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10月,当左宗棠入居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时,守城的清军已经和太平军战斗了二十多天,长沙城的守备已处于十分危急的阶段。
原来,早在9月11日,太平军的前锋部队就开始了对长沙城的围攻。
10月13日,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率太平军主力抵达长沙,大举攻城,长沙城岌岌可危。在这危急关头,左宗棠被委以军事,部署作战。长沙城内城外,经过左宗棠、江忠源等人的重新部署,防守也更加严密。
太平军士气高涨,在与清军肉搏之际,有一条地道正在紧张地堆放炸药和地雷。这条地道,不仅穿过城墙,而且已经达到城内天妃宫边。
突然,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一个大缺口,清兵慌了神,纷纷往城里溃逃。左宗棠骑马过来,喝令清兵返回堵住,逃兵根本不予理会。左宗棠命令亲兵将逃在最前面的斩首,才阻止了溃退。
左宗棠命清兵把火药桶、油桶往缺口抛掷,然后点燃火,并令清兵赶紧用石块填缺口。
天心阁下,西王萧朝贵冒着火石,跨马挥刀向前冲。忽然,一颗炮子射过来,他从马上栽下。亲兵们急忙围上来,但见他满头是血,受了重伤,不久牺牲。
太平军正在进攻的各队将士,一听西王阵亡,便乱了军心。石达开见状,急令鸣金收兵。
此后,清军逐步调兵遣将,加强防备,战事处于相持阶段。
保卫长沙之战,初步获得了胜利,张亮基对左宗棠更为信任。张亮基对左宗棠的信任,使左宗棠感到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办事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昼夜协调军事,修治文书,毫不怠慢。
清军在加强城内守备的同时,鉴于太平军重兵屯城南,背水面城,清军援师集中在东北,敌军很难突破,只有河西防备薄弱,如果太平军连战不能取胜,很有可能西渡湘江的情势,左宗棠建议先以一支队伍西渡,抢在太平军的前面占领湘江西岸,特别是控制住龙回潭这个地方,以防备其逃窜,再待以时机将太平军一鼓而歼。这一建议立即获得了张亮基与江忠源的赞同。
张亮基接受左宗棠的建议,先后调遣总兵常存、马龙以所部西渡,但是他们都因畏惧而不敢渡江。后来,张亮基通过钦差大臣赛尚阿派遣向荣赴西路督战,向荣在钦差大臣的调遣下,虽然渡江了,但是仍然拖延不前。
这时,刚好新任钦差大臣徐广缙已经到达衡州,他派提督福兴至湘潭。于是左宗棠又向张亮基提议,上书徐广缙,调福兴所部疾速西渡湘江,扼驻龙回潭,但徐广缙却没有同意这个建议。张亮基气愤至极想亲自督兵西渡,太平军却开始接二连三地掘地轰炸城墙:11月10日,太平军轰开南门魁星楼侧城墙四丈余;11月13日,南月城金鸡桥太平军所埋地雷爆炸;11月29日,又炸裂南门城墙八丈余。太平军这几次的进攻虽都被清军及时堵御,未能突进城内,但张亮基的西渡计划也未能成行。太平军围攻长沙80余日,三次挖地道轰城也都功败垂成,于是在清军互相扯皮推诿的时候,乘风雨大作,暗渡湘江,占据了有利地势,改变了不利的态势。11月30日,太平军下令撤离长沙,经由龙回潭而去。12月2日,太平军迅速攻占益阳。然后大军迅速渡越洞庭湖,于12月13日占领湘北重镇岳阳。接着乘胜北上,挺进湖北。到此为止,长沙城的围困得以解除,但对于左宗棠而言,他希图将太平军聚歼于长沙近郊的计划却破灭了。所以,太平军撤围北上后,徐广缙、向荣等“始悔不用河西合围之策,向军门来信亦然,然已无及矣”。
太平军撤离长沙之后,左宗棠很快就把精力转移到了镇压湖南的各路会党势力方面。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湖南境内的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各种会党也相继而起。
为此,太平军出境后,左宗棠就开始协助张亮基,以操练乡兵、整治土匪为急务,通令各州县查办会匪、盗贼、痞棍。州县不能自治的,则委派官员治之。认为这样官绅士民联为一气,自可办理妥当。
