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31444900000036

第36章 能源危机时代的石油争夺战(3)

看起来虽不算多,但按照中国自己的估计,到2020年,中国自己预测的原油产量约有1.8亿~2亿吨,但国内原油需求却将达到3.5亿~4亿吨,这中间有将近2亿吨的缺口,都要靠进口来弥补。也就是每天进口额将超过400万桶,如果再考虑到日本的增长,两国每日进口石油之和将达到1000万~1100万桶是完全可能的——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2003年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个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最大产油国的日产量总和(两国日产量分别为848万桶和379万桶),或者相当于伊朗、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特4国日产量的总和,超过欧佩克日产量(2700多万桶)的1/3,超过全球石油日产量1/8。

如果我们考虑到美国目前每天就需要进口超过1000万桶石油,再考虑到中东石油有限的增长潜力和不明朗的政治前景,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到2020年,海湾地区可供购买的石油,是绝不可能同时满足中、日两国的需求的。

正因为此,中、日两国才会不约而同地寻求石油来源多元化。遗憾的是,世界上的产油地区就那么几个,供应也都有限。事实上,每天1100万桶的超级大单,只有再出现一个海湾地区那样的石油生产大户,才有可能接住,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简言之,从石油供应的角度来讲,这碗石油粥,是不够大家喝的。在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一旦不能同时满足中、日两国的需求,那么,双方将直接面临着谁多谁少的问题,即使总供应能够基本满足中、日两国的需求,双方也面临价格高低、品质优劣的比较。

中、日两国能否拿到足够的石油,将直接影响到两国工业的竞争力。比如到2010年,假设日本企业能够通过份额油等方式,从俄罗斯或中亚或西非,用每桶20美元的价格购买到原油,而中国企业只能购买到每桶40美元甚至更高价格的原油,那么,中国工业的竞争力势必会在起跑线上就落后日本一步。

日本方面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双赢”,但有的问题则不能,比如“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每年可供出口的石油很难稳定超过4000万吨,日本想要5000万吨,中国原本需要3000万吨,这是双方需求的底线。

每年输给中国3000万吨石油,对于中方意味着大庆以及周边石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资源储备,少了就无法达到这一目标;而每年输给日本5000万吨,才可以使日方花大价钱修的那条绕弯石油管道勉强收回成本,分给中国一杯羹也是不可能的。在石油来源问题上,中、日双方存在的利益碰撞,绝不是某一方良好的合作愿望就可以避免的。

石油来源如此,石油运输路线的问题更是如此。中、日两国是近邻,中、日两国的石油进口来源也相近,因此,双方运输石油的主要通道均是中东至东亚的海路,即“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一线。这其中,波斯湾、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都属隐藏着不稳定因素的区域。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还存在着中、日之间发生冲突的潜在危险。

现在日本的政策是要保证1000海里海上运输线安全。如果从日本本土算起,台湾海峡将在这1000海里范围之内,如果从琉球群岛西南端算起,南中国海的大部分海域也在其中,且马六甲海峡和波斯湾也都属于日、美力争控制的战略水道之一。

从中国的角度讲,为了确保石油运输路线安全,虽然不打算针对什么人,但也势必要建立足够的海上力量以防万一,并且要在沿线国家建立可靠的外交阵地,一旦有事发生的时候,能够保证自己的石油“运得回来”。

这就涉及一个日本传统战略思维的问题,日本的传统战略思维一方面重功利,一方面重权谋,并且认为邻国也和他们一样思考问题,故有追求本国绝对利益和绝对安全的倾向,日本是绝不可能接受石油运输路线可能受到别国影响的事实的,即使这个国家对他们毫无恶意。

即使中国仅能确保对南中国海北部的控制,也会使日本感到极大的不安,因为如果中国切断了这段航线,那么,日本的油轮就必须绕行澳大利亚海域才能回国。中国有可能切断这段航线么?按照日本的思维方式,向来是先假定为有可能的。因此,在中、日之间缺乏信任和存在潜在冲突的背景下,双方对石油运输路线安全的考虑,同样存在着矛盾。

总的来说,在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问题上,中、日之间是存在着利益冲突的。从历史上看,这种利益冲突未必会带来矛盾和对抗,但往往却是矛盾和对抗的诱因。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会不断速增加。中国要想争取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又要保证自己能有长期稳定廉价的石油供应,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与此同时,日本也必然会在这两个方面做同样的努力。这其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挑战。

90.日本的东海政策为何巨变?

