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打电话方式,了解同事的心理
没有自励心理的人生是浅陋的人生,空虚的人生,也是毫无意义的人生。想想,要是生命中缺少一种自励心理,那么,如何能形成旺盛的斗志?如何能从容地跨越困难或障碍?
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农场里,有许多黑奴。
一天,一个黑奴的女儿推开了农场主的房门。
农场主很不高兴,恶狠狠地问她:“什么事?”
那女孩子声清气朗地回答:“我妈让我向您要一块钱。”
“不行,你走吧。”
“是。”女孩答应着,可是一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农场主很生气地说:“我叫你回去,你听不懂啊?再不走,我让你好看!”
女孩依然应了一声“是”,但却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这下可真把农场主惹火了,他气急败坏地抓起皮鞭朝女孩走去。
然而,那个女孩毫无惧色,不等农场主走近,反而先迎着他踏前一步,凛然的眼神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凶恶的农场主,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妈说无论如何都要拿到一块钱!”
农场主一下愣住了,细细地端详着女孩的脸,缓缓地放下皮鞭,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给了女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你面对困难时,你该怎么办?当事情出了问题时,当他人对你产生了误解时,当你遭遇到失败时,当你一切似乎都是暗淡无光时,当你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解决途径时,你又该怎么办呢?
难道你听任困难压倒你吗?难道你就束手无策,逃之夭夭吗?
面对困难你能激励斗志,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吗?当你认识到你所向往的目标并认识到目标经过你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时候,你能用切实清醒的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吗?
拿破仑·希尔说:“每种逆境都含有等量利益的种子。”你想想:在过去,有些事情似乎有巨大的困难,或者有不幸的经历,但它们却鼓舞你去夺取属于你的成功和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是你永不放弃的斗志。是困难和不幸激发了你的斗志,使你不但没有被打败,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动力,从而取得新的成功。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元。那个晚上,爱迪生一生的心血成果在蔚为壮观的大火中付之一炬。
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的儿子在浓烟和灰烬中发疯似地寻找他父亲。他终于找到了爱迪生:他正平静地看着火中的实验室,脸在火光摇曳中闪着光。爱迪生看见儿子就大声嚷道:“查理斯,你母亲去哪儿了?去,快去把她找来,她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着这样的场面了。”
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我们以前所有的错误都给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火灾刚过去三星期,67岁的爱迪生就开始着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自励心理能使人在困境中抖掉黑色的灰尘,以强者的姿态战胜挫折,冲出逆境。从而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二、电梯口看穿同事的潜在心理
有很多人会质疑“自励为王”,有人认为自己也很想通过自励来实现梦想,可是因为种种让人沮丧而无奈的现实原因,话语和权利博弈的通道并不完全通畅,所以仍然不能摆脱失败的魔爪。其实自励只是一种心态,是万事成功的基础,你自励了,会有失败和成功两种选择;但你如果缺少自励这种心态,那么面对你的选择只有一种——失败。
七国争雄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勾践成了吴国的奴隶。勾践到了吴国后,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以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大臣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军师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最后越国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越王勾践通过自励最终实现了征服吴国的梦想:古有男人一生时,四大志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在现代实现起来似乎很难,但任何大事也都通过一些点滴小事的积累与培养,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亮,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很高。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汉元帝的时候,匡衡受推荐被朝廷任命为郎中,再升为博士,给事中。这时先后发生了日蚀和地震,汉元帝心中惶恐,怕是上天降下的灾殃警兆,就向大臣们咨询政治的得失。匡衡上奏,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天象只是一种大自然的阴阳变化,祸福全在于人的作为、人类社会的风气、更在于朝廷的教化倡导和影响。因而皇上应当裁减宫廷的费用,亲近忠臣正人,疏远佞臣小人,选拔贤材,开放方路接纳忠谏等等。汉远帝很赞赏匡衡的见识,提升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自励不是一个人陷入窘境的救命稻草,更不是成功的点金石,它只是一种观念的升华,需要平时的积累与磨练。诚然,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所以,不妨从现在就开始学着自励,或许他真就改变了你的命运。
☆情绪测试与调适
请你选择答案。
状态描述是否
1如果半夜里听到有人敲门,你会认为那是坏消息,或有麻烦发生了吗?
