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6辑
32080100000039

第39章 货币政策效应

近年来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成了学者和研究结果关注的重点。

林峰认为,由于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价格调整,其深层原因是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数据显示货币供给量的平稳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存在背离的现象。因此,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应对当前通货膨胀是低效的,应当综合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顾书桂认为,货币政策作为在短期内遏制通货膨胀的最主要政策工具,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在需求存在结构性不足的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较大的副作用。第二,在稳定价格的前提条件下增加市场供给需要有相应的且稳定的生产要素供给,然而这一条件通常很难满足。第三,由于价格惯性和价格刚性,遏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不是使市场价格回落到原有水平,而是停留在次高水平上不再继续上涨。因此,传统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限制条件,货币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王国刚认为,在超额准备金大量存在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并无紧缩货币的政策效应,但有着避免银根放松的政策效应;提高存贷款利率,缺乏紧缩信贷的政策功能,却有着刺激信贷增长的政策效应。

彭方平等认为,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效应有显著的影响。流动性过剩削弱了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力,却加强了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因而现行观点中笼统认为流动性过剩使货币政策失效是值得商榷的。在当前的流动性过剩状态下,更应该密切关注物价水平的运行,在物价水平的调控上,对非货币政策手段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谭旭东在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认为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程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愈加明显,对经济的冲击也更小。

张成思认为通过对2001—2007年中国36 个主要城市通货膨胀动态时序的持久性特征的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城市之间通货膨胀持久性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制定通货膨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城市通货膨胀持久性水平的差异纳入考虑范围,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

江曙霞等以中国1995-2006年季度数据对麦克勒姆规则及其扩展形式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基础货币调控对经济增长反应显著,对通货膨胀反应偏弱,而对汇率的反应则与理论要求相悖。进一步对中国基础货币内生性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受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与外汇储备影响较大,呈现出较强的内生性特征。因此,应尽快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调控逐步过渡到价格性调控,提高调控效果。

吴丽华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目前仍然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对投资而言,最敏感的是信贷,由于间接融资在我国还处于主导地位,银行信贷仍是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是有效的。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由年初的“双防”调整为“一防一控”的情况下,应该实行差别的信贷政策,增加信贷调控的灵活性和弹性。

钱雪松构造了一个资本市场一般均衡模型,其中,银行股权资本是否充裕影响了银行信贷决策。分析表明,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施加了作用,如果银行业由几家银行垄断,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连续。分析强调,垄断银行业结构、公司债市场不发达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因此,应该从改变银行业垄断性市场结构、发展公司债市场两方面着手,完善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