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31105400000009

第9章 学习的苦恼(2)

一项调查显示,64.2%的中学生喜欢过暑假,但也有28.9%的学生表示对暑假“没感觉”,无所谓,还有6.8%的学生表示,暑假课业负担重、孤独,不喜欢过暑假。记者发现,这些中学生中,竟有79.8%的孩子参加学习班、兴趣班。54.6%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是家长逼的;表示喜欢上课的只占1.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非常喜欢体育,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认为适当的运动有益身体健康。他们还希望能有充分的“自我”时间,希望能去青少年宫、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并渴望与家长一同外出旅游。

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这为职业意识的深化奠定了前提。起初,兴趣主导着中学生的职业选择;之后,能力因素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继而,日渐明晰的价值取向开始左右职业选择,并试图将兴趣和能力统一于价值观体系中。随着心理、生理等各种因素的不断发展,中学生职业目标同原来的职业意向出现分化,分化原因主要是中学生已认识到未来职业与主体状况的内在联系。他们在不断地分析比较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并且朝着预定目标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学研究表明,自主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相符的职业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比非自主选择者要高40%。另据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就能较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对工作缺乏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筋疲力尽。成功的人之所以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或者拥有专业优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兴趣问题。兴趣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形成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在不自觉中会推动他们排除种种困难,为成功奠定基础。

青春加油站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指导?

目前的很多中学生并不了解社会职业,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也不清楚,填报志愿完全是靠盲目的“热门”、“紧俏”等来决定。对于“我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为什么要考托福出国?”等问题,很多学生都是茫然无措。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盲目上了大学,到毕业后才不得不考虑,我的升学选择是不是错了?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7.1%。还有很多人甚至找到工作后才发现同样的错误。

理想是学习的动力,要为实现理想而学习。初中生已具有职业理想,但依据确定的理想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职业理想的确立一般是从现在规划未来,即根据当前自己的兴趣,某门学科的成绩,对某一事物的喜爱而确定。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理想又可能变化。高中生对职业理想一般能取慎重态度,经过综合观察自己各方面特点而确立,确立后能较好地调(节)、约束自己的当前行为。

为理想而学习的教育中应给予职业指导。中学生往往根据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选择职业,故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兴趣阶段(11—12岁):以兴趣爱好作为职业选择和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二)能力阶段(12—14岁):随着能力增强考虑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条件;(三)选择阶段(15—17岁):在个人空想、与人议论、课程学习中全面考虑自己的愿望、兴趣、价值观以及社会能否提供适宜机会,并做出暂时的选择。中学生职业选择大多带有暂时性。高年级学生毕业后能把职业选择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能更多地从职业选择的现实性、可能性做出升学或就业的决定。因此在对中学生的学习指导中,进行职业指导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是中学生所欢迎的。

心灵的超越

如何激发学习的兴趣?

榜样激励很重要。比较贪玩的中学生,性格一般是比较外向、活泼,思维敏捷。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心里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让自己有一个学习、超越的对象,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利用休息日,到图书馆、书店、科技馆、博物馆、大自然中走一走,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让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第16(节)培养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

上学期期末,初中二年级学生李岚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经常摆弄一些小玩具,期末考试的成绩也有所下滑。赵女士一问女儿终于找到了原因——有一次她领孩子上批发市场,在孩子的央求下买了一枝卡通自来水笔,可不成想孩子竟将这枝笔当成了玩具。

无论老师再怎么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对于她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连三分钟都坚持不了就又恢复原样了。她也不影响别人,一块橡皮,一个小刀就可以让她玩好长时间,如果你不去“打扰”她,她会津津有味地玩上一(节)课。

人们很多时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但往往只有当注意力分散导致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甚至发生错误的时候,才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容易让人分心的环境,胡思乱想和情绪因素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人的思路就像一只跳来跳去的猴子,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就是要驯服这只大猴子。

注意力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在智力结构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组织和维持,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大量的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虽然说注意力是智力的组成部分,但它又是后天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经过系统的培养和矫正是可以改善的,所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人类对注意的作用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提出了“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著名论断。同时法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也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给人类带来进步的伟大发现,与其说由于科学家们的教养或者他们的知识,毋宁说是由于完全聚精会神的能力,由于他们的智慧能够埋头于他们感到兴趣的工作。”这都强调了注意力这一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在科学研究和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注意力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及运用经验适应环境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特征。古今中外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成功实例也证明了注意力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羲之写字入了迷,竟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牛顿做实验时,把手表当鸡蛋煮;居里夫人课间演算习题时,身旁被恶作剧的同学堆满了凳子,竟丝毫没有察觉;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时,竟把和他一起乘车的小女儿忘记了;比尔·盖茨童年曾痴迷计算机;数学家陈景润童年痴迷看书、做题;昆虫学家法布尔在童年观察昆虫习性,从早到晚伏在大石头旁看蚂蚁搬家。

很多中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严重者不仅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下课无法有效完成作业,而且还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逃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中学生的情绪很容易波动,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这门课。如果喜欢某个异性同学,就忍不住上课也胡思乱想。如果家长闹矛盾,孩子也焦虑不安,萎靡不振,无心学习。同学间的关系、老师的态度都极易影响中学生的情绪,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当中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时,先要分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心理专家可以做一些专门的检查,检查孩子的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智力、情绪等,存在什么问题,有些问题经过专门的强化训练就可以矫正,有些需要接受专家的心理辅导,得到有效的调整。

