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东海海域主权归属之争议,主要源自钓鱼列岛。中日海界历史上为中国与琉球海域的分界线。中琉海界,明清时期是黑水沟,从无异议。黑水沟中线以西是中国海域,以东为琉球海域。
由于近现代的历史悲剧,中日海界一度被人为模糊。不过《开罗宣言》关于日本主权范围的规定仍然清晰:“……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其他小岛之内。”台海两岸都未承认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该条约错误地把钓鱼列岛划入了美国托管的琉球群岛管辖区内。所以,1972年5月美国将中国领土钓鱼列岛的施政权“交给”日本,也不过是美国出于其冷战战略考虑而导致的一个历史错误。显然,钓鱼列岛不能成为日本确定专属经济区的基准。
由此可见,日本据以划分中间线的基准本身都充满疑点,不知道日本在东海争端上如何与中国讨论国际法?
黑水沟,今称东海海槽,可以说这是其最为恰当的名字。日本称之为“冲绳海槽”,意即“黑水沟是冲绳(琉球)的海域”,强调日本的主权意识。黑水沟绝非琉球海域,这里才是中国大陆架自然延伸的终点。
所谓“琉球海沟”、“琉球群岛海槽”、“冲绳海沟”和“冲绳海槽”之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在东海争端中所具有的惟一的事实优势:日本对上述争议地区拥有“实际控制”权。
尽管实际控制并不足以成为法律上的理由,因为实际控制原则仅对无主地才有效,而钓鱼列岛并非无主地。由于日本的实际控制,源于其不光彩的侵略扩张以及历史疏忽,所以一直遭到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抗议。
需要指出的是二战结束后,绝大多数殖民地人民与殖民主义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独立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因而所谓“时效取得”制度由此趋向无效。非法占有别国领土本身已为现代国际法摒弃,可以说迄今这种为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的所谓“时效取得”未被大多数国际法学者所接受。
日本政府《关于划定大陆架基本构想》却透露了日本的真实意图,日本将从2004年始的5年时间内投入1000亿日元,争取在2009年向联合国大陆架委员会正式提交有关日本大陆架的详细资料,真正达到扩张日本大陆架的目标。
2003年,日本原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曾在一篇题为《调查大陆架是国家的百年大计资源大国日本不是梦》的文章里举例说,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这些资源足以使日本从天然资源贫乏国家摇身一变为“天然资源大国”。因此,这些资源对日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此看来,围绕东海能源开发问题,日本还会继续与我国纠缠下去。
92.达尔富尔危机对中国利益有何影响?
达尔富尔位于苏丹西部,由北达尔富尔和南达尔富尔两个部分组成。在这一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居民与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黑人居民之间长期不睦,双方经常发生武装冲突。黑人居民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力图通过自己的斗争达到争取自治的目的,并为此成立了“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公平运动”两支反政府的武装组织。2003年2月,这两支黑人武装组织以政府未能保护他们免遭阿拉伯民兵袭击为由,发动了反对政府武装的斗争。于是,旷日持久的达尔富尔危机由此肇始。危机爆发以来,已造成3万多人死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达尔富尔地区因此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人道主义危机最严重的地区。
2004年9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1票赞成、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第1564号决议。该决议要求苏丹政府采取措施改善达尔富尔地区的安全局势,并就此与非洲联盟进行全面合作,否则安理会将考虑对苏丹石油工业、苏丹政府或其成员采取制裁行动。这一决议把苏丹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致国际社会的制裁,甚至因此被西方大国玩弄于股掌之中。
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于苏丹来说本来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是达尔富尔危机却反而使得它变成了一种不幸。人道主义危机给了西方大国干涉苏丹内政的借口,攫取石油的利益冲动促使有关大国迅速介入达尔富尔危机中来。联合国安理会的第1564号决议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获得通过。
由于对中东等老牌产油区的势力范围基本分割完毕,大国之间在新兴产油区的争夺就显得尤为激烈。非洲大陆就是一个重要的新兴产油区,其石油储量巨大,被称为“第二个海湾地区”。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苏丹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原油地质储量高达116亿桶,而目前已勘探开发的仅10%。2003年该国共生产原油1416万吨,其中约70%出口国外。苏丹俨然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新兴石油生产国及石油出口国。凭借这些丰富的石油资源,在如此好的良性发展势头之下,苏丹本来应该有一个较为美好的经济前景。然而,达尔富尔危机给苏丹的发展前途蒙上了重重阴影。
