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31097200000028

第28章 《吴门四家》后记

奉接稿约,正当八月之初,即检书撰文,历四十馀天,总算写完这本十来万字的小书。就医有急诊,寄物有急件,这是一本急稿,如果将写这本书的过程,看作一次夏日里的文化之旅,行色太匆匆,好像在行驶的车中,山川之秀,林木之幽,人情之美,只是一个掠影,然而就是这么一瞥,已经让人心旷神怡了。

可以这样说,没有苏州人,明代文化史便缺少了最灿烂的篇章。当时苏州,人物之荟萃,气氛之炽热,成就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大概是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曾有过的,其中有苏州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有城市经济繁荣的因素,但想来也不仅如此,还是夤缘际会吧。这一流风馀韵,几乎持续到晚清,苏州文化人便在毗邻的十里洋场开辟天地,至少占据海上文坛的半壁江山。迄至于今,又百年烟云流逝过去。对这样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今的苏州人是关心的,也是为之骄傲的,作这方面研究的人很多,也有很多研究成果。当然就这深广博大的渊薮而言,也只能说是一勺而已。有关方面为推动苏州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意编印《苏州文化丛书》和《苏州历代名人丛书》,实在是一件用心良苦的事,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对苏州文化作如此规模且有系统的介绍和论述,大概过去未曾有过,它的意义自不待说,最现实的,也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一点苏州历史上的辉煌灿烂,特别可以让年轻一代认识和爱护这份遗产。

文化普及工作,在我看来,也是一件并不容易做好的事,它有种种困难,比如要在简短的篇幅里谈一个方面,是很难穷尽的;繁琐的考证,固然可以简略,但决不是扫盲的识字读本,也就应了那句老话,应当是在普及过程中的提高。我想,至少不应该流于庸俗,庸俗在这里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随心所欲,乱话三千,摆龙门阵或说山海经,可以满足听民间故事的趣味,但不是学者的态度;二是粉饰人事,历史人物总有时代局限性,难道苏州园林当年主人都是清正廉洁的?园林好,主人好,什么都好,我看就是一种庸俗化,也就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这自然不是普及文化应该取法的。

我对于古人绘画只是喜欢,对画史和画论,也只是粗略浏览,浅尝辄止,说不上是研究,故而也将写这本书作为一次学习。

过去的风景,是让人流连的,我想,在以后有暇的日子里,再来作一番重游。

(二〇〇〇年九月三十日于栎下草堂)

附记:本书初稿完成于二〇〇〇年九月,由于出版诸事尚未最后落实,也就放着不去管他,做其他的事去了。时过两年,主其事的缪智兄告知这套丛书将由古吴轩出版社印行,于是再花二十多天时间,将书稿重新看了一遍,核对了引用的文献,改正了一些说法,也对文字稍许作了一点修饰。

我于绘画史是外行,只是有点兴趣罢了。兴趣自然不能称为学问的,好在不少学者都有关于那一时期绘画的着述,对“吴门四家”的绘画艺术也有颇多的探索和研究,像苏州的王西野、段东战、贺野、戴云亮、林家治几位先生,长期关注这一文化现象,有过不少专论。这本小书以谈人物为主,至于绘画艺术方面,只是兼及一点,也无甚高论,如有读者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找读他们的着作或文章,以弥补这本小书的缺憾。

写人物,大概也没有规定的例则,我不会演义,也不会戏说,只是就文献的记载,予以梳理和辨析,分几个方面作点介绍。这种写法,未必通俗,然而这样的书也不该去凑合某些读者的个人常识和趣味。至于对一些概念的提法,持谨慎的态度,不作人云亦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尽管我未能完全遵循这条古训,但总将它作为取法其上的铭言,也可说是我写文章的一个警示。另外,别人说得多的,我就少说一点,甚至一笔带过;别人没说的或说得不够的,我就多说一点,但由于篇幅所限,自然也不能细细絮絮而说了。

春天了,小雨淅沥,隔岸垂柳依依,淡而嫩的绿,似乎也映照着我的心,这正是完成一本书时的舒心感受。

(二〇〇三年三月十日于听橹小筑)

(《吴门四家》,古吴轩出版社,二〇〇四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