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领导讲话的艺术
34073300000005

第5章 善言需得体,讲话重策略

所谓讲话得体,就是说话适时、适情、适势、适机,一切以适度、恰当为原则。言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领导者的秉性、修养。因此,领导者讲话是否得体是十分重要的,应做到三思而后言。

1.讲话要看对象

不同的对象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会导致截然相反的效果。在人际交往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职业的人,每个人的职业都应受到尊重。那些歧视他人职业而自我感觉良好乃至炫耀自身职业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只能令人生厌。

(1)对不同性别的人

对男性和女性说话也要注意有所区别,有些可以对男性说的话,未必可以对女性说。因为男性和女性在语言反应上是存在差别的,这种差别多半是由性别的心理差异所引起的。两者对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讲,男性对于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较强,一般的玩笑不会导致男性的难堪。而女性对于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较弱,开玩笑时要特别注意。

(2)对不同年龄的人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经历不同,志趣各异,跟他们说话要从他们的心理状态出发。比如对健康的中青年,说张爷爷死了、李奶奶也不行了,听了也就听了,不会产生什么联想和反感。但如果对老年人说这些肯定不妥当,会让对方感到很不愉快,甚至造成伤害。

(3)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

在交际场合,人们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文化水平低的人不习惯使用书面语言,跟他们讲话应该用家常口语;如果用接近书面语言的话,或典雅的词句,就难以沟通、交流了。要注意的是,文化层次高的人爱听委婉的话,不爱听质问或不客气的话。

(4)对不同民族的人

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每个民族的文化必然在它的语言中有所体现,因而可以从语言窥探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人们对某种语言的理解,往往是以弄清楚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为依据,而两种民族文化的冲突,会导致对同一句话的反应迥然不同。

俗话说:看人说话,量体裁衣,就是这个道理。清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里说:“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也是告诫人们要看准对象再说话。因此,讲话要以不引起对方反感且能了解信息、交流情感为目的,针对讲话对象的具体情况来说话。

2.说话要讲策略

在注意作为领导说话得体的同时,更要语言表达的策略性。正所谓“水无常形,话无定格”。由于具体情况不同,说话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同样一件事,此时此地对张三说,效果好;而彼时彼地对张三说,就不一定好。因此,领导说话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策略性。

(1)明确与模糊

明确是相对于模糊而言的。在人际交往中,除了使用模糊语,更多的地方需要使用语义界限明确的词语。究竟何时用模糊语,何时用明确语,这就牵涉到语言表达的策略问题,一般来说,它取决于交际的目的、交际的情境和交际的对象。

表扬时要用明确的语言,可以提高表扬的效力,从而激励被表扬者和大家的热情。批评他人,或给他人提意见,说话不宜直通通,更不要把话说绝说死,要留有余地,做到对事不对人,最好使用模糊语言。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否则就起不到批评的作用。即使对方做了很不应该做的事,犯了严重的错误,为取得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达到理想的目的,也应与人为善,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事不便与群众或他人交底,通常可用模糊语言表达。

(2)直言与含蓄

有些人性格外露,从交谈中可以看出他的五脏六腑,这种人与人相处能以诚相待,不会心怀鬼胎。有些人有涵养,说话委婉,含蓄且留有余地,比较注意说话艺术,与人相处,讨人喜欢,这两种人说话的格调,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直言不讳,刺激性大,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得罪人。因此大多数人不喜欢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通常只说“恕我直言”,没有人说“恕我婉言”。可是一般人爱听委婉含蓄的话。含蓄隐含着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意思。委婉的话有礼貌比较得体,听了轻松自在,愉快舒畅。

(3)简略与啰嗦

简洁精练的语言能增强语言的魅力,它是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高超的表现。正像莎士比亚所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语言简洁是一个人果断性格的表现,一位自信心强的人说话绝不会拖泥带水,而是斩钉截铁。但领导者也应懂得简洁不等于简单,在许多情况下,要言不繁,一语中的,比起长篇大论要难上许多倍。在注重效率的时代,语言还是简洁些好,但在特殊情况下,必要时也少不了多啰嗦几句。重复啰嗦是指说话的冗余度大,虽说重复本身不增加任何语义内容,却能表达语气,增加听者印象,提高听的效果。说话是简略还是详细,甚至重复啰嗦取决于听话人的理解程度。

比如医生看病,如果面对老病号,医生只要一说化验指标,用不着多说,病人就明白自己的病情。如果医生还要不厌其烦地说个没完,就没有必要,应当简洁些。如果面对新病号,对某些化验结果则要详细、反复地说明。

(4)先说与后说

先说与后说在表达语意和效果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先说还是后说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点。

(5)欲言先抑

欲言先抑、意在言外的间接表达法,巧妙之处在于发言者回避正面回答问题,在保持缄默的同时,巧设迷惑,使对方主动连续反问。而每一次发问都比前一次更接近于发言者的真实意图,最后以画龙点睛式的手法结尾,做到点到即止,使对方在自己的发问和得到的间接回答中思索、解疑,最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