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例子很多。为什么进入青春期后,自己讨厌的异性竟然突然间变得可爱起来?自己是不是开始恋爱了?
其实,不用担心,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异性间的相互交往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而且对整个心理活动都会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它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而奋发向上。这就是所说的“异性效应”。这种“异性效应”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异性效应”可使同学间相互取长补短、丰富完善个性。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二)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像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
(三)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青春期的男女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发展,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同学)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男女同学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当然也一定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利用“异性效应”可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男孩子往往为此激励自己,成绩优异,谈吐文明礼貌,举止潇洒自如,服饰整洁大方,富于勇敢探索精神,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的气质。女孩子也不知不觉地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美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这种相互激励就成为男女同学发展的动力和“促进剂”。
作为青少年要珍视这种可贵又单纯的异性友谊。因为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从小身边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互助竞争的机会,因此一般都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这种缺乏将直接影响日后的生活、工作。所以要努力提高社交能力,有选择性地结交朋友,要结交志趣相投、心灵高尚、勤学上进、珍视友谊的同性和异性朋友,防止污染上各种坏习气。
青春加油站
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七种误解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事实上却自相矛盾。一方面,它把学生看作一种职业,认为这种职业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做其他事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这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能去做异性交往这类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这两方面的看法显然矛盾,而且它们都不成立。首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只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如身体的发育、社会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上学与工人上班有本质的不同:工人上班要制造产品,在特定的岗位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学生上学的基本目的却是发展自己,不只是“学好数理化”那么简单。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其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误解二: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特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地阻止了一些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它同时也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给青少年达成异质社交性增添了不必要的障碍。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误解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反对学生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他们往往举出不少事例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诸如某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之类。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他们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主要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精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一个人在某个时期的精力大小或多寡,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心情不好时,人们往往无精打采;心情愉快时,人们就会浑身是劲。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不多,只能算作特例,而非常态。根据特例去反对与异性交往是不可取的,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在一些名牌大学里,有不少只会读书考试,不善与人交往,尤其是不会与异性交往的学生。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很高,一些人最终因为情感问题而痛苦不堪,前程尽毁。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会性发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
误解四: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
“早恋”可能是最容易让家长和老师神经过敏的字眼。可以说,在一些家长和老师身上存在“早恋恐慌症”:一看到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了。一怀疑他们“早恋”,就如临大敌:一方面把他们打入“另册”,当作“问题学生”;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控制其负面影响,害怕他们起了坏的带头作用,使“早恋”流行蔓延。在这种心态左右下,不知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妨碍了多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划等号。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可能是在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早恋”。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如果说有一些中学生真的“早恋”了,他们也可能是被老师或家长逼上梁山的。“早恋”是成人世界制造的一个标签,一些人拿着这个标签到处乱贴。例如,如果两个男女学生关系很密切,经常在一起,那么可以给他们一个“异性友谊”的标签。然而,不少老师和家长从来就不相信有“异性友谊”这么回事,于是就会不由分说给他们贴上“早恋”标签。一旦被贴了这个标签,这两个学生就有嘴难辩,外界的压力可能迫使他们真的恋爱起来。如果青少年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对“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引导。
误解五:中学生谈恋爱成功率很低,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没有什么好处。
对于中学生谈恋爱的成功率,肯定没有任何正式的、权威的统计数字。这个成功率往往是由中学老师总结出来的。他们的根据就是自己的经验——他们教过的学生中,有多少人“早恋”,其中又有多少人最终没有结为夫妻。这种统计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些被老师贴上“早恋”标签的学生其实并没有谈恋爱,他们不存在成功与否的问题。这种思考的逻辑也是不成立的。首先,恋爱的成功与否不能只以结婚与否来衡量。如果一次恋爱使双方都得到成长,它就是有价值的。初恋的成婚率可能很低,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初恋没有价值或没有必要。其次,“早恋”的成功率低也不能作为否定异性交往的理由。相反,这一点倒可以作为要加强异性交往的理由——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够多做一些工作,引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他们将来的恋爱和婚姻就会更顺利,更成功。
误解六:与异性交往是少数学生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仿效。
前面已经提到,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所有发育正常的中学生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学生被灌输了对异性交往的很多偏见,他们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敢做出相应的行为。一些学生则用“地下活动”的方式来与异性交往,不敢让老师和家长发现。这样的境况对学生正当的异性交往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个学校真的只有少数学生对异性交往感兴趣,我们就不得不怀疑它出了什么问题。
误解七: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会。
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与异性交往是一个全新的领地,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资料表明,在社会风气十分开放的美国都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学生把与异性交往当作一个难题。在观念相对保守,而且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充满偏见的中国,不难想象青少年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据一些心理咨询专家反映,我国青少年来电来信所寻求帮助的问题中,与异性交往有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心灵的超越
如何与异性交往?
