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精忠报国凌云志:岳飞
32882900000038

第38章 准备北伐

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愿望是收复宋朝失去的大好河山,迎回还在金朝囚禁的“二圣”,在此期间他加紧对自己军队的军事练习,同时不断地上书,请求高宗进行北伐。第一次北伐之后,他的母亲不幸病逝,岳飞是个忠孝之人,这对他的打击十分沉重,伪齐将领王威又乘机攻陷唐州。因形势所迫,岳飞不得不拖着因悲伤而消瘦疲乏的身体,回到了战场,因他在战斗中出色的表现赢得了高宗的信任,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岳飞平了洞庭湖的起义军之后,高宗赵构这才松了一口气,回想即位到今天,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而这十年来,虽然是贵为皇上,万人之上,但是赵构这个皇上却做得十分辛苦,每一天几乎都是在辗转流离中度过。金人的铁蹄是高宗心中的噩梦,经过十年的外征内讨,虽然金人还是虎视眈眈,但是还好的是肃清了内部的暴乱,基本上稳住了脚跟,不再像以前一样四处飘零。南宋的抗金军事力量,在屡屡的征战中,得到锻炼,甚至已经能与以骑兵见长的金军抗衡。

虽然暂时稳定了局面,不再是内忧外患,但是被金人侵占的许多国土仍然没有收复。徽、钦二帝仍然被屈辱地幽禁在金国,充当着金人的奴隶。金、伪齐政权仍占领着淮河以北的土地,国土依然是四分五裂。这些对于南宋的军民来说,都是烙在心上的一个深深的烙印。任何有骨气的国人都会感到耻辱。

南宋的一些爱国人士,从来都没有忘记国耻,没有忘记自己的两个皇帝,因此收复中原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请求迎接两位皇帝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比如,有些士人在科举应考对策时,挥笔写出自己的不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进士黄中甚至斗胆地指责高宗:“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所谓十年者,岂可多得……然臣恐陛下有思念忧惧之言,而未有思念忧惧之诚心也。”(《系年要录》卷九十三,绍兴五年九月乙亥条)黄中的指责可谓击中了高宗言行不一的要害。但是高宗还想自己多做几天的皇帝,但是他把并不敢公然的激怒人民,于是他作出一副要进军的姿态。

面对着公道和私欲的矛盾,一国之荣与一己之得失的矛盾,赵构是懂得如何一步步地排除障碍,以最终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后来兴师北伐的全过程,充分地表明了赵构具有极高明的驾驭臣民的手段。

绍兴五年夏,当张浚、岳飞镇压了洞庭湖农民起义以后,高宗分别给张浚和岳飞手札,称赞张浚说:“天其以中兴之功付卿乎!”对岳飞更是大加嘉奖,并在手札中特别提了一句:“腹心之患既然已经除掉,进取就可以议了。”接着,高宗又擢升岳飞为检校少保,荆湖南北、襄阳路招澍使,不久,又改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宣抚副使,令岳飞移军京西,置司襄阳。

接着高宗又与宰相张浚商议了合兵举行北伐的军事部署。按照绍兴六年(1136年)春天议定的各路部署是这样的:韩世忠由承州、楚州出兵,进攻京东东路的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岳飞由鄂州进屯襄阳,担任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副使,挺进中原;张俊由建康府进驻泗州州治盱眙县,刘光世由太平州进驻庐州,杨沂中的殿前司部队充当张俊的后援。韩世忠和岳飞采取攻势,由张俊和刘光世两军采取守势。这一北伐部署,反映了以韩世忠、岳飞为战斗主力的思想,宰相张浚非常器重这两个人,并且非常了解岳飞满腔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对高宗拟定的这个军事部署,岳飞、韩世忠等大将以及朝中主战大臣都十分激动。尤其是岳飞,加紧筹措军务、研究进攻路线,十分忙碌。这时的岳飞军,由于吸收了杨幺起义军中的大量战士,增加了朝廷拨归节制的韩京、吴锡、李山、赵秉渊、任士安诸部,加上前前后后吸收的来自金统治区的抗金忠义民兵,如牛皋、董先率领的河北义军、京西义军和河朔的忠义民兵,赵云率领的河东忠义军,以及由梁兴率领的太行山忠义民兵,使岳家军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抗金武装。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由于长期在水乡作战,岳飞因为水土不服,患了严重的眼病。回到鄂州之后,他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他的双眼又红又肿,吃不下饭,浑身无力,这使得他内心更加焦虑了,眼看准备北伐的时间就要到了,可是自己的眼睛却没有好转,他担心严重的眼病会影响收复中原的作战指挥,于是向宋高宗上书请求辞职。

