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一年八月中旬,兀术放归扣押在金的宋使者莫将、韩恕,并叫他们带回一封恐吓信,高宗当然是知道金兀术的用意,金人并不是要真的发动攻势,而是让高宗赶快派人去求和,但是之前金人也说过,要想求和就必须把岳飞先除掉。
兀术一面发信,一方面假装发动攻势。南宋的泗州很快被金军攻陷了。但是高宗并没有派遣张俊前去增援,高宗明白金兀术只是在上演一场“武戏”让他尽快解决掉岳飞。然后“遣使者,以修事大礼”,必定无事。
岳飞身在庐山总是心神不宁,不久之后就听说朝廷派遣杨沂中来了,心中就更加不安了。但他仍然像往常一样接待了杨沂中。
岳飞问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杨沂中支吾着说不上话来,最后还是把秦桧亲手交给他的“堂牒”递了过去。
岳飞看着“堂牒”,陷入了沉思中。这时,丫环捧出托盘,向杨沂中献上了一杯酒。杨沂中产生了怀疑,这是毒酒,还是美酒?难道岳飞看出了自己来传堂牒的不良企图?最后,杨沂中还是强作镇定地将酒喝干了。
为了让岳飞放心,他还补充道:“他们虽然入狱,但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要你去朝廷对证一下就好。”
岳飞相信张宪和岳云的品行。他觉得只要自己出面对证一下,应该就会相安无事。岳飞不相信有人会害他,因为他一生犬马地为国家打仗,从没有过二心。这样的人,国家还会除掉他?
岳飞同王横带着四名家将,离了朱仙镇,向临安进发。走了几天,岳飞五人来到瓜州,渡过长江,来到京口,又走了两三天,来到平江。岳飞忽然看见对面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冯忠、冯孝,带领校尉二十名,双方正好撞个正着。原来,他们是奉了秦桧的密令,来假传圣旨,拘拿岳飞的。冯忠当即宣旨:“岳飞官封显职,不思报国,反而按兵不动,克减军粮,纵兵抢夺,有负君恩。立即押解来京,候旨定夺。”王横听了气得环眼圆睁,双眉倒竖,喝道:“俺随元帅征战多年,别的功劳不说,朱仙镇上二百万金兵就被我们杀得片甲不留,如此大功不仅不赏,怎么反要受罚?哪个敢动手的,先吃我一棍!”岳飞忙喝住王横,要自刎表明心迹,四个家将慌忙一齐上前抱住。王横见了失声痛哭,冯忠乘机提起腰刀来砍王横。王横正要反抗,又被岳飞喝住,结果被众校尉乱刀砍死。岳飞悲痛欲绝,扑倒王横的尸体上,求冯忠给一口棺木盛殓。冯忠让地方官将王横埋葬了,一面暗暗将秦桧的文书传递给各地方官府,禁止往来船只盘诘,不许走漏风声;一面将岳飞押上囚车,解往临安,送往大理寺狱中监禁。
到了大理寺之后,几个狱吏从屋子里走出来,不由分说地催促岳飞到了一处厅堂。他走进内屋,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岳云和张宪被绑在屋里,头戴枷锁,上身赤裸,浑身鞭痕,不断地呻吟着。
岳飞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心如刀绞,满腔悲愤。这时,一个狱吏用杖子击地,向着岳飞大吼一声。
岳飞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已不再是十万雄师的统帅,而是阶下的囚犯。岳飞不禁仰天长叹:“我为国家如此效力,却被送到这里受审,这究竟是为什么?”
岳飞一案最初由御史中丞何铸和大理寺卿周三畏主持。岳飞进到大堂,张宪和岳云的惨状还历历在目,面对这严酷的事实,岳飞迅速冷静下来,认真地听取何铸、周三畏的讯词,又有理有据地一条一条地驳斥王俊的诬告。审判官最后都无言以对。
当何铸要他交代“谋反的罪行”时,岳飞一气之下撕开衣裳,袒露出征战沙场的遍体伤疤和背部深入肤理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何铸顿感震惊。他曾经接受秦桧的指使弹劾岳飞,但是他良心未泯,在接受这个案件时,曾仔细地审阅卷宗,觉得没有一条罪名是能成立的。现在又看见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他终于醒悟过来:岳飞是无辜的,不能再审理这个冤案了。他找到秦桧,建议终止审讯。
在审查了王俊的《告首状》以及案子相关文件之后,何铸认为岳飞无罪,纯属诬告。他把自己的判决告诉秦桧。秦桧听了,勃然变色道:“这是皇上的意思!”
