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第一次变法在秦孝公六年(前356年),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颁布法津,制定连坐法;重农抑末,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行按军功受赏的二十等爵制。从此,官职和待遇的获得一律取决于军功。过去的旧贵族,虽是国君的宗室族人,没有军功也不能获得爵位。不能靠出身就获得爵位,享受特权,这就严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秦国国都栎阳的南门,是平民聚居区,商铺、作坊、饭馆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公元前356年的一天,风和日暖,万里无云。忽然有两个官府的差役抬着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杆,到了南门口,找了一块空地,就把木杆竖立起来,下面用东西支住。
这件事立即引起一群人好奇地围观,把路也塞住了。
“这是做什么?”人们轻声议论着。
“恐怕要挂什么旗子吧?”有人这样猜。
忽然城楼上响起了木铎声,引起许多人向着城楼看。这木铎是一种大铜铃,内装木槌。宣布法令时先摇铃引起群众注意。铃声一停,就有一个官员站在城楼上讲话了:
“大家听着:新任的左庶长公孙鞅大人有令:有谁能把那根大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的话,左庶长将发给十两金子的奖赏。”接着他又重复说了一遍。市场上的人群听到这句话,都感到非常惊奇,议论的声音嗡嗡一片:“这是什么怪事?”
“十两金子!这么高的奖赏!真的吗?”
“说不定赏金拿不到,还挨一顿打!”
人们围着木杆看着,挤着,议论着。还有许多人从别处听到消息,也拥到这里来看。可是,没有人敢动手碰这根木杆。有个人鼓起勇气,双手把木杆提起,忽然他又害怕了,立即把木杆放下,红着脸挤出人群。人群中发出一阵嘻笑和惋惜的声音。
快到正午了,还没有人搬走木杆。忽然,城楼上又摇起铃来,那个官员又高声向人群说话:
“大家听着:左庶长公孙鞅大人有令:把那根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不是赏十两金子,现在增加为赏五十两金子!有力气的人快来搬吧!不要让别人抢先了!”
一个身材魁伟的青年站到木杆旁边了。他穿着麻布短衣,赤着脚,两手一提,就把木杆扛在肩上。人群中马上发出“好啊,好啊”的欢呼声,却也有人轻蔑地说:“穷光蛋也想领金子?做梦!”
“我不相信扛了木杆就会杀头!”青年口里嘟囔着,大步往前走。人们让开一条路,他穿过城中心的街道,向北走着。一大群人跟在他的后面,街头巷尾陆续有人涌出来,站在两旁看着他走过。
青年走到北门口,只见北门城楼窗口站着一位官员,热情地向他招手,那就是左庶长公孙鞅了。两个卫士把木杆接去,叫青年站在城楼前。青年袒开胸膛,解下腰间的布巾来揩汗。
商鞅十分兴奋。他捧出一只红漆木盒,向城楼前的人群说:
“大家看,这盒子里装着五十两金子。”他从盒子里拿出几块金子扬了扬:“现在我把金子赏给这个把木杆从南门搬过来的人。从今以后,凡是官府叫你做的事,你做好了,就有奖赏;官府禁止的事,你偏要做,就要处罚,严重的要杀头。我们说话是算数的,说到的一定要做到。明天,国王要公布一批新法令,大家都要严格遵守。现在,扛木头的那位百姓上城楼来领赏。”
这个青年做梦似地领了赏,在人群的簇拥中,在人们惊羡的眼色中,在一阵喧哗和欢笑声中,回家去了。
这五十两金子的奖赏,立即轰动全城,家喻户晓。人们纷纷议论说,左庶长公孙鞅真是说话算数,说到就一定做到。商鞅在城楼上,看到有些人已经走得很远了,还在挥动手臂,起劲地议论着,他的心里比领到黄金的那个青年还要高兴。
秦国变法运动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