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唐诗与山西
31052900000007

第7章

这个传统的比喻最早始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怀嬴的“秦晋匹”是两国势均力敌之意,后来重耳入主晋国,两国不断通婚,使这句话孕育出新的内涵。由两国相等演变成两家相亲,门第相当,又演变成郎才女貌,才貌合璧。

两晋十六国时期,安邑(今属运城市)人卫玠任西晋“太子洗马”之职,娶乐广女为妻,裴叔道前往道贺,说:“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此处以翁婿比秦晋。卫玠是闻名一世、流芳千古的美男子,时人号为“玉人”、“碧人”。他乘车入市,常被众人围观,《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后世以“玉人”代称才子佳人始自卫玠。唐诗人耿炜有“卫玠琼瑶色”句,元稹有“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句,陈子昂有“车中见玉人”句,卢纶有“心断玉人车”句,《西厢记》中崔莺莺《答张生》:“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里是把情人张生比作卫玠。后世则由“玉人”脱生出“亭亭玉立”这样动人的辞汇。

56.韩翊咏晋诗

韩翊,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唐代诗坛“大历十才子”之一,《全唐诗》有诗三卷,其中三诗咏晋,有《送孙泼赴云中》: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避易。

百战能夸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胆应碎。

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诗中“云中”指今大同市,有大同军,驻军九千五百人,战马五千五百匹。前四句写少年英雄孙泼骑黄马,舞双戟,曾经百战,号称“陇上健儿”。中四句写行军打仗,秋冬之季寒风刺骨,夜有敌情,出师号响,山深夜黑,击石取火传燃火把以照明,晨炊破冰取水以饮。后四句写大破匈奴后凯旋,人民夹道而迎,朝廷论功行赏,拜官封侯。诗人对孙泼的期望即是对大唐强盛的赞颂,具有盛唐诗风。

又有《送客之潞府》: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

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诗中“潞府”指潞州(今长治市)“铜鞮”指铜鞮县(今沁县)由此知韩翊是在太原送客,由太原至潞府必经铜鞮,太原称北京,故其柳可称“官柳”。末句“应是人参五叶齐”,人参为掌状复叶,叶分五片,故名“五叶”。人参与灵芝均属瑞草,潞州无人参而有党参,此处以党参代指人参,诗人把客人赴潞府的目的用“人参五叶齐”比喻得含蓄形象,喜庆吉利,可谓得天地之助。

57.独孤及咏太行道

唐诗人独孤及,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

宝应元年(762年)李抱玉赴镇潞州,途经太行道,与吕评事作《太行苦热行》诗,独孤及和诗《奉和李大夫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

……

王程无留驾,日昃未遑歇。

……

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

……

已忘羊肠险,岂惮湿风热。

摇策汗滂沱,登岸思纡结。

炎云如烟火,溪谷将恐竭。

……

山长飞鸟坠,目极行车绝。

赵魏方俶扰,安危俟明哲。

……

谁念剖竹人,无因执羁绁。

诗中“长蛇”指“安史之乱”。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正是“上将方北伐”之机。“上将”指郭子仪、李光弼和李抱玉。李抱玉原为李光弼部骁将,因战功升为泽潞节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后抱玉官至宰相。抱玉死,其弟李抱真继任,后亦官至宰相。李氏兄弟先后镇守潞州30余年,史称“良将”。

抱玉赴任潞州正值盛夏,太行道本来就山高路险,跋涉艰难,加之夏日如火,王命在身,心急如焚,故而“巳忘羊脸险,岂惮湿风热”。时河东、绛州兵变迭起,史朝义在魏州称王,关中、江淮大饥,人相食,官军、叛军所到之处,皆掳掠一空,士民以纸为衣。诗的最后流露出诗人敬仰李抱玉“安危俟明哲”,希望效力帐下“谁念剖竹人,无因执羁绁”的心情。

58.郎士元颂关云长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郢州(今湖北江陵县北)刺史、诗人郎士元于关羽祠(今湖北当阳县西北)设宴为友人高员外送行,席间作诗《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一首:

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

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

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

离宴对祠宇,洒泪暮天碧。

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在唐人笔下,关羽是一位“万人敌”的勇将。杜甫有“湘西不得归关羽”句,岑参有“蜀将凌关羽”句,杜牧有“矫矫云长勇”句。关羽在唐代虽未封王封帝,但已列位“武成王(姜太公)庙”,并在后来的朝代中逐步进封,以致取代了姜太公武庙至尊的席位。南朝陈光大年间(567-568年)于关羽阵亡处玉泉山(今当阳县境)始立关羽祠。今运城市长平村为关羽故乡,有云解州关庙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但唐、宋志书均不载解州关庙,大概是此处庙规模、名气都比不上当阳关庙。宋代以后,解州关庙的名气才大了起来。开元十九年(731年)京城武庙名“太公尚父(姜太公)庙”,庙内仅以汉相张良配享。上元元年(761年)更名“武成王庙”,姜太公居中,两旁十将配享。建中三年(782年)武成庙配享72将,关羽排名左边第15位。到了宋崇宁元年(1102年)关羽被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武安王”。元代泰定五年(1328年)加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代历四十二年(1614年)升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封为“忠义神武大帝”。解州关庙因是关羽故乡所在而奉为武庙之首,并进而与山东孔夫子成为文武二圣,被天下所尊。

