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禁烟英雄——林则徐
33133400000002

第2章 寒门学子

林则徐出生时家境贫寒,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是在私塾教书的穷秀才。据说,林则徐的祖父还曾卖房还债,而父亲林宾日因家境贫苦,直到三十岁才得以娶妻生子。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吧,身为一介寒士的林宾日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则徐』,期望他将来能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古代越国的都城。后来西汉灭越,又在此设置侯官县。从此以后,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这里却一直作为福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巍然屹立在我国的东海之滨。从元代以来,这里就是我国与南洋地区开展贸易的枢纽,所以这里经济繁荣,物阜民丰。再加上宋代理学家朱熹以及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弟子又曾在这里聚众讲学,更使它成为东南的文化重镇,向来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公元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林则徐诞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西门街定远桥边的一间小屋子里。

这户人家的主人,名叫林宾日,37岁年纪,是一位以教书为生的穷秀才。他的妻子陈帙,是闽中宿儒陈圣灵的第五女,27岁。他们膝下,已有几个大小女儿,先年曾养育过一个男孩,取名鸣鹤,不幸早逝。刚刚坠地的婴儿,是一个男孩,虽然已是夜半更深,一家人欢天喜地,竟毫无睡意。

要说林则徐一家的来历,还得远溯到两晋时期。那时候,中原地区战祸不断,政权更迭,为了逃避战乱,中原百姓纷纷举家南迁,林则徐的先祖九牧林氏也随着滚滚人流来到了福建莆田。到了宋代,林家又迁至福清县的杞店乡。清朝初年,林则徐的五世祖林学弢才最终定居侯官。

林则徐出生时家境贫寒,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是在私塾教书的穷秀才。据说,林则徐的祖父还曾卖房还债,而父亲林宾日因家境贫苦,直到三十岁才得以娶妻生子。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吧,身为一介寒士的林宾日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则徐”,期望他将来能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的父母早早地就对林则徐进行有针对性的启蒙教育。刚满3岁时,父亲坚持每天把林则徐抱到私塾里,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口授四书五经。从四岁起,林则徐就正式跟着父亲在书馆读书了。6岁那年,林宾日便开始教儿子写八股文。一直到12岁,林则徐都始终跟随父亲就读于家乡的文笔书院。

林则徐读书时非常刻苦,他自己后来回忆说:“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栗手皲,恒至漏尽。”描绘的是寒冬腊月的晚上,他和姐妹们一起就坐于灯前,读书、做事,尽管他们的手脚都被冻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但他们还是咬紧牙关,一直坚持到半夜才肯休息。

这时,林家的生活也比较清苦。每到除夕之夜,林则徐一家才能非常难得地吃上一顿素炒豆腐。即使这样,对于他们来说,也已经算得上是美味佳肴了。并且,只有在除夕之夜,挂在他们家墙壁上的那盏油灯才会令人难忘地出现两根灯芯。

为了读书,林则徐经常把自己的衣服送到当铺里换钱;有一段时间,林则徐曾到闽县的衙门里去做兼职,当一名辛苦的抄写员,用自己微薄的劳动所得去购买书籍。于是,便时常有好心人来劝林宾日,让儿子林则徐去做生意,赚大钱。深谋远虑的父亲当然不会同意,每每笑而不答。林则徐也非常懂事,每天早晨上学时,他都会把母亲和姐妹们夜间赶制的纸花送到店铺里去寄卖,等到晚上放学时,他再去把所卖的钱拿回来交给母亲。

然而,每当看到父母和姐妹们都在为生活不分昼夜地辛勤忙碌着,林则徐还是深感不安,母亲却一直坚定地对他说:“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教育他好男儿都应该志存高远,而不要误认为多做些家务就是对父母尽到了孝心,只有将来读书做了大官,那才是不枉父母的一番苦心。