保持与异性的正常交往。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和共同的集体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淡化初中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有益于促进和形成健全的友谊关系,使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异性友谊与“早恋”和“堕落”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
充实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内容。通过散步、看电影电视、游戏娱乐、做运动和读书看报等活动,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各种健康爱好上。
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
不宜过分亲昵。过分亲昵不仅会使自己显得太轻佻,引起人们的反感,而且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即使是有一定亲缘关系或非常熟悉的异性同学之间也不要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比如,在异性同学面前忸怩作态,举止轻浮,或异性同学之间拉手、拍肩,更有甚者,与异性同学进行亲吻、拥抱等。
不宜过分冷淡。因为冷淡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孤芳自赏。如对异性同学歧视或轻视;异性同学跟她(或他)说话,爱理不理等。
不必过分拘谨。在和异性的交往中,要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忸怩作态反而使人生厌;反之,过分随便也不好,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开,这都是要注意的。
不要饶舌。故意卖弄自己见多识广而哇啦哇啦讲个不停,或在争辩中强词夺理不服输,都是不讨人喜欢的;当然,也不要太沉默,老是缄口不语,或只是“噢”、“啊”,容易使人扫兴。
不可独行。不单独到异性一个人居住的房间里去,也不在没有人看到的地点单独和异性约会,更不要在夜晚独自去赴约。
不可太严肃。太严肃叫人不敢接近,望而生畏;但也不可太轻浮。幽默感是讨人喜欢的,而“二百五”地故意出洋相,还自以为幽默,就适得其反了。
第33(节)同性依恋——学会与同性交往
某中学的小丁,是个外形俊朗的男生,从高一起,不断有女生和他套近乎。可是,小丁并没有找女朋友,他和同宿舍的一个男生关系特别好,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最近,小丁发现大家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他去食堂排队打饭,前面的两个女生见了他,看他的眼神像见到了怪物,然后便是窃窃私语,有个女生还说了句:“真奇怪!”还有一次,他和其他系的同学打篮球,冲撞中,被他撞翻在地的一个男生喊道:“拜托,保持距离!”这话竟引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小丁感到,这种笑绝不是善意的,直觉告诉他,他成了同学眼中的异类。
直到有一天,小丁邀请那位同宿舍的男生去晚自习遭到拒绝后,才明白自己被侧目的原因。“大家看到我们在校园手拉手,都说我们是同性恋。”小丁感到苦闷,他和那位男生只是好朋友,两人特别谈得来,经常夜谈到很晚。“玩得开心时,我还会搂着他肩膀头靠头,这种动作就是过分亲热行为吗?再说,我们手拉手散步,又没有妨碍别人,大家为什么不能容忍?”
更让小丁苦恼的是,他试着追求过一个女孩子,但女孩对他不理不睬。这让他怀疑:“是女孩子不喜欢我,还是我真的有问题?”
确实,在校园中,经常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两个女生或两个男生特别要好的情形,尤其是女生更为显著。他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对其他同学的介入还会产生嫉妒,对父母、老师、亲戚都不说的秘密,他们相互交流。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是,多半属于青春少女(少男)的同性依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