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威猛浑厚:朱元璋
32142400000026

第26章 矛盾性格

广开言路,虚怀纳谏,是中国古代治国之道的重要内容。朱元璋喜读经史,深知言路畅通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成败。他曾对侍臣说:“朕观往古,刚愎自用的君主,饰非拒谏,大多自取灭亡。商汤勇于改过,所以成为三代时期的圣王。唐太宗能够克制自己,虚怀纳谏,也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宏业。后世君主,很少有人能赶得上他们。人君如果能虚己以受谏,人臣如果能尽忠以进谏,还有什么样的事业不能完成呢!”因此,朱元璋大力提倡臣民积极建言进谏。

早在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后不久,他就谕廷臣说:“治国之道,必须先开通言路。言路就像水流一样,应让它长流无滞。水道堵塞则众流障遏,言路堵塞则上下壅蔽。现在我以一人而酬应各种事务,若不兼听广询,如何能知道得失?《诗经》中说过:‘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所谓刍荛,就是身份卑贱的百姓,古人尚且要听取他们的言论,何况身边共事的大臣,难道没有一得之见吗?诸公如有什么建议,就应详细地向我陈述。”明朝刚刚建立,朱元璋又告谕群臣说:“忠臣爱君,谠言为国。爱护君主的人,见君有过定当劝谏,劝谏而不剀切,不能算是忠。赤心为国的人,遇到事情定当进言,进言而不率直,也不能算是忠。近来朕每次讲话,百官只是唯唯诺诺。朕所言所行,自然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却没有人肯坦率相告,就是有不妥之处,朕也无法得知。从今以后,你们要尽忠敢言,以纠正朕的缺失。若一味唯唯诺诺,这不是人臣事君之道。”此后,朱元璋还多次诫谕臣下,提倡进谏。

历代君主大多提倡谏诤,但真正能诚心接受臣下劝谏的,却少之又少。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一位君主,但就是他,有时也难于忍受魏征过于直率的谏言,甚至说过要杀掉魏征的气话,足见人君受谏之难。为了避免因言惹祸,官员们唯唯诺诺,三缄其口,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明初的情形,就是如此。尽管朱元璋屡次下诏求言,要求臣下进谏,但响应者寥寥无几。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曾向侍臣抱怨说:“接受别人的建议,改正自己的过失,这是帝王之美事。大禹以五声听治,设置鼓、钟、铎、磬、鼗以听取臣民的意见。大禹是圣人,虚怀纳言,如此恳切,听到善言,必加拜谢。朕喜欢听建设性的建议,屡次敕令廷臣直言无隐,可至今肯坦率进言、启沃朕心的人很少。”侍臣搪塞说:“陛下天生聪明,孜孜不倦地治理国家,事情没有什么缺失,群臣不是不想进言,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朱元璋说:“朕日理万机,不可能事事尽善。所期望的,是左右大臣能坦率进言,以补救朕的过失。如卿所言,非朕所望也。”

为了鼓励臣民上言进谏,朱元璋采取了一些措施。他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宣布臣民凡有谏诤,“有善者则奖而行之,言之非实亦不之罪”。他还下令,凡有关军民利病、政事得失,不论身份贵贱,都可以上书奏陈,而且不必经过中间环节层层上递,均可以“实封直达御前”,各级衙门官员如有阻滞者,即以奸臣论,严加惩除。对于正直敢言的官员,朱元璋常加奖励,以示劝勉。如朱元璋曾派靖海侯吴祯到浙东台、温、明三郡收集方国珍旧部,编入军队防备倭寇,当地一些无赖少年,挟私报仇,诬指平民为方国珍旧部,闹得人心惶惶,宁海知县王士弘上疏奏报,朱元璋阅后,即日下诏禁止,“三郡之民赖以复安”,事后他还升王士弘为南雄府通判。江西南丰典史冯坚上书陈奏九事,朱元璋阅后认为只有一条不妥,其他均可采择实施,命吏部提升冯坚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巩昌秦州儒学训导门克新秩满入觐,朱元璋问起民间政事得失,在列者都敷衍应对,惟独门克新敢于直陈利弊,受到朱元璋器重,被擢升为左春坊左赞善,后又迁升为礼部尚书。

