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元年(710年)六月,睿宗下昭册立李隆基为太子。被韦后外放在均州(治夸湖北省郧县)的李重福,满腹说不出的苦恼。他曾秘密制订了一个反韦计划,箭以上弦,可惜冈李隆基的捷足先登而付诸东流。叔父的登位,打破了他家对皇位的垄断,自古帝位传子不传侄的规矩,使他今生再无可能龙袍加身。在政客们的怂恿下,他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武力夺取皇统。
他见长安难以下手,便选择了洛刚为起事地点,若能得手,进则兵叩长安,守则以东都与西京分庭抗礼。当他带着部队在城内起事后,遭到了当地驻军的猛烈反击,顷刻闻全部覆灭。他走投无路,跳水自杀,尸身打捞起来按照睿宗的命令被碎尸万段。
李隆基监国之后,太平公主借着她与睿宗的亲密关系,开始了反扑。和韦后相比,太平公主要更难斗。从政治手段上看,太平公主比武则天以来在政坛上红极一时的诸武、二张都要高明得多。“太平公主沉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己。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也。”作为睿宗来讲,太平公主是自己唯一的亲妹妹,而且在政变中竭力扶持自己,特别是叱咤太极宫,把少帝重茂从皇帝御座上提下来的情最,历历在目。所以,睿宗对“频著大勋”的公主“益尊重”。在睿宗复位后的这段时间,他在政治上只能一靠李隆基,二靠太平公主。每当宰相奏事,睿宗总是问两句话:一是“与太平议否?”二是“与三郎议否?”对太平公主来说,睿宗当皇帝,她就是不当宰相的宰相,甚至比宰相更为重要。“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人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而太平公主也热衷于政治权力,借睿宗对自己的尊重、信任以及李隆基对自己的畏惧、敬仰,操朝政大权于股掌之上。“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旧史家把太平公主的专极归纳为“景云继立,归妹怙权”。
在睿宗登上帝位之前,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良好关系,得益于二人共同的政治地位。中宗时任用诸韦,冷落了太平公主,所以太平公主可以与相王府携起手来反对韦氏专权。但到睿宗当皇帝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成了睿宗理政的左臂右膀,而两人的政见又往往相左。太平公主干练老辣,老谋深算;太子李隆基初出茅庐,踌躇满志,两人难免会形成针尖对麦芒之势。于是,在睿宗执政的短短几年内,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明争暗斗,几乎一直没有中断。
对此,睿宗断然决定,自己退居太上皇,提前传位给太子李隆基。睿宗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突然提出退位,在朝廷中引起了一定的震动。显然,睿宗提出的退位,从情势上来说是主动的,与唐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的高祖退位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高祖是在李世民兄弟相残之后,迫于形势不得不退位,而睿宗还没有到皇帝当不下去的地步。另外,李隆基虽然在睿宗登基的政变中立有大功,但他的势力也远不能与唐初太宗发动政变时的势力相比。在中国历史上,“素怀澹泊”而不愿当皇帝的君主是十分少见的,英明的君主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愿退位,昏庸的君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想退位。所以,睿宗的退位打算,在当时的多数人看来,几乎匪夷所思,难以理毹。各种政治力量对睿宗“传位于太子”的表示,呈现出不同的反应。大臣们在没有摸清睿宗的真实想法之时,只好暂不吭声,“群臣莫对”。有些大胆一点的大臣,则采用不同方式试探睿宗的虚实。属于太平公主和太子两大集团的成员,也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纷纷表态。太子右庶子李景伯奉李隆基之命,急忙上疏推辞,甚至表示连监国也要让出来。依附于太平公主的殿中侍御史和逢尧,则根据公主的意思对睿宗说:“陛下春秋未高,方为四海所依仰,岂得遽尔!”既然公主和太子都反对,睿宗也就没有再坚持传位之说,但却令“凡政事皆取太子处分,其军旅死刑及五品以上除授,皆先与太子议之,然后以闻”。这种退位不成只得把政务交给太子的做法,反映出睿宗确实是想把皇位父给太子。结果,传位的设想未能被大家接受。第一次传位未成,睿宗就把执政大权委与太子,颁发制书道:“政事皆取皇太子处分,若军马刑政、五品以上除授,政事与皇太子商量,然后奏闻。”接着,睿宗继续做传位太子的准备。虽然由于太平公主的干扰,大臣的阻止,太子的推让,传位过程反复曲折。
睿宗提出的退位建议,使李隆基再次受到了政治上的考验。为了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李隆基以退为进,于五月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让位于成器,二是召太平公主还京。“太子请让位于宋王成器;不许。请召太平公主还京师;许之。”睿宗不许太子让位,说明了他对李隆基的信任;而允许太平公主回京,说明了他对公主的让步。
此时,朝廷中形成了睿宗、李隆基、太平公主鼎足三分的局面,说是三分,实则是太子和公主两大集团平分秋色,睿宗不过顶着个虚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度密切合作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已变得针锋相对,甚至势如水火了。他们的争斗日益加剧,在明争暗斗的同时,努力扩张势力范围。
