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口在望
30964400000030

第30章 情系《西口在望》(7)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为了响应中央和山西省委宣传部关于大力宣传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工作部署,黄河电视台和中共忻州市委宣传部共同策划了大型广播电视采访活动《西口在望》。该活动将集中整合黄河台国内频道《黄河新闻》栏目、《黄河全记录》纪录片栏目、国际频道美国和加拿大长城播出平台、山西文艺广播以及部分省和忻州媒体资源,利用新闻、纪录片、大型活动等多种方式展现忻州市特别是著名的走西口沿线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并就走西口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为文化强省提供新的资源支持。

这次我也有幸参与到了这个活动当中,我终于有机会“重走”一下先人们走过的“西口”之路,去领略他们当年走西口时不畏艰险、永不服输的精神风范。

9月中旬,我跟随《西口在望》摄制组一起从太原出发,一路途经忻州的偏关、河曲县等地。亲身体会了当地的民俗、民风。当地的生活现状与我所知道的“西口”沿线人们的生活大相径庭,变化很大。因为在我印象中所听到的关于走西口的事,不是穷就是苦。就像《走西口》里唱的,“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止不住的泪水往下流……”太穷了,生活不下去,家里的男人不得不走西口去口外谋生。可现在不同了,所到之处都是整齐的房屋,旧貌换新村;人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完全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车到偏关,在县招待所放下行李后休息一会儿,准备好下午出发采访。偏关这样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县城,却有一个宏伟的关城南门,三重飞檐,斗拱彩绘,和周围环境相比显得过于簇新和醒目。偏关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与宁武、雁门合称“外三关”,由于它地处黄河入晋南流的转弯处,古时外敌往往可在冬季河水结冰时长驱直进,所以这里可谓西北前沿阵地,有所谓“秋防宁武,冬卫偏关”之说。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

我们摄制组驱车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此路的尽头,远远便看到一座石头城堡建在一块突起的石崖之上,这就是老牛湾了!忘记了旅途的辛苦,我三步两步跑上前去,迫不及待地用眼睛拥抱眼前的一切。老牛湾堡坐落在黄河东岸一块突出的石崖上,三面环水,一面连山,西面就是内蒙古。黄河的“几”字形横弯分开了山西、内蒙古和陕西,老牛湾几乎把了个角。明代的边陲烽火造就了山西境内绵延数百里的内外长城和一座座军事堡垒。始建于明崇祯的老牛湾堡就是其中一座,它的废弃已是上百年前的旧事。此楼雄踞崖上,俯视黄河,是偏关著名的风景地之一。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当年百余户的村子多数人家都搬到离该村5公里外交通和吃水方便的地方,剩下不多的几户人家和被废弃的一座座石窑洞。

老牛湾,因长城与黄河在这里第一次握手而闻名天下。老牛湾的步伐也像老牛一样慢,这里的人似乎依然脸朝黄土背朝天,过着古老的、让城市人“羡慕”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素面朝天的老牛湾毫不走样地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把我带回那金戈铁马的边塞风云,让我感受着古朴与苍凉的魅力。

老牛湾的村支书魏永富就是一个典型的当地人,他有着农村人淳朴、善良的性格,也有着“黄河人”骨子里的那股硬朗劲。外表看起来很文弱的他,却一直要坚持带领全村人致富,想要把老牛湾打造成一个旅游宝地。我们摄制组去了就住在魏永富的“农家乐”。老牛湾村里有很多“农家乐”,“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魏支书非常的热情,还亲自在火灶上为我们做饭。山野清新的空气加上原汁原味的农家饭,我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味蕾了。虽然村里的饭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那么丰盛,但吃起来却非常的可口、醇香,它饱含了魏永富一家人对我们的热情,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

环境是老牛湾人发家致富的法宝,旅游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契机。他们有大自然好山好水的馈赠。他们有淳朴善良制胜的武器。老牛湾人一定能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打造出一个别样的老牛湾。

