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31105400000015

第15章 风雨中的美丽(2)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既然有了性别角色的区别,因而也就有了性别角色的期待。人们会按照这些期待去要求、评价和决定是否接纳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分工制约着不同性别的人们要正确体现自己的性别角色,在发式、服装、个性、爱好、习惯、社交等方面会各有不同。人们对性角色是有着一定的规范要求的,如人们常说的“阳刚阴柔”、“郎才女貌”就是这种规范要求的反映。

如果角色错位或混同,男生做“假姑娘”,女生当“假小子”,人们是难以接受的。如果作为一个女孩,她的性格不符合人们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如做事莽撞,说话粗野,穿着邋遢,整天疯疯癫癫、打打闹闹,别人就会说她“没有个女孩样”、“是个假小子”,因而在态度上不尊重她,在情感上疏远她,在行为上排斥她。对于她自己来说,因为得不到他人的肯定、认同和接纳,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孤独、痛苦、迷惘的情绪体验,使她的许多正常的心理需求如归属需要、受尊重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这样轻则会导致她与生活难以融入,重则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而男孩女性化也会拥有同样的困扰。

造成青少年自身角色错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追求标新立异。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有个性才会更有吸引力。反传统、求新,成为孩子吸引人的亮点。所以有些孩子借助中性化来得到更多的认同。有些女生从来不穿裙子,喜欢穿宽松的T恤,言谈举止模仿男生的样子,在校园里到处走动;有些男孩喜欢模仿女孩温柔的说话方式,这样的行为吸引了其他一些孩子的喜爱和崇拜。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很“爱美”,在他们眼里,流行就是美。于是就去效仿、跟风。

(二)家庭教育的导向。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考虑到社会竞争的压力,会要求女孩子能够自立,不要依附男人等,于是便向着男性化的方向去培养她们。而有些男孩家庭异常喜欢女孩子,从小就希望男孩能向女孩一样乖巧、听话。

(三)不喜欢自己的性别。一项对“青春期性心理研究”的课题调查发现,对自己性别不满的比例已占50%,尤其是女孩。她们对自身性别不满,是因为觉得做女性意味着软弱受欺负,会受到性骚扰,学习会越来越比不过男生,在就业等方面容易受到歧视。而男孩则认为自身压力太大,责任感太重,服饰太单调。因此,很多孩子想互换性别。

(四)想得到与异性的友谊。男性化的女生,性格也可像男生一样直爽、洒脱,爱开玩笑,容易和班级里的男生打成一片,甚至能称兄道弟,满足了她们青春期渴望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而进入倾慕异性阶段的男生会出现错误的审美意识和行为,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仿照女生的谈话语气和走路姿态,认为这样才美,才会讨得女生的喜欢。

青春加油站

你接受“双性化教育”了吗?

目前“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该理论认为,在教育孩子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地发展,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格。这类人适应能力强,并能在各种情况下取得成功。在这类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素质方面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如“静如淑女,动若英豪”,“绵里藏针,柔中有刚”等成语描述的完美人格一样,集男性与女性人格个性之长,从而形成孩子理想的心理性别角色。

可能你的父母并不了解这个概念,那么作为新新人类的你就应自主接受这种教育。

(一)多向异性学习。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二)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三)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韧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

(四)顺其自然。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五)避免走极端。在向异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寸”。要是男孩子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子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心灵的超越

关于“双性化教育”的建议

主动学习生理知识,了解男孩与女孩在生理上有哪些不同。

和父母、长辈进行交流,了解在社会上什么样的男孩和女孩更容易被人接受。

自觉接受“双性化教育”。主动向异性学习,但杜绝模仿异性。

第28(节)讨厌的诱惑——身材要好,胃口也要好

身高1.64米的洋洋,在减肥前体重48公斤,身高体重恰到好处,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可是半年前,她听到一个男孩说自己的腰比其他的女孩子粗一点,就开始执意减肥。目前体重减至31公斤,面无血色,骨瘦如柴,秀发变得枯萎脱落,皮肤变得暗淡粗糙,满身的皮屑如同撒上米糠。由于缺少了皮下脂肪,长时间坐在课椅上的臀部磨出了茧子。

洋洋不仅形销骨立,精神上也变得判若两人,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家人很难让她开口讲话,很难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尽管衰弱到这种地步,可她仍不放弃减肥,每日三餐吃什么,吃多少自作主张,雷打不动,减肥似乎成了比学习还重要的任务。

由于她不时腹痛,严重便秘,经常头晕目眩,几次昏倒在校内外,家人不得不把她带到医院。医生按贫血、低血糖、月经不调、肠胃病来诊治,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她“不愿进食”的问题。情急之下,家长认为孩子不吃饭可能体内有毒素,于是买来某某排毒剂,结果越吃病情越重。

一句漫不经心的话竟然让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变得有些痴痴傻傻。其实,这样为了美丽动人而减肥的女孩在我们身边何止一个两个?

《诗经》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一词,本是指女子文静而美好,但许多人却理解为女子高挑细瘦的身材,为美的代称。现代传媒也在不断宣称,巴黎时装模特瘦骨嶙峋的身材是美,是时尚。惹得一些尚未成熟的少女为追求完美身材,而采用各种方法降低体重,走入了减肥的误区。减肥不当,会在生理上引起一些疾病,对青少年的伤害更大。

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迅速,要求营养充足全面。(节)食减肥,无疑会使身体营养不良,易生疾病。(节)食过度还可能引起厌食,这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病人吃得少,就会把体内储存的营养耗尽,逐渐出现一系列异常情况:日趋瘦弱、低血糖、贫血、缺钾、便秘、低体温、全身无力、精神分散、学习不能持久。这种只出不进的代谢状况,也必然影响到脑下丘和脑垂体的功能,并且很快就出现闭经,继而有其他器官的功能紊乱。青春期的女孩子非常容易因为(节)食诱发厌食症,乃至危急生命。据报道,这种青春期厌食症病人如不及早治疗,一旦成为神经性厌食症而不能逆转时,有10%的病人会因此死亡。前几年,香港有一个女中学生就因(节)食减肥而造成厌食,最后因体力衰竭晕厥于街头,经抢救无效死亡。

青春期厌食症是在青春期内发生了厌食。这种厌食不是疾病引起的,也不是平常所说的“食欲不好”,而是由于精神因素所致。

一般来讲,厌食症的孩子从小性格方面大多数有一些特点,比如特别追求完美,要求自己什么地方都不能输给别人,什么地方都要比别人强。厌食症的孩子一般都是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智商比较高,对他们来讲,越好越不嫌好,总想让自己哪一方面都不能落后别人。

青少年身体在发育,心理也在发育,但心理发育的不成熟,使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容易走极端。他们往往接受了一点,就不及其余,不顾一切地去做。

所以,要注意青少年在青春发育中必须得到营养的保证,消除影响生长发育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最根本的是膳食营养要均衡。

青春加油站

青少年饮食供给食谱

(一)要有充足的膳食钙:青春期是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身高的增长主要是长骨的生长,骨骼的发育要有充足的钙质。青春期每日要从膳食中摄入钙元素1200毫克,比其他年龄组都要高。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是奶、奶制品和虾皮,因此,每日膳食不可缺少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