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31105400000034

第34章 做回自己(6)

校园暴力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诬蔑、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现在,校园暴力还蔓延到了网络上。网络暴力成为校园暴力的一个新形式。

校园暴力——即使是一次,即使是非常短的时间——都会给受害者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而当青少年经历突发校园暴力事件后,可能受到躯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伤害。在事件发生当时或者短时间内,受害者可能会产生急性心理症状,比如恐惧、担心、影响食欲、睡眠等等。暴力事件给当事者带来的心理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心灵的超越

当你遭遇校园暴力,怎么办?

千万不要一声不吭,一定要告诉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常常因为孩子们不会很好表达自己受伤的感觉,被粗心的父母老师当作普通的“告状”,拖延了事情的解决和心灵的疗伤。

尽量和同学老师在一起,如果一个人,就呆在人多的地方。这不仅可以避免落单被欺负,还可以找人作证明,更可以寻求同学们的支持与声援。同时,这能促使孩子提升勇气,团结大多数正义的同学,共同面对学校的不良少年。

不理睬挑衅你的人,既不愤怒,也不害怕。提高自控力,不要轻易被人激怒,使他人有理由欺负你。同时,更不要流露出害怕,可以大声说,要去告诉老师和家长,必要时,还可以打110寻求警察帮助。

勇于揭发,将事实报告给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正确面对暴力,不自大、不怯懦,切勿私下报复。

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在学校要远离那些行为不良的学生,在走廊、操场上都要避开一些。不炫耀自己家中的情况,尤其是经济情况,最好不要把很贵重让人嫉妒的物品带到学校,低调一些。不去不正当的场所,比如不良的游戏机房、舞厅或大人告诫过要远离的地方,也不结交行为不良的朋友。

适当的情绪宣泄。有些攻击性行为是因为情绪无处发泄而引发的,可以通过运动、听歌、看电影等方式疏通宣泄渠道,消除恨意,缓解紧张情绪,降低攻击行为。

接受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活泼生动的心理活动课和心理训练活动形式,学生可以掌握各种心理学常识、心理的自我调整方式和方法,提高心理的自我监控能力。

第61(节)越算越慌——你迷信吗?

我很相信星座占卜,热衷于购买“星座运势分析”之类的小册子,对照自己的星座分析自己的性格和运势。

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不是很好,即使十分努力也没有什么效果,为此我非常郁闷。后来偶然进了一个占星网站,在那儿,我知道了“原因”,是我当年的“考试运”不好。从那以后我便很相信占星,遇到什么事,都会去算一算。

我开始沉迷其中,深信不疑,每天完全按照星座运势来行事。可是时间一长,这种事情也开始让我很困惑,甚至左右为难。因为不久前,我运用网络上测试名字的软件,发现自己的名字不好,就想让父母给自己改名字,可父母说什么都不同意,还说我走火入魔。可是如果测试不准确,那为什么有些性格特点和我一样呢?

你也许正有着这样的困惑,不要着急,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一份以北京初高中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沉迷于网络算命的学生占40%;来自重庆青少年教育办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重庆中学生超过一半的人信“命运”;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和中国无神论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点相信”、“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41%和5%。此外,还有11%的中学生表示遇见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可见,你也不是第二个特例。

渴望认识自己、了解未来,这是人的天性,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事业、前途等种种问题,充满了好奇,也存在着困惑。传统的迷信已经难以使青少年学生相信,而披着“科学”外衣的“星座占卜”、“网络算命”、“科学预测人生”等却颇受青睐。这说明青少年是崇尚科学的,但是缺乏足够的判断力。

大部分预言其实都比较笼统,偶尔碰上几件很正常。而且迷信占卜的人往往深陷其中,把“预言”拼命往自己身上套,当然“越算越准”。比如“双子座”,特点是“具有双重性格,口才好,好奇心重”。这样的特点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具备,放在任何一个星座也都能沾边,只不过描述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对于具体的某个人来说,只要其描述与自己的性格相近便信之无疑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将“星座占卜”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也未尝不可,但千万别当真。

