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31444900000034

第34章 能源危机时代的石油争夺战(1)

84.世界上的石油主要集中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石油蕴藏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二次世界大战前,北美洲的石油资源已被大量勘探和开采,那里占有当时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大部分,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的石油资源基本上还处于未经勘探的状况。近50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60年代后,亚非拉地区探明的石油储量猛增,其中,尤其是波斯湾地区集中了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0%。世界上探明的石油资源分布非常不平衡,以下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产区和国家。

文莱:资源丰富,盛产石油,被称为“东方石油王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4.658亿吨,年产石油1000万吨以上,是东南亚第二产油国,按人口平均计算,居世界第四位。

中东:世界探明石油可采储量918亿吨,中东占54%,被称为石油宝库。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为中东五大产油国,原油产量约10多亿吨,占世界产量1/3,出口9亿多吨,占世界出口量70%。

波斯湾:探明石油储量为573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的57%,石油产量9.15亿吨,占世界石油总量的30%,出口8.7亿吨,占总产量的95%,为世界石油总交易量的62%。

伊朗油田:西部省份胡泽斯坦,富藏石油,共有油田21个,其中,马龙、阿加贾里、阿瓦士、加奇萨兰为伊朗4大油田,是世界着名大油田,这4个油田储量都在4.8亿吨以上,年产量300万吨。

阿联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阿布扎比是七个酋长国之一,已探明石油储量为324亿桶,年产原油5亿桶,目前,阿联酋已发现油田17个,其中11个在阿布扎比。

阿曼:海湾石油富国,已探明石油储量3.69亿吨,年产量1600万吨,阿曼石油可开采量为20年。

北海油田:英国是北海区域的石油大国,目前投入使用的油田包括:勃伦特、福蒂斯、派埃伯、蒙特罗斯、奥克、瑟斯特尔等。英国也是西欧最大产油国。

挪威:北海区另一个产油富国,最大的油田是与英国合作开发的斯塔特奥菲德油田,目前年产量4889万吨。

阿拉斯加:阿拉斯加北部的普鲁德霍湾一带有北美洲最大的油田,储量为96亿桶,是美国主要产油州之一。

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是欧佩克创始国,也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目前委内瑞拉每天出口石油270万桶,其中向美国出口150万桶。现已探明的储量可以保证其开采285年。马拉开波湖石油储量约占委内瑞拉全国储量1/4,是世界储藏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有石油湖之称。

马尔维纳斯群岛:据称石油储量相当于北海油田储量的2-3倍乃至10倍,仅马岛和圣克鲁斯之间的海底就可能藏有66亿桶原油,被称为“新科威特”。

苏丹: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原油地质储量高达116亿桶,而目前已勘探开发的仅10%。2003年该国共生产原油1416万吨,其中约70%出口国外。苏丹俨然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新兴石油生产国及石油出口国。

里海油田: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2000亿桶。包括极具吸引力的卡沙干油田和卡兰卡斯(Kalamkas)勘探构造,以及其他三个潜力巨大的勘探构造:Kairan、Aktote和KashaganSW。卡沙干油田是世界上最大以及30年来最重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发现之一。它位于全球油气储量最丰富的盆地之一,预期可供开采的储量最多达130亿桶。

中国南海:这片广阔海域享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的美誉,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吨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

北布扎奇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可采储量为3亿至5亿桶,潜在储量10亿桶,目前年产量为21.6万吨。

西伯利亚油田: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Rosneft获得10个西伯利亚油田的勘探许可证总估计储量超过50亿桶。储量巨大的科维克京斯克凝析气田和维尔赫涅京斯克油田(石油储量20162万吨,凝析气4100万吨、天然气1292亿立方米)都位于伊尔库茨克州。西伯利亚Salym油田预测的石油储量为8.8亿桶。

尼日利亚:位于非洲中部尼日尔三角洲的主体部位,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世界第12大产油国,世界第6大石油出口国。斯坦伯克里克油田是该国大型油田之一。位于几内亚湾的浅海EA油田今年年底将投产,预计日产量达14万桶。

85.大国为何再起石油战?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以来,世界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石油如此关注,石油的明争暗夺在大国间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原因之一是世界在今天不仅不能摆脱,反而更加重了对石油的依赖。2002年全球能源使用量中,石油比重最大,占到37.5%,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总体能源需求大幅增长。自1980年起,亚洲的能源需求占全球的比重由18%升至2002年的29%。

