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31444900000035

第35章 能源危机时代的石油争夺战(2)

俄罗斯在里海沿岸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里海的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2002年夏、秋两季俄国防力量按照总统的指令在里海举行了苏联解体后首次军事演习,并随后与阿塞拜疆就里海的划分原则达成了共识,即“分底不分水”,这实际上为沿岸国间签署有关里海的划分协议定下了基调。此后的俄哈、阿哈都沿用了这一原则。有专家这样评论说,里海的问题不仅仅是个石油和天然气的问题,它实质上是各国间关系的综合反映,这其中包括里海周边国家同俄罗斯的关系,同西方各主要国家的关系,同南亚、中亚、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及其他国家关系。

美国、欧洲:

美国、欧洲目的非常明显,一是集中力量在本地区获取更多的能源,这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和铀矿;二是将里海变成波斯湾一样的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地。美国政府清楚,只要占据里海,既可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又能左右阿富汗及整个西亚地区的局势,还能增强美国21世纪的能源安全。美国里海能源战略的核心是确定一条避开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管线。让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里海原油经过格鲁吉亚运往土耳其——这就是美国倡导的巴库-杰伊汉管线方案。1998年10月,有关国家与美国签署了支持这一方案的安卡拉宣言。1999年11月,伊斯坦布尔欧安组织峰会期间,有关各国又签了支持该管道建设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但一些国际石油专家指出,即使不考虑莫斯科的因素,该管线也未必可行。对石油企业而言,建造一条总长1080英里、造价超过30亿美元、但每天输油量仅80万桶的石油管线,无疑是一笔赔钱买卖。但是,从能源安全的长远利益来看,布什政府不会轻易放弃争夺里海能源。

韩国:

韩国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能源自给率只有3%,是世界第七大石油消耗国和第四大石油进口国,能源供应已经成为韩国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大海外油田的开发和合作成了紧迫任务。韩国的石油进口目前79.5%来自中东地区,由于该地区局势不稳和各国争夺中东石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韩国的进口成本大大增加。为改变石油进口来源的单一结构,韩国近年来把目光投向了里海地区。

哈萨克斯坦是公认的尚未大规模开发的能源大国,对韩国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2004年,韩国与哈萨克斯坦达成能源合作意向,韩国石油公社与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里海和田吉兹油田的协议,韩方取得了田吉兹油田60%的股权。以资金和技术参与开发确保能源供应,使韩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构想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在开挖石油之初便将国家和地区安全考虑在其中。应该说从阿塞拜疆独立之初,安全方面最让其不放心的不是伊朗和亚美尼亚,而是莫斯科,巴库一直将俄罗斯看成是自己未来的最主要威胁。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和安全考量,巴库一直积极发展同土耳其的关系,并积极靠近北约。这样的态度应该说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近年来,人们发现俄阿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双方在未来石油战略、实现里海开发方案等方面取得了共识,俄调节里海问题的具体措施和俄在南方边界的一系列政策也得到了阿塞拜疆的认同和理解。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在这一地区也不甘落人后。巴库-捷伊汉管线横穿格鲁吉亚,这对格十分重要。还有另外一条巴库-苏坡撒管线也已开始运转,给格也带来了具体的收益。但格鲁吉亚的领导人似乎并不满意,因而漠视俄罗斯方案,并坚持要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保证通过该国的管线安全,谢瓦尔德纳泽的初衷实际上非常简单,那就是积极向西靠拢,力争早日加入北约。

伊朗:

