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莲等从产业特征与发展目标决定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的角度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基于计划体制下的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产业政策。在此战略的指导下,国家主要运用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将资源导向煤炭、钢铁、石油、电力、军事工业、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及基本化学工业等部门。这段时期产业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影响政策目标的因素比较复杂,除了受当时国外发展经济学主流思潮和国际工业化实践的影响外,多变的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对产业政策目标有着重要影响;二是产业政策的手段非常单一,计划和行政命令使得产业政策在资源的调动和投入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来有选择性的发展重点产业。改革开放后,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开始变为促进短线产业和进出口产业的发展,抑制长线产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工业部门出现的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传统消费品工业产量扩张的空间日益缩小,而处于基础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之间的深加工工业相对落后。鉴于此,国家一方面将产业政策的重点转向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标,其主要内容是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开始加大对交通、能源、通讯等部门的投资来缓解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类基础性产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因此并没有吸引到大量的民营资本的进入,而是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国有企业的内涵式投入。
陈雁云认为,我国正式实施产业政策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当时由国家计委正式提出,将产业政策规范定义为国家为了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失败,对特定产业的活动以干预和引导的方式施加影响,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带有宏观性和中长期性的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具体国情,我国政府制定了多项产业政策,逐步建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产业政策体系。其主要特征都表现为干预性、动态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性和中长期性,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使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协调、健康、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