一番密谋商议后,他们决定首先拿“征义堂”开刀。“征义堂”设在浏阳下东乡,浏阳邻近长沙,地势险要。起先,“征义堂”也只是乡团组织,首领周国虞、曾世珍等,聚众达4000余人。由于主持和参与者良莠不齐,又混进了土匪、痞棍,霸于地方,形成一种“黑社会”组织,它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只具有破坏性。他们看到太平军声势浩大,也想投奔过去。太平军围攻长沙时,周国虞等曾经与太平军联络,图谋响应。
此事被一个叫王应苹的廪生察觉后,周国虞、曾世珍为了封锁消息于是派人杀了王应苹,并封存地方粮仓,强令富户出钱添置武器,开始积极准备起义。长沙解围后,官方商议征讨“征义堂”,虽然意见不一,但张亮基还是决定采用左宗棠的计策,于1853年1月密派江忠源自岳阳偷偷移师浏阳,征讨“征义堂”。
左宗棠建议江忠源采取分化瓦解的攻心策略,到浏阳后先到处张贴告示,说明此来奉抚部院札谕,不问征义堂与非征义堂,但问为匪与不为匪;并遣人招降周国虞,以分化瓦解敌人;联络四乡各团,使他俩并力齐进,以促军威而震慑贼胆。在军事上,左宗棠对江忠源强调一个“快”字,提出“进兵宜神速,令其不测”,达到以快制胜。
1853年1月22日,江忠源率部经由平江小路进驻浏阳城东冯家山,加紧部署。1月26日,周国虞断然率众起义,缝制白旗,大书“官逼民反”四字,兵分三路进攻官军,但出师不利,大败而退。1月31日,江忠源率部攻占古港,曾世珍率部退守三平洞。至2月7日,前后仅十多天起义军就被消灭殆尽,曾世珍被捕杀,周国虞虽逃脱,但后来还是被害。此次征讨前后只用了12天时间,就把“征义堂”暴动镇压下去了,“斩首七百,解散万人”。左宗棠对这次出兵谋划颇为得意,他在家信中说:“我与中丞密谋办之,通省司道以下无一知者。”
左宗棠为张亮基出谋划策,如此效劳,张亮基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上奏朝廷,说左宗棠协守湖南有功。朝廷接到张亮基的奏报后,认为左宗棠还是个人才,就下令以知县用。知县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初出茅庐的左宗棠仍然感到了皇恩的浩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这毕竟是他第一次走上仕途之路。
但是,长沙守备战和清剿会党的胜利,并没有让朝廷欣喜多久。因为太平军进入湖北后,犹如猛虎归山,一路势如破竹,进展神速。1852年12月23日,太平军力克汉阳,围攻武昌,仅仅6天就占领了汉口。半月后,1853年1月12日,又攻克武昌,占据武汉,这是太平军起义后攻占的第一座省城。武汉三镇的相继失守,使清廷为之大震。这样的局势,进一步证明了当初左宗棠要聚歼太平军于长沙近郊策略的正确,但是为时已晚。2月3日,清政府解除钦差大臣兼湖广总督徐广缙的职务,擢张亮基为湖广总督。2月11日,张亮基接到调任谕旨,19日即交卸湘抚篆务,启程赴鄂。左宗棠随张亮基一同离开长沙,前往武昌,从而结束了他历时四个多月的第一次幕湘生涯。3月1日,左宗棠同张亮基、江忠源等抵达武昌,进入督署,自此又开始了他的幕鄂活动。
当左宗棠进入鄂幕之时,太平军早已于2月9日主动撤离武昌,大军顺江东下了。他们的船行抵武昌城下,走进城门时,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瓦砾和废墟。居民们神色慌张,他们刚刚送走了太平军,还没有从太平军带来的惊悸中缓过来,但同样也不清楚这新来的清军人马对他们是福还是祸。目睹此情此景,左宗棠也不免生出几分伤感。
左宗棠进驻湖广总督府后,虽然不用像在长沙那样和太平军浴血奋战,但湖北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让他不敢丝毫懈怠。湖北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一是武汉等地收复后的修复抚恤事宜;二是防范、镇压各地人民起义;三是支援东下尾追太平军的官军,并抵御再次入境的太平军。在这些方面,左宗棠都竭诚辅佐张亮基,出谋划策,不遗余力。而张亮基也对左宗棠予以高度信任,放手任用。张亮基的诚心相待,使左宗棠深受感动。