2004年以来,日本在中国东海大陆架问题上的态度明显趋于强硬。对此,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国际石油价格的飚升等因素增强了日本争夺东海的油气资源的决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日第一次东海之争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尽管当时有少数右翼分子在日本国内煽风点火,但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始终比较温和。即使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并予日本经济以致命性打击之后,日本政府也没有改变其东海政策。相反,如今的国际油价在扣除通货膨胀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之后,并不比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高。而日本在1973年以后通过种种手段,已成为世界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其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大大降低。加上近两年来日元对美元的走强,现在以美元定价的高油价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和20世纪70年代的冲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那么,为什么日本现在的东海政策反而比20世纪70年代强硬呢?

首先,中日油气关系已经发生了质变,中国油气对日本的利用价值已经丧失。

20世纪70年代,中日之间的能源关系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即中国较大规模地向日本出口石油。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日本尤其重视来自中国的石油,因为:第一,石油危机使经济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日本充分意识到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极端重要性,而那时中国的石油生产正迅猛增长,自然引起力图摆脱能源困境的日本的密切关注。第二,日本从万里之外的中东进口石油的运费高、运输安全系数低,而从中国进口石油既经济又安全。第三,当时美国等外国石油公司控制了日本的石油进口,而日本经济界普遍怀疑这些公司和欧佩克暗中合作,抬高国际油价,损害包括日本在内的石油进口国的利益。如果能直接大量进口中国的石油,日本则可以赢得与外国石油公司讨价还价的有利地位。基于以上战略思考,日本精英对东海问题的主流态度是,只要中国向日本大量出口石油,日本就应尽量回避在此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冲突。石油专家米谷健一郎对此表述得最坦率:“(日本在东海大陆架上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日本从中国取得石油的数量如何。比如说,如果是每年4000万吨,那是一回事,这样东海就似乎不重要。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指望获得的石油最高量只是2000万吨的话,那么尖阁群岛(即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南部)和(东海)大陆架将显得更为重要。”而在1963年之后的10多年里中国石油产量年增长率超过20%,使日本的精英们对中国的石油增产前景抱非常乐观的态度,并认为每年从中国进口2000万吨以上不会有问题。然而,由于实际资源量的有限,加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石油消费的迅速攀升,中国现在也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石油进口国,中日之间在石油问题上也已由互补性转为竞争性。对日本而言,中国能源的重要性已消失殆尽,而在东海问题上保持温和立场的一个重要依据也随之不复存在。

其次,近年来中国在东海油气开发中的优良业绩打消了日本原来的经济顾虑。20世纪70年代日本持温和的东海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东海的地质条件据信比较复杂,之前日本石油公司又在其他近海的油气开发中迭遭挫折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当时日本石油界认为勘探东海的风险太大,不敢贸然卷入。如今,中国在东海开发的“春晓”、“平湖”等油气田的高产拨开了笼罩在东海油气生产前景之上的迷雾,也刺激了日本介入其中的决心。

最后,东亚的国际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日的能源协调关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两国密切相互间政治关系的迫切需求所造就的。中曾根康弘曾于1974年对此做了阐述:“我们要相当大量地进口中国石油,这……有着根本的地理政治原因。稳定的能源伙伴关系将有助于结成紧密的政治关系。”显然,当时中日“结成紧密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为了应付来自苏联的巨大、现实的威胁。然而,对现在的两国而言,苏联这样的共同威胁已不存在。相反,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甚嚣尘上。中日能源和谐的政治基础的部分丧失也是日本转变其东海政策的重要原因。

91.中日东海资源之争到底谁是谁非?

