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个小宝宝,
那么每个夜晚,
当她慢慢入睡,
像不像天空渐渐浮现的星星,
温柔发着光?
如果你有一个小宝宝,
那么每个清晨,
当她慢慢醒来,
像不像海上缓缓升起的太阳,
温暖发着光?
我有一个小宝宝,
像星星,像太阳。
——几米(台湾)《柔光宝宝》
姓名:袁海霞
所在学校:长沙市开福区中岭小学
从教年限:13年
最喜欢的书:《教育是慢的艺术》《孩子,你慢慢来》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旅游
第一部分我的教育自传
十年回眸
对于职业,我没有过其他的梦,“教师”是我唯一的选择。初中阶段,我学习的勤奋程度是颇令人惊讶的。临近中考时,我每天的睡眠几乎都不足6小时,白天上课为了避免打瞌睡,就在课桌上摆一瓶气味很浓郁的风油精。我自知从来不是天资聪颖型,唯有勤能补拙。1999年9月,从湖南省浏阳师范学校毕业的我踏入长沙市开福区新华小学,从此开始了我没有悬念的职业生涯。
“科学”启蒙
在信息闭塞、条件简陋的新华小学,我待了两年。担任班主任,兼教语文学科,但是这个阶段的我对教育的认识很模糊,仅仅凭着一腔工作热情,完成事务性的工作而已。很快,我就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那是2001年暑假,在国防科大的大礼堂里,作为开福区千余教师大军中的一员,我参加了为期七天的通识培训。虽然大礼堂里只见黑压压的人头,台上的专家、教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是,教授讲完后居然有那么多教师传递纸条,甚至直接向教授提出各种问题。尤其是某天的下午,二十余名自愿者走上讲台参与名为头脑风暴的培训活动,其中也不乏和我一样年轻的初涉教坛者。他们对于教育的思考,对于自身的发展要求令我自惭形秽。
正当我憋着一股子劲,要走出目前封闭的自我满足之圈,乘着课改之机,期盼着有朝一日也能走上舞台表现自己时,联校的一通电话,告知我被调往了自己的母校中岭小学担任自然专职教师。当时的中岭是区内唯一一所农村示范性小学,条件优越,外出学习机会频繁,是许多中青年农村教师向往之地,能调入其中实属惊喜。可是说实话,科学这门课程我丝毫不感兴趣。而且,学校由于编制紧,也是基于对新教师的培养,每周18节课,还安排我担任仪器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面对仪器室里满柜子不知名的教学仪器,要清洗、编号、对账,以及图书室里一万余册等待进行分类、贴标签、登录等七道复杂程序方能上架投入使用的图书,我简直傻眼了,我的业余时间不是都会被这些杂工占满吗?那我赶超同行的计划,走上舞台的计划呢?只是,我又能如何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嘛,我得扛下来。几乎整整一年不眠不休的超负荷工作,仪器室、图书室两项达标检查都顺利通过了。我的肯干、苦干、耐干也获得了学校领导的赏识,最终我也因此从一线教师转变成了行政管理者,这是后话。而且,教三年级“科学”这门新课程也给了我意外的收获。
科学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在三年级和七年级实施。虽然几乎所有关注点都在七年级,但是区科培中心的余老师并没有落下小学三年级。一年里我多次外出学习,去过市内许多有名的小学,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也听过一些专家对于科学课程如何实施的建议。这些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对自己的课堂,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有了反思:新课程的核心是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科学课“发现问题—猜想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最好的实践。
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国庆小学王老师的课堂那样深深吸引着学生;清水塘小学李老师虽年轻,但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还参与了各种教辅资料和部分教材的编写;黄土岭小学黄老师专业化成长的成功得益于坚持写教学反思……在他们的成就面前,我简直是白纸一张,相形见绌。我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平庸下去,只是,我该如何改变,我能做些什么呢?记得第一次有教研室老师听我的课,我照搬了在外听来的《水的温度》的教学设计。可奇怪的是,明明一样的教学环节,甚至教师所说的过渡语都几乎一样,名师的课堂里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和谐有序,我的课堂却乱成了一锅粥。三年级的孩子们拿到水温计后就再也听不进我的话,自顾自地玩起来。听课老师们看着尴尬的我,了然于心地笑笑。第一次的失败,我并不气馁,我想科学课就这一个简单的模式,反复操练总会得其要领的。于是,以后凡是在外听的课,我都回学校重演。可是这种不假思索的简单模仿总是形似神不似。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得其解。
课堂久攻不下,我转换了方向。那就多琢磨琢磨教育教学方法,写写论文吧。于是,我找来了一些教育杂志,将上面的论文反复阅读,觉得自己基本摸清了套路后,就动起笔来。居然也获得了一个市级三等奖。看来还是写论文容易,一个人就能完成,无需学生的配合。多动笔,我渐渐写出了一点心得,将自己的一些教学实际问题如实地写进文章里,再引用书籍里查找到的一些理论来阐述原因,提出解决建议。嘿嘿,居然也有两篇印成了铅字。这是我在学生时代就梦寐以求的。一时间,我对于写论文信心倍增。
“校本课程开发”引路
我只任教了一年的科学。2002年秋,原本只有21名在编教师的中岭小学竟一下子调出了7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可谓大换血。我改教四年级数学。老教导主任将很多教导处诸如外出学习培训、写各种材料等任务交给了我。还给了我一个头衔,校本课程开发组组长。我知道这是领导的有意栽培。为了不负众望,我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校本课程开发上。
