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餐饮业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数量型发展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和品牌建设阶段,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品牌建设特色化、市场需求大众化、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发展新格局。
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餐饮业是一个极富成长性的朝阳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业已成为国内消费需求中发展速度最快、增长幅度最高的行业。此外,飞速增长的餐饮投资也为我国餐饮业的稳步增长注入了一支强心针,据国家统计局于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5%。
一、中国大陆餐饮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大陆餐饮业发展特点
1.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不断增长,餐饮业增长速度较快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提高,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加快,居民外出就餐花费持续升高。全年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达到680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118.4倍;自“八五”计划以来,人均餐饮消费年均增长23.2%)。同年,有11个省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超过全国水平,其中超千元的有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辽宁等6个省市。2008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餐饮业零售额已超过6000亿元,预计2010年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人均年消费1500元。
1991~2005年15年间,我国餐饮业营业额平均增长22.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快7.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91年的5.2%提高到2005年的13.2%。
2008年餐饮业零售额达15404亿元,比2007年增长24.7%,在海外,中餐不断攻城略地,2008年中餐更首入北京奥运食谱,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根据历年数据分析,预计到2010年,中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0000亿元,餐饮业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实现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2.餐饮消费作用明显,扩大内需贡献突出
根据1976~2005年30年的餐饮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前15年贡献率在2.19%~7.21%之间,年均值约4.91%,从形态上看,属于缓坡慢起的变化状态;1996~2005年的后10年则上升到10.72%~17.41%之间,年均值约16%,表现形态为数据指标波动上行,表明餐饮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餐饮业是居民休闲消费、社交消费、喜庆消费、会展消费和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事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强劲的餐饮消费对化解收入存量、拉动经济发展效果显著。1991~2007年,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22.3%,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高7.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2007年,餐饮业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截至2007年底,我国餐饮业经营网点达281万家,从业人员1128万人,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手工业、装饰装修业、餐饮食品设备加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3.产权形式多元化,竞争格局激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世界上多种新型餐饮业态及形式在中国餐饮市场得到迅速发展,我国餐饮业的业态结构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餐饮市场细分不断深化,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业态快速发展。中餐在总体规模上依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但在中国这种“绝对主体”有向“相对主体”转变的趋势,各种业态的比例正不断发生变化,2007年我国正餐营业收入(限额以上)已从2005年的55.90%下降至50.32%,快餐已占据经济发达省份的绝对优势,休闲咖啡厅也正在迅速地抢夺我国餐饮市场份额。随着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不断涌入,风险投资和股票上市的成功运作,我国餐饮业产权形式趋于多元化。
