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纲纪修明:说说永宣之治那些事儿
33030400000022

第22章 迁都北京,促进统一(1)

京师是国之根本,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重地,建都或迁都都是一件重大事。明太祖朱元璋犹豫再三,后终于决定以南京为京师。明成祖即位后,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营建,然后正式迁都到北京。明成祖既然在南京登上了皇位,为什么非要迁都到北京呢?

明成祖营建和迁都北京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这就是明初的建都问题。朱元璋的势力是以南京为基地发展起来的,他也是在南京即的皇帝位。但是否就建都南京,朱元璋却长期犹豫未决。论地理条件,南京背靠钟山,面临长江,虎踞龙盘,形势险要。论经济条件,江南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从这两方面来看,南京的条件很优越。但从军事的角度考虑,当时的主要威胁是北边的蒙元残余势力,而南京距北方前线太远,不宜调度。

明成祖即位后,仍以南京为京师。礼部尚书李至刚善于揣度人意,知道明成祖对北平感情深,遂于永乐元年(1403年)向明成祖建议,说北平“为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中都之制,立为北京。”明成祖很高兴,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与南京并列的都城,称行在(陪都),自己也长期住在那里,而很少住在作为京师的南京。因天下初定,明成祖没有正式迁都北京,但他迁都的打算却一直存在。

北京是元朝的首都。元代至元四年到至元二十二年(1267~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故址在今北京城西南广安门一带)东北郊外,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都城,它就是大都城。在大都城中心太液池(即今中海、北海)东西两岸,忽必烈建造了宏伟壮观的皇城。元灭亡后,明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为首都,大都更名北平。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分封诸王,以四子朱棣为燕王,驻北平。次年,下令将元西宫改作燕王府,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派朱棣的姑舅表兄李文忠到北平,对燕王府大加修建,洪武十二年(1379年)完工,次年朱棣住进此府。

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朱棣下诏让群臣议迁都北京,闰七月十一日,文武群臣请建北京宫殿,以备皇帝巡幸北京时居住。永乐皇帝接受这个意见,永乐四年闰七月,明成祖颁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当时,除派大员到各地督采木料外,还遣人烧造砖瓦,征发工匠,调遣民丁等,但大规模营建北京宫殿的工作并未真正进行。

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死去。明成祖没有把她安葬在作为京师的南京,而是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为她建造寿陵,这就是今天北京十三陵中的长陵。永乐十一年(1413年)将徐皇后安葬在这里后,长陵仍在继续营建,永乐十四年(1416年)才告竣工。此事清楚表明了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打算。

永乐七年(1409年)和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又两次对蒙古大规模用兵,营建北京宫殿的事实际上停了下来。正式营建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这在《明实录》中有明确记载。但永乐四年(1406年)营建北京的诏令告诉人们,明成祖一直有迁都的打算。

明成祖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一定要把首都迁移到北京,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有人认为,朱棣之所以不把南京作为都城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种“负罪感”。南京是他的侄子建文帝坐皇位的地方,为了夺取皇位,朱棣大肆杀戮,残害前朝忠臣,不少人死得非常壮烈。据《罪惟录》记载,他即位后曾“微语尚书茹常:‘朕毋得罪于天地祖宗乎?’”心中不免内疚,担心自己“得罪于天地祖宗”。尽管他坐稳了皇位,但在心理上仍十分不安,他甚至害怕建文帝可能回来。也许是出于难言之隐,才考虑把都城移到自己的根据地——北京来。

不少历史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朱棣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政治家,不可能因为这些心理因素而迁都,他迁都是具有远大战略目光的。

学者认为,加强北边防务,抵御蒙古的军事需要是迁都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当时北元残存政权又开始蠢动。元朝灭亡后,逃窜漠北的蒙古贵族,因内部争斗势力已经相当衰微了,取而代之的是鞑靼和瓦剌两个新部族的出现,造成北方威胁不断。从1409年起,为了对付蒙古贵族的南犯,明成祖先后五次北征,使明代社会经济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但是蒙元势力对明王朝的威胁一直没有解除。这也正是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无法解决的一块心病,将首都移至北京,有利于皇帝对北方军事的领导。

明成祖即位后,成功地招扰了黑龙江流域的女真诸部,使黑龙江下游一带尽入中国版图。明成祖又积极经营西北,陆续在嘉峪关外设立哈密等7卫。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东北和西北的大片疆土,建都北京比建都南京显然更为有利。学者认为,他迁都是具有远大战略目光的,完全是为了占据战略要冲,是为了扼守“燕赵锁钥”。这正如明末人孙承泽所说:“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真定以北至于永平,关口不下百十,而居庸、紫荆、山海、喜峰、古北、黄花镇险扼尤著。会通漕运便利,天津又通海运,诚万古帝王之都。”北京地理位置适中,又有险可守,这也是建都的重要条件。在中国大陆东部,自大兴安岭向西南,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线以东,地势陡降,形成这种山岳与平原高低悬殊的形势。北京即处在分界面边缘部位,低平地带在平面上形如海湾,贴近山麓地带地势稍高,成为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和行走的通道,村落和城市在此逐渐形成,并成为从中原地区通向东北、塞外的门户和保护中原农耕文化不受侵扰的关隘。

由此可见,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长远打算。

朱棣是在北平起兵篡位的,在他登基后立即宣布以北平为北京,并在北京设立六部。永乐四年(1406年),他下诏营建北京宫殿。永乐七年(1409年)后,朱棣多次北巡,长期在北京居住,并叫太子在南方处理政务,上奏的奏章都要送到北京来审阅。北京这时已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永乐十四年(1416年),又下令营建北京宫殿,到永乐十八年,最终完成了北京宫殿的营建,历经十余年。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下诏大赦天下,还下令把宫廷和百官都迁到北京。然而,就在四月初八那天,北京新宫中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被雷击而燃起大火,顷刻间成了残垣断壁。阁臣杨荣指挥卫士冒火进行抢救,除了一些重要图籍被抢救出之外,三大殿落得个片纸未留。这场灾难事发突然而且损失很大,引起一场很大的风波。最后主事萧仪被杀,此事才算了结。

这场沸沸扬扬的风波,不仅由于三座宫殿被焚烧,也因为一场由来已久的迁都之争。

为什么打下江山,却难以定都呢?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全国的统一,朱元璋感到对北边之地鞭长莫及。当时虽有人提出可在汴梁定都,还有人主张建都元大都,朱元璋却不愿走宋元的老路。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子朱标受命前往西北巡视,回京后献陕西地图,向皇帝叙述自己的迁都计划。不料,次年四月,朱标病故,迁都计划未能实施。迁都之事也被暂时搁置起来。

直至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又重提迁都之事。但是如何保证迁都成功呢?朱棣非常谨慎,因为迁都对社稷的安危影响甚大。后来决定先建都城后搬迁。朱棣这样做目的很明确,修建北京城是太祖朱元璋留下的旧制,人们必须接受。即便不同意也不敢说出来,但若明确说要迁都,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先改北平为北京,随之在北京设置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