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搞定家中小大人
34511400000033

第33章 轻松面对孩子间的竞争压力

物竞天择,竞争对于人来说无处不在。孩子阶段有学习竞争,长大以后面对的是工作竞争、能力竞争……在如今人才济济、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家长们都意识到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勇敢面对人生中的竞争,培养孩子参与各种竞争的能力。正如大庆铁人王进喜的话:“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有天中午,还没到下班时间,同事小梅匆匆收拾好东西,准备向主任请假回家。我随口问她:“这么早回家有事吗?”

小梅兴奋地说:“下午,儿子要参加全市举行的数学竞赛,我得给他准备一顿大餐,让他吃得饱饱的去迎接比赛。”

我提醒小梅:“你对竞赛这么紧张,孩子会感觉到压力的。”

小梅却说:“对,我就是要给他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对竞赛这么重视,儿子也不会掉以轻心了。不跟你说了,我得抓紧买菜了。”

一个星期后,小梅儿子的数学竞赛成绩发F来了,小梅无奈地说:“唉!儿子这次考得不理想。他们老师都说,孩子平时不错,一考试就糊涂。像这次竞赛试卷中,有些题都是儿子原来会做的,结果却又做错了。你们说我儿子‘晕考’

这毛病怎么能改掉呢?”

我说:“改掉毛病非常简单,只要在他考试前,你别给他做大餐。”

小梅不理解地看着我,我笑笑说:“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可是孩子的心理压力过重就成了负担。”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一旦压力超过了他心理承受的负荷,就会让他们会感觉到崩溃,产生心理疾病。就像小梅的儿子,每次考试前妈妈都会给他施压,儿子因此对考试越来越紧张,而越是紧张,心态越不平和,考试时脑袋里只想着要考出好成绩,面对题目却是一阵阵发蒙。而类似小梅儿子“晕考”的孩子并不在少数,这样的考试不是考他们的知识水平,而是在考他们的心理素质。

孩子在学习阶段,他的考试成绩、比赛成绩已经成为衡量孩子是否能成才的标准,在这种情形下,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都希望孩子的成绩脱颖而出。为了这个愿望,许多家长想尽办法努力、再努力。不让孩子做家务,不让孩子为其他事而烦恼,只要孩子们能给家长拿回好成绩,家长就表扬孩子,反之就是批评。

正是家长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就算是尖子生,他们也有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而家长却人为地为孩子们输送令他们无法呼吸的压力,这样非但不利于学习,还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伤害。

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之父杨武之是名数学教授,虽然小时候的杨振宁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尤其在数学方面的成绩更加突出。但作为父亲的杨武之却没施加压力强迫儿子学数学,而是理智地创造条件让儿子博览群书,全面发展。

为此,杨振宁曾给处在教育矛盾中的父母说:“让你的孩子像正常孩子那样成长……不要过于急迫给他施加压力学数学或其他科学。因为人生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年龄要让他在心理上、学习上平衡发展……”可见,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家长首先要轻松面对孩子间的竞争,不要给孩子制造紧张空气,更不要人为地给孩子施加竞争压力。

1.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谈来自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

我的一个朋友前段时间被学校选送去省里参加讲课大赛,讲完课回来,她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她病倒了。我去看望她,和她聊了很多有关工作压力的话题,表现出成人的无奈。

没想到我们的谈话被朋友的儿子听到了,他慢慢走过来,满面愁容地说:“阿姨,工作真的那么辛苦吗?我看到妈妈这样子,我真有点恐惧将来的工作了。”

我听了孩子的话,突然意识到我们做错了,不该把工作的压力和无奈在孩子面前倾诉。我急忙说:“工作有压力,也有乐趣啊!你妈妈桃李满天下,她辛苦也值得了。”但是孩子还是叹着气地走了。

因为压力具有传导性,把压力传给孩子,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担忧和不安。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还是尽量聊一些轻松的事,让孩子有对生活的积极和热情。

2.真实面对孩子的能力,切莫拔苗助长施加压力

童年生活是天真烂漫的,有很多家长太过于看重孩子成绩。为此,家长给孩子报满了辅导班、特长班,如奥数、珠算等,占据了孩子所有的玩乐时间。所有孩子都在进行这样的训练,那孩子就被置于竞争激烈的比赛中。来自学校内部的竞争压力以及家长们的自我加压,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堪重负,备感无奈。

在我校曾有个学习特别好的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老师,请不要用信任的眼睛看着我,班级的荣誉不能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爸爸、妈妈,请不要用期待的眼睛看着我,面对无休止的比赛我也很厌倦……”

这篇作文是校长在教工大会上为我们读的,校长最后说:“我们学校举行各种比赛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如何正确面对竞争,不是单纯地为了考核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些老师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向孩子施加比赛压力,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自私了?”校长的一席话,让有些老师无地自容。

孩子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自由地、轻松地成长,而非一定要背着重重的压力艰难前行。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层层加压,只会适得其反,使孩子出现许多心理障碍,剥夺了他们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