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禁烟英雄——林则徐
33133400000032

第32章 忧国忧民

林则徐的业绩,是举世公认的。他的高尚情操,也是为人们所称颂的。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秋,都有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源于儒家传统美德。北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代表。林则徐处于19世纪上半叶,濒临内忧外患,在继承传统的忧患意识的同时,又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随之带来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林则徐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升华。他开始思索整个民族的命运而陷入极大的忧虑和痛苦。他在河南治河时,与王鼎忧国之情,竟使头发变白。他们手无权柄,只能用诗来抒他们“忧时”之感。他“忧时”,就是他念念不忘的抗英斗争,“忧时”中仍希望想尽办法,抵抗英国侵略。他劝王鼎不必悲伤,期望有一天皇上会支持他的反侵略事业。这种悬念忧愁,离东南前线越远越显得浓烈。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他行至兰州,写给其朋友姚春木和王子寿的信里称:“自念祸福死生,早已度外置之,惟逆焰已若燎原,身虽放逐,安能诿诸不闻不见?润州失后,未得续耗,不知近日又复何似?愈行愈远,徒觉忧心如焚耳。”林则徐满腔热血,不顾个人祸福进行禁烟抗英斗争。然而到头来却是抗英有罪,报国无门。类似屈原的被放逐的情况,使林则徐的忧患意识同样沉深而炽热,而其时代意义却远超屈原。林则徐身为逐臣也像屈原一样,用诗歌来抒发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思索:

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

已成头皓白,遑问口雌黄。

绝塞不辞远,中原吁可伤。

感君教学易,忧患固其常。

太息恬嬉久,艰危兆履霜。

岳韩空报宋,李郭或兴唐。

果有元戎略,休为谪宦伤。

手无一寸刃,谁拾路旁枪。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

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

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

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送我西凉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沈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这四首诗是林则徐流放新疆途中经兰州和凉州,时在道光二十二年八月(1842年9月)。这时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已经签订,但林则徐还未知道这消息。诗中连续有个问句:“凭谁议海防”?“谁拾路旁枪”?“赤手谁摩岭海云”?“小丑跳梁谁殄灭”?四个问句中的“谁”,把林则徐对时局的担忧和反侵略的紧迫感强烈的表现出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时常吟诵之句,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的一生,他的人格力量,都可以用这两句诗句来概括。

贵民,重民,爱民,保民,恤民,这种民本思想,一直贯穿于林则徐的为官生涯。

36岁的林则徐任杭嘉湖道时,他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加固、改造和修筑海塘。所谓海塘,就是在沿海地区为保护农田而修建的堤坝。这个突出的政绩,使当地百姓受益多年。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中,做好事不一定有好结果,甚至有遭到妒忌、诽谤而蒙冤的可能。林则徐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他曾一度以探望父亲为由弃官返乡。但是,百姓对他好,他对百姓亲,所以林公才有“鱼鸟有情浑识面,士民与我若投胶”的诗句。

爱民,就必须勇于打击社会上种种的邪恶势力。中国早有“强龙难压地头蛇”之说,但林则徐敢做敢为,绝不明哲保身。1823年初,林则徐升任江苏按察使,成为掌管一省司法大权的官员。当时江苏吏治腐败,天灾严重,社会混乱,积重难返。表现在司法方面,积案如山,冤案累累,地方豪强势力能左右官府。各种矛盾和利害关系犬牙交错。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稍有私心者就会畏葸不前,以各种借口,各种手段平衡势力,保全自己。然而林则徐却知难而进,又善于抓住症结所在,猛药除重疾,快刀斩乱麻,经过四个多月的呕心沥血的治理,使局面大为改观,赢得了“林青天”的美誉。

为了处理积案,平反冤案,林则徐从改革司法制度入手,首先简化了解审手续,减少了办案的环节,杜绝了执法者通过种种渠道索贿受贿的漏洞。林则徐强调各级官员要亲自办案、断案,不准由他人代审、代断,包括验尸的时候也必须亲自过目,不能听信他人‘唱报’。在办案过程中,严惩以假乱真从中牟利的讼棍,力戒串谋作伪,必求真实公正。林则徐甘冒风险,不畏豪强,雷厉风行,一身正气,扫荡了歪风,打击了罪犯,平息了怨气,稳定了社会秩序。