2你随身带着安全别针或一条绳子,以防衣服或别的东西裂开了吗?
3你跟人打过赌吗?
4你曾梦想过赢了彩券或继承一大笔遗产吗?
5出门的时候,你经常带着一把伞吗?
6你把收入的大部分用来买保险吗?
7度假时,你曾经没预订旅馆就出门了吗?
8你觉得大部分的人都很诚实吗?
9度假时,把家门钥匙托朋友或邻居保管,你会将贵重物品事先锁起来吗?
10对于新的计划,你总是非常热衷吗?
11当朋友表示一定奉还时,你会答应借钱给他吗?
12大家计划去野餐或烤肉时,如果下雨,你仍会照原定计划准备吗?
13在一般情况下,你信任别人吗?
14如果有重要的约会,你会提早出门,以防塞车、抛锚或别的状况发生吗?
15如果医生叫你做一次身体检查,你会怀疑自己可能有病吗?
16每天早晨起床时,你会期待又是美好一天的开始吗?
17收到意外的来函或包裹时,你会特别开心吗?
18你会随心所欲地花钱,等花完以后再发愁吗?
19上飞机前,你会买旅行保险吗?
20你对未来的十二个月充满希望吗?
评分分析:
1、2、5、6、9、12、14、15、19选“否”得1分,选“是”得0分;3、4、7、8、10、11、〗3、16、17、18、20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
分数为0~7分:你是个标准的悲观主义者,看人生总是看到不好的那一面。身为悲观者,惟一的好处是,你从来不往好处想,所以你也就很少失望过。然而,以悲观的情绪面对人生,却有太多的不利,你随时会担心失败,因此宁愿不去尝试新的事物,尤其当遇到困难时,你的悲观会让你觉得人生更灰暗、更无法接受。悲观会使人产生沮丧、困惑、恐惧、气愤和挫折的心理。解决这种状况的惟一办法,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或每一个人,即使你偶尔仍会感到失望,但逐渐地,你会对人生增加信心,胜过原来消极态度带给你的影响。
分数为8~14分:你对人生的态度比较正常。不过,你仍然可以再进一步,学会怎样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来应付人生中无法避免的起伏情况。
分数为15~20分:你是个标准的乐观主义者。你看人生总是看到好的那一面,将失望和困难扔到一边去。乐观,使人活得更有劲,不过,要记住,有时候过分乐观,也会造成你对事情掉以轻心,结果反而误事。
乐观与悲观相对,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它表现为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自励自强。下面的测验,可以知道你是否真正快乐。请以“是”或“否”作答。
1一般来说,在有许多人的群体中是不快乐的,因此,我们应当避免接触这种人群。
2经常小心翼翼、孜孜以求和整齐清洁的人往往比欠整齐、欠安静的人受人欢迎。
3应当时刻警惕:我们的计划有失败的可能。
4应当时刻相信:我们的计划会成功。
5虽然习惯于在黑夜里睡眠,然而睡在稍有光亮的地方,毕竟更痛快些。
6早晨醒来,躺在床上比立刻起床更有趣。
7我们应当时常白日做“梦”,想像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8每个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是决定自己成败的惟一因素。
9在个人的嗜好(如唱歌、跳舞等)上耗费些时间是正当的,虽然有时会影响学习。
10与女同学相处往往不易。
11一般来说,女人比男人有更多的优点。
12你是否时常机敏地觉察到:人们在谈论你,也许还在对你的所做所为加以讥笑。
13一般来说,女生比男生更富有计谋。
14为避免麻烦,我们应将各种正反意见详细权衡,然后审慎抉择。
15你是否时常感觉到你遭受着过分的批评?
