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南辛赏柴
33241400000110

第110章 第一百〇 柴窑佳器合模成

古代人采用合模制陶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史前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开始制陶。最早见于记载的是:“燧人氏范金合土为釜”,于是后人便以燧人氏为陶器的始祖。唐虞三代直到秦汉,陶器在民众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发现的徐州汉兵马俑,就是楚国工匠们借鉴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采用了合模制造。又如制作唐三彩,往往使用两种以上方法,首先进行构思设计,再用陶泥雕塑创作,最后成型、制模。再如,五代时期耀州窑瓷的工艺技术多采用印模,至今耀州窑博物馆还保存着“柳斗盏”的模具。

明了上述陶瓷历史知识,当看到后周柴窑上显现接痕时,就不会那么令人吃惊了。仔细观察柴窑器物,发现一些椭圆体和不规则体器物均采用了合模制法,而采用单模的地方,多是器物上的贴花、堆塑类的小型附件。由于柴窑器物胎体莹薄,作为后世陶瓷成型主要方式的轮制,此处却未见采用。

合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黏合而成,适用于礼器、人物造型和一些陈设器皿。工匠们先将经过揉搓和陈腐过的软硬适中的陶泥放入模子按压,然后用泥浆黏接合模,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强度时,取出黏接组装成型,并用工具将黏合部位修平,用手指抿抹,或毛刷蘸水修饰。技艺高超的工匠能够使胎体薄厚适中,黏合过的部位天衣无缝,宛若一体。

柴窑器物有一些较复杂的造型,如复合型镂空器皿、形态各异的辟邪、人物造型如生肖谱等,往往需要较多的翻制模具。对于那些不规则部位可能还需要使用套模。因此,这类模具到底共计达多少件,对于从事文物鉴赏和考古研究的人而言,恐怕在相当长时间内属于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