太平公主为了达到废立太子的目的,先与侍中、太子少保韦安再群络。由于太平公主的策动,睿宗也召来韦安,问道:“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韦安石回答说:“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愿陛下无惑谗言。”据说,睿宗在询问韦安石时,太平公主就在帘下窃听。所以,睿宗的发问,在很大程度上是试探性质的。太平公主为了进一步掌握李隆基在大臣中、特别是在宰相中的支持程度,同时也是为了动摇李隆基的根基,就借自己的权势,“乘辇邀宰相于光范门内,讽以易置东宫”,使众宰相大惊失色。宰相之一的宋璟抗言道:“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宋璟的对抗,反映了宰相中对易立太子的反对情绪。
太子监国一年后,京城中流言飞扬,称太子将夺取帝位自立。一个术士上奏说:天象中帝座星有灾,解教的办法是让太子做天子。
睿宗似乎对公主与太子的这种争斗感到相当厌倦了。从他的经历来推测,他提出退位建议很可能是真诚的。宋人评价说:“盖自高祖以来,三逊于位以授其子,而独睿宗上畏天戒,发于诚心,若高祖、玄宗,岂其志哉!”。于是,星相的变化,反而成了睿宗坚决退位的绝好理由。他原来提出退位,太子和公主都不赞成,大臣们也都不理解,只好作罢。现在,既然星相显示“皇太子当为天子”,睿宗正好顺水推舟,让位于太子,最后下了退位的决心。
睿宗的决心一下,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双方都感到突然。太平公主力谏睿宗不要退位。睿宗答道:“昔中宗之朝,悖逆(即安乐公主)骄纵,擅权侈靡,天变屡臻。我当时极谏,请择贤子立之,以应灾异,中宗不悦,我忧惶数日不食。岂在彼能谏,于己不行!”。李隆基闻讯,也急驰入宫,叩头问道:“臣以微功,不次为嗣,惧不克堪,未审陛下蘧以大位传之,何也?”睿宗答道:“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面对李隆基的“固辞”,睿宗甚至说:“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睿宗在这时当着太平公主的面指责安乐公主“骄纵”,大有对太平公主不满的架势;而对李隆基的疑问,则强调他“安社稷”“定天下”的功劳。传位一事,成了定局。
关于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的争斗,史载太平公主“潜有异图”。许多人理解为她有篡位企图,其实不然。太平公主很清楚,随着武则天的去世,当女皇的梦已经再也做不成了,以她的能力,有可能操纵太子的废立甚至皇帝的废立,以保证自己的权势,但不可能由自己直接当皇帝。她的目的,只是要立一个自己能够控制的太子乃至皇帝。所谓太平公主“潜有异图”云云,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李隆基当皇帝后,为说明自己诛灭太平公主的正确性而垫底张本。
在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明争暗斗中,唐睿宗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史学家对睿宗纵容太平公主多有微辞。实际上,从历史事实来看,睿宗在这场争斗中态度是明朗的,他可以给太平公主加封,赋予其经济、政治上的各种特权,并对太平公主称霸地方、抢夺民产、贪赃枉法的行径视而不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包庇对太平公主推荐的官吏也尽可能予以容纳,甚至重用。但是,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他始终没有对李隆基产生丝毫怀疑,坚定地站在李隆基一边。应当说,没有睿宗的支持,李隆基就很难顺利得到皇位。至于睿宗对太平公主的纵容,一半是出自兄妹的情谊,一半是出自对权势的淡泊。睿宗其人,史称“三为天子,三以天下让”。第一次被武则天立为皇帝,后被贬为皇嗣,再贬为相王;第二次中宗复辟时被尊称为“皇太弟”,固辞不受,让于太子重俊;第三次就是为了解决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让帝位于李隆基。役有睿宗的“三让天下”,大唐王朝就可能是另一种局面。睿宗在皇位问题上的推让态度,无论是对促成武则天时期唐朝的兴盛,还是对李隆基时期开元之治的铺垫,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李隆基上表推辞不准后,于景云三年(712年)八月初三即皇帝位,是为玄宗,改年号为先天,尊睿宗为太上皇。太上皇自称为联,下命令时称诰,每五天在太极殿受一次朝拜,李隆基自称为予,下命令称为制、敕,每天在武德殿受朝。三品以上官员升降及大刑政由太上皇决断,其余由李隆基决定。
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斗争也更加激烈。有睿宗偏袒迁就的太平公主有恃无恐,专权结派。那时的七个宰相中,有四个是她的死党,即窦怀贞、举羲、萧至忠、崔湜。依附于她的文武大臣也不可胜数,这些人都占据军队和朝廷中的要职,握有实权,他们对太平公主前呼后拥,企图废掉李隆基。一时间,李隆基处在危机之中。宰相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玮密谋利用禁军尽诛太平势力,密谋完毕,密告李隆基说:“太平公主一直计划怎么害您,如果您不再早准备应付,一旦他们先发难,连太上皇都有可能被杀,请您准许我们把他们杀了,臣已与刘幽求安排好了,只等陛下的命令。”李隆基认为很对。谁知道张哺口风不紧,让侍御史邓光宾知道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