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艰苦奋斗教育读本
33170200000008

第8章 学习拼搏篇(1)

(第一节)奋斗要从现在做起

现在不少青少年对艰苦奋斗的认识仅止于概念,人云亦云,绝不躬行。所以,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艰苦奋斗的思想。例如在学校,有的学生轮到自己值日,就出钱雇其他同学代劳,其他辛苦劳作也如此。虽然这些人口号喊得响,但他们哪里有真正艰苦奋斗的思想呢?青少年的艰苦奋斗,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对这些方面的认识,莫过于山东大学94级学生陈万思深刻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陈万思同学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无力支持其学习费用,他在入学两个月后通过自荐,在学校图书馆当兼职干事,并在所居住的4号楼觅得一清洁工职位。两年多来,他整理书籍、清理书架、打扫楼梯、拖洗楼道及擦洗厕所,节假日还在阅览室值班,每月还为27名同学到校财务处领工资。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不好意思。但朋友同学、老乡熟人,非但没有看不起他,反倒对他越加关心爱护。一些同龄人私下里还把他当作“坚强的化身”。而他呢,通过劳动,拿着自己亲手挣的钱,觉得真的长大了。

报道中还详细列出了陈万思同学每日的作息时间表:早6:10起床,6:15上操,6:25早饭,6:35打扫楼道,7:00早读,7:30上课,11:20午饭,11:40打扫楼道,12:00打扫教室,12:30午休,下午1:30上课,3:30图书馆值班2—3次/每周,4:30打水、晚饭;5:30会计培训班查听课程2—3次/每周;7:00—10:00晚自习。另外每周六晚7:00—9:00家教,每周上午8:00—11:00图书馆值班。

陈万思说,我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这样度过的。我所以选择这些兼职,是因为它们大都占用零碎时间,且基本在校内,不牵扯大量精力。有人说勤工助学耽误学习,我想这种说法既脱离了贫困的实际,又不全面。还有人说干这些不能锻炼人,文盲都能干。我大不以为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当我一遍遍地拖着20来斤重的大拖把在楼道里蹒跚来去时,我想我这辈子绝不会怕“挫折”二字。异样的目光算什么?

坦然地看着不坦然看你的人,你赢得的不仅仅是自尊。

多么掷地有声的语言。我们青少年讲艰苦奋斗,不能停留在口上,更应付诸实际行动。但付诸行动是困难和辛苦的,还有异样的目光及各种冷嘲热讽,我们受得了吗?受得了的才是好汉,否则就是窝囊废。不是有句话叫“能受天磨真好汉”吗?它的意思是说,能受天磨是你的幸运,受得了磨炼是你的坚强,两样你都具有了,你就有可能做大事了。

所以,我们青少年今后要想做大事,你就必须从现在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记得日本第建集团会长丸桥博行率团访问深圳时,第二天清晨6点,他亲自带领随行百余人,把下榻的粤海酒店附近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令中国行人为之动容。堂堂外国贵宾,为什么要出此举动?就是要时时刻刻不忘劳动,不忘艰苦奋斗精神。

这不禁令人想起日本的拾垃圾旅游团。日本某旅行社几年前组织了巴士一日免费观光团,团员只要在风景区拾一个多小时垃圾,便可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免费提供一顿午餐。这项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士。到1992年参加这项活动的人数已达1万人。由于人数的急剧增加,旅行社只得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能够参加的幸运者。

可见,培养艰苦奋斗的意识,不单是中国这样的,日本也一样,国际也一样,而且大部分人是积极响应的,我们青少年更应率先力行。

(第二节)读书要博览强记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省级以上的报刊已近5"000种,即使你每天阅读24小时,也还读不完其中的百分之一二。而书籍呢,至今世界的图书已近4"000万种,并且正以每分钟出版一种的速度增加着。我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目前藏书已达3"000余万册了。知识、信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而人生有限,我们要将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知识掌握中,就要做到博览强记,发愤读书。

