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禁烟英雄——林则徐
33133400000007

第7章 清讼与赈灾

道光三年(1823)二月初,林则徐到江苏清江浦接任淮海道,不到半个月,又升任江苏按察使。从此他走上频繁调迁、奔走四方的仕宦道路。他所到之处,兴利除弊,治河赈灾,被誉为“林青天”。

按察使是主管一省司法刑狱的官吏。按清朝制度,每年三月,各省要将审拟重犯的材料上报刑部,等候七月会审具题,请旨裁夺,以便秋后把死囚正法,是为“秋审”。

林则徐就任之初,就发现“两江案牍繁多,视浙省不啻数倍”,单京控就多至30余起,而省及以下各属员却拖延不审。对此,林则徐明确规定,人证尽管就地取证,非重要证据,不必提解人证。限期审判,过期即予特参。几个月以后,九成的案件已经结案。

林则徐对于诬告十分气愤。因此着手“力拿讼师”,“以冀此风稍息”。此外还规定,一些偏远县份,一些轻案,可由巡道审理,减轻各地负担。同时要求官吏亲自审案,亲自阅审文牍。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林则徐经过调查,捉拿了一批包揽妓船、开设烟馆、勾结胥吏、把持地方的地头蛇,使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道光三年五月,江苏发生特大水灾,受灾遍及42个州县,5个卫所。田园、人畜、房屋损失严重,特别是贫苦之民,“颠连之状,呼号之声,不忍睹而所睹皆是也,不忍闻而所闻皆是也”在大灾之年,引发了松江饥民闹府署的事件。其起因主要是地方官赈灾不力。松江知府以报灾期限已过,阻止娄县(1912年并入华亭县,今上海松江)知县上报,于是饥民拥入府署,以至使府署受到破坏。知府将这事件视为“造反”,上报巡抚韩文琦,派兵弹压,并令候补道钱俊会同按察使林则徐究办,从严惩处。饥民殴打知府,这在封建法理是不可宽恕的,但是,经过审讯,林则徐只将殴打知府的严海观处决,其他17人流徙。林则徐不可能违反封建法律,但在允许的范围内,从宽处理。他认为这是因为官吏赈灾不力引起的,不能视为谋逆;对于那些赈灾不力的官吏,决不宽恕、回护,遂将娄县李传簪革职,发军台效力赎罪,松江知府杨树基交部“察议”。这表明林则徐的正直、无私,深得士绅赞许。

1823年12月,林则徐抵京,道光帝两次召见,再次表彰林则徐。道光帝对他说:“你系翰林出身,文章学问好,此数年在外办事亦好,但刑名关系甚重,总须慎之又慎,准情酌理,不可稍存成见。”又说:“你是精明的人,不要自恃精明,仍须靠定书本办事,所以律例是不可废的。”

1824年1月,林则徐往苏州接署江宁布政使,并继续采取重要措施解决全省灾害善后问题。他把稳定封建社会秩序作为最重要的事来抓,发布《禁止贫民借荒滋扰告示》,严禁骚扰大户,严禁为匪,在此前提下,采取措施,以解决饥民生活和生产问题。如:

一是劝说富户平粜,严禁奸商囤积居奇。

二是强行劝谕官吏、地主捐赈。当时一些地区,“业田甚多之户,相率阻捐”,有的竟把赈灾诬为“勒派”。对此,林则徐十分气愤,斥之为富不仁,坚决打击“为富不仁”的气焰。

三是鼓励邻省大米入境,并以免税刺激大量粮食流入,利用外省的粮食平抑灾区粮价。这项措施,确起了明显的作用。林则徐的政绩再一次受到当地士民的称颂。

1824年,林则徐刚好40岁,步入不惑之年。这之后,清政府对他越来越看重,因而,调动也极频繁。他奉旨总办江浙七省水利。接任不久,九月间母病故,请假回籍奔丧。十一月间,高家堰十三堡、山盱六堡被冲决,洪泽湖外灌,导致与洪泽湖相连的淮河,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漕运。漕运是清政府维系京都百官生活的重大政事,忽视不得。道光帝得讯,大为震怒,除将南河河运总督张文浩革职之外,特旨令林则徐“夺情”离家到工地主持修堤大事。1825年5月,他来到高堰六堡大堤工地,检查工作。由于疲劳过度,他的旧病复发,不得已请假在家治病。

第二年清廷又谕令以三品卿署两淮盐政,林则徐以持服未满,辞未就任。

1827年5月20日,林则徐抵京候缺。不久奉命出任陕西按察使,兼署布政使。林则徐刚到达西安,突然又接到擢授江宁布政使的命令。这年年底,他父亲的去世,又改变了他的历程,南归奔丧。这几年,林则徐几乎是在动荡中度日的。他调动频繁,却忠于职守,认真办事,任劳任怨。

林则徐于1828(道光八年)扶父柩返乡,在籍丁忧,1830年8月受任湖北布政使。

林则徐在湖北布政使任上还不到四个月,朝廷又改任林则徐为河南布政使。1831年7月,江苏发生水灾,运河决口,除省会江宁外,共66个州县受灾。两江总督陶澍要求林则徐支援,道光帝又把将他调任江宁布政使。从他的频繁调动也可看出,朝廷很重视他,认可他的才能。

他马不停蹄,沿仪征、六合、上元、江宁等县勘查水情,只见江水弥漫,已分不出哪里是河道了。林则徐到达江宁,凭着他的救灾经验,向陶澍建议:劝捐以赒贫乏,资送流民以免羁留,收养老病以免流徙,劝收幼孩以免遗弃,劝谕业户以养佃农,殓瘗尸棺以免暴露,多设粜厂以平市价,变通煮粥以资熟食,捐给絮袄以御冬寒,劝施籽种以备种植,禁止烧锅以裕谷食,收牧牛只以备春耕等。“耕牛之无力豢养者,别设当牛局以处之,至春耕发还”。

当地百姓对林则徐赈灾政绩热情赞颂。“林青天”的名声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