4.产业集中度水平有所提升
《2005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分析报告》中指出,2005年我国餐饮业百强企业营业额为681.23亿元,比2004年增长21.3%,占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的7.7%,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百强企业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4%;《2008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2008年餐饮百强企业销售额更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19.08亿元,餐饮业产业集中度水平虽然已有所提升,但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如美国前50名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占比高达20%以上,因此,产业的集中度水平仍有待提高。
5.品牌经营效应凸显,连锁经营发展较快,现代化步伐加快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注重品牌经营,餐饮连锁经营扩张步伐加快,目前国内餐饮市场呈现出多元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的特征。2007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集团共有410家,平均拥有门店数量为41家,平均零售额为1.8亿元。全聚德、小肥羊等知名餐饮企业通过加盟、合资等方式走向海外。现代科技成果不断融入餐饮的产品加工、管理经营、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加速了餐饮业标准化和工业化进程,促使餐饮业从传统手工生产转向现代化生产。
其中,在全国连锁餐饮业发展较快的七个省市中,又以北京、重庆、广东位居前列,其销售额分别占全国连锁餐饮消费总额的14.35%、13.93%和12.27%。三省市合计占40.55%。但连锁业的发展很不均衡,差异明显,在上述七省市中,江苏的销售额只占全国总销售额的6.05%,山东也只占6.65%,但值得肯定的是,连锁餐饮企业间的这些差距正在逐渐地减小。
6.地区餐饮发展不均衡
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餐饮业零售额最大,中部地区增长贡献率最强,西部地区餐饮业零售额占本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以下简称社零比)最高。东部地区11个省份零售额为5007.7亿元,占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的56.4%,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占东部地区社零比12.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4.8%和2.1%,广东、山东、江苏省零售额依然位列东部地区前三名;中部地区8个省份零售额2150亿元,占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的24.2%,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占中部地区社零比13.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8.2%和2.5%,河南、湖北、湖南省仍位居前三名;西部地区12个省份零售额1724亿元,占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的19.4%,比上年同期增长15%,占西部地区社零比14.9%,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5.8%和2.2%。
从省份来看,在零售额方面,广东省以1174.3亿元雄居全国之首,山东、江苏、四川、浙江分别名列全国前五位;在增长率方面,吉林、山西、上海、天津、海南分别以53.3%、28.9%、25.4%、20.9%、20.9%位居前五名;在贡献率方面,吉林、海南、上海、四川、山西分别以43.5%、25.1%、22.4%、20.5%、20.1%位居前五名。
从城市(指省会城市以上)来看,2005年超过百亿元零售额的城市共17个,上海、广州、北京、成都、西安分别以350.3亿元、301.7亿元、267.9亿元、205.4亿元、205.4亿元位列前五名,上海市第一次取代广州市维持多年的餐饮“霸主”地位;在增长率方面,上海、长沙、郑州、南京、天津、武汉、宁波等7个城市位居前七名;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看,西安、成都、大连、广州、郑州、长沙、济南、天津、重庆、沈阳等10个城市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安、成都两市在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二)中国大陆餐饮业发展趋势
1.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
