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特殊的社会移民现象的缘由,大致有四点:一是内地因土地集中和人多地少矛盾而造成无法生存的过剩人口,为谋食而背井离乡,游走四方,寻找新的耕地,而沦为流民。二是自然灾害所致。“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三是蒙地需要的存在。土地既然为蒙古王公贵族管理,就为他们私招私垦土地提供了条件。他们为利益所驱动,便大量招纳汉人,为其垦种。四是管理渐松弛。明末清初由于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为恢复生产,清廷采取了休养生息、鼓励农耕的政策。
就这样,在上述历史大背景下,实现了一次次的“走西口”现象。
然而对于百姓来讲,脚下这条漫漫的西口之路却并非平坦,正是由于前途未卜的命运,“走西口”在当时那个年代是许多百姓无奈地、被迫地选择出的和自己命运抗争的道路,妻子离别丈夫、母亲离别儿子、兄妹挥手告别,这一幕幕辛酸的画面定格在了那个灰暗的年代,亲人之间的想念和牵挂慢慢变成了歌曲流传于民间。“走西口”的百姓,就是嘴中吟唱着这些歌曲踏上了求生之路,没有人会告诉他们接下来他们的命运将要面临着什么样的考验,所以大多数的百姓在走到山西山阴县歧道地村子边时,望着从脚下分出的岔路口,往往会自己决定未来的命运,脚下的岔口一条通向杀虎口,另一条则通向了张家口。尽管这两条路最终都通向草原深处,但是,在这两条路上走口外的百姓会遭受着不同的考验,不管是哪条道路,其实都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因此,丢鞋就成了走口外百姓的一种占卜方式,如果鞋头朝向哪条道路,他们就会毅然决然地走去……
民谣所唱:“黄龙弯弯的河曲县,三亲六眷漫绥远,二姑舅啊三老爷,八百里河套葬祖先。”可见,走西口是山西人民的苦难史,走西口是低生产力水平时代小农经济的产物。
到达草原的走西口人,都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慨,他们虽然以地为席,以天为被,过着艰辛的打工生活,但在他们心中都怀着美好的憧憬,那就是有一天他们能够衣锦还乡。实现愿望的人虽然是这百万走口外的人中的极少数,但是他们所承受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他们这些人当中,有的从挑夫起家,有的从收豆芽卖豆腐做起……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辉煌“走西口”这种特殊的社会迁徙现象,持续了200多年的时间,虽然这其中许多百姓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们毕竟“走”出了山西人的精神,“走”出了山西人的胸怀他们面对艰难不畏苦、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了晋商文化的核心。今天,当人们再次提起“走西口”时,它已经成为了山西商人勇于闯天下的“名片”,它已经成了遍及中国大地的山西特色文化的代表!
骄傲
李峰
这个题目的由来
起了这样一个题目,也许很多人不解,但是当自己提笔要写下关于《西口在望》的一些东西,写下一些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想了很多,想了很久,骄傲,真的是骄傲。
2008年岁末,15集纪录片《西口在望》如期与大家见面了,每天晚上8点15分,自己不由自主地总要坐到电视机前,看着那些其实都看烦了、看腻了的节目,所谓烦了、腻了,其实那是一种常人很难想象的状态。《西口在望》的工作状态,由于几个月来的超负荷的工作,从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要达到一个什么高度、什么深度,只求快些做完它,把生活和工作赶紧理清楚,分清楚,要不,这样的状态太痛苦了,每天如果睁着眼睛的话,心里和脑子里想的都是片子,这种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日子太痛苦。
终于,片子做完了,播出了,工作和生活又回到正轨了,但是心里失落了,失落的只好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看着这些再熟悉不过的片子,有些开始怀念刚刚过去时光的感觉了,那是《西口在望》的时光。每天闲庭信步地走在广电局的院子里,总是会遇到很多人,谈论的还是那个刚刚做完的《西口在望》,当然赞美之词总是最后的结束语,自然心中暗暗自喜,但总是会装作不经心的样子,然而当人们走开之后,我又不由自主的开始怀念那个刚刚过去的工作状态,一时间,我常常会和办公室一样闲暇的同事讲,还是做《西口在望》时的日子好,充实。渐渐的,这种状态总是围绕着自己,越是想彻底地放松一下自己,越是想回到刚刚结束的工作中去,思前想后,渐渐明白了,这是自己感到骄傲了,一种工作带来的骄傲感,真好。
其实,从2008年7月,当得知要做一个系列纪录片来纪念改革开放的时候,当得知要拍摄“走西口”时,谈不上任何的个人想法,总是觉得又要工作了,而且是要玩命地工作了。这时,不用说会有骄傲的感觉,就是连兴奋可能也谈不上,因为“走西口”那段历史离我们这帮人似乎太为遥远了,遥远的只是知道它是一段历史,一段逃荒度日的历史,更多的信息也只好自己去从书本和网络上来寻找了,就这样,一段经历开始了,一段日后让我骄傲不已的历程开始了。
