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鉴赏
31284500000066

第66章 散文鉴赏(3)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散文创作进入了成长期、收获期。创作队伍不断扩大,不少受到新文化运动熏陶的作者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著名的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梁实秋、梁遇春、李广田、吴伯箫、何其芳、柯灵、陆蠡、丰子恺、鲁彦等,他们以热情和彩笔丰富了现代散文创作的天地。创作内容和题材也是异彩纷呈,除抒情散文以外,杂文随笔、游记小品、通讯特写、书简日记、散文诗、回忆录等,应有尽有。抒情散文取得的成就最大,拥有一大群流派、风格、个性各异的作者,如徐志摩、冯至等;“五四”时期倡导“美文”的周作人也佳作不断。这些作家中,大部分以其旺盛的创作,长期活跃于现、当代文坛。

游记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郁达夫博学多才,游历甚广,他不仅对山水风光的观察精细入微,而又熟悉当地历史掌故、人物事件,加上他又爱即兴赋诗,所以一旦发而为文,便使人文和风光合为一体,诗词和散文相互生辉,分外绰约多姿。著名的游记专辑有《闽游滴沥》《屐痕处处》。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风格又比较含蓄,对景物描写既绘声绘色,又讲究简明节制,富于独特的空灵之美。他还常常深情地穿插一些湘西底层人民的生活片段,读来又俨然是一幅幅传神的湘西风情画。

在抗日战争的血与火的艰难岁月中,包括通讯特写在内的报告文学以写实性和巨大、快捷的信息量,艺术地展现了这段苦难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报告文学创作群。有关于日寇野蛮轰炸罪行的,如老舍的《五四之夜》,宋之的的《从仇恨生长出来的》,草明的《遇难者的葬礼》等;表现国土沦丧和战事失利的大溃退,有刘白羽的《逃出北平》,倪受乾的《我怎样退出南京》等;邱东平、骆宾基、萧乾等的创作以主要表现抗日正面战场为主,萧乾创作了《大上海的一日》《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有表现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如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周而复的《高原短曲》,沙汀的《记贺龙》《敌后琐记》等;表现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中涌现出的英烈及其英雄的,如高云览《在炮火中苦斗的祖国士兵》等,共同描绘了民族的灾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

被鲁迅称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的杂文,在抗战时期,也发展到又一个高峰期。前期散文中心在沦陷的“孤岛”上海,以《鲁迅风》杂志为主阵地,王任叔、唐弢是卓有成就的作家。后期,由夏衍、聂绀弩、秦似、宋云彬等编辑的《野草》杂志于1940年8月在桂林创刊,郭沫若、秦牧、廖沫沙、闻一多、冯雪峰等是主要的作家,著作甚丰,成绩斐然。

在苦难深重、炮火连天、物质匮乏的抗战时期,散文文坛也盛开了一枝别样的奇葩,老舍的《一天》《自传难写》等充满机智的讽刺,写得诙谐风趣。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王了一的《龙虫并雕斋琐语》,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林语堂《吾国吾民》《我的话》等作品集中,所多表现的是俯拾生活琐事琐闻,反映了作者在精神上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和博学****、奇思妙想的学者风度。

三、当代散文发展概述

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的27年时间里,散文创作深受“颂歌”和“战歌”这一主旋律的影响,但在各个时期各种形式又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通讯特写和报告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表现抗美援朝和经济建设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1956年****中央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杂文在60年代初空前活跃,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但终因不合“颂歌”的标准而偃旗息鼓。这个时期,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巴金亲切自然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冰心真挚隽永的《樱花赞》,杨朔诗意盎然的《茶花赋》《荔枝蜜》,刘白羽激越高亢的《日出》《长江三日》,秦牧谈天说地的《土地》《潮汐和船》,吴伯箫朴实醇厚的《记一辆纺车》《歌声》,徐迟绮丽空灵的《黄山记》,翦伯赞充实活泼的《内蒙访古》,曹靖华绘声绘色的《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等,可谓流光溢彩。

随着1978年以后政治环境的改变,散文创作也随着其他文学类别日趋繁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思想个性的解放,封闭体制的打破,艺术视野的扩大,使散文创作迎来了真正的转机,散文创作形成热潮。最先涌现的是一大批以怀念和反思为主题的散文。许多人纷纷执笔,悼念在****中遭受迫害摧残的老一辈革命家、亲人和朋友,这些散文共同的倾向是对****给国家、人民造成的伤痛的哀悼与反思。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巴金的散文创作。八十余岁高龄的巴金,在散文集《随想录》中,对“****”的性质、危害以及产生的根源作了深切的反思,散文《怀念萧珊》把深切的反省、痛苦的内疚、真挚的怀念交织起来,感人至深。

新时期的散文创作增加了不少新人。所谓“新人”,并非简单的“年轻人”的同义词。具体说来,包含以下不同类型的作家:第一类是被平反以后复出重回文坛的老作家,如萧乾、黄裳、吴祖光、邵燕祥等;第二类是各方面的学者、艺术家,如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周汝昌、吴冠中等;第三类是散文新人,如贾平凹、梁衡、余秋雨、史铁生、赵丽宏、周国平、毕淑敏等。