75秒片头的背后

崔焱

15集电视系列纪录片《西口在望》的片头,是我应邀为黄河电视台《西口在望》剧组专门创作的。

片头对于任何一个影视节目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本书的封面,体现了节目的整体风格和档次,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节目的效果。尤其我要制作的是一部反映厚重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片头,更需要好的创意和艺术感染力。因此,我在创作之初就翻阅了大量关于这段历史的文字作品,仔细揣摩这部电视系列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充分发挥想像力。运用三维地图的创作思路是我最先确定下来,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恢弘的气势与历史沧桑感。然而在起初的制作过程中,我并没有想好该怎样表现“走西口”的这两条线路,一代代走西口先民们对未来的茫然无知与西口路上的艰辛与曲折似乎用什么样的电视手段来表现都显得苍白无力。在第一次审片后,我听完张敬民台长对“西口路”的阐释之后,似乎对这部纪录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张台曾亲自徒步西口沿线并采写了《西口大逃荒》一书,他对这条深邃、厚重而又充满希望的西口路有着特殊的感情与理解,他的话也感染和启发了我。于是,我想到了要让这张路线图也生动起来。在三维建模方面,我除了使用NURBS曲面来勾勒出走西口路线图上的基本地形外,还利用DISPLACEMENT贴图和BUMP贴图来从细节上丰富了地形的质感。结合三维软件MAYA中的曲线动画手段来完成摄影机的倾斜穿行镜头,强化了走西口的这条路线,从而增强整体的运动感与视觉冲击力。此外,为了强化厚重的历史感以及远离我们这个时代的那段久远的过去,我使用合成软件MOTION把老照片堆叠在一起,并制作在摄像机前缓缓的运动。最后,这些后期制作出的素材通过专业调色软件COLOR来与前期拍摄的镜头进行色彩的统一,并且形成厚重的风格化。以上是片头制作中的一些重点部分,除了这些还有包括节奏和镜头衔接方面的处理,音频的混音等等同样是很重要的部分,而这部分的处理是通过FINAL CUT PRO来完成的,同时这个软件也包含了最终的片头输出的处理。

15集电视系列纪录片《西口在望》的片头,并不是我所制作的第一个电视系列纪录片的片头,然而却可以说是我已经制作完成的电视片头中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制作并完成这部作品时,我已不完全作为一个旁观者了,而是带入了对山西人走西口这段历史很强烈的个人感情,以及自己对西口文化的全新认识与理解来创作片头的。与许多作品所不同的是,我在制作《西口在望》这部电视系列作品的片头时,并没有以突出二维和三维特技的效果来处理片头。这也是我在接触电视片头制作这一行很多年之后的认识,特技应该作为片头、宣传片的一部分,为整部作品的表情达意服务,而不是独立于作品之外或者成为超越整体的局部。当然,片头中牛宝林老师的演唱以及音乐音响效果的运用,都给予我镜头剪辑时很多灵感,摄制组成员在山西、内蒙沿途采访与拍摄的镜头都对片头的表现力与张力功不可没,为整部作品气氛的烘托与节奏感的把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很荣幸能够成为15集电视系列纪录片《西口在望》的创作成员之一。

墨迹刀痕——为电视纪录片《西口在望》治印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那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这曲哀怨的山西民歌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这歌声越过了雁门关、杀虎口沿着滔滔的黄河传到了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山西人,特别是晋北人的走西口犹如山东人的“闯关东”一样充满着悲壮。这延续了二三百年的“走西口”的艰辛与悲凉,正是一部山西人为了生存,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随着这几年兴起的“晋商热”,人们注意到了因“走西口”而兴起的晋商,影视、戏剧似乎有了更广泛的挖掘空间,但事实是:“晋商”仅仅是着浩浩荡荡“走西口”大军的一小部分,或者说是西口大军中的“成功人士”,而占据走西口大军中绝对多数,那些当初衣食无着、抛妻别子去口外刨食的穷苦百姓们的血泪似乎还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今天晋北,说起西口路上的艰辛和苦难,上了年岁的老人们仍然能与你和泪而述。难道,他们不值得我们去研究吗?不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吗?

扯远了,由黄河电视台和忻州市共同拍摄的大型电视记录片《西口在望》2008年12月17在黄河台开播,受黄河电视台张敬民兄之邀,为该片刻了上面这方“西口在望”白文大印。现在看,这章显得有粗糙,但却也是我的胸臆之作吧!不知到能不能对得起那些西口路上的前辈们……

《西口在望》音乐谈

郭炜

走西口是历史的足音,《西口在望》是现代的情深。怎样使该电视片的音乐创作既不脱离当时历史痕迹,又能体现当今时代精神,这是我动手创作前反复思考的问题。

“走西口”题材的音乐我听过很多,山西及外地前辈作曲家们也留下了许多可借鉴的音乐素材。但我这次的创作,力求在人们习惯的音乐中有所突破,“动静结合、快慢结合、土洋结合”的创作格式,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音乐几经修改,有昂扬向上的快板,也有豪迈洒脱的行板;有如泣如诉的丝弦,也有大气磅礴的交响,使个人情感溶入到了民族情感之中。