青春加油站

人的注意力以维持一个半小时为宜

人们的注意力应当以维持多长时间为宜?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从事的工作环境不同,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数字套用到每个人的身上。一般认为大约维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为最佳。

下面先列举两个人物的事例。美国作家杜拉克在其著的《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就介绍了半个多世纪前两位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士把自己的注意力坚持维持在一个半小时的有效做法。一位是美国一家银行的总裁。他接见客户,或是与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或是开会研究问题,或是从事别的事情,一般都是坚持一个半小时。即他在与客人会晤时,当进行到一小时二十分钟时,他就会提醒或催促客人,“谈话时间快到了,要抓紧进行”,然后,到时间就结束会晤。开会也是如此,再重要的会议,也控制在一个半小时时间内。无论办什么事,他总喜欢以一个半小时为一个单元。与他打交道久了,熟悉的人问他:“总裁先生,为什么你与人谈话每次都以一个半小时为限?”他回答说:“原因很简单,我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一个半小时。研究任何问题,超过了这个限度,我就会重复。”正因为这位总裁有自己强烈的时间意识,使工作很有成效。

另一位是美国的一个名叫卡尔逊的教授。他总是坚持每天上午上班前,以90分钟时间留在家里,不接电话,专事研究一天所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再准时上班。为什么要这样呢?他说,如果每天下班后把重要事务带回家,在晚饭后再花三个小时也处理不好,还不免过分劳累。每天早上在家专心致志办一个半小时的公,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成效。所以,他的“90分钟提前工作法”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和推广,当时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再说两件事情。去过西方国家的人,凡乘坐过长途汽车的,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司机在路上驾车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总要到公路两边的驿站休息一会儿,待恢复了精气神儿后,再向前行。所以,在西方国家,高速公路上一般设计汽车行驶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就会有一个休息的场所。恐怕这也是为了能消除驾驶人员的疲劳,保持良好的精力,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件事情,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许多外交场合,高级领导人相互间会谈,在安排时间上,大都一次也是不超过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当然,特殊的情况可能例外。人们为什么要遵循一个半小时的会谈时间呢?恐怕这也是与人们能够维持良好的注意力的生物钟时间不无一定的关系吧。

提出人的注意力以维持一个半小时为宜的目的是,首先要提醒人们,无论办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学会巧妙地利用时间,要懂得珍惜时间,从人生有限的时间上挖掘无限的有效资源,用以提高最大的工作效率,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一个有效的工作者。再者,无论做什么事,既要考虑个人的承受时间,也要考虑别人的注意力的忍耐时间,恰当的(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而又不对别人伤神伤体,这样于人于己于事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心灵的超越

培养注意力的注意事项

身体的好坏对注意力很关键。人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休息和睡眠来保证注意力:学习前不要吃大餐,一饱百不思。突然摄取很多糖分会使人的血糖突然增高,然后陡然下降会让人感到困乏。高糖分食品适合于体育锻炼,不适合脑力活动。贪嘴的话可以考虑水果和干果。脑力活动期间喝大量的水,尤其是昏昏欲睡的时候,咖啡可以让人清醒,但同时会增加人的焦虑感,请适量饮用。

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有规律的睡眠可以防止失眠。打个盹有助于注意力和记忆力。有规律的休息对恢复注意力和记忆力很关键。

不要养成在床上工作学习的习惯,那样身体会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放松,什么时候该工作。坐有靠背的椅子。让你自己舒服,但别太舒服了。只保留工作需要的东西在手边,别让其他东西分你的心。养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专心学习工作的好习惯。

如果可能,在进入学习或者工作状态前做一些小仪式,比如摆个姿势,戴上学习帽什么的,就好像在运动前做准备活动一样,给身体一个提示。

避免在学习前做让人兴奋的事情。在学习前,花几分钟平定思绪,把工作划分成可控制的小块,每次专心做好一块。采用多种形式,保持大脑活跃。学习的时候可以记笔记、划重点、自问自答、组织讨论、融会贯通、形象化概括等等。

隔一段时间就换个主题做做,保持新鲜感。工作间隙休息一会儿对恢复脑力很有帮助。特别是在对付比较难、比较枯燥的问题时,可以缩短工作周期,比如干二十分钟就小歇一会儿,如此循环。

选择你喜欢的体育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注意力。长时间坐着会导致大脑缺血。休息的时候走一走,做做伸展运动,深呼吸,让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

顺其自然。如果受外界环境干扰,让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就对自己说:随它去吧!尝试不受环境的干扰。做一个深呼吸,让焦躁的情绪随着呼气呼出去。

第17(节)想象之翅——人的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

我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变笨了。

我和同桌曾经是班级中语文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尤其在作文方面,两个人的作文总能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讲评。为了能保持这种荣誉,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为了不被同桌超过,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背诵大量的诗词,看各类作文书籍。

可是近来,我发现同桌的作文水平明显超过了我。她的作文犹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的态势,不受语言模版的束缚。久而久之,在其他学科方面,她学习起来也像吃了仙丹一样轻松自如。虽然有时候她的想法不切实际,但是更多的时候她的做法却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有一次我偷偷地向她请教,可她竟然告诉我:秘密就是无论遇到什么都尽可能地遐想。难道这就是她突飞猛进的奥秘吗?

想像力是人对未知事物在头脑里的一种虚幻的解释,正因为有了想像力,才会促使人想尽办法去实现想象中的事务。想像力是动力的源泉,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失败,继而不断总结,又不断进步,周而复始,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随着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提高,人越来越看清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反过来又促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目的只有一个,充分认知这个世界,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