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朱棣迁都确确实实体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也就是他的“英雄方略”。
当时,朱棣已将镇守边塞的宁王、谷王内迁,并将处于北京东北的大宁都指挥使司南迁至保定,山西行都司的一些卫所也迁到北京以南,因而北部边防面临着空缺,使北京直接面临前线,多数人根据这一点认为,抵御蒙古人的南下是朱棣迁都北京的真正目的。其实,朱棣另有所图,永乐十四年(1416年)六部都察院给朱棣上的一道奏疏中,将朱棣迁都的本意清清楚楚地表述出来:第一,朱棣的“龙兴之地”是北京;第二,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颁布的迁都诏更明确提出要“君主华夷”,而北京“实为都会”。因此,“君主华夷”、“控四夷,制天下”便是朱棣迁都北京(即元大都)的主要目的。
朱棣成功进入帝都应天,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但也暴露了大明朝廷的缺陷——没有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北平就没有安宁的日子。趁靖难之役,大明朝廷周边的藩属国,纷纷发动叛乱,打独立战争。最为突出的是,趁北平空虚,蒙古军队屡次南下。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安排中,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杈负责保卫北方。靖难之役爆发后,不仅朱棣的军队全部投入南方战争,甚至连宁王都被收编。没有专门对付蒙古骑兵的朵颜三卫,蒙古军队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更糟的是,北平守将沈永是个无能之辈,一味听任蒙古骑兵烧杀抢掠,还隐瞒不报。直到大批难民如潮水般涌向南方,中央才知情。朱棣听说后,勃然大怒,拖出沈永,一刀砍了。
蒙古大军南下侵犯一事,促使朱棣作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因为朱棣的这个决定,大明朝政治格局从此改变,并且影响后来的清朝,甚至影响今天的中国。
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向群臣宣布,迁都北平。
这项诏令刚刚颁布,朝廷内部即刻分裂为两派,北方一派举双手赞同迁都,南方一派不同意迁都。北方一派以朱棣为首,附和者多是参加靖难之役的武将。理由很简单,他们的家在北平。到了南方后,吃得不习惯,住得不习惯,连天气都适应不了。
朱棣虽然生在应天,可是他的大半生都在战乱中度过。朱元璋打天下时,非常繁忙,连给朱棣取个名字的时间都没有。还有,不满21岁,朱棣就被派往风沙肆虐的北平。那时的北平,除了一座破城,一无所有。
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朱棣在北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养了自己的军队。北平不仅是朱棣的根基,还是他的家,拿北平与应天相比,朱棣觉得,应天只是皇权的象征。再说,朱棣的皇权是抢来的。如果将帝都迁到老家北平,不仅可以证明他的合法性,也好开展他的千古帝业。
反对迁都的南派,大多是从小就生长在南方的儒学之士。他们也是习惯了应天懒散的生活,爱好优美的山清水秀的风景。如果到北平,不仅风沙大,连水源供给都不充分,叫人怎么活。在这批儒学之士心里,北平只适合当兵的人驻守。
尽管反对派的呼声很高,意见很大,朱棣还是力排众议,坚决迁都。朱棣的意思是,迁都北平是死命令,只可以实行,没有商量的余地。遇见这么一位英明神武的铁腕皇帝,南方的反对派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反对派问朱棣,如果迁都北方,粮食问题怎么处理。
那时的北方还没开发,一大片接一大片的不毛之地,不适宜种植庄稼。如果全国的重心向北平移动,必定会牵连很多的人。倘若粮食供给不足,必然发生叛乱。再说,如果不安排好相关配套设施,肯定有一大部分人违背诏令,死拖活赖,不肯搬离应天。如此一来,明朝就可能出现两个政治中心。朱棣远在北平,就不能控制应天。倘若前朝余孽在应天发动叛乱,朱棣的皇位就危险了。
面对这个大难题,朱棣从三个方向开始工作。首先,派遣军队开凿从应天到北平的漕运,保持河流通畅。其次,大力修建北平城,无论如何,一定要建得比应天大,比应天富丽。再次,迁移百姓,让他们去开垦北平周边的土地。
首先修好的是水利工程,在奏章里,工部尚书宋礼写道,“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在中国历史上,开凿运河的朝代很多,数明朝最成功,因为没有引发大的叛乱。公元1421年,北平城修建工程竣工。朱棣一声令下,全国迁都。为了修建北平城,前前后后仔细算起来,一共修了十五年,共征调军工、民工累计二三十万人。在这期间,整个大明的重心都向修建北平城这个浩大的工程倾斜。无论是工匠、粮食,还是建筑材料,朝廷第一个先满足修建北平城。
现在的紫禁城,就是朱棣留给后世的杰作。不算护城河与城墙之间的绿化带,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宫殿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的建筑严格按照“井”字形布局,规划得非常整齐。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北平城不仅建造得金碧辉煌,体现了皇家的气派,甚至还建设了下水道系统。
坐在北平城,看着整个大明的版图,朱棣开始了他梦想的千古帝业。但是,迁都北京后,发生了无数令人心惊肉跳的天灾,全国的很多大城市都发生火灾。联系起朱允炆是自焚而死的,很多反对迁都的南方大臣就借题发挥,指责迁都的过错。
听了这帮腐儒的言论后,朱棣勃然大怒,将呼声最强烈的萧仪给杀了。杀了萧仪后,朱棣放出话来,迁都是一项死命令,无论如何,必须执行。如果有谁胆敢违背,萧仪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榜样。
如果没有朱棣的坚持,北平就不会成为大明的国都。朱棣依据北平起家,北平城仿佛被上天注定了,要见证朱棣的永乐盛世。
费正清认为,朱棣迁都北平,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原因,北京优于其他一切地方;它既可以充当对付北方入侵中国的堡垒,又可以作为支持皇帝在北方执行扩张性政策的一切活动的中心”。(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明史》)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而论,北平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首先,非常广袤且平坦的肥沃土地,为大批驻扎的军队和迁移到北平的百姓提供生活供给。其次,北平一带处在南方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带,非常敏感。控制住了北平一带,向内可以守卫大明疆土,向外可以进一步扩展。
诚如费正清所说,“迁都北京之举在军事和经济组织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变他,这些变化与新的行政要求以及边境各地区的防务有关”。(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明史》)
作为见证永乐盛世的帝都,北平静静地等待着,等待朱棣发展他的千古帝业。
是的,朱棣迁都北京,在明朝是一件大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定都北京,是推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的一个重大步骤。而朱棣的北迁国都,在元朝统治的基础上,更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保障国家的安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举措,表现了朱棣的远见卓识和博太胸怀。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明成祖迁都北京无疑是一个正确举动。它适应了我国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祖国的统一。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对朱棣迁都北京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给以高度的评价:“以北京作为一个政治军事中心,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保证国家的统一,从这点来说,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正确的。”吴晗把建都北京同“保证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就充分说明了把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性。
北京作为元朝的首都将近一百年,元朝建立的是一个真正的四海合一的国家。元朝定都于大都是中国封建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方略。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大都,可使大漠南北、长城内外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朱棣迁都北京,将北京作为全国统治中心,是将民族统一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