2001年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弘扬乡土文化”系列课程。这一主题具有浓厚的农村特色,所以备受领导的关注。课程开发之初,其方案就刊登在了区内首批课改专辑上。只是,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实际而开发,虽有一定的开发流程,但各校都在探索阶段,所以很少组织观摩或集体学习培训。没有了外来经验可供借鉴,我只得自己摸索。这时候,一些教育书籍帮助了我。刘良华老师的《校本教学研究》,吴刚平老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王斌华老师的《校本课程论》等,让我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有了全新的认识。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我和老师们一起分享我的学习所获。为了解决教师们在课程开发方面资源短缺的关键问题,在区科培中心刘翠鸿老师的引领下,我校申报了区级课题《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究,积极实践。双休日我徘徊在市内的各大书店,寻找民间艺术方面的书籍;课余时间,我对学校周边的各大工厂、商店进行访问调查;对学校历史和现有设施设备进行分析。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份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资源考察情况报告,供学校领导和课程开发教师们参考。学校根据此调查报告,引入资金,添置了相关的硬件设施,校内外的部分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很快,学校弘扬乡土文化系列课程(共11门)基本定型。作为组长,我本人也积极投身课程开发中,开发了“民间医药”课,跟着附近的赤脚医生学习中草药知识,买来相关的医药书籍自学,带着学生漫山遍野观察农村人常用的中草药,收集民间常用的治病防病的土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3年,《湖南教育》刊发了介绍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章。2004年,作为我们校本课程研究成果,教师课程开发案例、学生作品面向全市展出。民间医药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向全区农村学校推广。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区科培中心刘翠鸿老师,在课程开发上,她既是我的指导老师,更是帮助我的同伴。很多次,天性敏感信心不足的我,工作上难免畏畏缩缩。是她主动给我排忧解难,争取校长和联校领导的支持,并推荐我外出学习。记得2004年4月,我和刘老师同往武汉,参与了“三地两岸新课程研讨活动”,那是我首次与教育专家直面交流,受益匪浅。尤其是她总是鼓励我将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述诸笔端,形成文字,向各种教育刊物投稿。得益于她的支持,几年来,我个人撰写的课程案例、课程开发论文、读书体会、教学反思等在《湖南教育》《教学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示例与指导》《新课程》等书刊上发表。2006年我参与了刘老师申报的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游戏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课题,我主动要求担任了五年级的校本课程的教学,以及实践游戏类课程的开发。多次上研讨课,我都受到课题参与教师的好评。同时深受刘老师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影响,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
“校本培训”推动
2003年,我担任了中岭小学的教导主任。这一年里,只顾埋头做事的我,差点就淹没在教导主任烦琐的常规工作的大海里。是校本培训的兴起让我理清了工作的头绪和重点。当时,捞刀河镇联校进行了联片教研实验。中岭小学和周边的7所薄弱村小组成了第一片,我兼任了联片教研组长。为了达到以中岭小学为辐射点,带动和促进其他小学校本教研良好氛围的形成,从而实现部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个目标,在区科培中心李志宏主任的直接指导下,我从本校的教研活动抓起,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积累校本教研的经验,然后推广到其他小学。我们开展了“推出本土榜样”等特色引领活动。每个学期组织面对片区的两次大型教研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引领。除此之外,还每学期数十次到其他学校参与教研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们的联片教研工作产生了良好影响:中岭小学被确定为全国第十届“‘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经验交流与工作研讨会”会场。我们的联片教研工作在会上作为经验进行了主题介绍,并被《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刊载。
2005年,由于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联校领导安排我去镇内另一片的中心点——自安小学担任副校长。
由于校本培训工作的需要,我有机会去市内优秀学校观摩学习。这样的观摩学习都是以课堂展示研讨为主,其中也不乏管理者的经验介绍。我常常被老师们精彩的课堂所吸引,为研讨中教师们的一针见血的话锋折服;下到各村小开展教研活动,让我更深地了解了农村教师工作的实际状态,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仅仅满足于一种“近乎原始遗传性知识的传递”,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是在繁忙的教学过程中,盲目地跟着教参或别人走……看得多,想得多,但是实践得少,以至于眼高手低,是这个阶段我的教学状态。
“生命化教育研究”博客引发回归
虽然在别人看来,我的个人成长是顺风顺水,小有成就。论文时有获奖或发表,各级优秀教师的荣誉也有了,年纪轻轻就担任了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但是看着新课程实施中成长起来的一批批优秀同行,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反观自己这十年走过的路,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苦闷。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并没有真正地实践新课程。哪怕是多年来的校本课程开发,我依然是纸上谈兵多,深入学生实践少。体制带来的影响我无力改变。反观自身我觉得一是自己过于顺应现实,不善思考,缺乏智慧导致。二是浮躁之心作祟,是我脱离了教师的根本——走进课堂,研究学生。2008年,休完产假后,我毅然辞掉副校长职务,回到中岭小学担任了一名普通教师,计划深入教学课堂,实践自己的学生观、教学观。可我都始终无法彻底从现实的体制和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法从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法从功利性目的与教育本质和人的长远发展目标的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很多时候我的做法都背离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初衷。