16不健康的人是很少有快乐的。
17假如世界上有些人是你深深信任的,你会感到:a你愚蠢,因为最后差不多每个人都会使你失望;b自己并不愚蠢,因为直觉会告诉你去信任哪些人;c自己并不愚蠢,因为你深知自己对大多数已接触过的人深感放心。
评分分析:
1否。在有众多人的群体中,心情应该是愉快的。
2否。过于小心也许含有恐惧和焦虑。
3否。人总是悲观的话会把对于快乐十分重要的希望和期望赶跑。
4否。老是太乐观也是不符合常态的,并且会因之而遭到更多的失望。
5否。如果你老是这样想,或许会对琐事过于敏感,或许会因小事而忽略大事:这两种态度都不能使人快乐。
6否。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通常是“干,时时刻刻地干”。
7是。16岁以下的人做白日“梦”,表示自己实现了希望,能对自己感到满足。
8否。如果你承认还有别的种种因素也会影响成败,你可减少许多怨恨、自责和懊丧。
9是:对于作为消遣娱乐的嗜好表示热心,虽有时会影响学习,却能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身。
10否。如果答“是”,表明你至少有些不适应。
11否。我们暂时不管“女人比男人强”这句话是否真实。如果真是这样想,那就表示你对世上的半数人有着不良的感受,而这是与快乐相违背的。
12否。这种嫉妒有损快乐。
13否。如果答“是”,说明你有轻微的不安情绪。
14否。理由见第11题。
15否。一个在相当审慎的情况下做出的结论通常已经足够证明行动的正确。要把问题各方面的意见全部估量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这样做,你便显得不知所措,正是缺乏信心的表现。
16否。如果你有这样的敏感,恐怕是你以往遭受创伤的缘故。
17是。
18①a否,b是,c否,给2分。②a否,b是,c是
上述答法给1分。
其他答法不给分。
除18题按上述规定打分外,其余每题1分。如果你的得分在17分以上,你是真正快乐的;如果你的得分是15~16分,也不愧为一个快乐的人;得分在12~14分,你并非真正快乐;得分在11分以下的人是不快乐的。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被消极情绪所笼罩,或嗟悔哀叹,灰心丧气,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无疑既影响人的事业,也影响的人的身体健康,要摆脱这种悲观情绪,就需要个人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
要点基本方法
1别盯住消极面。 你可能对多少次受到别人的“抢白”和不公正的待遇记得很牢,或你总是对自己说:“我真倒霉,总被人家曲解、欺负。”那你当然没有一刻的轻松愉快。如果你把注意力盯在与别人友善、和好的事物上,并常常告诉自己,误解、敌视毕竟是次要的,并把愉快、向上的事串连起来,由一件想到另一件,你就可以逐步排遣自怨自弃或怨天尤人的情绪。
2不当欲望蠢人。 乐观的人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对失败有点可贵的“马大哈”精神。而悲观的人经常焦虑不安,后悔本应做得更好的事未能做好,对别人获得的每一个成就、荣誉都想无条件地取得,这种人最后总是既有无穷的欲望又有无穷的懊悔。
3莫过于挑剔。 大凡乐观的人往往是“憨厚”的人,而愁容满面的人,又总是那些不够宽容的人。他们看不惯社会上的一切,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符合自己的理想模式,这才感到顺心。
挑剔的人常给自己戴上是非分明的桂冠,其实是在消极地干涉他人的人格。怨恨、挑剔、干涉是心理软弱、“老化”的表现。
4学会躲避挫折。 遇到情绪扭不过来的时候,不妨暂时回避一下。打破静态体验,用动态活动转换惰性,只要一曲音乐,就会将你带到梦想的世界。如果你能跟随欢乐的歌曲哼起来,手脚拍打起来,无疑,你的心灵会与音乐融化在纯净之中。同样,看场电影,散散步,和孩子玩玩都能把你带到另一个情绪世界。
5偶尔也要屈服。 如果你出了工伤,只能依靠轮椅行动,那对你无疑是重大的打击。而残疾的身体,往往使人变得浮躁、悲观。但是,浮躁、悲观是无济于事的。你不如冷静地承认发生的一切,放弃生活中已成为你负担的东西,实现的希望,并重新设计新的生活。大丈夫能屈能伸。
6不要制造人际隔阂。 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或者轻视、怠慢自己,想想不是滋味,于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结果你又多了一个人际屏障。那当然也使你整日诚惶诚恐,不知他人在背后又要搞什么。正确的方法是:净化自己的诚意,不回避对方,拿出豁达的气度,主动表示友好。这样做,使你找到最利于个人情绪健康的方式。
三、刁难你的同事究竟是何居心?