随着家庭厨房社会化和外出就餐经常化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家庭消费为代表的大众化餐饮市场和节假日市场不断扩大,快餐、小吃、家常菜和风味酒楼市场继续看好,餐饮食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据调查,家庭私人消费在很多餐馆的消费比重中已占到80%,企业节假日市场的经营额较平日普遍增长20%以上。家庭消费中食品消费的比重继续攀升,节假日市场和旅游市场对餐饮业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制约因素影响,2009年我国餐饮业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国内市场环境将进一步趋紧,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较多,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但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基本面较好,蕴藏的消费空间巨大,随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系列措施带动作用的显现,餐饮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2.个性化餐饮消费日趋明显
餐饮消费市场已从价格、品种选择为主,向价格、品位、氛围、服务和品牌文化等综合型方向转变,选择性和理性化消费特点日趋增强。人们消费更加注重卫生、环境、服务、特色等需求,追求品牌店、特色店和名牌餐饮企业的势头更加明显。餐饮市场上个性化特色经营突出,品牌、特色餐饮备受青睐。
3.高档会议餐和商务宴请齐头并进
随着我国商务贸易领域的快速发展,会展业的持续升温,会议餐和商务宴请将会成为我国餐饮业的又一增长点,并且还将呈现两极分化的可能,即高档宴请和商务用餐将会有极大的发展,形成齐头并进之势。
4.健康餐饮引领未来发展趋势
餐饮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整个餐饮行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准入缺乏统一标准;市场秩序不规范,不少餐饮企业餐桌污染严重,环保卫生不符合标准,食品不安全、不令人放心;原料的残留物超标,污染严重,超量使用化学物品,一些地方菜篮子工程使用的化学品更是超标。天然、绿色、健康和保健食品将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追捧。餐饮业需要更加关注餐饮企业的整体素质,净化整个行业的市场环境,使餐饮符合人们绿色消费的需求。
5.连锁经营成为未来主攻方向
“麦当劳”、“肯德基”的成功经验,使国内餐饮业看到了连锁经营的种种好处,纷纷将连锁作为主攻方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餐饮业普遍应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在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多业态的餐馆、快餐连锁企业。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有79家,营业额占百强的85.6%。连锁经营对餐饮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国家经贸委已将特色餐馆连锁经营、快餐送餐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和中心厨房建设、厨房工程建设等,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公安部门、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引导餐饮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随着一部分没有连锁能力、管理混乱的连锁公司逐步退出市场,一些优秀的连锁企业将应势而生。
6.餐饮业态将更加多样化
业态,简而言之就是“营业的形态”。随着国外资本、管理和品牌的大举进入,中国餐饮市场的饱和度将越来越高,餐饮的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趋势增强。当前,我国餐饮市场呈现多业态竞合发展态势,主要包括各种档次的中西餐厅、中西快餐店、各式休闲娱乐餐厅、固定或流动小吃店等。在中国传统菜系越来越淡化的同时,国外的菜系却得到强化和突出,法国菜、俄罗斯菜、意大利菜、土耳其菜、越南菜、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均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餐饮形式也紧随其后,休闲餐饮、浪漫餐饮、沙龙餐饮、旅游餐饮、娱乐餐饮、会展餐饮、网络餐饮、邮递餐饮等将会更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餐饮企业在品牌特色化、运营产业化、业态多样化、店面小型化等方面的特点将更加明显。
二、港澳台餐饮业发展概况
(一)香港餐饮业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
1.香港餐饮业发展现状特点
美食天堂——香港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传统中餐、正宗法国菜、日菜、韩菜、泰菜、意大利菜极为普遍;此外,在香港还能尝到不多见的地中海菜、尼泊尔菜、北越菜、西班牙菜、阿根廷菜、葡国菜、俄国菜、澳洲菜、印度菜、古巴菜、美国菜等,而伊斯兰风味的菜肴却较为少见。
