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子原来这样说
32631000000045

第45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原典”

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

——《管子·白心》

“古句新解”

不合我的准则,虽有利也不去做;不合我的常规,虽有利也不推行;不合我的常道,虽有利也不采用。

关于财富,永远都有动人的故事,更有许多悲剧。就人类而言,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民族强大的基础。对个人而言,爱财、取财也是发展自身、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如何致富,古人早就有至理名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管子曰:“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即是说,不合我的准则,虽有利也不去做;不合我的常规,虽有利也不推行;不合我的常道,虽有利也不采用。管子对利的看法和追求,充分体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真义,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致富、取财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巧取的,有豪夺的,有欺骗的,有讹诈的,甚至还有杀人越货的,这些多为不义之举,或者叫做“取之无道”。由此看来,在古人那里,由于法律的不完备或者过于宽泛,取财往往需要人的自我约束。所谓“取之有道”,“道”主要是指道德、良心,关乎他人和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已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有形之道,一是无形之道。

有形之道,即指法律、规范。随着人们经济活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内容的日益丰富,法律也尽可能详细地规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是人们谋求合法财富的最低底线,是取之有“道”。

无形之道,即道德、良心。这种取之有“道”,应该是既讲合法取财,又能以德取财,或兼顾社会责任,这样得来的财富就更能源源不断,流之久远。不过,这种“道”的标准太空泛,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主要靠人的品性和自觉程度。

人生在世,安身立命,确实少不了钱财实物,但也不可过分追求。须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生苦短,若专营此事,岂不白白浪费大好时光?所以,人们追求财富都应量力而为,更不可通过不当手段来追逐不当之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诫我们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唯有如此,所取得的财富才能对人有益,也才能保存长久。

传说,从前有一个大富翁叫庞太祖,家资万贯,富甲四邻,而且子孙甚多,堪称财丁两旺。

俗话说“钱银是祸乱之源”。庞太祖一生勤勤俭俭过日子,积下了万贯家财,没想到,到了晚年,却被这些家财折磨得坐立不安。原来他除了五个儿子,还有一群孙子,见庞太祖年事已高,纷纷盘算着如何占有那万贯家财。他们虽然不肖,脑瓜却绝顶聪明。大家都无师自通地悟出一个道理,谁的拳头大,金钱就归谁。于是,他们都纷纷暗中赶造大刀长矛等各种武器,准备等庞太祖死后大干一场。庞太祖闻知,十分害怕,他担心日后真的乱起来,岂不家破人亡,人财两空?想来想去,觉得是金银害人。倒不如趁早发落,免得留下祸根。主意一定,他便暗中雇了两个挑夫,把家里的金银挑到山上埋掉。

这两个挑夫都是贪心之人,他们每天挑金银上山,头几天还不在意,可是越挑越心痛。一段时间后,他们人在挑金银,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独吞埋在山里的金银。到了最后,竟互相在同伴身上打主意,终于,有一天,挑夫甲对乙说:“这些日子,我俩挑担很是辛苦,今天,我去集市上买些吃的,慰劳慰劳,你看如何?”乙点头同意。于是,甲便上集市买菜,同时到药店买了毒药,放进煮好的饭菜里,然后提到山上。吃饭的时候,甲把做有记号的那碗饭菜端到乙面前,说:“今早你在山上挖坑辛苦了,请多吃些。”乙也不怀疑,一下子吃了个精光。两人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乙对甲说:“今早我辛苦了一上午,如今请你先干一会儿,等会儿我继续干。”甲心想:你服了毒药,反正早晚得死。我就先干一会儿,看你怎么个死法?主意一定,他就拿起锄头,动手挖坑。没想到乙也是存心不良,他见甲埋头挖坑,便趁机抄起扁担,朝甲后脑勺上直劈下去。可怜甲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一命呜呼了。乙见甲死,方暗喜得计,没想到药性发作,抱着肚子挣扎了一会儿,也倒在上午自己挖的土坑里,与甲一同到阎王爷那里报到去了。这就叫做“人为财死!”

再说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一连几天过去了,庞太祖不见那两个挑夫再来挑金银,怀疑是他们偷偷把金银挑回家里,心想反正自己要把金银埋掉,如今被挑夫挑到家里享用,索性不去追究,“等于做了一桩好事”!因此,挑夫暴尸荒野很久,也无人知晓。直到尸体腐烂。拥有真正财富的人会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强健的体魄;有大无畏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就;有博爱精神,胸襟开阔;有良好的自律性;了解他人并能与他人合作等。所以千万不要像故事中的挑夫一样,在财富中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