新课程带给了我更多的学习机会,也引发了我从未有过的对教育的思考。得到刘老师和唐泽霞老师的指引,我参与了麓山之友一线教师的一些研讨活动,也开始了对网络教研的关注。其中,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研究博客给了我震撼。在这个博客里,我了解了张文质老师引领广大有识教师开展的生命化研究课题,那是对教育本质的追求,是新课程学生观的真正实践。在这个博客里,我认识了许多真正思考教育的优秀教师。读着他们的一篇篇心血之作,亲切感油然而生。没有理论家的空谈,平淡无奇的言语中尽是对教育的深邃思考,对学生的深沉之爱。佩服的同时,我不由生出一种自卑:为何他们对教育问题看得如此透彻,而我却总不得要领呢?
读书学习太少,教育理念未成形,实践不足……唯有拒绝浮躁,沉下心来读书思考,走进学生,才能真心真意地从学生和我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思考并选择恰当的教育行为;也才能认真审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束缚师生发展的深层观念和行为,进而努力更新教育文化,让师生在自由、安全、愉悦的文化氛围中,不断地探索进取,不断地创造出生命的新价值。我将在这一认识建立的基础上,重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之旅
农村学校师资薄弱,资源缺乏,应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发现
在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老师们最感困难的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办公室里,关于校本课程的议论,经常听到的是、“校本课程是无教师,无教材,无课程标准的三无课程”;“城市学校条件好,资源丰富,教师素质相对较高,工作量又比较少,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困难。可我们农村学校资源贫乏,教师素质远不如城市的教师,工作量又重,连语文、数学等课程都弄不好,更别说校本课程开发了”。对片内教师的调查表明,课程资源缺乏是校本课程实施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也是教师感到困难最大的问题。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
二、问题的破解
(一)原因
傅建明博士在《影响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中分析: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是缺乏课程意识,课程观念淡泊;二是课程知识的结构不平衡;三是教师科研能力较弱;四是教师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欠缺。长期以来,由于实行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教师形成对国家的依赖性,缺乏参与课程的意识。当真正把无课标、无教材、无参考模式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权交给教师的时候,教师也不会运用,不知道如何去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从事校本课程开发。
有人将教师分成守成型和拓展型两类。守成型教师的特点是重视经验而不是理论,直觉地以课堂为中心;拓展型教师则倾向于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他们经常通过报刊吸取知识,倾向于通过课程学习来促进他们专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教师大多属于守成型。当这种坚持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师占据主导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就难于进行。而在农村,守成型教师占的比例更大。在封闭的条件下,开发的课程也必然是封闭落后的,这种课程不仅不能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往往还会对国家课程起着阻碍作用。
(二)理论学习
农村教师能不能开发校本课程?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到底有没有校本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是不是我们的认识不够?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理论资料。应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关于课程资源的研究目前还是比较薄弱的。我在互联网和各大书店中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比起其他教学方面资料来简直是少得可怜。可是我仔细阅读,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还是发现有这样一些资料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1.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2.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比,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其中,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许多教师甚至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3.从理论上讲,即使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素材性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缺乏的只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因为人们往往容易把关注的重心过分集中在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上,而忽略了对于教育质量更具决定意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如果用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眼光来看,我们可能没有现代化设施,可我们有大地,有小草,哪怕是荒山、黄土坡、茅草棚,它们的教育价值,它们对于实现课程目标以及发展学生感受和表达美的意义和功能却是同质的。
通过对以上一些理论资料的阅读,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1)以前我们关于课程资源的认识过于片面,将教材和优越的硬件设施看作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忽视了教师、学生的经验特长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社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对于学校内的文化氛围等资源利用不够,所以,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对于农村教师是当务之急。