初次踏上西口路,竟然是失意,我们的西口路在何方
8月的一天,一辆车,4个人,就这样,我们踏上了西口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后,在比较详细的了解了“走西口”那段历史后,我们开始上路了,不为别的,只为日后的正式拍摄有个好的方向,因为“走西口”有太多的故事和太多条线索,我们必须找出方向,找出日后《西口在望》的拍摄提纲和大致内容。
走西口,一条从明朝开始的生活方式,成就了赫赫有名的晋商,同时也成就了山西人的顽强,千百万的山西人走向陌生的口外,或喜或悲,在500年的历程中,山西人始终在路上走着。正是有着太多的故事,正是有着太多的表现方式,我们必须找出一条最适合我们拍摄的出路,白天在寻找走西口的故人,寻访我们日后的工作重心,晚上则马不停蹄地赶路,一个县到另外的一个县,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都是在夜晚的路上完成时空的转换,从山西的晋西北偏关、河曲和保德,到陕西的府谷,再到塞外包头,一路走来,我们寻访到了太多的故事,找到了过去走西口时太多的人、太多的鉴证,渐渐地我们却失去了方向,太多的东西我们该如何的表现?我们的节目要怎样的拍摄?一路上,我们在不停地讨论,达成一致,再推翻,再讨论……
失去方向的确是比较痛苦的事情,15集,怎样统一,15集,我们要讲述什么,反反复复地商讨,我们踏上了归途,半个月的奔波,虽然收获不少,我们却心中更加没有底气了,对于一个平均只有33岁的创作团队,一个由四男三女组成的拍摄小组,“西口文化”这个题目显然太为深奥和沉重了,我们失去方向更大的原因似乎也在于此,我们能行吗?谁心里也没有底气,一路回来,我们不再有激烈的讨论,我想,大家心中也许达成了一致的默契——拼了。
不断地开会,不断地讨论,不断地准备,我们向前进
这是一项任务,这是一场考验,这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前期踩点回来后,没有商量,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究竟是要拍摄什么,讨论、开会翻来覆去的不断进行着,最终15条片子的落脚点达到了统一。只是虽然拍摄提纲大致落实,但是烦琐的准备工作仍然在不断的进行,此时我们都感到了压力,毕竟我们很年轻,我们担心的问题都一样,大家只是心照不宣。
如果你不是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你也许不会懂得我们所担心和害怕的是什么,因为我们要面对无法计数的观众,我们要面对方方面面的评述,压力可想而知,大家都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所带来的又是另外一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自律要求,累,真的累,怕,真的害怕。
一场战斗就要打响,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总怕百密一疏,出发前的日子特别的难过,真的。
2008年9月17日,开机仪式如期举行,“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我们7个人,分成了两组,出发。不论为了什么,总之,“不能丢人”成为我们最初高度统一的思想,拼了,我们的队伍向前进。
西口路上,我们越战越勇,我们的工作很伟大,很自豪,很骄傲
2008年9月18日,我们开始了正式的拍摄,在15集节目中,由于我负责其中山西省内的6集节目的编辑工作,“万事开头难”,我的压力是比较大的,由于要把前期设计的拍摄方案付诸实施,自然第一站的老牛湾拍摄工作则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将近30盘带子的工作量,居然只拍摄了1集节目的内容,这样大的片比自然可以看出当时我们最初的紧张,每天围在一起讨论,虽然大家确定了内容,但自己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多拍些,多拍些”,这样的想法一直在我心里不断的提醒着,因此,《不老牛湾》这期节目成为了《西口在望》中最费带子的一期节目。
其实,走上西口这条路后,我们渐渐发现,当初的踩点和后期的拍摄有着太多的不同,特别是在深入进去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的那种紧张和焦虑减少了,个人的状态在不自觉地发生转变,也许工作到了一定的状态,会有另外一种境界出现。我开始被身边的采访对象感动起来,原先我自以为已经很能体味走西口人的感情了,但随着采访人数的增加,通过了他们的讲述后,之前自己那些想当然的西口观点和感受显得有些苍白了,当采访老牛湾一位外来移居者张满山时,他的一句话让我感动不已,他指着跟随了自己一辈子的铁船说道“我人在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没有老婆行,没有黄河水却不行”时,我突感到一种朴实,这种朴实很有分量。是啊,一个人,一条船,一条母亲河,他们和谐共存了一辈子,他们的关系让人羡慕,让人敬仰;在河曲县,使我第一次在采访的过程中泣不成声,一位河曲的老人韩云德,他没有任何的爱好,单单钟情于河曲民歌,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老人的生活条件简单到几乎简陋,然而就是在这间小屋中,老人却积攒下了将近2000首原生态的河曲民歌,并且每一首民歌都经他工工整整地誊写整齐,编号入册,真的感动。一边拍摄老人,一边听他讲述对于河曲民歌热爱的故事,我在不停地流泪,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襟,事后同事问我为何,我却无语。也许是为了老人的境遇不济,亦或是被老人的执著所感动,我真的弄不清楚,再或者是因为两者这种极大反差出现使然,总之我流泪了,而且是很动情的那种,听着老人委婉地讲述,听着老人动情地演唱,而自己很痛快地哭泣,任由眼泪流淌,这真的是一种享受,真的,特别的清澈,涤荡心灵。