同时,世界石油供应市场显现不稳定状态,中东局势动荡不止,委内瑞拉罢工一度导致石油出口中断,OPEC作用正在日益下滑。更令人不安的是,日本石油矿业联盟公布的统计材料表明,地球上的石油仅可以再开采79年,到那时,是否有新的能源出现也未可知。

就在一缩一涨之间,各个大国为争夺石油资源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遗余力。

日本:高度依赖进口

对于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使日本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吃了大亏,此后,日本政府便将石油战略定为国策,一方面在中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寻求稳定的石油供给,另一方面积极加强石油储备。

因此,在新的形势面前,日本的心情最为迫切。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仅在日本海沿岸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产量仅占全国石油供给量的0.2%。日本石油基本上依赖进口,特别是中东。据悉,日本的日均原油消耗量为430万桶,其中88%采购于中东地区。而目前,日本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仅为6000桶。

由于俄罗斯靠近日本,石油蕴藏量丰富,石油售价仅为5美元一桶,因此,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对于日本来说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俄罗斯可以替代中东为日本供应石油。

日本通商产业省资源能源厅副长官村濑说:“由于中东局势可能越来越动荡,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在战略上就显得愈发重要。”

美国:不惜一切代价

日本不仅在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上与中国发生冲突,而且在其中东石油的争夺上正在受到美国的干预。最明显的一个事实是,日本和伊朗谈判两年的一项20亿美元的石油开发协议由于美国的阻挠没有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签署。对于这个拥有60亿桶原油的伊朗最大油田,日本本来视之为自己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经济的重要能源来源,但是目前不得不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但也是消费能源最多的国家。据悉,美国平均每天消耗掉石油近2000万桶,约占世界总需求量的近1/4。石油在美国的总体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2001年高达39%,是美国经济命脉,而且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因此,世界市场上只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对美国经济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这方面,美国人有过极其痛苦的经历。

美国石油进口量如此之大,并不是说美国是一个乏油国家。其实,美国也是世界石油富国。到2002年1月为止,美国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20亿桶,在世界各国石油储量排座次中名列第12位。但是美国仍要依赖大批量进口,无疑有着长远的战略性考虑。

前一段时间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委内瑞拉局势动荡导致石油出口几近停止,给美国人再次敲响了警钟,而“9?11”事件又给美国提供了进军中东石油市场的大好时机,推翻萨达姆,查禁核武是假,抢占石油是真。

同时,美国一向对欧佩克持批评态度,甚至有美国舆论建议美国政府利用现在控制伊拉克石油生产和出口的机会,“一劳永逸”地解决欧佩克问题,并提出了遏制甚至分化瓦解欧佩克的策略,其中包括尽快恢复伊拉克的石油生产。

而最近美国总统的非洲之行也使许多非洲人相信,布什此行的战略眼光是盯上了几内亚湾、深藏在大西洋海底的石油资源。美国国务院官员明确表示,西非原油对美国富有“战略性国家利益。”西非曾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而现在美国公司正在接手这片土地。

石油是美国经济的命根子。为了石油这个命根子,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

欧盟:能源供应短缺

在美国气势汹汹地争夺石油市场而欲独霸天下的时候,欧盟与美国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

长期以来,欧盟在中东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利益,欧盟不仅与中东地区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东地区还是其最主要的石油来源地,欧盟1/3以上的石油和天燃气来自中东,法国更是达到43%。欧洲许多国家担心,美国控制其中东石油命脉,将严重破坏欧洲统一的发展,阻碍其经济、政治一体化,制约其长期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而且,由于法国、德国等经济体内主要国家的经济遇到困难,财政赤字水平甚至已经超出“稳定与增长公约”的3%的规定,可以预料到,长此以往的最终结果就是欧元区基础被破坏,欧元也将被拖垮。而对于高度依赖进口石油的欧盟,能源供应短缺就是其打击他们经济增长及整个联盟稳定的软肋。

从某种意义上说,石油在新世纪将继续成为制约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之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等于控制了21世纪。

86.各国争夺石油的手段有何不同?