父母的谆谆教诲激起了林则徐奋发苦读的决心,幼时艰辛的家庭环境则培养了他在任何条件下也不会向困难低头的坚毅品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由于父亲教导有方,加上自己的刻苦攻读,少年时期的林则徐就显得文采出众、非同凡响,是一名妇孺皆知的“神童”。

一次,有人出了一个上联“鸭母无鞋空洗脚”来试试他的才学,林则徐马上对答“鸡公有髻不梳头”,令对方大加赞赏。还有一年过元宵节,老师出题“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让学生对对子,林则徐立即应声作答“打一声鼓代天地行威”。

有一回,老师带着一群孩童去游玩鼓山顶峰。兴之所至,老师让自己的学生以“山”、“海”为题各作一对七言联句。当其他孩子还在冥思苦想的时候,林则徐率先吟出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千古名句。

12岁的林则徐在参加郡试的时候,因为他和另外一位老童生的成绩一样,所以主考官就决定给他们加试一场对对子,上联是“童子何知”。老童生半晌无语,林则徐却立刻张口对答“大人利见”,使老童生不得不甘拜下风。《易经》中有“利见大人”之语,林则徐巧妙用典,让考官赞赏。

林则徐的父母不仅在学习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而且时时以身作则,教育儿子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父亲林宾日自己经济拮据,步履维艰,却时常去周济其他穷苦人,有时甚至还会慷慨解囊,资助人家去参加考试。有一回,林则徐就亲眼目睹父亲把米送给了一贫如洗的三伯父林天策,却让自己一家忍饥挨饿。父亲还再三告诫他“汝三伯父来,不得言未举火”——如果三伯父来了,千万不要告诉他,自己家里还没有生火烧饭。这种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犹如春风化雨般悄悄地滋润着林则徐幼小的心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林宾日还是一个清贫自守的典范,他时刻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榜样,为儿子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有一回,一个乡绅拿重金来贿赂他,想请他帮忙保送一名考生,结果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还有一次,乡里的一位土豪劣绅想花高价钱聘请他去书馆教书,林宾日认为此人行为不端,毫不在乎对方提出的优厚待遇,一口回绝了他。

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林则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诚实善良、刚正不阿的种子,而发生在他身边的“林雨化事件”,更让他较早地认识到民间百姓的疾苦,同时也看清了清代吏治的腐败。林雨化,字希吾,福建闽县人,既是林则徐的同宗长辈,又是其父林宾日的好友。乾隆末年,他因为揭发福建按察使钱士椿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而遭到报复,被对方罗织罪名,遣戍新疆。等到数年后获释归来,他虽已年届耳顺之年,却仍然意气风发,始终保持着当年那种疾恶如仇的高尚情操,他的事迹令林则徐十分敬佩。

在父辈高尚人格的熏陶下,林则徐一天天地走向成熟。步入仕途之后,他不仅时刻注意体察民情,而且为官正直,始终保持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保持着那份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正气。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文思敏捷的少年林则徐渐渐驶入了他人生的快车道,1796年,十二岁的林则徐去参加岁试,牛刀小试,便喜中佾生(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第二年,他又去参加府试,并再次一举夺魁。十四岁那年,林则徐再展雄风,轻轻松松地考中了秀才,并入学鳌峰书院。

鳌峰书院是福建当时的最高学府,入读书院者皆非泛泛之辈。尤其幸运的是,在这里,林则徐这匹“千里马”遇到了“伯乐”。鳌峰书院的院长郑光策先生,字宪光(或琼河),号苏年,进士出身,为人清廉正直。他身上有种不畏强权的精神,让林则徐肃然起敬。

在书院里,郑光策大力倡导“经世致用”,要求学生都要“以立志为主”,鼓励学生要胸怀大志、为国读书,这在林则徐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郑光策热心当世之务,对嘉道间的闽省时政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也对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应该说,郑光策是林则徐人生道路上不可忽视的优秀导师。

此时此刻,林则徐仿佛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他的胸膛里仿佛正熊熊燃烧着一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激情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