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宫廷春深
32383000000049

第49章 太后垂帘

在稳定了政权之后,慈禧的权力欲望并没有减弱。

十月五日(11月7日),慈禧通过奕下令,取消八个赞襄政务大臣在咸丰皇帝死后为新皇帝拟定的“祺祥”年号,而代之以“同治”年号,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十月九日(11月11日),新皇帝同治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同时,给皇太后上尊号。钮祜禄氏被尊称为慈安皇太后,那拉氏被尊称为慈禧皇太后。新皇帝还发布圣旨,规定各省和各路军营的奏折都必须首先送呈两宫皇太后过目,然后交给议政王和军机大臣详议,提出处理办法,之后报请两宫皇太后批准,由军机处按照两宫皇太后的意见草拟圣旨,最后经两宫皇太后审定颁发。这样一来,两宫皇太后对朝政便有了最后裁决权,而议政王奕则具有了行政权。这也就等于宣布了两宫皇太后主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后就是要垂帘听政了。十一月初一日(12月2日),两宫举行垂帘听政大典。两宫垂帘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组中央领导核心,授予了奕许多要职。咸丰十一年十月一日(1861年11月3日),就是发动政变的第二天,破清代先例,独授奕一人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同一天,又发第二道谕旨,奕又被补授为宗人府宗令。宗人府宗令掌管皇族事务,位居内阁六部之上。十月二日(11月4日),又发两道上谕,补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并管理宗人府银库。加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原职,此时的奕已经集军、政、外交、皇室事务大权于一身了。不过在他之上,有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没有她们的同意,奕其实什么事也干不成。

慈禧在给予奕重大行政权力之后又命他组阁军机处。根据奕的建议,两宫太后在咸丰十一年十月一日(1861年11月3日)发布上谕,任命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望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原军机处人员,只有户部左侍郎文祥,着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清政府对内实行统治的核心机构是军机处,对外则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在英法等国的强烈要求下,奕等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奏请设立的一个清政府办理外交的机构。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处理外事的外交机构便正式成立了。在这之前,中国没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机构。而总理衙门的成立,使中国的外交制度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慈禧还重用汉族地主官僚。慈禧重用信任曾国藩及一批汉臣,对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清鉴》说:“听政之初,军事方亟。两宫仍师用肃顺等专任汉人策。内则以文祥、倭仁、沈桂芬等为相,外则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将。自军政吏治,黜陟赏罚,无不咨询。故卒能削平大乱,开一代中兴之局。”这个评价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据《慈禧外记》记载:“曾国藩之名,妇孺皆知而称之,然其所以能成此事业者,实慈禧知人善任,明于赏罚而有拔识之。当无事之时,盈廷济济,而独赏鉴于言行之表,尤非具卓识者不能。曾国藩之才能及其忠诚,太后信任极深,故卒能成其功也。除荣禄外,中外大官,无若曾国藩得圣眷之隆者。”这段评价也是比较中肯的。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在垂帘听政的位置上越坐越稳,对清朝权力的掌控也越来越紧。慈禧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对于挽救清朝的统治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不过,当大清朝刚刚渡过统治危机,慈禧与奕等人之间的矛盾便开始凸显出来。为了最高权力,慈禧罢免议政王,逼死同治帝,毒死东太后,控制光绪帝,改组军机处,最终确立了唯我独尊的政治地位。同治四年(1865年),清廷发生了一场以争权为中心的斗争,这场斗争的双方,就是四年前为打倒赞襄政务八大臣而联盟的盟友,如今则一方为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慈禧,另一方为主持军机处的议政王——奕。在奕看来,北京是他的天下,是他苦心经营的势力范围。况且,是他精心策划,并依靠他的强大的势力打败了肃顺,如今大功告成,就应该执掌大权。所以一边是慈禧上谕屡下,一边是议政王我行我素,气势熏天,也全然忘记了功高震主的忌讳。他小看了慈禧,在两宫和皇上面前慢慢地就少了一份尊敬。慢慢地,慈禧越来越不能容忍奕的傲慢气焰,她决心甩开奕,结束两人在对等地位上互相监视的历史,要让文武百官包括奕在内,明白她才是这个王朝的最高主宰。她亲自动笔写了一道上谕,不交由奕控制的军机处,而是直接交内阁明发,宣布罢免奕。慈禧与奕在事发之后,各有所虑。慈禧见到许多大臣为奕请命,且洋人也露出干涉之意,知道奕确实是个不好惹的人物,也恐怕这样下去,于己不利。慈禧屡次三番地召见大臣,说明她很想得到大臣们的支持,然而,满朝文武,上至亲王,下至御史台谏却众口一词,要求奕复职,是完全出乎慈禧意料之外的。慈禧感到罢黜奕的时机尚不成熟,有些骑虎难下了。恭亲王奕起初以为慈禧不能把他怎么样,待见上谕明发天下,他这才真正认识了这位太后的铁腕,况且皇帝在她手里,万一事情闹大说不定更糟,于是他决定对慈禧让步。当他通过其他大臣转达了这个意思后,正好给了慈禧一个台阶。于是,四月十四日(5月8日),慈禧传旨召奕晋见,面加训诫。这一次奕已悉弃傲气,进门之后,双膝跪地,痛哭谢罪。慈禧也许动了恻隐之心,也许打击奕的目的已经达到,也许军机处确实还需要奕这样的人选,于是,慈安、慈禧又对奕作重新处理:“今恭亲王既能领悟此意,改过自新,朝廷于内外臣工用舍进退,本皆廓然大公,毫无成见,况恭亲王为亲信重臣,才堪佐理朝廷,相待岂肯初终易辙,转令其耽安逸耶!恭亲王著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复议政名目,以示裁抑!”在这场斗争中,慈禧找了一个借口,轻而易举地罢免了奕的议政王的头衔,使其名位和权力较前都大为削弱,从此,奕不能同慈禧再处于“准平等”的地位,亲王辅政与太后听政的制约机制一去不复返了。不过,慈禧此时对权力的争夺已不是为了清朝的统治,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了。