(1)香港餐饮供应量大,种类多,能够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香港本地人比较喜欢消费价格实惠的中国菜、泰国菜、印度菜、日本料理和韩国料理。具有香港风味的一些大排档、茶餐厅和甜品店极受本地人欢迎,价格非常实惠,是人们品尝小点,喝下午茶的好地方。海鲜非常流行,各类水产品价格便宜,鲜活是其最大的特点,香港本地人喜欢节假日举家前往吃海鲜。另外,还有不少中式、法式、越式的情调餐馆,兰桂坊、Soho一带是高档中西美食聚集地,世界各国美食应有尽有。主体餐厅也是其一大特色,虽然价格不菲,但名气很大,颇受欢迎。
(2)中、西快餐需求量大,与香港人快速的生活节奏密切相关。截至2004年底,香港共有餐饮企业1.2万家,其中粤菜餐馆2000家,茶餐厅5000家,快餐店2000家,京川沪等餐馆1000家,其他餐馆1500家,代表中、西式快餐的茶餐厅和快餐店两者的数量总和占了香港餐馆总数的58.3%,可见,在香港这个快节奏的现代化大都市,对于大部分午餐时间只有1~2个小时的蓝领或打工一族而言,方便快捷的快餐无疑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3)粤菜和茶餐厅是香港餐饮消费的主流。从2004年香港餐馆营业额来看,粤菜酒楼营业额为288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42%,茶餐厅营业额为210亿港元,占总额的31%,前两项和已占香港餐饮总营业额的七成以上,剩下的三成由快餐店和其他菜系的餐饮企业瓜分,可见,香港餐饮消费市场的主流依然是传统的粤菜和极富香港特色文化的茶餐厅。
(4)香港餐饮业易受内外相关因素影响。香港餐饮市场易受内、外因素影响,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与其他菜系餐馆比较,经营粤菜酒楼的成本较高,特别是海鲜和鱼翅酒楼在食物成本方面比一般酒楼要高;另一方面,还可能与香港大环境有关,2002年正面临经济滑坡,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等均大大影响了各行业的发展,2003年SARS肆虐也对餐饮市场造成了巨大打击。
(5)物价水平高,拥有税务、法律、程序等多方面优势,招商引资方便进入。一般来说,香港的物价水平比内地高,因此,工资水平的绝对值也比较高。在香港从事餐饮业的员工每月工作26天,每天9~10个小时,最底层的杂工每月平均薪金为6113港元,最高级的总厨每月平均薪金达18700港元。
香港商营企业在税务制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企业需要交纳的税金包括企业所得税(17.5%)和预提所得税(5.25%~17.5%),其他像资本增值税、关税、增值税或商品及服务税、股息所得税等均不纳税,香港在经营餐馆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善,透明度高,已有的法例涉及商营牌照、食物牌照和食肆牌照分类等三个方面。另外,在现行法例的基础上,还对经营餐馆的企业提出了如食品安全、环卫环保、劳工条例、职业安全、强积金制度等若干注意事项。
在香港注册成立餐饮企业有相关要求,首先要向公司注册处提交申请,进行商业登记,取得相关商业牌照后方可营业。2000年7月,香港投资推广署成立,其角色是负责推广香港作为亚洲贸易、投资及商业中心的众多优点,同时,为各有意在港寻找直接投资机会的商家及公司提供持续性支援,向他们提供资讯、寻找商业伙伴、协助与政府部门沟通和处理各种事宜。香港投资推广署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外来投资的烦琐程序,使外来进入者更容易、更方便地实现异地投资。
2.香港餐饮业发展趋势
香港作为亚洲举足轻重的城市和金融中心,商机无限。低商业税率、优良的基础建设、高效专业的人才储备、透明度高的法律制度、优越的营商环境等均得到了许多来港投资的餐饮企业主的认同,香港是中外企业拓展新市场的坚实跳板,因此,很多投资商都会选择到香港开创自己的事业。
(1)香港各类餐饮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从餐饮业食物处所发出的营业牌照数目来看,从1997~2004年,香港餐饮企业的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1997年香港普通餐馆有6219家,小食餐馆有1799家,2004年普通餐馆和小食餐馆均增加1000多家,2006年第二季度与2005年同期相比,非中式餐馆数量上升了12%,中式餐馆数量上升10.2%,快餐店数量上升7.3%,酒吧数量上升3.7%。2006年上半年与2005年同期比较,香港餐馆总数上升了8.8%。
(2)香港餐饮总收益有7~1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餐饮收益数字显示,2006年第二季度餐饮总收益为1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1.1%,餐饮业每日进账超过1.63亿港元。按餐饮类别分析,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第二季度非中式餐馆的总收益上升12.7%,同期,中式餐馆的总收益上升11.9%,快餐店的总收益上升9%,酒吧的总收益上升3.2%。以半年计,2006年上半年与2005年同期比较,餐饮总收益上升10%,2006年第三季政府公布的餐饮业数据显示,香港餐饮业总收益为153亿元,同比增长7.1%。
(3)外出就餐观念转变,香港节庆假日餐饮市场出现供不应求趋势。每逢元旦、中秋、圣诞等中西方大节庆,香港多数市民都会选择外出用餐,不论是数百港元一位的自助餐,还是动辄几千港元的“年夜饭”、“团年饭”、“圣诞大餐”等都供不应求,市场异常红火。
(4)香港向川菜伸出欢迎之手,国内著名菜系在港将有用武之地。2006年,在“‘立足香港,迈向国际’——内地餐饮业如何在香港发展”介绍会上,港川两地餐饮主管部门和协会达成了协议,均表示会提供全面的服务,简化程序,共同协助川企有效规避赴港投资风险。
香港具有简单税率、金钱与人才自由流动、完善法制制度、公平竞争环境以及优惠的免税政策,投资推广署还推出“投资香港一站通”服务,专为有意赴港投资及开业的内地企业提供一站式免费服务。近一两年来,“京川沪”菜系乘内地市场的“盛势”,大举南下,一时间成为香港各类餐厅炙手可热的“招牌菜”。川菜在港已有不俗表现,位于香港本岛的三家“谭鱼头”川菜馆全线飘红,收益颇丰。