莎士比亚曾说:“宽恕别人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高贵的行为。”宽容是修养、是美德、是内涵、是心态。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和别人相处,由于各人的文化水平,工作生活,性格爱好不同,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如兄弟反目、婆媳不和、同事争执等。其实,这些矛盾只是些小矛盾,只要有一方豁达一些,大度一些,该宽容的宽容,该忘记的忘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干戈会化为玉帛。
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廷玉收到一封家人因修府地地界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的信。张廷玉读信后以诗代信,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立即让出三尺地。邻居得知,也仿效让出三尺,于是六尺之地成了一个巷道,两家世代相好,成为千古佳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活中绝对完美的人是没有的。为此,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不必只想着去呵斥、指责,有时宽容能形成一种强大的感化力量。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肯定有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没有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感觉脚下软软的,才发觉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是,让小和尚出乎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一定知错明过,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
后来,老禅师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情,可是禅院里所有的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此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老禅师的宽容犹如给过错的弟子用了一剂冷静反省的良药,从而使其幡然醒悟、自戒自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可以让人在自省中完善自己。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傍晚,一个规模不大的小餐馆里,客人只有寥寥的三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还包括我。或许是由于食客不多的缘故,餐厅里的照明灯没有完全打开,里面显得有些昏暗。
我坐在一个靠窗的角落里独自小酌,那个年轻人则手捧一碗炸酱面,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与老人相邻。我偶然中发现,年轻人的注意力似乎并不在面上,因为他眼睛的余光一刻都未曾离开过老人放在碗边的手机。
事实果真证明了我的判断。当那个老人再次侧身点烟的时候,我看到年轻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机,并迅速装进自己的兜内。当老人转过身来时,他明白了一切,但他立即平静下来。
此时,那位年轻人已经试图起身离开。正在这时,老年人开口说到:“小伙子,请你等一下。”年轻人一惊:“怎么了?”“是这样,昨天是我70岁的生日,我女儿送给我一部手机,虽然我并不喜欢它,可那毕竟是女儿的一番孝心。我刚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可是现在它却不见了,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面上。我的眼花得厉害,再说弯腰对我来说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找一下?”
轻人刚才紧张的表情消失了,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老人说:“哦,您别着急,我来帮您找找看。”年轻人弯下腰去,沿着老人的桌子转了一圈,再转了一圈,然后把手机递过来:“老人家,您看,是不是这个?”
老人紧紧握住年轻人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真是不错的小伙子,你可以走了。”
说实话,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待年轻人走远之后,我过去对老人说:“您本来已经确定手机就是他偷的,为什么不报警呢?”
老人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长,他说:“虽然报警同样能够找回手机,但是我在找回手机的同时,也将失去一种比手机要宝贵千倍万倍的东西,那就是——宽容。”
这个年轻人是幸运的,他遇上了一位智慧而宽容的老人。相对于法律而言,宽容是纯粹个人的产物。如果按照法律规定一个人无权要求宽大处理,结果却受到了宽容,这时的宽容才算是仁慈和自我牺牲的表现。正如这位老人,以一颗宽容的心,巧妙地解决了来自年轻人的伤害,既原谅了年轻人的过错,又留有余地,保护了他的自尊。
四、谨防某些同事的“糖衣炮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能容纳世界,才能得到世界。用宽容的习惯支配自己的行动,往往在与人方便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开启许多方便之门。
与宽容相对的是狭隘。人们总是对自己曾经遭受的痛苦不能忘怀。狭隘便是源于过去不愉快的记忆,人们之所以要记住过去的不愉快,就是要努力防止那些不愉快的事再度发生,避免再度受到伤害。如果一定要把过去的伤痛加诸于现在,便永远走不出过去的阴影,永远也抹不去曾经的伤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狭隘的心理习惯。法国有句谚语:“原谅过去,才能释放自己。”一旦能让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成为过去,原谅一切,生活将重现生机。
林肯被美国人誉为“英雄总统”,他善用宽容包容一切,因此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景仰。早在林肯竞选总统期间,芝加哥人茅谭曾频频向他发出尖锐的批评,甚至刻薄的谩骂。为林肯当选总统出了不少的“反力”,林肯当选总统后在华盛顿为芝加哥人茅谭举行了一个欢迎会,茅谭因为过去的言论而不敢面对已经在竞选中获胜的总统林肯,远远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了,林肯却不以为然,仍然很有风度地说:“茅谭,那不是你坐的地方,你应该过来和我站在一块。”每个在欢迎会上的人都亲眼目睹了林肯赋予茅谭的殊荣,茅潭感激不尽,也正因为如此,茅谭成为林肯最忠诚、最热心的支持者。
当别人伤害你时,你记住的只能是事情,而不应该是仇恨。记住事情你便有了前车之鉴,不记仇恨你才能忘记忧愁。
一位从日本战俘营里死里逃生的人,去拜访另一个当时关在一起后来也幸运逃脱的难友,他问这位朋友:
“你已原谅那群残暴的家伙了吗?”
