰地看到一些汉字,就是印在咱们柱子上的一些汉字,就是这个字。”
记者:“是当年的契约?”
巴建和:“是契约的一部分,现在贴在咱们柱子上的就是过去的一些地契。因为过去的地契太多太多了。”
记者:“这个庙是什么风格?”
巴建和:“下半部分是藏式风格,顶棚是汉族风格,这是它的特殊性。当时就是山西来的匠人修的。”
歌曲:哥哥呦走西口,妹妹呀犯了个愁,提起哥哥呀走西口,哎,妹妹呀泪长流,提起哥哥呀走西口,哎,妹妹呀泪长流……
采访:西口文化研究专家、高级记者张敬民
[同期]
它这种文化对于当今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是当今仍然活着的一种文化现象。活着,而且我说它还在继续活下去,为什么我说大家一定要看到它的价值就在这儿。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现在开始在研究它,我觉得它真正的意义,让我们真的通过这个活着的这样一个典型的,哪怕它是样板,就能看到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文化是怎么走过来的,而我们真正的发展,它又怎么走下去,但在这当中,就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我刚才说它是区域当中的文化,实际上跟中华文化大的历史脉络当中,是相同的,是一致的,为什么,它们文化的核心都是一个“和”字,还是和。
字幕:2009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郭孝英家
采访:郭孝英
[同期]
这是我在2006年去祁县以后,我的一个堂兄给我寄来的。这一个叫郭世德,这个叫郭德茂,郭德茂是我的曾祖父……
字幕:山西省祁县延寿寺
解说:2006年,生在包头长在包头的七旬老人郭孝英做出了一个了却几辈人夙愿的决定——驱车回山西老家祁县祭祖。如今,在延寿寺正殿外的山墙上,有郭孝英2006年去拜谒时留下的一篇祭祖铭:“郭姓徙包,已逾百年,繁衍子息,半百有余,祁包两地,相距千里,郭姓族人,血脉相依,互为股肱,同心同德,昌盛永世。”这是身在内蒙古的郭孝英老人写给故乡郭氏宗亲的肺腑之言,更是身在口外的山西人与三晋故土桑梓乡亲、永世相依的不舍情缘。
采访: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
[同期]
走西口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概括为一种西口精神。那么这种西口精神,应该说它本质上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它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一个就是它开放的精神,它具有开放性,敢于走出去,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再一个就是,它反映了当时走西口的人们一种非常勤奋的精神,勤奋敬业,不畏艰难,不畏辛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它的诚信,以诚待人,讲究自己的这种道德的约束,道德的价值,道德的选择,那么形成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和谐共处,和谐文化,大家和睦相处。随着经济相互之间的交流,文化的交融,进而形成了社会的和谐。
字幕:2008年10月20日,山西省太原市
解说:公元2008年10月20日,乔惠民和呼和浩特市晋剧团精心打磨14年的草原晋剧《满都海》,终于在晋剧的发源地山西太原成功演出。
字幕:2008年10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解说:而在两天前的2008年10月18日,一株口里人最熟悉的树种——榆树,从走西口的故乡——山西忻州移植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南海子公园,口里口外共叙晋蒙情,西口后人同栽“西口在望树”,这株名为“西口在望树”的榆树,遥望着家乡的方向,寄托着乡人的远情,开始扎根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