太多的感动不写了,因为写不完、说不尽。
渐渐地,这次西口之行竟然越来越感动着自己,我一路常想,多好的选题啊,多好的采访对象,多好的讲述,太好了,我都将他们记录了下来,一条西口路,竟然有这么多让人感动不完故事,这么多善良淳朴的人们,我们的工作有意义,记录就是要记录这些人,记录这些还活着的西口人,还活着的西口精神,伟大!我们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工作,自豪!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亲人和朋友,我们也曾经走过西口,而且是那么深刻地感受到了先辈们的执著和奋斗精神,在所谓的70后、80后,乃至更年轻的这一代人中间,我们为自己骄傲。
西口路上战友情深
说到这里,这也是我此次西口之行最为遗憾的地方。
天天见面的同事,突然要分别半月十天,也许大部分人没有离别愁绪,然而我们此次西口之行就有这样一幕,我始终记忆深刻,说好要一起走完西口,我却食言了,因为要赶回来编辑前面拍好的素材,我和另外一名同事离队了,那是10月1日,原先5人的队伍分开了,他们继续向西,他们要穿沙漠,寻古道,到口外,继续走那条离开家乡的西口路,而我的西口路则在山西境内停止了。
挺难过的,我没有走完,真的!
一路走来,相互支持,共同完成这项任务,然而不得不分别时我们只能以合影的老套路来表示。他们要继续拍摄后续的节目,我则回去开始后期的编辑工作。
道别,挥手,离开。
走后不久,心里想起了那首《送战友》,悲悲切切的。
回到太原,紧张的上载,编辑。偶尔听说他们到了哪里,心里开始开起了小差,停下工作,看着他们传回的进沙漠的照片,心里不好受,真想与他们在一起,同甘共苦。其实我们这个团队合作的机会不多,在日常的工作中几乎从未有过这样大兵团集体作战的先例,而此次拍摄,我们合作在一起,大家一起完成这样一个外人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我们为了争一口气,感觉真的很美,很甜。
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走完,一定和大部队走到西口的尽头!
遗憾!
骄傲的我们
从8月的初期踩点,到12月的节目播出,前前后后5个月,3个月的走访拍摄,两个月的后期制作,一个团队7个人,一群70后,我们做到了,虽然很累,虽然难,但我们完成了一项光荣的任务。骄傲!只有这个词句最能诠释我们的付出,我为我们这群人骄傲。
如今《西口在望》已经出版发行,看着精美的印刷品,听到来自各方不论是褒是贬的评价,我们都感到骄傲,不是因为我们的节目达到了一个怎样高度和深度,不是因为此次西口之行会有怎样的社会反响,而是因为我们这群人真真切切地走过了西口,像先人们那样坚实的迈出了双脚,走出了一条路,一条我们引以为自豪的西口路。
我们做到了,这本身就值得骄傲。
纪录片是什么?就是活着的历史,我们已经成为了西口路上另外一段将来的历史。多少年后,当我们重又回望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时,我们会更加的骄傲!
遥远的和身边的
张亮
2008年8月,台领导交给我们栏目一个任务,就是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时机,拍摄一部15集的系列纪录片,并在年底播出。这无疑让我们遇到了一个超越电视规律的大难题。联系、协调、预算、采点、提纲、结构……众多工作铺天盖地地向我们扑来。
走西口,千百万山西人走过的路,我们的行业前辈走过的路!我们有什么优势去拍这个题材?这种生活历程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也并不了解的生活历程。最重要的是我如何接近西口,如何亲近西口,这种感情的基础何在?
开机拍摄可以说是仓促的,甚至有点盲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摄制完成了一个从“走近”到“走进”的过程,尤其是面对异常紧张的拍摄过程,我们真是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变化过程。2008年11月,整个纪录片的拍摄已经全部结束了。我不敢说这部纪录片是成功的,但我敢说它真实地再现了西口及西口后人的生活情景,有人说,纪录者应该是艺术家,但我认为他更应该是个思想者,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实践者。纪录片记录的是现实社会和人文思想的存在形态,是一段历史的存在。它有着更现实、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思考价值。《西口在望》就是黄河电视台的一帮实践者共同创作出的一部“再现遥远,审视今天”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