目前像星座、运程、网络占卜这些现代迷信,在校园里很流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五个。

其一,为了好玩儿,为了填补校园生活的贫乏,为了心里图个安稳,为了在超负荷的学习压力下松口气,很多青少年明知道这些东西是假的、骗人的,但有时候还是要“亲密接触”它们,因为它们让自己感到新奇,感到轻松。

其二,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极强,许多同学什么都想去试一试,不知不觉深陷“卜算”游戏中,并影响周围的同学,渐渐形成一种风气。

其三,部分同学由于功课不好或者家庭不幸等原因很脆弱,对学业和前途感到既茫然又忧虑,但是在只看重学习成绩的老师和父母那里,自己得不到任何安慰、支撑和解答,只能把困惑和迷茫交给现代迷信去解释,去要一个暂时但及时的交代。

其四,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攀比心理,认为用星座推算运势是时髦之举,可满足虚荣心。

其五,学校、老师和教育部门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下,长辈对青少年的关心多是考试分数的关注,而非心智成长上的关爱。因为老师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所以导致一些同学出现了问题也没人管。

青少年将自身命运简单地与星座联系起来,往往就会放任自己的缺点,丧失信心和斗志,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长此以往,会养成逃避责任和不敢面对困难的恶习,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严重的还会使青少年走上极端,甚至引发犯罪。

青春加油站

“笔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除了各种星座运势之外,现在学校还流行一种叫做“笔仙”的游戏,很多青少年对此深信不疑。

而“笔仙”并不是现代的新鲜游戏,是一种很古老的迷信游戏。它实际上是基于人体心理暗示的一种潜意识的不自觉行为。所谓心理暗示就是人在对某事高度记忆或祈望有好结果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幻觉和不自主的状态,例如“碟仙”、“筷仙”、“钱仙”都与“笔仙”类似。

其实“笔仙”产生的原理很简单,因为绝大部分人,根本没办法使自己的身体像石头一样保持真正的纹丝不动。因为呼吸、心跳、脉搏、血流等原因,人的身体随时都在轻轻地晃动。当两个人进行“笔仙”游戏时,由于胳膊要保持同一姿势且悬空时间过长,胳膊就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这样的信息在互相传递时,所谓的“笔仙”就来了。而“笔仙”在纸上写字或者画圈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胳膊不由自主往左转动的时候,另一个人马上就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他会以为那是所谓“笔仙”传递的信息,也就会配合着向左转动,于是一个圈就画成了。

判断有没有“笔仙”存在其实很简单,如果没有人为的抓住笔,而是让笔自己悬空,那这枝没有生命的笔是肯定无法写字也无法回答任何问题的。这样一想就知道,“笔仙”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

心灵的超越

不可迷,更不可信

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是识破迷信的“照妖镜”,只要有了科学的“照妖镜”,让科学与迷信面对面,就会把那些高科技迷信的“画皮”剥下来,还其本相,自己就不会相信任何打着科学旗号的迷信了。

事实检验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几名同学,把自己“每天每月运势分析”的内容告诉大家,看看事实到底如何。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用铁的事实戳穿谎言。

自觉接受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科学无神论的教育,提高自己抵抗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62(节)大声说出“不”——不单单是拒绝,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的困扰就是我太好面子。可能你觉得这是个笑话,甚至觉得我这是在自我吹捧,可这确实已经成为了我的困扰。

我本来就是一个喜好讲哥儿们义气的人。平时有人求我做什么事情,我都不好意思拒绝。就像个老好人一样,只要人家开口,无论是什么事情,我都说:“没问题,行,完全可以。”尽管我的心里已经烦透了。有时候为了挽回面子,自己费劲全力去满足人家,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委屈自己。

平时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受点儿苦也就算了,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最近,我最好的朋友被别人欺负了,他让我们几个哥儿们为他出口气。我知道这次不是闹着玩儿的,也许会有很大的伤害,但我实在是不好意思拒绝,更怕因此被他说:“不够意思,胆小鬼。”我该怎么办呢?