东海是一片由中、日、韩三国领土环绕形成的半封闭海域。东海大陆架位于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近年来,我国东海油气勘探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平湖、春晓、残雪、断桥、天外天等7个油气田和一批含油气构造。丰富的海底资源对临近的日本来说无异于一块靠近嘴边的肥肉,自然分外眼红,早就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为此,日本一直主张采用陆地间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日本目前对所谓“本国大陆架”勘测的范围为日本东部、东南部太平洋上的小笠原诸岛、南鸟岛、冲之鸟礁以及中国领土钓鱼岛、日本与韩国有争议的竹岛(韩国称独岛)周围的9个海域,总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的1.7倍!

春晓气田是中日“东海争端”的导火索。“春晓”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方向,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油气田,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在发现春晓气田后,日本国内一时间热闹非常。先是《东京新闻》的记者,然后是议员乘飞机、舰船到气田附近调研;接着是日本政府成立“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鼓动日本企业同中国争夺东海能源,并从挪威租借了先进的海洋调查船在春晓附近50公里进行海底调查。

日本媒体在这场争端中的表现异常积极。像《产经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有影响的媒体都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它们无一例外地援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指责中国;甚至把东海争端上升到两国根本利益冲突的层次,要求政府扞卫日本权益,其中就包括提议把争端提交国际法庭。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日本政府和部分媒体所主张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中国对春晓气田的开发充分照顾到日本的情绪。众所周知,由“春晓气田”引发的争端源于中日两国所主张的东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的分歧。看起来今天的日本对国际法是很“尊重”的。那么,我们就暂时抛开两国间的历史纠葛,从现有的、中日两国均认可的国际法来考察一下这场争端。

表面上看,中日两国对各自权益的主张都来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从其领海基线前出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相应的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东海最宽处不过360海里,这就导致中日各自主张的专属经济区部分重叠。

然而,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的划分方面,国际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中日恰好就是这两种观点的代表。日本主张“等距中间线”原则,强调共架邻国应平分东海专属经济区。国际上主张此观点的仅30多个国家,属于少数。中国则主张“领土自然延伸”原则,强调东海大陆架是中国领土的自然延伸。因为依据《公约》,一国大陆架可延伸至其领海基线前出350海里处。

如果将东海争端定性为大陆架之争,国际法院对这类争议早有先例,比如1969年德国与丹麦、荷兰关于北海大陆架的争议。当时,丹麦、荷兰就主张等距离中间线原则,这样德国大陆架面积将最少,但由于北海大陆架多由联邦德国领土延伸出去。最后国际法院判决支持了德国的主张。春晓气田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东海大陆架显然是中国领土延伸出去的。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日本在争论的时候为什么更喜欢使用“专属经济区”的说法,其动机不外乎回避东海争端的主要矛盾。

即便中日两国各自主张存在分歧,但是中国开发春晓气田依然充分照顾到日本的诉求。最突出的例证就是,尽管中国从来都不承认所谓的“中间线”一说,但春晓气田仍然位于日本所主张的中间线中方一侧5公里。千万不要小看了这5公里,正是由于这5公里,从而让中国利用东海大陆架资源的行动丝毫没有触犯国际法。

为了避免相邻国家就其海洋权益的争议威胁世界和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设置了“避免争端”条款,规定当事国不得在争议地区采取恶化局势的行动。显然,春晓气田位于毫无争议的中国大陆架上,这一点日本也不得不承认。

相反,日本则不是这么做的。按照两国的不同主张,中日的争议区域为“中间线”到东海海沟之间。日本在中间线以东有争议的海区进行的海域探测活动以及频频向春晓气田海域附近派遣飞机和巡逻艇显然有加剧紧张局势之嫌,从而违反这一条款。其实,日本早在几年以前,就已经确定了所谓“本国大陆架”的勘测范围包括中国钓鱼列岛、日韩有争议的独岛等海域,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的1.7倍。可以说,日本在扩张海疆方面,并没有遵守今天据以指责中国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因此,如果日本政府果然依照日本媒体的指示,在“中间线”以东的海域妄动的话,更是对海洋法不折不扣地践踏。日本的“中间线”从哪算起呢?其实,这个问题才问到了东海争端的核心。事实上,日本对其领海基线的测算有两个疑点:钓鱼岛和琉球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