进入2005年,国际油价屡创新高,面对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石油危机,美俄日等主要强国围绕石油资源展开激烈角逐。从传统的中东产油区到中亚-里海的新兴油田,从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到南部非洲,石油争夺日益火爆。各国争夺石油的手段也各不相同。

俄罗斯:石油在手待价而沽

俄罗斯自1999年开始努力恢复石油生产以来,不断刷新石油增产的纪录,如今可与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一争高下。

通过一系列铁腕行动,普京为俄罗斯在国际上大打能源牌奠定了基础,石油成为俄罗斯手中一张牌,帮助俄罗斯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获得双重好处。从经济角度来说,石油出口使克里姆林宫的金库每月多收入15亿美元。从政治角度来说,俄罗斯的石油正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有求于他,例如在东亚,一年多的“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使俄罗斯与中国和日本大玩猜谜游戏。同时,俄罗斯还和韩朝建立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关系,为其在朝鲜半岛恢复影响埋下伏笔。此外,石油也被普京用作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美国:石油霸主野心昭昭

美国每天消费世界1/4的石油,其中50%以上要依赖进口。为了减少对海湾地区石油的依赖,小布什上台之后,更着手制定了一条新的石油控制路线图:

首先,借反恐之名攻打伊拉克,改造阿拉伯世界,就像一柄尖刀插在世界的石油中心,不仅削弱了沙特等传统产油国的发言权,更令其他石油买主俯首听命。

其次,美国开始全面染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中亚、高加索等被视为石油储备最有潜力的地区。“9?11”之后,美国积极拉拢中亚和高加索国家加入北约,并控制了阿富汗。而且,布什政府正通过外交手段来笼络非洲石油生产国。

第三,美国还与俄罗斯建立起石油联盟,俄罗斯开放军港向美国出口石油。

美国已经将中东、中亚、高加索、俄罗斯、非洲等石油地区完全纳入战略轨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霸主,其野心就是要通过掐住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来胁迫其他国家听命于美国。

日本:石油争夺不遗余力

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在石油问题上具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在国外积极拼抢石油开采合作机会。

日本以数十亿美元的重金利诱俄罗斯采纳“安纳线”方案,致使中国与俄罗斯拟修建的“安大线”搁浅。

中国:石油外交东奔西突

中国是世界石油市场争夺的一个后来者,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任之后为数不多的几次访问中,石油始终是外交的重要议题。在胡锦涛主席4次访问的14个国家中,与中国有石油合作关系的就有6个,它们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述访问中,中国与这些国家都签订了石油供需协议。

2004年9月下旬,中国总理温家宝将访问俄罗斯,磋商石油问题。此前4个月,在俄罗斯访问的吴邦国委员长特意飞抵俄西伯利亚重镇伊尔库茨克,目标直指伊尔库茨克的油气资源。有分析认为,在争取“安大线”失败之后,中国虽然在无奈中重启“中国-哈萨克斯坦输油管线”,但并没有放弃从俄进口石油,因为在经贸、投资、入世诸领域,俄罗斯都有求于我。果然,就在日本政府就北方4岛问题向俄再度发难的同时,8月底,俄罗斯石油、运输巨头们纷纷访问北京,同时,中国政府获得了俄总理弗拉德科夫的承诺——俄将继续“稳定地”通过铁路向中国供应石油。

同样,2004年6月初中国与联袂访华的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国家的财政部长以及海合会秘书长签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自由贸易谈判,也是为了确保未来中东的石油供应。

87.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里海?

里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第二个中东”之称。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里海大陆架及其周边地区石油储量的估计差异还很大,各国的说法也不尽相同,但比较乐观的估计是270亿至320亿吨。大家一般认为里海开发到位后,每昼夜可向国际石油市场提供300万——500万桶原油,这大致相当于世界需求量的3%-5%。

长期以来,里海地区一直是国际地缘政治和能源争夺的焦点。苏联解体后,里海及其周边地区以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和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一直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所关注。里海地处欧亚两大洲交通之中枢,同时又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交汇点。苏联解体前,里海实际上由前苏联一家掌控,只有南边阿斯塔拉-加山库里一小块归伊朗所有。当时所有里海相关问题皆参照1921年和1940年前苏联、伊朗签署的条约原则,也从未发生过什么大的问题。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又分出来了三个主权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因而俄罗斯独享里海已不再可能,伊朗当然也愿意在新的划分中再多拿上一份。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及韩国等为了获得里海油气资源的控制权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战略。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