“是的,我早已原谅他们了。”
“我可是一点都没有原谅他们,我恨透他们了,这些坏蛋害得我家破人亡,至今想起仍让我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
他的朋友听了之后,静静地说:“若是这样,那他们仍监禁着你。”
朋友的话让他理解了宽容,他终于走出了战争的阴影,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宽容是一种胸怀,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它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愉快所作出的让步。当然,宽容不等于姑息,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姑息、迁就只能使错误继续错下去,使误解继续加深,让不满一步一步积蓄成仇恨。
胡佛有宽容的美德。有一次,他驾驶飞机从圣地亚哥飞到西雅图。途中飞机的发动机突然起火,飞机随即下坠,情况十分紧急。胡佛凭着超人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使飞机安全降落,机上成员安然无恙,虽然飞机被烧成了一堆废铁。
经过调查,胡佛发现问题出在加错了油上。本来应该加螺旋桨飞机用的油,而机械师加了喷气式客机所用的燃料。这一小小的失误不仅造成极大的损失,也让胡佛等人差点儿送了命。
胡佛马上命人找到加油的机械师,机械师也因失事感到万分难过。大家以为胡佛会大发雷霆,甚至会解雇他。出人意料的是,胡佛拍拍年轻机械师的肩,反而安慰说:“年轻人,别难过了,只要知错能改就行了。你看我的那架飞机还等你去加油呢。”
胡佛非但没有责怪机械师,反而安慰他,这需要多大的气量!
中国有句俗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难免会出现摩擦和冲突,如果谁也不礼让,得理不让人,态度倨傲蛮横,这种态度不但不能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会因此激怒对方,产生更大的冲突。
有人会说宽容别人,那就是让自己吃亏,至少很没面子。事实上,宽容别人恰恰会表现出一个人高尚的品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会不犯一点儿错误呢?宽容,也能让自己紧张的心情放松。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而宽容则是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人始终生活在埋怨、责怪、愤怒当中,那么他不仅得不到本应属于他的快乐、幸福,甚至会让自己变得冷漠、无情和残酷,后果是很可怕的!
学会宽容别人,让生命中美好的阳光渗透到你的心灵,让一切笼罩生活的阴影随之飘散,相信你会拥有更完美的人生!
五、心明眼亮,识别某些同事的“小人”表情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解脱自己。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都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会使他想反击,但绝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所有的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所以,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这是一种挑战,会挑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也不容易。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即使你知道是错的也应虚心接受,然后,用探讨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没有几个人具有逻辑性的思考。我们多数人都有武断、偏见的毛病。我们多数人都具有固执、嫉妒、猜忌、恐惧和傲慢的缺点。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别人犯的错误时,请读一读下面摘自哈维·罗宾森的《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的一段话:
“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被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于对方,更固执已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自己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我们想想,自己在说“不”、心里同时想着的也是“不”时,身体是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那大概会是整个的身体组织,从内分泌到神经再到肌肉,全部收缩、凝聚成一种抗拒状态,一种拒绝接受的状态。当然,情况若是相反,说着“是”,心里的本意也确为“是”时,就没有这种收缩现象发生,身体组织呈现的也是前进、接受和开放的状态。
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率直而自豪。
换句话说,不要跟你的顾客或对手争辩。别说他错了,也不要刺激他,而要运用一点外交手腕。因此,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切记:
“尊重别人的意见。切勿指出对方错了。”
有一个国外案例说的是,一位名叫卡尔的卖砖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难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其生意也面临即将歇业的境地。
卡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卡尔说,“牧师讲道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我把每一个字都吸收下来。就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我的一位顾客,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而需要一批砖,而所指定的砖的型号却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但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
这使卡尔感到为难,是需要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给对手这项生意,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
卡尔的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盘踞在他心里。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
接电话的人正是那个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卡尔还是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是感激卡尔。
卡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谎言,而且甚至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
卡尔的心里也比以前感到好多了,他与对手之间的阴霾也获得了澄清。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就是迎战那些终日想要让你难堪的人所能采用的最上策。
六、看同事的小动作,解码他的小心思