左宗棠进入湖广督署后,首先协助张亮基抓紧办理兵燹后的修复与抚恤事宜。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他们广发告示,远布秦、豫、川各省,并规定自旧历二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日,凡商品入境一律免纳两个月的关税,严禁官兵借差强封商船,敲诈勒索。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迅速地稳定了市面秩序,对恢复经济、安定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在抚恤难民方面,他们强调“变通办理”,改变“向来办理赈务,分别次贫、极贫,酌量发给银米,其编审之法,总以平素家计生业为断”的惯例,在抚恤中重点照顾遭太平军强索破产的官僚、地主和绅商,以稳定封建经济,保护地主阶级利益。
太平军顺江东下后,一路势如破竹,于2月18日克九江,2月24日取安庆,3月8日兵临南京城下。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农民政权。
4月,通城爆发以刘立简为首的农民起义,他们以抗粮为号召,“戕官毁署,劫狱焚掠”:嘉鱼的熊开宇等人也纠集会党数千人,焚署劫狱以响应。这时,左宗棠商请张亮基,派江忠源前往镇压。
5月,广济也爆发了方四象、宋关枯领导的抗粮斗争,聚众数万人,黄州知府邵纶、黄梅知县鲍开运都被起义军击毙。这时,左宗棠建议张亮基,让江忠源在过蕲州时,便道登陆前往镇压,方四象、宋关枯的起义也随之失败。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又分别派遣大军进行北伐和西征,以图将胜利推向全国。
这时的左宗棠既十分关心湖北的防务,又密切注视全国形势的发展。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他就建议扼守梁山,以防护长江中上游地区。
太平西征军则舟载陆行,迅速西上,席卷安徽、江西。此时,左宗棠又建议制备战船,武装水师,控驭长江。稍后,江忠源(由郭嵩焘具疏)正式以“请置战舰,练水师”的奏章上奏清廷,提出了“宜饬四川、湖北、湖南各督抚制备战船百余只,一以广东拖罟为式,每船计可载兵五十名;饬广东督抚购备夷炮五百斤、三百斤者合千余尊”的具体方案。这份奏折很快得以允行,于是,张亮基遵令在湖北根据此数造船二十号;曾国藩则赶赴衡州,以造备水军自任,湘军水师自此建立。
6月,太平天国西征军占领安徽安庆,进围江西南昌,湖北的形势再度紧张起来。左宗棠协助张亮基,积极筹划抵御。除急派黄金甲、戴文澜等率兵驰赴江西外,左宗棠与张亮基一起来到黄州,设防田家镇,试图守住湖北的东大门,防止太平军由江西溯长江进入湖北。
7月底8月初,太平天国北伐军由河南分支南下湖北黄安、麻城一带,武汉震惊。左宗棠料其将溯江而上,攻取武汉,于是一面调兵赴黄安、麻城等地拒剿,一面调派省城兵勇三千多人,力扼团风镇。经过8日的激战,终于将太平军驱逐出境。
9月,当太平军占领江西九江,继续西进时,左宗棠又敦促张亮基调兵遣将,进一步加强田家镇的防守。清军在田家镇编造巨筏,横列长江江面,筏上安置大炮,分派部队日夜驻守。
遗憾的是,左宗棠还没有来得及亲眼看到田家镇的战斗,便怏怏离开湖北回湖南湘阴去了。
1853年9月13日,朝廷谕令张亮基出任山东巡抚,原闽浙总督吴文镕出任湖广总督。
10月17日,张亮基解署湖广总督任,于次日晚渡江驰赴山东。“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中国封建官场的老规矩。吴文镕平庸无能,又和左宗棠没有任何交情。张亮基一走,左宗棠失去了依托,但他没有到山东去,因为山东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思前想后,决定回湖南湘阴老家过他的田园生活。于是,在张亮基离任前10日,即10月6日,辞归湖南,从而结束了他为时约七个半月的幕鄂活动。总计他在湖广总督幕府,时间总计整整一年。这也是他初展身手的一年。一年来的幕府生涯,既是他早期所获学识的初步运用,也为他以后的作为积累了经验,增长了信心,还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