习惯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这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与当今社会某些从众心理有关。不敢和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往往得戴着“假面具”生活,活得很累,而又丢失了自我,事后常常后悔不迭;但又因为难于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而自责、自卑。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怎样做才能使自己不做违心的事,而又不影响友谊呢?拒绝的艺术的确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下列情况应考虑拒绝:

(一)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

(二)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念。

(四)可能陷入关系网。

(五)有损自己的人格。

(六)助长虚荣心。

(七)庸俗的交易。

(八)违法犯罪的行为。

懂得拒绝,学会拒绝,恰当地选择拒绝既可减少许多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又可表现自己出人格的独特性,也不至于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陷于被动。

当你放学,走出校门会发现有专门等候的社会青年上前攀谈交朋友;上学途中会有小痞子缠住勒索钱物;某陌生人递过来冰激凌,想改变你行路的方向;因期中成绩不佳不敢回家,会在街心绿地的石凳上发呆,一位“善于微笑”的人走来开导你,居心叵测的微笑扭转了你生活的轨道;走在僻静的胡同,突然遭遇坏人的暴力;同学间暗自传阅黄色手抄本小说,相约到谁家欣赏一盘“特刺激”的录相带,对于这些诱惑,你能自觉抵制吗?或者你敢于大声说“不”吗?

此时,这些“不”的语言已经不单单是拒绝,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保护。

“自护”就是要求初步了解一些法律常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同伴的正当权益,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敢于同不良行为及坏人坏事做斗争,了解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知道一些在紧急情况下基本的处理方法和救护常识。为什么青春期要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呢?

(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与学校教育程式化,造成青少年在自卫认识和能力方面的严重欠缺。总体上说,社会制度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光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但是,毋庸讳言,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阴暗角落、污秽潜流、颓废思想、丑恶现象。可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内容,特别是德育内容明显落后于发展变化的现实,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有明显脱(节)的地方,老师讲的和学生看的不对号。因此,造成青少年在自卫能力方面的真空状态。

(二)青少年性发育的提前与社会化的滞后,形成了他们即好奇又幼稚的一组危险的矛盾。青少年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却仍旧保留着依赖成人的习惯;有明显的成人感,还处在小孩的身分;有着闭锁的内心世界,渴望着人们的理解;他们纵向的人际关系渐渐松懈,力图摆脱成人的束缚,而横向的人际关系渐渐密切,同龄人交往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好说好动,精力充沛,又因认识水平低,常常违反常规,做出错事蠢事;他们渴求友谊,又不会择友,常被哥们儿义气所左右。这样一群力图摆脱成人束缚却又缺少必要社会经验的“勇士”,是极其容易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中误入歧途的。

(三)家庭的过度照顾、过度保护造成青少年的行为依赖的脆弱心理,是当前尚未解决的家庭教育误区。中国传统子嗣文化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和特有的独生子女现实,造成千万家庭无微不至地照料这些独苗。过度照顾、过度保护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笨、懒、软、娇。行为的依赖养成笨和懒,而心理的脆弱形成软和娇。在家长的两个“过度”的背后是过高期望和过多干预,这些滚烫的期望和含着泪水的粗暴干预成为一种精神虐待,最终可能把孩子赶出家门。

青春加油站

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不得不拒绝他。拒绝是很难堪的,不得已要拒绝的时候,下面一些拒绝的艺术可以试用:

(一)不要立刻就拒绝: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觉得你对他有成见。

(二)不要轻易地拒绝:有时候轻易地拒绝别人,会失去许多帮助别人,获得友谊的机会。

(三)不要盛怒下拒绝:盛怒之下拒绝别人,容易在语言上伤害别人,让人觉得你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四)不要随便地拒绝:太随便地拒绝,别人会觉得你并不重视他,容易造成反感。

(五)不要无情地拒绝:无情地拒绝就是表情冷漠,语气严峻,毫无通融的余地,会令人很难堪,甚至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