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子原来这样说
32631000000052

第52章 不信者殆,无义者残

“原典”

功成而不信者,殆;兵强而无义者,残。

——《管子·侈靡》

“古句新解”

军事胜利却不讲正义,最终还是要失败;军力强盛却不讲信义,最终还是危险。

“尊王”就是推尊周天子,重新恢复周天子的权威和“天下共主”的名位;“攘夷”就是打击夷狄的势力。这是齐桓公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这个时候的周天子(周庄王)虽然其势力差强于一个诸侯,其管辖的范围大约只剩下一二百里,军力更无法与往日相提并论,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而且在政治上,周天子也形同虚设。然而,几百年形成的周天子为天下宗主的传统观念仍然深入人心,无法改变。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这个主就是周天子。一方面,各诸侯国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这种大吞小、强凌弱的局面持续下去,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人物来改变这一局面,这个人物当然最好就是周天子。但是,天子很不争气,令人大失所望,又令人同情。与此同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乘着中原诸侯纷争政局动荡的局面,向一些诸侯国发动进攻,威胁着他们的安全。如僖公十一年,“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因而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观念支配下,在对待这些少数民族问题上,各大诸侯国都始终是一致的,谁能制止少数民族的进攻,谁就能受到拥戴,就可能成为霸主。

由此可见,实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既可以减少争霸的阻力,又可以增加争霸的政治资本。因而,颇具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的齐桓公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管仲等人的支持下,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并在行动上得以落实。一是坚决扶助周天子,二是坚决打击夷狄侵夏。具体的行动有:

公元前664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征,击败山戎,维护了燕国的安全,阻止了北方“戎狄”的南下。燕庄公为感谢齐桓公,礼送至境,桓公说:“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无礼于燕。”并把燕君所到之地给予燕国,又劝其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天子。

卫懿公时,狄人伐卫,卫师丧师失地,懿公被杀,只剩下700余人逃过黄河,立戴公,公元前660年齐桓公接到求救信,派公子无亏率兵为卫戍守,并接济他们马和祭服等物,戴公死后,齐桓公为之立文公,并派兵帮助卫人筑城。

公元前661年,狄人伐邢,齐桓公发动宋、曹等国一同救邢,迎邢君至齐,护其宝器,又为其筑城。在齐国的帮助下,一时间,“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曹、许等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即“包茅不贡”。这次声势浩大的讨伐迫使楚国承认错误,阻止了南方“蛮夷”的北上。

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并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

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大旗,一方面赢得了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也壮大了齐国的势力与威信,为他的国内改革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中原诸侯也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征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那时候,齐桓公的盟主地位只有南方的楚国不服,与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齐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秋,楚国对郑国发动了进攻,齐桓公当然要想办法救援郑国,就约集各国国君在阳谷会盟,商讨伐楚救郑。又考虑力量不够大,就派人与鲁僖公商议,要求鲁国出兵。近几年齐鲁两国关系一直不错,鲁国也就痛快地答应了。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先对蔡国实行军事行动,蔡国哪里是诸侯联军的对手,很快就结束了战斗。

接着,齐桓公率大军联合进攻楚国。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你们的兵马为什么要跑到这儿来呢?”

齐桓公让管仲以“尊王攘夷”政治理论反驳:“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自觉理亏,只得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使者走后,齐桓公率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今河南郾城县)。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打探虚实。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看了中原来的各路兵马。

齐桓公对屈完说:“诸侯兴兵,并不是为了我自己,实在是想继续先君的友好,你们楚国与我们齐国结为友好怎么样?”屈完说:“您到我们楚国的社稷来求福,不嫌弃我们国君,是我们国君所希望的。”齐桓公趾高气扬地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施行道义,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楚国国力虽然没有这么强,但是用方城(楚国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再说,楚国又不采取对抗行动,齐桓公觉得时间长了,诸侯大军粮草也成问题,于是齐桓公和中原八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退兵回国去了。齐桓公在回师途中,又讨伐了陈国。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在支持自己继位上有大功,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肉、彤弓矢以及乘坐的车,在当时这是最高奖赏。《孟子·告子》下篇记载了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的五禁内容: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军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擅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建筑新城。这五禁内容分明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经验总结。

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在会上齐桓公俨然是以天子的身份号令诸侯,从而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巅峰。齐桓公济危扶困、“合诸侯”“匡天下”的义举,不仅成功地树立了个人形象,也为齐国带来了领土逐渐扩大的实际利益。同时在客观上保卫了中原的文化和文明。

后世三国时的曹操大概就由此受到启发,在众军阀逐鹿中原之际,他率先以勤王的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一下子站到了正义(正统)的立场之上,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只不过,曹操的一些做法招致了人们的不满,被称之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而桓公自始至终就没有人对此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