列宁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我们青少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必须掌握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才能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出贡献。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还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我们如果不掌握科学技术,那么建设社会现代化的强国就成为泡影。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读书。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都说明了多读书的重要性。

日本是科学技术很发达的国家,这是与日本政府重视教育,日本人民喜爱读书有关的。日本人的勤奋好学已成为举世美谈。每天早上,人们匆匆从家里出来,从各路车站奔向办公地点。稍稍留心一下,就会看到,人们在进车站前,差不多都在自动售报机上买一份报纸,然后有秩序地涌进车厢。

无论车上多么拥挤,许多人仍很自然地拿出书报杂志看起来。

有的人是一手抓住扶手吊环,一手拿着书报阅读,只要有一点时间就看书报,这已成为了日本人的一种习惯。一家国外报纸评论说,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喜欢读书。在日本,仅是新书一项,每年的销售总量就在10亿册以上,平均每人年均买10本。

正因为日本人好学,科学素质好,因而日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战后颓垣断壁的荒凉景象不见了,而代之以高楼大厦林立的景象。他们还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而我们中国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四人帮”的干扰,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鼓吹“读书无用论”,使一代人荒废了学业,放弃了科学技术的利用,而单单幻想依靠人多的优势来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结果中国越来越贫穷,越来越落后,甚至到了民生凋敝,温饱不保的情形。痛定思痛,教训深刻。

今天已是开放改革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了肯定,教育事业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我们青少年一代已经有一很好的读书环境。我们切不可错过这个大好时机,而应珍惜时间、博览强记,牢牢掌握好科学知识。实际上,也有很多青少年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付诸实践的。如本书中所介绍到的李后强、唐振海、唐均等,就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事实上,我们中华民族是有优良的读书传统的。古代西汉的匡衡凿壁透光,晋代的车胤、孙康囊萤映雪,北宋的司马光自制“警忱”,这些刻苦好学的故事给我们中华民族勤奋好学的后一代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又如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在70岁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每天早晨八时,依然请人教授俄语,学习三年,终于能看懂列宁、斯大林的俄文原著。更受人感动的是,在北京市举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1年度单科考试合格证颁发大会上,74岁老人李斌,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接受了教育部长蒋南翔发给她的“勤学奖”奖状和奖品。李斌激动地说:“明天是腊月二十三,也是我75岁的生日。一个年愈古稀的人,参加这样的大会,是对我的鼓励。我有勇气参加考试,可是没有考出好成绩。但是,我有一颗坚强的心,我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老人尚且如此,我们青少年不是更应勤学不辍吗?!

(第三节)奋斗,要有计划步骤

很多青少年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但不少人却只是盲目地下功夫,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特别是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这一点往往令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作为中小学生的学习任务,目前的学制中,是较繁重的,功课多,内容深,很多学生无法跟进老师的教学进度,导致成绩较差,于是不少学生以勤奋补足,但人们却不得其法。

如题海战术,只练不思,提高不了思维能力;又如长期采取延长学习时间的疲劳战术,不但学习效率难以提高,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即使是奋斗,同样需讲求计划性、步骤性:首先,要制订可行的奋斗计划。如制订学习计划必须从自己学习实际出发,正确权衡自己的基础,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如果基础知识差,老师讲的新知识接受不了,就应重点补习基础,提高接受能力。如果基础好,学习没困难,就应该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扩大知识面。同时,要将计划以书面形式制订下来,列出主要的目的、任务、要求、措施和时间安排等,以利于实行。如徐特立同志43岁到法国勤工俭学,开始学法语。当时有人劝他说:“你年纪不小,法语又难学,不如让我们学会后替你当翻译算了。”但徐特立同志说:“我今年43岁,我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365个字,七年可学2755个字、到了50岁。岂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假若一天学两个字,到46岁半,就可以学通一国文字,我尽管笨,断没有一天学一两个字也学不会的。”果然,不到五年时间,徐特立同志就可以阅读法文书籍了。徐特立同志的成功,正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持恒而达到的。