(二)澳门餐饮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澳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其食材源自四面八方,有北来的山珍,还有南来的海味,鲜活生猛,品质一流。多元文化的完美结合正是澳门餐饮业独特的魅力。
1.餐饮文化交融,打造澳门饮食的“新”招牌
澳门最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是葡国菜,葡国菜分为葡式、澳门式两种。葡式葡国菜的名菜有红豆猪手、青菜汤、马介休等,葡萄牙本土的葡国餐以新鲜海产品,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品为主。400年来,澳门人和葡国人和睦相处,使澳门的葡国餐注入了大量地域特色,兼收并蓄了葡国、印度、马来西亚及中国粤菜的烹饪技术,对原葡国菜进行改良,取长补短,保留了葡萄牙老殖民者远征他乡,为了在海上航行数月而腌制咸鱼的传统。再创作后的澳门葡国餐,融入了广东菜的特色,色香味俱佳,成为一个中西合璧产物,著名的菜式有如非洲鸡、果亚鸡、辣大虾、烧牛尾、葡国鸡、葡国腊肠、沙甸鱼等。尝葡国菜成了游客是否“真正”游览过澳门的标志。
2.业态众多,产品丰富多样,风味独特
中餐在澳门随处可见,中式酒楼十分地道。传统粤菜烧鸡、蒸鱼、鱼翅汤、烧乳猪,北方特色菜北京填鸭,还有早茶点心虾饺、烧卖、粉果之类的糕点应有尽有,品种多样。澳门酒吧的种类也很多,有五星级酒店里的豪华酒吧,有开怀畅饮的本地酒吧,还有音乐酒吧,近年来,葡式咖啡室也成为澳门新兴的饮食场所。经济实惠的小食店能够品尝各式粥品、粉面、云吞水饺、姜汁撞奶等地道风味小吃。菩提禅院的素菜可以满足素食主义者的要求,氹仔和路环还有许多烧烤店,回味无穷。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台湾式茶坊更是澳门游客和居民休闲聊天的好地方。杏仁饼、蛋卷、薄脆、花生糖、鸡仔饼、肉干等小吃是澳门最有名的小吃,深受游客欢迎。
3.包容性强,深受外来餐饮文化的青睐
澳门是个多元化、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葡国菜,而且,随着内地港澳“自由行”政策的不断放宽,内地游客及内地餐饮业界大举进军,粤菜、闽菜、川菜、上海菜等餐馆四处开花;澳门近年的赌权开放,引来了美国拉斯维加斯“牛仔”餐的加盟,大街小巷不时冒出日本料理、韩国菜馆、泰国餐厅等特色餐馆,时下的澳门餐饮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4.盛大的美食节推动了澳门饮食文化进一步发展
11月金秋时节,一年一度的澳门美食节给中西美食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今天的澳门饮食市场中西美食荟萃,南北风味纷呈。更有“不出澳门半岛,遍尝天下美味”之说。
(三)台湾餐饮业发展现状特点
台湾“经济部商业司”出台的行业营业项目标准对餐饮业作了如下分类,餐饮业分为一般餐馆和速食餐馆两类,其中速食餐馆还包括小吃店类和饮料店类两种。
1.各类餐饮形式定位明确,目标客源清晰
台湾餐饮市场上现有的各类餐饮形式的定位和目标市场如下:中式餐馆的客源一般是有薪阶层的家庭和商务客人;西式餐馆深受中、壮、青年食客喜爱;速食快餐店的主要客源是儿童青少年和繁忙的上班族;日式料理的目标客源定位是中壮年客人;蒙古烤肉深受有小孩的家庭和商务客人欢迎;火锅是一般大众化的餐饮形式。
2.创新综合餐饮形式大有可为
西式和速食餐馆均有不错的客源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综合了两种形式的餐馆其客源量会叠加,大大增强了其综合竞争力,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多种餐饮形式综合起来的新个体无疑是台湾餐饮消费市场的新宠。
3.风味小吃在台湾餐饮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吃是了解台湾的一种方式,台湾全省共319个乡镇,各地皆有美味可口的小吃。其中,台南市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小吃聚集地,小吃花样繁多,早已享有盛名,其中“度小月担仔面”和“黑桥香肠”两种小吃深受食客偏爱。此外,台湾较有特色的小吃还有:高汤馄饨,九份牛肉面,老天禄,基隆“鼎边锉”,彰化肉圆,臭豆腐,棺材板,风味肉粽等。台湾还盛产各种热带、亚热带水果,街上到处是水果摊,吃水果也是台湾人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外卖便当类业态发展迅猛
台湾人饮食消费中有“叫外卖,送便当”的概念,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既方便又节省时间的做法,现在很多的小吃店、快餐店、速食店等均有免费送货服务,这将是繁忙的上班族、夜宵族解决一日三餐和夜宵的最佳选择。
5.家庭式经营模式大有可为
台湾以小吃著名,经营小吃的店铺面积不需要太大,甚至很多客人喜欢把食物带走,因此,非常适合家庭形式的经营方式,自家开铺既可减少铺租、水电杂费等经营成本,还可以更灵活地掌握经营时间,使出售的小吃给人以“地道”、“风味”的感觉,这种准入门槛低、经营成本低的餐饮经营方式将越来越受到潜在进入者的欢迎。
6.台湾餐饮业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台湾餐饮业在经营发展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经营和从事餐饮业的人员素质偏低;从事餐饮业的员工流动率过高;很难招聘愿意从事餐饮业的人员;餐饮铺位、店面的购买、租赁困难;行业运作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高;餐饮产品和服务品质难以辨识;行业标准化程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