达尔富尔危机为西方大国对非洲石油进行新一轮的争夺提供了重大契机。
率先提出要对苏丹进行军事干预的是英国。一般的分析认为,英国抢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之前首先提出对苏丹实行军事干预的主张,是为了给英国在利比亚建立军事据点创造机会,以保护其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
然而在英国提出军事介入之前,率先对苏丹发难的是美国。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2004年6月对苏丹进行访问之前,西方大国并未给予达尔富尔危机以足够的关注。鲍威尔访问苏丹回国后不久,就向联合国提交了要求制裁苏丹的草案,并在这一草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后来的联合国1564号决议。
非洲曾是美国外交政策中备受冷落的角色。美国总统小布什4年前在竞选时曾轻描淡写地说,非洲“不属于美国的战略利益范围”。缘何4年后美国国务卿要亲自访问“不属于美国的战略利益范围”地区中的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国家?无疑,石油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非洲地区,美国的石油来源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及安哥拉三国。着手进入其他非洲产油国是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美国已经把增加非洲石油输入作为“国家安全”问题来对待,并用外交手段来笼络非洲石油生产国。布什政府决心在非洲大陆上扮演更重要的战略角色。2003年7月初,布什总统访问非洲,走访了全球第六大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南非和其他四个非洲国家。达尔富尔危机为美国进入苏丹石油市场洞开了方便之门,美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从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来看,苏丹1999年开始出口石油,中国一直是其主要买家之一。2004年1~4月份,苏丹石油出口收入为10.057亿美元,共计发运25艘油轮,其中向中国发运的油轮就占19艘。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趁达尔富尔危机抢滩苏丹石油市场,显然威胁到了中国的利益。达尔富尔危机其实离中国并不遥远,中国在那里有巨大的利益,核心利益在于石油。中国在苏丹有大约3000人,大都是公司代表和承包工程的劳务人员。
中国是苏丹最大的贸易伙伴。据商务部提供的信息,1997年以来,在石油开发项目带动下,双边贸易量猛增。2001年,苏对华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的35%,其中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55%,从中国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14%。2003年1月到12月,中苏进出口总额达到19.2亿美元,其中中国从苏丹进口14.4亿美元。中国从苏丹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油。
1996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标获得苏丹穆格莱德油田1、2、4区块开发权,并负责组建作业集团——大尼罗河股份有限公司,中方占最大股份(40%)。该项目由3个区块和一条原油外输管线组成,1999年6月完工,8月底出口了第一船原油,目前日产原油25万桶。该项目自运营以来效益显着,对促进中苏两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中国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还有炼油厂、石油化工厂。中油集团和苏丹政府各占喀土穆炼油厂50%的股份,项目于2000年5月正式投产,年加工能力为250万吨原油,目前运行良好。中油集团占喀土穆石油化工厂股份的95%,苏丹政府占5%。2002年3月5日正式投产,设计年产1.5万吨聚丙烯。
达尔富尔危机以何种形式得以解决,仍然存在很多变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美国一旦插手某一地区冲突,不达成对其有利的结局它决不肯罢休,而就目前来看,其他力量尚不足以对美国形成牵制。达尔富尔危机在带给苏丹民众灾难的同时,却给某些西方大国带来了染指苏丹石油乃至控制整个非洲石油的机会。
93.中印之间能实现能源战略联盟吗?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也是石油的消费和进口大国。目前,印度70%的石油和中国40%的石油都要依靠进口。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印两国都积极向海外开拓,力图确保长期的石油供应。中印两国的石油企业,为得到石油供应和油田开发的合同,展开了激烈的投标战。
中国和印度的石油企业经常正面交锋,当中日博弈俄罗斯能源之际,不甘落后的印度也加大对俄能源的投资。印度将投资30亿美元,开发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004年10月,中国、印度和新加坡在竞购印尼最大的上市石油及燃气生产商PTMedcoEnergiInternational股权,中印均以失败告终;在中印对安哥拉油田争夺战的最后一分钟,中国以给安哥拉政府20亿美元援助项目的条件从印度手中将油田项目抢下。