每一件成功的作品,必有其成功的因素。《西口在望》的音乐,至少给我三点启示:一是作者必须熟悉生活;二是创作要有精品意识;三是技法力求扬长避短。山西被人称为“民歌的海洋”,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我们创作的“根”和“源”。

西口在望望见了什么

郭孝英

过了国庆节不久,有一天下午,家里来了几位陌生的客人,交谈了几句才知道,他们是中国黄河电视台的记者。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准备拍一部名为《西口在望》的电视纪录片,专门找上门来,想采访一下我这个走西口的后裔。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和我的家人感到十分意外和高兴,因为在一般老百姓看来,“上电视”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今天这样的好事居然发生在一个普通百姓家里,一时确实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几位记者态度十分谦和,他们诚恳地称我为“郭老师”,又仔细讲解了采访的目的和采访的要求。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于是,我和几个在家的子女,按照他们的安排,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问到哪儿答到哪儿,与他们进行了拉家常式的交流。

我的祖籍是山西省祁县东观镇张北。祖父郭全和生于清同治元年。清光绪初年,山西连年遭灾,赤地千里,路有饿殍,无奈之下,祖父背井离乡,抛妻别母,走西口来到包头。当时包头是一个塞外小镇,有很多山西人,山西人经营的商业使这个小镇成为长城以北有名的水旱码头。祖父到包头以后,起初在包头城东一个以山西河曲人刘宝命名的小村——留宝窑子的一家水磨房干活。那时的留宝窑子一年四季水长流,有好几家用水力推动磨子磨面,磨豆腐,磨纸浆(《西口在望》第十二集对留宝窑子进行过介绍,现在由于水源枯竭,水磨不复存在)。祖父在水磨房干了几年以后,改行进城到了一家叫“复聚成”的六陈行,若干年后成为这家六陈行的大掌柜。复聚成是祁县张姓和董姓的产业。祖父以山西人特有的精明远见与勤勉敬业,受到东家的充分信任,复聚成很快成为包头较大的字号,祖父本人也因善于经营,能预测年景丰歉和粮价走势,被时人称誉为“郭神仙”。

事业的成功使老人感到十分欣慰,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事业有成的时候,他的母亲与发妻在老家病逝,当时他才20多岁。30岁前后续弦,但第二位妻子生下一女二子以后也英年早逝。于是,老人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又结了第三次婚,幸好这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农家妇女,与子女们相处得胜如亲生。这时祖父年事已高,并在包头成家多年,他心里明白不可能落叶归根返回故乡了。为了报答神灵的护佑,也为了在家乡留下一点纪念,他决定募资回乡重修已经破败不堪的延寿寺(延寿寺在第十二集也可看到)。现在延寿寺为祁县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座始建于元天佑三年的古寺现在成为离乔家大院不远的一个旅游点对外开放。这大概是老人生前从未想到的。

1936年祖父去世,1937年日本人入侵包头,从此祖父开创的复聚成,以及包括乔家在包头的产业,几十家“复”字号一蹶不振,先后倒闭,在包头风光了几百年的晋商,“无可奈何花落去”,纷纷退出包头商业舞台。

在包头的晋商由小到大,由繁荣到衰败的过程告诉人们,国运家运紧密相连,国运衰家运不可能兴。

晋商在包头从开创到巅峰,二三百年间原靠蒙古族同胞,以其宽广的胸怀,真诚地接纳了走西口的山西人,并为他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就此而言,晋商在商业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蒙汉各族人民互相融合、互相支持的结果。人们常说:“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但是没有蒙族人,何来复盛公?

祖父只身一人从山西来到包头,现在这支远离故土的血脉,已经发展为有40余人的大家族,他们在包头安家立业,在不同的岗位报效国家。虽然这支郭姓子孙,从日本人占领包头以后与家乡失去联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老家的亲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一切梦魂萦绕挥之不去。2000年,我的一位堂兄出差太原,顺便去了一次祁县,并参观了已是祁县民俗馆的延寿寺。他的这次造访打开了包头郭姓子孙回乡寻根的大门。2006年,我和老伴及子女一行6人回到故乡,见到了素未谋面的四位堂兄嫂和众多子侄。年事已高的堂兄嫂热情接待畅叙离情。2007年,我们又一次回到故乡,并向延寿寺献了铜匾与纪念性刻石。从此,祁包两地郭姓子孙书信不绝问候不断。几年的交往,使我进一步明白了“地远情深血浓于水”的道理。

大概就是因为这些情况,引起黄河电视台的兴趣,以致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采访活动。使我们郭家的这段故事有机会在荧幕上与山西父老乡亲见面。为此,我和我的家人以及远在山西祁县的亲人,真诚地再次向黄河电视台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