伊朗地处里海一角,自己开采、生产、出口一直与世无争,目前它的地缘政治问题比其经济问题要棘手得多。伊朗在里海问题上主张“均分”,这就引起了德黑兰与巴库、阿什哈巴德的纷争。阿塞拜疆曾提出过建立恢复“大阿塞拜疆”思想,按其意图现在伊朗的两个省亦在其范畴之内。而伊朗又是美国的“邪恶轴心”,这促成美、阿的军事联系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伊朗的安全问题前景很难预测,这甚至不以里海沿岸国的意志为转移。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有着特别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目前其所执行的政策,其天然气和石油问题上与外界联系不多。目前除了前苏联时期建设的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输出线路外,土尚没有其他的管线。要想通过阿塞拜疆和俄罗斯的管道系统,那么必须要新建一条穿越里海海底或环形沿岸的管线。土库曼斯坦还可以通过伊朗和巴基斯坦将气输往阿拉伯海,但伊朗线路显然受制于美国因素。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伊朗也有自己的天然气出口。美国人早就急于打开这扇重要的门,早在几年以前由美国“尤诺卡尔”公司设计、美国人背后支持的从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再到巴基斯坦的线路就应运而生了。此煤气管道方案全长1460公里,从天然气产区土库曼斯坦的多弗列塔巴德起经阿富汗的坎大哈到巴基斯坦的穆里坦再输往印度洋的戈瓦塔港,其设计运送能力为年300亿立方米,计划造价20亿美元。这一方案计划2003-2005年建成,主要投资者为亚洲发展银行。多弗列塔巴德天然气储量约为17000亿立方米。但上述管线的实施由于阿富汗的局势变化一直没有最后敲定。直到2005年6月底,土、阿、巴三国石油天然气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亚洲发展银行首席专家在阿什哈巴德才最终确认了这条天然气管线方案。

目前很多人关心,里海地区会不会因开发争抢而引发军事方面的冲突,实际上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2001年7月23日,伊朗就曾出动飞机、舰队试图把阿塞拜疆的工作队从自己认为是他们领土的地方赶走。俄罗斯也在搞军演,一些非里海国家也在积极介入,比如说土耳其帮助阿塞拜疆,美国则帮助哈萨克斯坦在阿克拉乌建立摩托机动队等,这些实际上已经表明,各国都想在里海地区加强自己的军事存在。但人们普遍认为,目前在里海可以掌控局势的军事力量实际上只有俄罗斯一家,至于以后的发展要看各国的利益划分情况和总体国际局势的变化了,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俄罗斯的因素”。

88.我国为何停止向日本出口原油?

2004年11月份,中国商务部宣布,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要求,中国政府将把明年的原油出口量减少2/3。通告上没有公布相关具体出口数字以及受此影响的国家,事实上,这个通告影响最大的国家应该是日本和朝鲜,其他国家包括古巴、巴西、巴基斯坦等。

历史资料显示,中国是从1974年开始对日本出口原油的。在外交部已经公开的一些国际公约显示,中日双方是在1978年2月16日签订的《中国和日本长期贸易协议》。原文称“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进出口平衡的基础上,为发展两国间长期、稳定的经济贸易关系,经友好协商,中国向日本出口原油和煤炭,日本向中国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建设器材……”。

按照协议,从1978年至1982年的五年里,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原油数量分别是700万吨、760万吨、800万吨、950万吨、1500万吨。除了原油,协议上还列明了中国对日本出口的炼焦煤和动力煤数量。

到了1981年7月24日,中国和日本双方的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委员回顾了三年来双方关于1978年协议的执行情况,在东京再次签署了协议,即《中国和日本双方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关于一九七八年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的执行和安排的会议纪要》。纪要上显示,由于中国“对本国原油生产的估计有所变化,为了从实际出发,希进行修改”。在日本方面给予谅解后,双方最后约定1981年和1982年的出口原油数量均为830万吨。

这就是中国对日本石油出口的由来。在这个协议八年的有效期期间(即1978-1985年),中国向日本出口了大约5000万吨原油,中日之间的贸易总金额在200亿美元左右。由于双方签署的是长期贸易协定,此后,中日双方每隔几年就会关于原油和煤炭出口的数量和价格等进行一次谈判。随着1993年中国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后,中国对日本的原油出口数量也逐渐减少。最后一次的协议是2000年年末的贸易延长协议,依照协议,2001年至2003年,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300万吨至400万吨的大庆原油。

2003年底,又到了双方该谈判2004年和2005年的石油出口数量的时候,在此次谈判中双方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导致了谈判破裂,由此中国停止了对日本的出口原油贸易。

回顾中国原油出口的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近几年对中国原油出口数量已经远远少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中国越来越明显的能源危机以外,其他方面的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80年代,中国“以石油换外汇”的时候,中国国内的原油情况是供大于求。1978到1990年是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时期,石油的消费量从1978年的9130万吨增长到1990年的11030万吨,年均增长15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80年代中国每年有1/4原油用于出口。当时由于中国外汇紧缺,小平同志还专门提出过“石油换外汇”的说法,1993年以前外汇的主要来源是靠输出石油换来的。