人们往往容易夸大别人的缺点或错误,而忽略自己的缺陷与弱点。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短处归结为别人的原因,而后加以无以名状的怨恨。例如,在每一个离婚案件中,几乎很明显的,所谓无辜的一方往往并不如其所描述的那般无辜。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说,“我们自己的过错好像比别人的过错要轻微得多。我想,这是由于我们完全了解有关犯下错误的一切情形,于是对自己多少会心存原谅,而对别人的错误则不可能如此”。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从来都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的。春风得意的他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惟一遗憾的就是找不到对手。
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突然,他发觉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绊脚,海格力斯就猛踢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踢破,反而膨胀起来。海格力斯有点恼怒,顺手拿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向它砸去。
没想到的是,那东西竟越砸越大,最后,竟然大到把路都堵死了。
正在海格力斯无计可施时,山中走出一位智者。海格力斯对智者说:“这东西着实可恶,存心和我过不去。把我的道路都堵死了。”智者观察了一下当时的情景,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生活中总是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和误会,如果肩上扛着仇恨袋,心中装着仇恨袋,生活就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最后,只会把自己的路堵死。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我们的理由如何,怀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我们内心里的侮辱、永难平复的创伤,都能损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可爱的事物。我们被锁在自己的苦恼之渊里,甚至无法为别人的幸运而快乐。怨恨就像毒害我们的血液、细胞的毒素一样,影响、浸蚀我们生命的质量。
人们常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这句老话的确不错。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交恶发展到相互包容,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情,在杰斐逊未来得及开门时,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二人的友情自此破裂,中止交往达11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探访亚当斯时,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往事,但接着脱口而出:“我一向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也不计前嫌,他主动请了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了他的心里话。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书信往来。
通常情况下,仇恨的思想对别人无益,对自身通常也是毒害健康的毒药。某医学院曾作过一次调查,报告中说:与心情较为愉快的人相比,心存怨恨的人更经常往医院跑。医务人员所做的试验显示:患心脏病的人常常不是工作辛劳的人,而是抱怨工作辛劳的人;最足以引起高血压的原因,莫过于外表好像很安静,内心里却常被强烈的怨恨所煎熬。对于家庭主妇来说,那些心里总是惦记着丈夫如何不懂体贴的妇女,比起那些心里毫无杂念的妇女,更容易在家里发生意外事件。
甚至在交通问题这件事上,怨恨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会造成不少意外事件。为此,交通问题专家说:“发怒的时候永远不要开车。”
有很多人遇到挫折后,不是去寻求合适的方法克服困难,而是把一切原因都归结到别人的身上,喜欢迁怒于别人。但迁怒于别人只能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对排除困难没有好处。所以,需要我们凡事学会包容。包容不是对原则问题的一种让步,而是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缺点和过失的一种宽容和谅解。包容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一种正确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有包容的胸怀。包容是极高思想境界的升华,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放弃报复的决定,这种观点似乎很消极,但真正的包容却是一种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积极行为,包容是为那些曾经侵犯我们的人着想而做出的,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友谊、爱情和事业,它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净化。
包容是一种需要历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有人说,包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包容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包容。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别人做事侵犯或伤害了自已的利益和自尊心,于是勃然变色,怒从心头起。此种生理反应无非是在惩罚自己,于自身毫无益处。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会睚眦必报,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人生态度。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党同伐异的事不胜枚举。其实质源于人的自高自大的狭隘心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自以为是的倾向,对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一概排斥、贬低,甚至明枪暗箭,自己也弄得神经紧张,终日心事重重!要知道,以包容心来处世,也要包容地接受各种思想意识。想要将自己的思想强迫推销给别人,去改变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要培养出让自己活得自在,也让他人活得舒畅的涵养。
学会包容,意味着你不再凡事患得患失。包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包容。只有对自己包容的人,才可能对别人也包容。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
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达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我国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也主要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得来。”而人际关系的失调严重伤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放弃报复,学会包容,这么做的收益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