其次,要科学管理时间。珍惜时间来勤奋学习是决定我们学习成功的关键。我们必须制订出杜绝浪费时间的计划。

为合理利用好时间,我们要查找时间具体浪费在哪里,进行归类分析,实事求是地找出浪费时间的事实。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致志去听课、做作业、读书、实验,这是最大的时间浪费量;闲谈聊天,傍徨街头,干无益的事或从事无益的活动,也会使时间大量流逝,无助于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我们必须做时间的主人,控制早上、晚上、自习、周末、假期等时间,合理安排,制订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期限表,限期完成。如古人的一些善用时间的秘诀可作我们借鉴:东汉末年的学者董遇善于抓住“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时之余”;宋朝文学家欧阳修著文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而宋朝另一位学者朱熹就是通过集中精神来节省学习时间的,他提倡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他说:“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门岂不到乎?”

第三,要在最佳学法上着力。学习是人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学习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只有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效果才能有所保证。如培养兴趣、训练思维、加强识记,无不具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必须遵循。除了这些共通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适当参考其他的先进学习方法。如美国大学曾流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叫S Q 3 R学习法,具体为:S表示纵览(Survey),Q代表提问(Question),3R则代表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这种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启发: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展开具体钻研,心手口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掌握知识。当然,SQ3R系统,不一定对每一本书,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青少年都适合,但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去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和方法步骤,将自己的学习效率提得更高。只有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着力,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所以,学习,不是无章可循;奋斗,更不是盲目的。在学海中奋斗拼搏,要有明确的计划步骤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四节)要在自己的长处着力

一个人要成功必须靠刻苦磨炼这一点是无疑的,但要在自己的长处着力才有较好的效果。好像磨刀一样,是要磨刀刃的,不是磨刀背的。人也一样,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多面手,所以必须选择自己最有专业水准的一两个方面来下功夫。在这方面,奥运会冠军刘国梁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

刘国梁的父亲是河南省的一位乒乓球教练,哥哥也是一名乒乓球手。家庭的熏陶,铸就了刘国梁的爱好。因此,从6岁开始,刘国梁就开始练习打乒乓球。

不久,刘国梁把打乒乓球作为自己的专业,他开始慢慢放弃学校的其他课程,以便集中全部精力放在打乒乓球上。他说:“我认识到,乒乓球就是我的生命。我在乒乓球运动方面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不断取得胜利。”他也暗中为夺取奥运冠军下了决心。

1992年,刘国梁实现了突破。当时,只有16岁的他在中国击败了瓦尔德内尔,入选精锐的中国乒乓球队。

由于刘国梁能在自己的长处下功夫、作拼搏,因此他终于成为了奥运冠军。1996年10月,他又斩获了世界杯冠军。

所以一个成功者,必须从自己的多种兴趣中选择自己的强项来下功夫,要将好钢放在刀刃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据报载,一位青少年在觉得自己有某种语言天赋时,就立即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对语言的研究上。他用自己的思维整理各种语言特点,从而掌握多种语言。他就是被人们称为“语言奇人”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92级学生唐均。他来自山区四川宜宾一个小县城,通过自学已掌握了日语、西夏文、缅甸文、印地语等16种语言,并精通其中的英语、法语、俄文、德文、阿拉伯文和女真文。

唐均是在初中学英语时,发现自己对语言有特殊兴趣的。

高中时,唐均跟着电视学德语。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唐均被一则不起眼的消息所震撼:中国有数以百万计的满文资料堆在落满灰尘的书库中,至今无人整理。满文便成了唐均自学的第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并从此一发不可收。

唐均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就勤奋刻苦地钻研下去。他每天花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不下10个小时。在学习女真文字这类“死文字”时,缺乏教材的唐均仅靠一本《女真语言文学研究》中考证女真文字的部分,整理出语法、词法规律进行自学,并用一个寒假编出一本收有500多个词汇的女真文小词典。三个多月后,他已能通读女真文文献。

可见,在勤奋刻苦的同时,也应注意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了了解,以便能扬长避短,这样才对研究有利。否则就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俗语说:“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