为了完全掌控权力,慈禧对自己的儿子也绝不宽待。

在为同治皇帝选择皇后的问题上,慈禧认为应该立凤秀之女,理由是凤秀之女年轻貌美,聪慧超群。慈安则认为崇绮女雍容端雅、习规知礼,应为皇后。结果,同治皇帝竟然拂慈禧之意将崇绮女阿鲁特氏立为皇后,封号嘉顺;凤秀之女立为慧妃。对于不从命的人,慈禧从来都是愤恨和不留情的,即使亲生儿子也是如此。同治皇帝婚后与阿鲁特氏感情很好。慈禧虽然容忍了慈安和同治帝的选择,可肚子里总是窝着一股火,她就把气撒在皇后身上,经常给她难堪。看到同治帝与皇后恩爱有加时,更是嫉恨阿鲁特皇后,对同治帝冷落慧妃也是一肚子不高兴。她曾把同治皇帝叫到跟前,板着面孔教训他:你身为一国之君,不思祖宗的基业,成天一味地在后宫厮混,成何体统?再者说,慧妃论模样儿,论人品,哪一点差?你怎么能冷落她呢?皇后年纪轻轻的,不懂礼法,往后皇帝不要动不动地就到皇后宫里去,那样是会妨碍处理朝政的。同治皇帝听了慈禧这番不通情理且自相矛盾的教训,敢怒而不敢言,口里只得连连称是。

从此,慈禧经常派太监暗中监视同治皇帝是否不听她的话仍与皇后亲近。在这种情况下,同治皇帝不敢违背慈禧的旨意,就很少再到皇后的宫中去了。他以为慈禧训斥自己,是由于慧妃妒忌皇后,搬弄是非的结果,为此,他记恨慧妃,也不到慧妃的宫中住宿,宁可长年在乾清宫独宿,从而为其“冶游”以至早死埋下了祸根。同治皇帝毕竟年轻,血气方刚,受不了寂寞,就经常夜里化装出宫游荡。因名妓聚集的八大胡同是朝臣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担心被朝臣们认出,所以同治皇帝在心腹太监的带领下,只能到城南的下等妓院去,久而久之,染上了性病也不足为奇。同治皇帝得了性病,碍于皇帝的威严,慈禧不能如实说出病情,而御医们虽然诊断出皇帝患了梅毒,可谁敢说真话呢!一旦说了实话,难免不以欺君之罪祸灭九族,所以只能按照慈禧的意思按天花来下药。同治皇帝患了梅毒非但不能及时治疗,反而竟吃错药。这样一来,同治皇帝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于同治十二年十一月(1873年12月16日)卧病在床,到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4年1月12日)夜里驾崩,这期间,慈禧虽然数次亲问病药情况,但是,对同治皇帝的病毫无作用,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独生儿子浑身流脓淌血气绝身亡。