59.王之焕咏鹳雀楼

唐代蒲州(今永济市境)城西有鹳雀楼,开元(713-741年)间,因晋籍诗人王之焕登楼作《登鹳雀楼》诗而享誉古今中外。

王之焕本为晋阳(今太原市)人,五代祖王隆为北魏绛州(今新绛州县)刺史,徒家绛州。曾祖王信仕隋,后为唐安邑(今夏县境)县令。祖父王表任文安(今属河北)县令。父亲任浚仪(今属河南)县令。之焕未中科第,官至县尉,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卒于天宝元年(742年)终年五十五岁。存诗六首。王之焕出自太原望族王氏,《登鹳雀楼》诗被誉为“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景色:落日西坠,远山起伏,黄河奔腾咆哮,声势浩壮。诗句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即景出意,将全篇引入更为高深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辽阔的视野,含义深远,耐人寻味,反映了开元盛世蓬勃向上的气势和诗人勇于进取的精神面貌,揭示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由此引起世代共鸣,被奉为唐诗之精品。鹳雀楼早已“折戟沉沙”,王之焕也已骨朽千载,而《登鹳雀楼》诗却久传不衰,活力无穷。王之焕的诗固然有使鹳雀楼起死回生之效,但王之焕的诗必定因楼而生,没有鹳雀楼应不会有王诗问世,该诗的壮阔雄浑与该楼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雄伟建筑关系密切。

该文见报时鹳雀楼尚未恢复。2001年,鹳雀楼重建楼台基高16.50米,整个楼高73.9米,九层。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为鹳雀楼题写了“鹳雀楼”匾额。从此,天下名楼鹳雀楼又可任游人登临了。

60.姚系咏晋诗

姚系,河中(今永济市境)人,贞元元年(785年)进士。《全唐诗》有诗十首,其中两诗咏晋。

建中二年(781年)宰相赵惠伯坐镇河中,于鹳雀楼上组织了一次诗会,名士宇文邈曾登楼赋诗。唐李翰《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后周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龙据虎视,六临八荒,前辈畅当题诗上层……上客有美原尉宇文邈……”宇文邈将离河中,诗人姚系为之送行,作诗《杨参军庄送宇文邈》:

……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

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

……

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

……

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诗写河中秋日原野气象和诗人分别时难舍之情。

诗人登游中条山五老峰,作诗《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

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

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

颇觉鸾鹤近,忽为烟雾飞。

……

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诗人登五老山与隐士相聚于道教庙观大明观,居高临下,观望山景,只见“烟雾”缭绕,林木丛茂,泉水奔流,仙鹤在“烟雾”中时隐时现。

五老峰在中条山中,有五大奇峰:玉柱峰,东、西锦屏峰,棋盘峰,太乙峰。旧有九泉十二洞六址四庙观。又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药师洞等名词,一碗水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泉,乃千古游览胜境。

61.严武父子与太原

严武,华州(今属陕西)人,与着名诗人杜甫最善。严武晚年镇剑南(今属四川)杜甫曾在严武幕府。

天宝(742-756年)初,严武以父荫得为太原府参军,作诗《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昨夜秋风入汉关”,既是说秋天来临,也暗示北部敌人将临,因为北方胡人多在秋高马肥时南犯边境。“朔云边月满西山”是说边塞将士应日夜防范,严阵以待。“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说一旦敌人入侵,边将应像汉代飞将军李广那样穷追骄虏,不使一人一马逃走。

严武之父严挺之为进士出身,开元二年(714年)任太原少尹,天宝元年(742年)自绛州(今新绛县)刺史位退职养老。严武之子严绶,贞元十七年(801年)任太原尹、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九年。严绶早年路经阌乡(今属河南)时,县尉李达方宴请客人,不理睬严绶。后来,李达路经太原,不知严绶在此,进府拜长官。时严绶正大宴宾客,传令李达入见,当众骂之:“昔吾羁旅阌乡,君方召客食而不顾我,今我召客亦不敢留君。”李达既惭愧又不敢走,左右引出,李达由惊怕而病倒,卧旅馆数月而不敢离开太原。严绶不说放行,任何人不敢擅自放李达出逃太原。太原掌书记令狐楚怜其穷困,请严绶开恩赦免,李达才得以离开太原。

62.张濯题诗舜庙

张濯,里籍不详,上元(761-762年)进士。《全唐诗》有诗二首,一诗咏晋,名《题舜庙》。以其诗内容推测,当为诗人中进士后,内心愉悦,感谢天子,崇拜尧舜时而作:

古都遗庙出河汾,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头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像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熏。