大理寺卿周三畏闻讯仰天叹息:“得宠思辱,居安思危。岳飞功勋卓越,反而受到奸臣的陷害。我不过是一个大理寺正卿,根本斗不过秦桧这个权臣奸相。可我若冤枉岳飞,不仅良心不安,也会遭千载唾骂。罢了,罢了,不如弃了官职,隐迹埋名吧。”拿定了主意,周三畏暗暗收拾行囊细软,到了五更,带了家眷及几个心腹家人,逃出临安。第二天一早,秦桧听说周三畏挂冠逃走了,气急败坏,立即派人缉拿,随后又派人去请万俟卨、罗汝楫。
那万俟卨本是临安府一个通判,罗汝楫是个同知。这两人都是秦桧的走狗。两人听说是秦桧有请,连忙坐轿来到秦桧的相府。秦桧将周三畏挂冠逃走的事说了一遍,悄悄吩咐他们:“老夫保举二位代理此职,继续审问此案,必须严刑酷拷,让他招供。如果你们结果了他的性命,另有升赏。”二人谢恩拜别。第二天,秦桧将万俟卨升做大理寺正卿、罗汝楫升做大理寺丞,二人即刻上任。
万俟卨是一个奸诈小人。当初他曾在岳飞手下做过事,岳飞斥责过他的心术不正,他知道在岳飞手下难以升迁就投奔了秦桧,很快得到秦桧赏识。他接受审理岳飞的任务之后,认为泄私愤、求升迁的机会到了,便把一切卑鄙伎俩全都施展出来。
万俟卨伪造的证据摆在桌上,呵斥岳飞:“国家究竟哪里亏待你了?你们父子竟然要跟张宪一起谋反?”
岳飞听了,气得血都涌了上来,高喊着:“我对天发誓,我对国家忠心不二!”
万俟卨又质问:“你说你无心造反,却在游览天竺寺的时候,写上‘寒门何日得载富贵’的话,这不是有非分之想,又是什么?”
本是诗兴大发,才在壁上题词,如今却被这帮东西歪曲为对国家存有二心!岳飞的愤恨之情难以诉说。
到了这个地步,岳飞只有长叹一声,悲哀地说道:“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秦桧之手。我对国家的忠心,已经成了犯罪!”
说罢,也不再辩解什么,任凭狱卒们拷打逼问。
万俟卨见岳飞不肯承认,叫道:“左右先给我打四十大板!”左右一声吆喝,重重地打了岳飞四十大板,把岳飞打得鲜血迸流,死去活来,但岳飞始终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二贼再命人用檀木夹,夹得岳飞的手指指骨碎裂,还命人用杖狠打,打得岳飞头发散开,但岳飞就是不肯招认。二贼没有办法,到了天黑,只得命狱卒先将岳飞收监,等明天再审。
万俟卨、罗汝楫私下里商量了一番,又弄出一些叫做“披麻问”、“剥皮拷”的新刑法来折磨岳飞。二贼连夜将麻皮揉得粉碎,鱼胶熬得烂熟,准备好了。第二天审问时,万俟卨喝道:“岳飞,将你按兵不动、意图谋反的事快快招来,免得受皮肉之苦!”岳飞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一生立志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先前在朱仙镇与韩、刘几位元帅打败金兵二百多万,只待进兵燕山,直捣黄龙了,不想圣上连用金牌十二道召我回来,我哪曾按兵不动?我如果真克减了军粮,将士怎么可能不起反叛之心?我岳飞一片忠心,唯天可表!”万、罗二贼见岳飞还是不肯招认,便喝令左右脱掉岳飞的衣服,在他身上敷上一层鱼胶,又粘上一层麻皮。一会儿工夫,岳飞身上已经粘上好几处麻皮,二贼再问:“岳飞,你招不招?”岳飞喝道:“你今天害死我,我化为厉鬼,也要杀了你们!”二贼听了大怒,吩咐左右:“给我扯!”左右把麻皮一扯,连皮带肉撕下来一大块。岳飞大叫一声,顿时晕了过去。左右连忙用水把他喷醒,准备再次逼供。岳飞刚醒过来,万俟卨又叫道:“岳飞,你再不招,叫左右再扯。”岳飞大声叫道:“我死了也就罢了,希望岳云、张宪不要坏了我一世忠名才好!”
岳飞有生以来第一次彻底明白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顿然醒悟了,也沉默了,任凭万俟卨如何施刑,他也不肯招认,也不再辩解。在以后屡次的审讯中,尽管万俟卨用尽酷刑,也仍然无济于事。
在这段时间内,秦桧一伙人还不断对韩世忠进行弹劾。韩世忠最清楚,岳飞被定下的罪行全部是诬告。他曾经质问秦桧:“王俊在《告首状》中陈述的事情,究竟有哪些是可信的?”
秦桧含糊地回答:“莫须有(意指,那些事情虽然不是很清楚,但大概也是有的吧)!”