同治之死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同治皇帝之死,造成了慈禧弄权的好机会。早在同治皇帝病危之时,慈禧就开始考虑由谁继承皇位的问题了。同治皇帝没有儿子,按常规,只能从宗室挑选一个人,过继给同治皇帝当嗣子继承皇位。但如果这样的话,同治皇帝有了继承人,阿鲁特氏就成了太后,慈禧便成了太皇太后;过继的儿子若是年龄大,能够处理朝政,慈禧从此就失去了最高的权力;若是年龄小,需要太后垂帘听政,那也是阿鲁特氏的事情,慈禧作为太皇太后只能退居深宫旷养天年了。而视权力如生命的慈禧,当然不可能在此皇位交替的重要时刻无所作为。所以,慈禧太后挑选醇亲王奕□4岁的儿子载湉为帝,实行第二次垂帘听政。慈禧在宣布载湉继位当皇帝后,即连夜派人到醇王府去迎接载湉入宫。当夜,4岁的载湉就继承了皇位,改元为光绪。光绪元年十二月初七日(1875年1月14日),即载湉入宫的第三天,两宫向全国臣民下达旨意:“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惟念嗣皇帝此时尚在童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秉承,不得已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钦此。”

慈禧费尽心机,终于实现了第二次垂帘听政,牢牢握住大清国的最高权力不放。

罢免了奕的议政王封号,实现了二次垂帘听政,能与慈禧在权力道路上平分秋色的人就只剩下慈安东太后了。一般人认为,慈安生性懦弱,无权力欲,“才不足以御政”,虽贵为正宫太后,但并未给慈禧揽权造成障碍。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一名分反倒成了慈禧发号施令的重要阻力。就慈安来说,因为她在咸丰二年(1852年)便立为皇后,备位中宫,而慈禧不过是咸丰帝的一位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载淳继承帝位,因母以子贵,才封为皇太后的。慈安、慈禧两人名分上的这种差距,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它本身就成为慈安的一个巨大政治资本,一个足以压制慈禧,使其地位永远低于自己的无穷的政治力量。而慈安与慈禧之间的矛盾,最初就是从这里产生的。于是,在慈禧大病一场,刚刚痊愈之后,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却暴病身亡。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传说不一,有说是慈禧害死的,有说是暴病而死的。但不管怎么说,从慈禧与慈安长期的矛盾发展及其争斗的蛛丝马迹来看,慈安之死慈禧难脱干系。

由此一事之后,慈禧开始建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政府班子。

光绪十年三月十三日(1884年4月8日),慈禧没有像往常一样召见军机大臣,而只单独召见领班军机章京,按她的意思,御前拟旨,下发全国。谕旨将奕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望著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均获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解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一道懿旨,将军机处全班人马全部罢斥。罪名是“委蛇保荣”“因循日甚”“谬执成见”“昧于知人”,等等。同一天,慈禧又颁发上谕:“礼亲王世铎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学习御前大臣,并毋庸带领豹尾枪。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均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这就组成了以礼亲王世铎为首的新的军机处。三月十四日(4月9日),慈禧又发一道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合同醇亲王奕□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这就是说醇亲王奕□成了幕后首席军机大臣。军机处的改组完成后,慈禧又对部院大臣、总理衙门、八旗都统做了重大的变更与调整。礼部尚书徐桐接任李鸿藻的吏部尚书一职,左都御史毕道远接任礼部尚书。理藩院尚书乌拉喜崇阿接任景廉的兵部尚书一职,左都御史延煦接任理藩院尚书,吏部左侍郎昆冈、祁世长接任左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奕劻管理,内阁学士周德润、军机大臣阎敬铭、许庚身后也在总理衙门行走。慈禧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大规模改组政府,完成了清廷最高领导层的重大人事变动。因为这次变动发生在甲申年,史称“甲申易枢”或“甲申朝局之变”。

甲申易枢后,慈禧有了不受任何制约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唯我独尊的政治地位至此完全确立,从此开始了慈禧对中华大地的绝对统治。不过此时的慈禧,放在励精图治上的精力已不如用于享受权力乐趣的多了。

尽管她后来主持了清朝的第一次自强运动,改革同文馆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人才、外交人才和科技人才;派遣首批留美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打击了当时弥漫全国的顽固守旧的风气,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了中国近代选派留学生的先河;发展近代交通、电报事业;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拉开了我国国防近代化的序幕,如此种种,似乎都显示了慈禧改革图强的努力,但她软弱的外交却彻底地葬送了中国的颜面和利益。她痛恨列强,同时又惧怕列强。对入侵者,她始终在战与和之间徘徊。在对待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上,作为虚弱的大清国的主人,慈禧持着求和的心态,采取了委屈的外交政策,始终游移在战和之间,以战求和,息事宁人。每一次实力悬殊的较量,她都以失败而告终,一败再败的经历,彻底吞噬了慈禧对列强再战的信心。最终,为了能够维持自己苟延残喘的统治,慈禧只好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了。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下午,统治中国近代历史几达半个世纪的慈禧,终于在中南海仪鸾殿永远合上了她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