梁衡的散文追求“大气”,他善写历史人物和山水游记,且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他的《大无大有******》《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等,体现了强烈的现代理性和忧患意识。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系列散文,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陕南商州一带的历史传统、地理形胜、风尚变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余秋雨是年轻一代学者文化散文的代表。1992年,《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结集出版后,一时风行海内外。随后,他的《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掀起了“余秋雨散文热”。史铁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作家。他的散文大幅度地展现了自己的精神历程与追索,表现一种特殊的人生境遇中的深切感受,表达他对生活、对文学、对他人、对自己、对世界的意识。他的散文名作有《合欢树》《好运设计》《我与地坛》等。

台湾散文作家多半来自大陆或为迁居台湾同胞的后代。其中如林语堂、台静农、梁实秋、苏雪林等人,赴台前即已成名成家。后期成长起来的作家,也多接受过古典文学的熏陶,吮吸过新文化运动的乳汁,他们的作品洋溢着浓浓的故园情和思乡情。台湾的优秀散文可谓目不暇接,余光中录下了江南连绵不断的“冷雨”,女作家琦君的《琦君小品》《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有不少的篇章表达了思乡怀旧情绪。台湾散文名家王鼎均写了抒情散文《碎琉璃》《海水天涯中国人》《山里山外》《看不透的城市》,以及自传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等,同时有数量不少的文艺评论,如《两岸书声》《沧海几颗珠》等。柏杨、李敖、张晓风、龙应台都以丰富的创作享誉海内外。台湾散文作家群人才聚集,精品频出,对海峡两岸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节 散文的审美与鉴赏

同文学作品的其他形式一样,散文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散文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字铸就的世界和读者自己内心世界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外在世界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以心会心”、感同身受的审美鉴赏过程。从感受、体验到分析是散文欣赏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

一、整体诵读,披文入情

在散文的写作中,“文情并茂”是我们最常用到的评价标准,表明了“文”与“情”在散文中至高的地位。“文”即文学语言,“情”即情感思想。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不能绘之于形的抽象的东西,必须靠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汉语符号本身包含形、声、义三个方面,因而在表情达意上就有了各种复杂的关系。“形”,在“字”而言是指笔画结构,在“文章”而言,是指句式的变化和语法构成等。优秀的散文都非常重视文句的锤炼,以求声、形、义的完美结合,使文句不仅能充分地表达情感和思想,而且具有观之悦目、读之上口、抑扬顿挫、色彩瑰丽的美感。

朗读散文,首先要注意散文富于变化的句式。散文的句子段落,或长或短,或排或偶,或承或转,均有一定之妙,这种妙处往往通过反复的朗读就可以体验得到。一般来说,整句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念起来容易上口,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散句句式多样,长长短短,但散而不乱,读起来错综变化,活泼、自然、不呆板、不拘束。整句和散句在散文中合理使用,增加了表达的效果。

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曼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这段文字整散结合,诗人描写“山罅里的泉响”,“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连用三个“流”字,一个字就是一个句子,表现水的奔泻无阻,也表现了心境随着水流而沉醉、流淌,而无拘无束自由欢歌。

其次,品读散文的语言节奏。先来《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文句从人的五官感觉对冷雨进行描摹,充分运用叠词,讲究平仄,不仅创造了一种声音的美感,而且这种绵绵的叠词排列在一起,引起特殊的视觉、听觉感受,让人觉得这“冷雨”不仅有绵绵密密的声音,也仿佛看到了绵密的雨景就在眼前,在耳边。令人勾起愁思、遐想,陷入回忆……

散文的语言,虽然不像诗歌那样讲究音律,但整齐匀称的句式,平仄相间的声调,和谐自然的韵脚,回环悦耳的叠音,可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表现力和感染力。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描绘春天鲜花盛开:“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均为四字句,句式相同,音节匀称,写红、粉、白的颜色,分别用比喻像火、像霞、像雪。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同为三个比喻句,句式相当整齐,语调短促,充分展示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特点。这样描写不仅色彩艳丽,而且读来整齐悦耳,表现一派春的勃勃生机,蕴含着诗情画意。

散文声韵的锤炼与句式的选用很好结合,使得散文的语言不仅读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容易,而且语调波澜起伏,富有极强的音韵美,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充满了语言美的魅力。

诵读散文就要充分地把握这个特点,力求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声之抑扬来诵读,通过诵读来体会作品的语言艺术,体会作者的情感。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文章讲话》中明确指出:“文气这东西,看是看不出的,闻也闻不到的,唯一领略的方法,似乎就在用口念诵。”鉴赏散文也一样,如果把一篇美文肢解得七零八散,往往反倒失去了文章的妙处,尤其是在初接触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应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诵读上,由此领略文中奥妙。

诵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是我们走进散文、认识散文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诵读声中知晓作者的写作用意,读出美文佳句的韵味和情趣,发现散文的形式美,品味散文的音韵美,交流散文的辞意美。“披文入情”,善于从作者寄情的事物中捕捉诗意,以求与作者的思维碰撞、心灵交汇和感情沟通。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感悟,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化、升华。

二、感知真我,悟情辨理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和表达心灵的文学形式,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后把主要精力转向散文创作的作家巴金,在总结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因此,欣赏散文,就要走进那个活生生的“自我”,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

下面的一段文字摘自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我们读一读,来深刻体会散文是如何表现“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