(2)农村教师在课程观念意识、科研能力、知识结构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与校本课程开发所需求的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相关素质,是开发好校本课程的基础。
(3)在农村,即使是薄弱学校,也存在着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尤其是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等是独特的,这一点是城市所不及的。
(4)开发校本课程虽然会增加不少的工作量,但是与上好国家课程并没有冲突,相反,还能互相促进,让教师具有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把教材当圣经,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好国家课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想农村教师也可以开发校本课程。
(三)行为改进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一直被我们所忽视。在农村条件性课程资源相对贫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教师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校从2002年开始,通过自查、座谈、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师资和校园内外可供开发的资源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1.师资分析及应对策略
我们从学校现有教师的人数、学历水平、专业、职称、能胜任的学科、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2.学校物力资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3.校外资源现状及分析
自2001年至今,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体制,在充分评估学生需要、学校发展前景和学校所处农村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充分调查分析了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形成了以“弘扬乡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校本课程。
(四)初步成效
1.教师们通过学习和实践行动,对课程资源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资源识别能力增强,资源开发和使用效率提高。现在我们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资源清单,并且将清单储存于学校局域网上,让老师们随时可以轻松、方便地查阅。原来冷清的图书室、阅览室、各个器材存放室人气渐旺。我们也有意识地向校园周围的社区管理人士渗透课程改革的意识,为校内外的交流提供了途径,也有许多老师学生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区。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各种惊叹:“电度表厂这么近,我还是第一次去。真看不出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近几年发展得这样好!”“我们上次带学生去砖厂取泥巴,正碰上工人们在出砖。起先学生们看到工人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都哄堂大笑。可是不出几分钟,看到工人们忙碌的场景,亲眼见识劳动的辛苦,学生们开始感动了。走出校园,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校在资源开发上的努力,不仅促进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在国家课程的教学中也能更好地拓宽资源利用途径,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课程的开发使教师的课程观念发生转变,专业素质有了提高。例如我们学校的周锦凤老师,将近五十岁的人了,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上勤勤恳恳。在学校刚开始开发校本课程时,她被动地参与了泥塑课程的开发。刚开始她非常不适应,总认为自己不行,常常抱怨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参考,学生们也不能按照她的要求来,总是将泥巴玩得乱七八糟的……当时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的我,也曾为她提供了一两本泥塑方面的书籍,有了书,她的抱怨似乎没有那么多了。在经过学校多次的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集中培训和案例讨论后,现在她对于校本课程的态度开始慢慢好转,还专程去图书城购买泥塑方面的书籍;并多次带着学生到砖厂取泥;看电视节目时也多了个心眼,看到有关民间艺人的介绍她总要记下来;上街时看到街头的艺人做玩偶她也会观察上个把小时。一次,校园门口来了个做糖人的小贩,她竟带着几名学生上去讨教。上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宫的“精彩180”半日活动,有一项陶艺活动,她也带着学生跟在授课的老师后头一丝不苟地学习,甚至向老师讨要了很多作品带回学校作为教具……现在每次泥塑课后,再也听不到她的抱怨了。她总是笑嘻嘻地走进办公室大声宣扬她的哪个哪个学生表现如何好,学生们是怎样高兴地参与,时不时还拿着她课堂上的泥塑半成品到教师们面前炫耀或讨教,为此老师们都笑她成了泥塑迷。可她却反驳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让从来没教过美术的我学到了很多美术方面的知识,更是让我拓宽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将近退休的人了,本以为教了语文就算了,想不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也能找到教学的乐趣。我想我还可能成为编织迷、书法迷……”