韩世忠愤愤地说道:“莫须有,能够服天下吗?”韩世忠虽然没有被打进监牢,但他从此以后,“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骑驴携酒,日游西湖,最爱灵隐,以游山玩水消愁解闷。然而,浊酒一杯,浇不灭韩世忠心头的怒火,他忧心如焚地关注着岳飞冤狱,度日如年。韩世忠担忧国家的前途,担忧忠臣良将葬送在昏君奸臣手里!
岳飞在狱中受尽酷刑,也没有承认自己和岳云、张宪想要造反的事。他始终坚持说,一切都是别人捏造出来陷害自己的。岳飞甚至还绝食,表示抗议。
万俟卨急欲将岳飞父子及张宪铸成“谋反罪”,虽然用尽了心机,施尽了刑罚,但从十月十三日把岳飞投进监狱起,到十一月十七日,仍然搞不出一条足以成立的“谋反罪”证。万俟卨开始慌起来了,他们忧愁没有定罪的材料可以了结案件。
岳飞下狱的这一个月,正是宋金两国派遣使者频繁接触,谈判和约最忙碌的日子。十一月七日,兀术放扣押多年、已变节降金的南宋使臣魏良臣等人还宋,并批准了南宋主动提出的和议条款:
一、宋金疆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归金。
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纳贡银子二十五万两,丝织品二十五万匹。
金使者萧毅随同魏良臣至宋,和约顺利签订。十一月下旬,高宗正式宣布“大金国已遣使通和”。从此官方文件统称“大金”,不得斥骂“虏寇”、“夷狄”、“仇敌”等。
万俟卨对于岳飞死不认罪的行为十分无奈,后来他想出了一个计谋,他把岳飞的次子岳雷找来,到狱中服侍父亲。这实际上是对岳飞进行胁迫:你如果再不供认,我就抓了你一家!
从岳飞口中听不到想要的,万俟卨就又串通王俊,让他提供其他的罪证。于是王俊又“挖掘”出了岳飞的种种新罪状。首先是几年以前,岳飞被朝廷擢升为节度使时,由于年轻气盛,一时向人道:“我三十二岁就成了节度使,自古少有。只有开国的太祖皇帝,是在我这个年龄做了节度使的。”
第二是岳飞与部将议事时扬言:“国家今天景况不好,官家又不修德”,显然是攻击当朝皇帝;第三是岳云曾致函张宪,要张宪设法把岳飞弄回军中来,意图谋反。
他们抓到这个罪证,欣喜若狂,又使用酷刑逼迫张宪承认曾经亲耳听岳飞说过,并把这定为岳飞一桩严重的罪行。
岳飞并不知道,自己的许多无心之话,已经变成别人处死他的证据,正在悄悄地威胁到他的生命。
南宋爱国军民满怀悲愤,他们对皇帝、宰相的投降决策,敢怒而不敢言,对岳飞的冤狱暗中愤愤不平。独有一个住在南剑州的布衣(没有做官的读书人)范澄之,在《上高宗书》中大义凛然地斥骂高宗、秦桧“媚虏急和”:“昨睹榜示,遽以枢密行府见勘张宪,其谋有累于岳飞,遂逮系诏狱,连及妻子。天下之人,不知岳飞之罪,又畏扇摇之诛,莫不顾盼相视,彷徨不能去,如病喑之人,终日茹苦而不敢吐,何者?事出于疑似之间,而圣人难知者也……陛下方当迅雷震霆之怒,势不及于掩耳,而天下之民……不敢为陛下言……宰辅之臣媚虏急和,又决不为陛下言,是陛下卒不得而临照之”(《金佗续编》卷三十《南剑州布衣上皇帝书》)。
这个与岳飞素不相识的读书人的看法,正反映了当时南宋军民的普遍心理。他们根本不相信岳飞有罪,而认为这是冤狱,是宰相和一些大臣一手操纵的诬陷,甚至认识到这个冤狱的兴起与媚虏求和有密切的因果关系,与这个决策的裁夺者皇帝有关系。范澄之所说的意思是老百姓心事重重,彷徨不安,人民不敢讲出心里话,只好沉默,因为对一个位列将相的岳飞都可任意地投入监狱,那平民百姓又怎能不害怕呢?