林则徐一生“历官十四省”,每任一职,无不踏踏实实,又无不轰轰烈烈;无不政绩斐然,无不深得百姓爱戴。1832年,不满48岁的林则徐升任江苏巡抚。当他抵达苏州上任时,自发迎接的百姓达数万人之众。据冯桂芬记述,欢迎者“列肆香烟相属,男妇观者填衢,欣欣然相告曰:林公来矣”。寥寥数语,生动地反映了苏州百姓对林则徐的信赖、欢迎和爱戴。

在江苏巡抚任上,江苏水患严重,林则徐作为一省之长,为了防灾、抗灾、救灾,奔波劳碌,席不暇暖。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了减轻黎民百姓的疾苦,置个人的官位、前途于不顾,违逆着道光皇帝的旨意,单衔上疏,为民请命。

道光十三年九月以后,太仓、镇洋、嘉定、宝山一带连遭风雨,连月无晴,收成无望,百姓流离失所,一片惨状。上任巡抚不久的林则徐为此忧心如焚。他与两江总督陶澍书函往复,准备向道光帝奏报灾情,要求缓征漕赋,拨发赈粮,拯救无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老百姓。

不料,道光帝先发制人,通过军机大臣下旨,其中说:“近年江苏等省几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常,岂容以展缓旷典,年复一年,视为相沿成例?”这等于堵住了林则徐的口,夺了林则徐的笔,不准他为民请命。道光帝进一步威胁说:“该督抚等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多亟,是国家徒有加惠之名,而百姓无受惠之实,无非不堪下吏私充囊橐,大吏只知博得声誉。”这就是说,要求朝廷缓赋放赈,是对国家不负责,且要中饱私囊,沽名钓誉。

这样一来,林则徐面临的局势非常棘手。一是百姓处在生死攸关的苦难之中,如果仍需纳赋,只有饿死。二是按规定过了九月不准再报秋灾。三是道光帝已有言在先,不准要求缓征和赈济。四是陶澍虽然与林则徐的看法一致,但不敢冒犯龙颜,自找麻烦,因此欲打退堂鼓。在困难面前,林则徐却不顾一切,忘我为民,决定单衔上疏,破格具奏,为民请命,并声明“倘有应得的处分,待当独任”,道光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心潮起伏,忧心如焚的林则徐“挥来忧国千行泪,写出流民一幅图”,撰写了长达3000多字的奏折《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密报道光帝。

这篇奏折如实地反映了灾区的惨状,婉转地回应了道光帝的指责,雄辩地阐述了民惟邦本的重要性。

林则徐单衔上疏的消息在江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地士绅百姓竞相传抄这份疏稿,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林则徐爱民,人民也爱他。后来因虎门销烟被革职后,广州的人民群众,却敢于藐视皇权,对林则徐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景仰。前去慰问林则徐的老百姓多得“填于衢巷”,他收到的“颂牌”多达52面,其中有“民沾其惠,夷畏其威”“仁风共沐,明鉴高悬”“恩留东粤,泽遍南邦”“甘棠遗爱,琴鹤清风”“德敷五岭,威慑重洋”等语。

林则徐在流放万里的艰辛途程中,虽是“罪臣”,但所到之处,备受社会各界的敬重与欢迎。林则徐大病初愈后从西安出发,二十四天后到达兰州。包括陕甘总督在内的大小官员全体出动,迎接这位身处逆境的“罪臣”。武官们则出城十里,列队迎接。

林则徐在兰州八天,来访者络绎不绝。当他继续西行时,甘肃布政使程德润为他举行饯别宴会,并赋诗相赠。

林则徐在乌鲁木齐停留了四天,不仅当地官员对他恭若上宾,连昌吉、阜康、奇台、呼图壁、吉木萨尔等地的官员也纷纷赶到乌鲁木齐求见,以示慰问景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