在朱元璋的大力鼓励下,洪武年间,确实出现了一些不顾身家性命、敢于犯颜直谏的人。监察御史韩宜可弹劾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奸佞,朱元璋说他“排陷大臣”,将他关进监狱。后获释,出任陕西按察司佥事。韩宜可并未因曾被下狱而变得谨言慎行,依然勇于进谏。他听说凡受笞刑以上处分的官员都被发到凤阳屯田,已达万余人,就上疏谏诤,要求进行甄别,按所犯情节轻重处理,不可一概而论,朱元璋接受了他的建议。后韩宜可到京师朝觐,正赶上朝廷把一批籍没入官的罪犯家属赐给各部门官员,他拒绝接受,并上疏说:“不连坐罪人的妻子儿女,这是古代的制度。因事连坐家属,这是滥用刑法。更何况男女之别,有关人伦之大防,婚姻失时,有伤天地之和气。全家连坐,岂是圣朝所当为!”朱元璋觉得他讲的有理,又接受了他的意见。

监察御史欧阳韶也是一位不怕死的言官。一次,他同另一名御史侍班,正赶上朱元璋盛怒之下要杀人,欧阳韶急忙走到殿廷跪下劝阻,但因事出仓促,不知如何措辞,只是捧手加额,高声呼喊:“陛下不可!陛下不可!”朱元璋为他的朴质诚实所感动,接受了他的劝谏。还有一次,监察御史周观政在奉天门值班,有宦官领着一班女乐往宫里走,周观政将他拦下,宦官说自己是奉皇帝命令行事,周观政还是不让进。内监愤怒地跑进去禀告,朱元璋派人出来说:“御史歇着吧,女乐不用了。”周观政说:“必亲自听皇帝宣谕。”朱元璋很欣赏这个御史的憨直,便亲自出宫,对周观政说:“宫中音乐荒废,打算让她们演练一下。朕已后悔,御史说得对。”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进谏者都像韩宜可、欧阳韶、周观政这样幸运。朱元璋虽对唐太宗的从谏如流大表赞赏,但他却缺乏唐太宗那样的气度。他心胸狭窄,疑心特重,自视过高,内心深处存在着严重的拒谏饰非心理,对于所言不合他心意的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使不少进谏者无故丢了性命。

大理寺卿李仕鲁对朱元璋支持佛教不满,多次上疏,朱元璋总是不加理睬。李仕鲁想用激烈的言辞说动皇帝,一天上朝时,他启奏说:“陛下沉溺佛教,臣说的话都听不进去。今天就交还陛下的牙笏,请陛下将臣放归田里。”说完,就把牙笏放在地上。朱元璋顿时大怒,下令武士当场将李仕鲁打死。

礼科给事中陈汶辉也对朱元璋设立僧录司、道录司等机构提出谏诤,后出任大理少卿,又多次申辩冤案。有个内戚犯法,山东副使张甲自作主张将其处死,惹怒了朱元璋,他下旨令陈汶辉处死张甲,陈汶辉认为处分过重,不肯执行,朱元璋遂派人逮捕陈汶辉,陈汶辉知道自己多次得罪皇帝,难免一死,路过金水桥时投水自尽。

御史王权性格耿直,受到朱元璋欣赏,朱元璋还为他改名王朴。王朴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遇事则谏,朱元璋渐渐就心烦了。一天,王朴又因事与朱元璋争辩起来,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下令将王朴拉出去砍头。不一会儿,又让把王朴带回来,问他:“你改不改?”王朴说:“陛下不以臣为不肖,任命臣为御史,却为何又如此摧辱?如臣无罪,怎么能杀臣?如臣有罪,又怎能饶臣性命?臣今日只愿速死!”朱元璋更是恼怒,命令立即行刑,路过史馆时,王朴大呼说:“学士刘三吾你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杀无罪御史王朴!”杀了王朴后,朱元璋又问行刑人,王朴临死前有何话说,行刑人说他做了一首诗,朱元璋责怪他们未及时奏报,又将几个行刑人都杀了。

朱元璋这种喜怒无常、因言杀人的行为,使大部分官员变得缄默不敢多言,所以尽管他反复提倡进谏,明初的谏诤之风却远不如唐太宗时那么兴盛。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政绩卓著。但他的统治,带有十分残酷的特征。可以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皇帝之一。在分析朱元璋的杀戮行为时,人们往往从“治乱世,用重典”出发,强调客观因素,而对朱元璋的个性心理重视不够。其实,朱元璋如此嗜杀,与他的性格缺陷有很大关系。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个贯穿始终的特征,是极其强烈的攻击冲动。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评论的,“雄猜好杀,本其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