从90年代起,中国国内原油需求量逐年上升,能源危机日益严重。

1991年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石油消费量从1991年的1.18亿吨,增加到2003年的2.67亿吨,平均每年增长1170万吨,年递增为7.1%。

上个世纪的原油出口决策很多是政府间协议,甚至是维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表现方面。

2003年开始,由于国际油价逐步回升,中日两国在出口原油的价格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尽管围绕着出口的数量和价格中日双方已经进行了多次谈判,却始终没有明显成效。

2003年开始,中国对于原油、焦炭等资源出口采取了下调出口退税的政策性限制措施,国内从事原油出口的外贸企业在退税方面的收入大减,使原油出口从政策性方面成为不可行。另外,为了补偿原油出口企业的损失,从去年底开始,中国政府将对日本出口的原油价格,在以前按国际价格结算的基础上每桶上调了6美元。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不再支持原油出口。

事实上,停止原油出口的背后,是经贸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较量。

300万吨的数字在原油消费方面无足轻重,却昭示出近几年中日两国在能源、经贸等方面的合作都是障碍重重。从日本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简称ODA)计划的变化情况上也可见一斑:

ODA是指根据经济合作组织的下属机构开发援助委员会的规定,由日本政府实施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赠予、日元贷款和向国际组织的多边出资,主要由日元贷款、无偿资金援助、技术合作三方面构成。多年以来,ODA一直是日本的一个重要外交手段。2001年度,日本政府对华日元贷款总额削减了24.7%,2002年度在这一数额上再减少24.9%,2003年度比上年度又减少20%,约为970亿日元。与过去最高额度2000年的2144亿日元相比,3年间日本政府的对华日元贷款减少了一半还多。

日本政府连续三年消减对华日元贷款的主要原因在于,ODA援助的原则是在战略上必须有利于日本。而在石油能源问题上,日本与中国处于竞争关系,用ODA支援中国的石油储备,是违背日本ODA计划原则的。所以,曾任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的山崎拓曾经对日本媒体表示:“由于中国的国防费用在13年里增长了10%,日本对中国的ODA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从中日两国在俄罗斯油气资源的竞争到东海油气资源之争,以及在其他国际油气项目上的竞争,都反映出两国从以往的能源战略互补转变为激烈的竞争关系。至2003年9月,由于日本的介入,俄罗斯方面宣布决定优先铺设日本提出的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安纳线),否决了中国的通往大庆的输油管安大线计划,中日之间的能源竞争之战一触即发。由此,中国通过降低原油出口退税、提高出口价格到最终宣布减少甚至停止对日本的原油出口也成为自然之选。

89.中日之间缘何爆发激烈的石油决突?

2004年,占世界人口20.5%的中国,每天需要进口石油约200万桶,而占世界人口仅2%的日本却需要约430万桶。如果考虑到美国目前每天就需要进口超过1000万桶,再考虑到中东石油产量有限的增长潜力和不明朗的政治前景,到2020年,海湾地区可供购买的石油,是绝不可能同时满足中、日两国的需求的。为此,中、日两国正努力寻求和开拓石油来源的多元化。

2004年,一本名叫《石油末日》的书在美国上市,这本书的中心观点之一,就是由于对石油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石油供应的相对短缺,中国和日本已经展开了一场全球范围的较量,该书称之为“未经宣战的石油战”。

中、日之间是否存在这样一场“石油战”?美国人的观点,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油价的高涨和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安全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日本同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日两国现在面临同一问题——如何确保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这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石油来源,一个是石油运输路线。恰恰是在这两个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着冲突。

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储量和产量终究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产油国到底还有多少剩余产能,这种产能是否能够在购买者可以接受的价格下,满足所有国家对石油的需求。

中、日两国目前进口石油来源基本相同,主要集中于中东。2003年中国进口的8000多万吨石油中,70%左右来自中东,而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率则高达近90%。2004年,中国每天需要进口石油约200万桶,日本需要近43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