诗中“古都遗庙”指舜都蒲坂,即今永济市蒲州古城。“仰圣君”即含有对舜帝的敬仰,同时也是对当朝肃宗皇帝的赞颂。“长逝水”句说古城犹在而舜帝已逝。“苍梧野外不归去”,是说舜帝南巡死在苍梧。五、六句是说舜庙中塑有舜帝像,他的魂魄还在,他给世人留下的《虞篇》为万代千秋敬仰。七、八句说晚风拂过舜庙前的柏树,好像听着琴曲在歌颂《南熏》一样悦耳动人。相传舜帝曾巡视河东盐池(今运城盐池)看到盐池为民带来财富,即弹琴作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恤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唐卢嗣宗《宣室志》载:“蒲津有舜祠。有娥皇、女英祠,在舜祠侧,土偶之容,颇尽巧丽。”

唐代诗人有关蒲坂舜庙的诗句理名不少,但题诗舜庙的诸多诗人及诗,未能留传到今,而不知何许人也的张濯诗能够跨越1000余年时间,流传至今,这从一个侧面对张濯诗作出了客观评价。

63.窦庠游并州

窦庠,扶风平陵(今属陕西)人,《全唐诗》有诗二十一首,咏晋诗两首。庠兄弟五人皆以诗文见名,两唐书有传。五兄弟留有《窦氏连珠集》,今佚。窦庠诗“五字诗颇得其妙”。其兄常、牟,弟巩皆进士出身,庠与二兄皆未有科名。

大约在元和(806-820年)间,庠兄牟为昭义(今长治市)军判官,后又任泽州(今晋城市)刺史,庠或走访家兄,北游太原。作诗《太原送穆质南游》:

今朝天景清,秋入晋阳城。

露叶离披处,风蝉三数声。

那言苦行役,值此远徂征。

莫话心中事,相看气不平。

诗中记叙了诗人秋天来到太原,正遇友人穆质离并南游,故以此送别。诗三、四句写秋日晋阳所见,落叶飘零,疏蝉断续,表露诗人“心中”“气不平”的情绪。虽然彼此强忍“莫话”,仍然掩饰不住仕途奔波,到处受阻的不平之气形之于色。

诗人可能在与穆质分别后,一南一北云游古战场,作《夜行古战场》:

山断寒初平,人言古战庭。

泉冰声更咽,阴火炎偏青。

月落云沙黑,风回草木腥。

不知秦与汉,徒欲吊英灵。

诗中写出水泉呜咽,磷火闪光,月落风劲,白骨累累、草木血腥、阴森可怖的古战场夜景。

诗人后来曾任泽州刺史,其子窦曾任晋州(今临汾市)司法。

64.大历才子与王缙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乱,天下不宁,至德元载(756年)王缙出任太原节度副使,“三才子作诗送行”。

这三位才子便是后来有名的“大历十才子”之李端、司空曙、钱起。三才子诗均为五言诗六十字,内容大同小异。今选司空曙诗《送王使君赴太原拜节度副使》于下:

新从刘太尉,结束向并州。

络脑青丝骑,盘囊锦带钩。

出关逢将校,下岭拥戈矛。

雪闭黄云岭,山传画角秋。

剑锋将破虏,远道罢登楼。

岂作书生老,当封万户侯。

诗中“刘太尉”指晋代刘琨。刘琨曾任并州刺史、官侍中、太尉衔,是抗击石勒、刘曜的着名将领。刘琨亦有诗才。这里以刘琨比节度使李光弼。第三、四句为出行装束,五、六句谓受到将士的欢迎,七、八句谓大雪封山,冷风袭人,号角横吹。此时当长安陷没,肃宗皇帝在灵武(今属宁夏)王缙当由北面赴太原。末句鼓励王缙立功封侯。王缙不孚众望,功效谋略为众所推,广德二年(765年)升任宰相。大历十才子多为王缙赏识、重用。大历三年(768年)王缙以宰相之职任河东节度使。之后,王缙贪图富贵,依附权奸元载,多为不法,朝野怨恨,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因罪被杀,王缙免死远贬,大历十才子亦被波及,大多被收容审查,遭到降职、免职的处分。史家虽讳言大历才子与王缙的关系,但王缙对大历诗坛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不能因过而讳言其功。

65.晋祠同声会

严维,越州山阴(今属浙江)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进士。《全唐诗》有诗《送旁元直赴北京》:

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

临歧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

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

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

房元直,其人不详。北京,唐三京之一,即今太原市晋源镇北。诗一二句是说太原北部边境尚有强敌十万,你为什么要去太原呢?七、八句是说房氏到北京的时间和活动。也许这才是房元直赴北京的直接原因。即寒食节在晋祠举办的盛大诗会“彩笔长裾会晋祠”。关于晋祠诗会的名称,我们可以由同时代诗人李益诗中得知,李益有《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诗。李益诗提供了诗会的名称(同声会)和时间约在大历年间。结合大历名诗人卢纶、耿湋、杨巨源等太原作诗的记载,大约可知大历贞元时代,太原晋祠有一个规模宏大的诗会组织--同声会。四方诗人于寒食节这一天集会晋祠,以诗会友,只可惜房元直未留下晋祠诗会诗篇,诗会盛况不得其详。

66.李益咏太原

着名诗人李益,陇西姑臧(今属甘肃)人。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进士,与宗人李贺齐名,《全唐诗》有其诗两卷,其中八首诗作于今山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