自2000年以来,印度最大企业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已投资35亿美元用于海外勘探与开发。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海外能源开发投资额估计已达到400亿美元。如今,两国海外石油争夺战已经燃烧至南美小国厄瓜多尔。不经意间,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各地激烈争夺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权的硝烟已经弥漫开来。
中国是继美国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印度石油消费居于世界第6位。从表面上看,中国寻求海外能源已有多年,印度只是刚刚崭露头角。但仔细来看,中印之间的争夺却各有优劣,胜负难分。
中国拥有有利的地缘关系,利于其多方出击。在北方,中国与俄罗斯和能源富集的中亚国家相邻。中国正在建设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哈萨克斯坦,途经新疆最终到达上海,将源源不断地把能源从哈萨克斯坦输送到中国东海岸。在南方,南海是通往日本和韩国的主要能源运输通道。在非洲,中国大约有7个合作项目,分布在苏丹、利比亚、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安哥拉、科特迪瓦和几内亚。
在这个方面印度则处于劣势。巴基斯坦是印度的地缘政治壁垒。由于必须途经巴基斯坦,使它很难获得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能源。
但在自己的后院南亚,印度却有潜在的供应者。尼泊尔和不丹有很大的水电开发潜力,孟加拉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被认为可能成为“南亚的北海”。如果政治氛围良好,生产、开发和运输环节畅通,这些资源将成为印度重要的进口来源。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缺口将逐渐加大,对外依赖程度也将不断加深,能源安全已成为印度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因此,印度政府效仿日本等国,鼓励企业走出去,满世界地寻找石油和天然气。政府甘当企业后盾,积极进行能源外交,实施多元化能源战略。仅2004年,从纽约到新德里,从中亚到非洲,印度展开了一系列旨在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加大投资开采海外油气资源的外交活动。
2004年9月底,纽约的印巴峰会上,印度总理辛格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讨论了修建从伊朗经巴基斯坦到印度的跨国天然气管道项目。10月底,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艾亚尔出访俄罗斯,达成从俄罗斯引进大型地下煤层气化技术的协定,帮助其从本国庞大的煤炭资源中提取煤气,以弥补天然气的匮乏。印俄两国还就萨哈林岛石油天然气项目合作前景,在俄、印和中亚开辟新能源合作项目,以及印度介入萨哈林岛通往日本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观点认为,中印寻求海外能源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现在只是如何实现和平竞争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认为:其实很难对中印两国在能源外交上的优势和劣势做出明确区分,“和单纯的石油买卖不一样,大型的石油开采项目保障的是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稳定,涉及到更多的政治较量,这不是单凭地理因素就可以决定的”。
这位分析人士还举出了中国在俄罗斯寻建“安大线”未果的例子,这条石油管线历经数次企业谈判和政府努力,最终却因日本加入角逐而基本夭折。因此,除了竞争,在寻找能源的问题上,中印两国也必须考虑合作。如果一味地竞争,势必会难以承受不断飙升的油价。
中国和印度有可能于今后30年在世界主要产油区,比如中东,结成重要的战略联盟。事实上,中印两国在石油方面合作的苗头2003年已经开始,现在也成为中印两国正在努力的方向,2003年11月,印度联合中、日、韩在新德里召开会议以谋求结盟和中东石油商谈判,以求降低石油溢价。
但同时,查道炯认为“由于能源安全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过于重大,要真正实现这样的合作绝非易事。”
94.韩国在黄海大陆架划分问题上为何标准不一?
2004年10月,据韩国石油开发公社透露,韩国已开始在远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岸的大陆架勘探石油。在中日两国就大陆架石油开发出现争议的情况下,韩国也悄悄地加入到争夺黄海大陆架石油资源的竞争行列。韩国的石油钻机伸向黄海大陆架底土,试图在那里分一杯石油之羹。由此形成了日韩向背靠中国的大陆架底土资源挺进的局面。
韩国到黄海大陆架勘探石油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张扬。韩国的大多数媒体都没有报道这一消息,只有韩国联合通讯社作了简要报道。尽管联合通讯社的消息简短,但这件事情的本身非同小可。根据这条消息,韩国石油开发公社与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合作,“首次在西海(即黄海)大陆架勘探石油”,勘探海域距韩国全罗北道群山的直线距离为250多公里,勘探面积达1.1万多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