实际上,岳飞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高宗并没有想要真正北伐的意思,宋高宗接到岳飞的辞职申请之后,并没有真正地关心这位一直以来为他卖命的大将的病情,而是担心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将离职会影响到军事形势的稳定,于是便断然拒绝了岳飞的申请,并且严令岳飞不许再提辞职之事。为了安抚岳飞,宋高宗特意派医术高明的御医前到鄂州为岳飞治病。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岳飞的眼睛有了好转,岳飞的眼病好了以后,马上操练兵马,为北伐做准备。

当年岳飞随南宋朝廷到江南的时候,部下只有几千人,这些人马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与金朝有国恨家仇的将士,背负着国仇家恨,因此作战十分勇猛。

在洞庭湖平定了杨幺之后,岳飞的人马迅速的发展到十万多人。新兵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散兵游勇,这些人大部分是来自北方的溃散官兵,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由于之前他们跟从贪生怕死的将官,所以他们遇到金兵就逃之夭夭。自从他们追随岳飞这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之后,作战时便十分勇猛起来,经过几次战役的锻炼,已经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部队了。

第二个来源就是镇压杨幺起义后收编的农民军,这些农民军人数众多,几乎占岳家军一半左右,虽然这些农民军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是他们都有着一定的作战能力。为了完善岳家军的整体的素质以及战斗力,岳飞将训练这支部队当作主要任务。他依靠张宪、王贵、徐庆、牛皋等心腹战将控制各部兵马,对洞庭湖农民军进行军纪、军风和战役战术训练,自此之后岳家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个来源就是征剿时拔归岳飞指挥的地方部队,这部分人多是南方官兵,他们最初不听从岳飞的指挥,但在战斗中亲眼目睹了岳飞超人的勇气和指挥才能,十分佩服岳飞,于是渐渐地同岳飞站到了同一战线,并开始接受岳飞的指挥。

我们都知道岳飞不仅军事了得,而且从小便饱读诗书,因此在岳家军发展的过程中,岳飞还组建了一支谋士队伍,为岳飞作战出谋划策,但是他们大多是从事军队中的文字工作。在宋代,军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此一些有才能的文人墨客都不愿意从军。但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一些有爱国之心的文人也投入到军队中,为抗金保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岳飞曾说:只有广泛的收集人才,才能更好地为作战服务。由于岳飞一向以精忠报国、勇于杀敌而著称,随着岳家军势力的壮大和岳飞地位的提高,一些有才能的人也开始纷纷地投向岳飞,尤其是一些文人,知道岳飞非常重视人才之后,都纷纷前去投奔岳飞。岳飞把他们奉为上宾,以礼相待,使他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正因为岳飞礼敬文士,一些文士把投靠岳飞当作施展自身才能的机会。黄纵、薛弼、李若虚等著名文人都成为岳飞的心腹谋士。岳飞除了请他们参与重大决策外,还常常同他们谈古论今,研谈兵法,评点古今人物。岳飞十分重视自身品质和修养,他深知自身品行端正的重要性,万一出现过错被文人记载于史册,那将会成为自己永远的遗憾。为了避免出现错误,他常常严于律己、兢兢业业,要为国作贡献,希望自己的美名可以永垂青史,而岳飞也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能够在北伐战斗当中取得主动权,岳飞牢记宗泽在世时一贯的思想作风,积极地联合人民武装,拟定了“联结河朔”的战略。所谓河朔,就是今河北、河南、山西相连的一带。此前岳飞受命转战江淮,这一战略未能及时实施。但仍通过各种途径同河朔一带的抗金武装取得联系。

当时在太行山一带有影响的一支抗金武装是梁兴、赵云领导的人民队伍,他们以游击战的形式同金兵周旋十余年,作战数百次,杀死敌军的头领达三百多人。金兵杀害了梁兴的父母、赵云的父亲,并把赵云的母亲关押在垣曲,想要以其母威胁赵云投降。赵云突破敌军防线,向岳飞请求援助。岳飞立即派出一支兵马偷渡黄河,顺利地攻克了垣曲,救出了赵云的母亲。赵云是一个孝子,对于岳飞救出自己母亲的恩德自然是不敢忘记,自此之后岳飞与这些抗金义士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梁兴和岳飞一样都出身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梁建和母亲乔氏都是淳朴、善良而勇敢的平民布衣,他们积极地训诲和勉励儿子以身报国。在金人攻打宋国的时候,两位老人不幸死在金人的手中,这让梁兴无比愤慨,父母的英灵激励他在抗金斗争中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粱兴曾经率领自己的部队同金兵主力进行过一场恶战,并取得了良好的战果,不但杀死金兵大将耶律马五,而且杀死了很多金兵,并且渡过黄河。岳飞对于这位抗金将士也是十分的敬佩,听说粱兴要来加入自己的岳家军自然是十分高兴,于是他立刻上报朝廷,留梁兴在岳家军中任职,等待北伐的时机。之后宋高宗同意“优转官资,以劝来者”。由于梁兴留在岳家军中任职,联结河朔的工作更得以大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