范澄之的话不幸而言中,只因他上书揭露了事实,后来果然获罪被“窜死”!刚遭耿著事件打击的韩世忠,心里明白岳飞冤狱只是耿著事件的翻版,他万分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期待着事态向对岳飞稍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岳飞入狱之后,曾有一个叫隗顺的狱卒无微不至地关照着岳飞。另一位狱卒点化岳飞说:“我一直认为岳飞是忠臣,今日一看,竟然是逆臣!”岳飞不明其意,一再追问。这位狱卒说:“你精忠报国,功绩卓著,毫无不忠之处,却遭此残酷对待,你被释放之后,一定会感到冤屈而造反,一造反岂不成为逆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的冤案要一冤到底,不可能留你的活命,应该早做打算。岳飞不知是否理解了狱卒的点化,但是,狱卒的话肯定触动了他的神经,他悲愤填膺,从此之后只求速死。
在岳飞被捕期间,有很多官员和百姓上书朝廷,说岳飞无罪,请求朝廷明察案情,给予释放。齐安郡王面见赵构,恳求释放岳飞,自愿以全家百余口人的性命做担保。进士智浃和布衣刘允升、范澄等分别上书高宗,为岳飞鸣冤。范澄明确指出,“将帅之间互相残杀,无异于为逆贼报仇”。参与审判岳飞案件的大理寺少卿薛仁辅和大理寺丞何彦猷、李若朴维护公道,力主保全岳飞的性命。
但是赵构都不为所动,他和秦桧已经泯灭了良心,他们千方百计地罗织罪名,要置岳飞于死地。
万俟卨把审讯人员召集在一起,商讨应该给岳飞判处什么刑罚。
由于意见不一致,判决书没有炮制出来,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九日,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气。只有秦桧还深锁眉头,为岳飞一案的拖延未决而一筹莫展。
秦桧的老婆王氏,是一个比秦桧还要心狠手辣的人,那天,正是腊月二十九日,秦桧同夫人王氏在东窗下烤火饮酒,忽然有家将送进来一封密信。秦桧拆开一看,原来是心腹家人徐宁从外地递来的一张民间传单。一个叫刘允升的百姓,悄悄写了岳飞父子受屈经过的传单,挨门逐户地分派,准备约定日子上万民书请愿,要替岳飞申冤。秦桧看了,双眉紧锁,十分愁闷。王氏忙问原因,秦桧将传单递与王氏,说:“自从我因假传圣旨将岳飞父子抓进监狱,民间都说他受了冤屈,想要上万民书。倘若这事传入宫中,岂是儿戏!如果放了他,又怕违了四太子之命,因此疑虑不决。”王氏将传单看了看,立即投入香炉中,用火钳在灰上写下七个字:“缚虎容易纵虎难。”秦桧看了,点了点头,把字迹抹平了。
正在这时,万俟卨派人送来黄柑给秦桧解酒。秦桧收了,吩咐丫环剖来下酒。王氏道:“不要剖坏了!这个黄柑,就是杀岳飞的刽子手!”秦桧问:“这话怎么说?”王氏说:“将这柑子掏空了,写一张小票藏在里边,叫人转送给万俟卨,叫他今夜在风波亭结果了岳飞三人!这桩事不就完结了吗?”秦桧大喜,立即叫人去办。
大理寺狱官倪完是个忠厚正直的人,对岳飞三人十分照顾。这一天是除夕夜,倪完特地准备了一桌酒菜,亲自送到岳飞房内,岳飞谢了,倪完便在旁边坐下相陪。他们一边喝酒,一边闲谈,忽然觉得寒气逼人。倪完起身一看,原来外面下起了雨夹雪。岳飞想起自己一心尽忠报国,却遭此牢狱之灾,心中凄苦,便叫倪完取过纸笔来,修书一封,递给倪完道:“恩公,如果我死了,请恩公前往朱仙镇,那儿有我的好友施全、牛皋护着帅印,还有一班弟兄们。他们个个是英雄好汉,如果他们得知我的死讯,必做出不忠不孝的事来。恩公,一则救了朝廷,二来也成全了我岳飞的名节!”
倪完接过书信藏好,说道:“如果元帅有什么三长两短,小官也不贪恋这点俸禄,带了家眷回乡去。小官家离朱仙镇不远,一定将书信送去!”
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等通过秦桧,匆匆报上一个奏折,要将岳飞处斩。
高宗将大理寺的定案报告进行了修改,将岳飞的“斩刑”改为“赐死”,将岳云的判决由三年徒刑改为死刑,暴露出高宗对岳飞父子无比的仇恨心理。
约摸二更之后,一个狱卒轻轻地走过来,在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一听,脸色大变。岳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惊慌?”倪完知道瞒不过,只得跪下,说圣旨下来了,叫岳飞父子到风波亭去接旨。岳云、张宪知道大限已到,不甘心乖乖受死,但被岳飞喝住。狱卒上来将他三人捆住,押往风波亭。
接着,岳飞接过狱卒手中的毒酒,一饮而尽。张宪、岳云当即绑赴刑场斩首。就在这一天,即农历除夕前一天,历史上的伟大民族英雄岳飞,在临安大理寺中遇害,时年三十九岁。岳云仅二十三岁。
从此再也没有那个一心想要“精忠报国”的岳飞了,皎洁的月光,委婉凄凉,诉不尽这悲愤的伤,收复中原也成了一个梦,一种奢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让一个沙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就这样地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