3.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同时还参与了课程的开发,自信心得到增强,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校五(2)班有一名学生叫邓荣琼,是四川人。随着父亲打工而转到我们学校。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得她在学习上、集体生活上缺乏自信。可是在自愿参与了民间医药课程的学习后,她转变了很多。她的家乡四川出产很多名贵药材,她的奶奶懂得很多野生中草药知识。她跟在奶奶身边的几年也见识了不少。因此,民间医药的课堂上,她总是有话要说。在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学习中,她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还能将奶奶的经验和故事搬出来;在实践基地识别各种中草药的学习中,她总是争着担任小老师,告诉同学们怎样认识草药……有了这样的得力助手,老师欣慰,同学们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4.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学生、家长受到重视,增强了交流,学生兴趣拓展,更加留心观察、关注生活了。
三、策略探索
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如何解决农村教师普遍感到的校本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总结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1.最重要的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可以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行动研究两种方式,以期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让教师们真正认识校本课程资源,增强资源的识别能力和开发利用率;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2.在澄清课程资源认识问题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们对课程资源进行大范围的摸底调查,列出资源清单,建立资源库,使每名教师和能够接受的学生清楚哪些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3.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反馈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率,及时改善、调整需要优化的资源,补足缺少的资源;
4.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转变独立的工作方式和习惯等,实现教师之间的能力互补。教师个人不能胜任的课程,可以两到三人合作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可是始终困扰我们的是: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新课程带来了一系列的任务和问题,为解决各种问题,各学校都积极地进行校本培训。这无疑要让老师们抽出一部分的工作或休息时间,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给老师们增加了负担。所以我们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老师们的加班加点和加倍付出完成的。我们都忙着为学生减负,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给教师们减负!
第三部分我的田野笔记
让心随自然的一切而跳动
又一个双休日,任务照例是在家看孩子。
两岁的小家伙已经不再满足于在父母的陪同下做游戏了。他能跑能走了,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往往更喜欢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屁股后奔跑或者在他们的游戏中搅和。由于不放心,我往往会远远地跟在其后,密切观察着一群孩子的动向。看得多了,不禁对附近这群中小学生在家游戏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附近住着八十多户人家,在幼儿园、中小学就读的约有五十多个孩子。据我的观察和了解,经常在外能看到的孩子往往是2~10岁之间的。这群孩子家中没有电脑,父母对其限制也比较少。他们聚在一起有时捉迷藏,有时拿着玩具枪玩打仗的游戏,有时踩小单车、滑板车,或穿着旱冰鞋在屋前的水泥道上晃来晃去,更多的时候是各种来回追逐的游戏。欢乐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大人们对此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多数人可能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对孩子们抱以微笑,偶尔叮嘱几声:“注意车辆”“注意不要摔倒”“不要吵架”……也有感到烦躁的,跑到路边大声斥责:“小桦,你这个疯小子,马上给我回家做作业去。一天到晚在外面疯……”
更多的孩子,无论天气的好坏,课外时间多是在家看电视,有条件的上网,也有少数的就在附近同学家闲逛逛、聊聊……来自家庭和学校、社会的多重压力使他们放弃了对自然的向往,习惯了居室内的日子。又或许他们从来没有过走近自然、亲近自然的体验,也就无所谓向往了。生活在农村或郊区,这是否是一种悲哀?
别的孩子是否也是类似情况呢?虽然我没有做完全科学的统计。不过从多个侧面也可见其大概。上次,三年级写作文,题目是“我的课余生活”,学生们文中所写的多是看书、看电视、电脑游戏、画画等。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总结,在我们周围孩子的生活中,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项:亲近大自然。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化是在适应大自然的变化中得以实现的。因此,人们的心灵也就和大自然相通。大自然提供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我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自然的因素——生存的基本原则或者可以说是要素吧!亲近自然应该是向生活向心灵的一种回归吧!这样的回归带给我们的是永恒的幸福……大道理其实可以不谈。就回忆回忆我们这一代或者我们的父母辈们的童年吧!
童年的我们活动在方圆几十里的田野上。苍穹之下,田野之上,处处是乐园。白天我们不捉迷藏,也没有旱冰鞋玩,我们在山坡上摘野果,爬树比赛;在田野、沟渠边挖野菜;在稻田里拾稻穗,捉田鼠;在小河里,池塘边捉鱼,钓龙虾,摸螃蟹……这些游戏不仅仅带给我们欢乐的童年和美好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规避危险,体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基本经验和技能。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在亲近大自然的游戏中,两者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于是,我想到了我能为这些孩子重拾童年的欢乐做些什么呢?或许我可以将我们童年的“田园游戏”整理整理,开发游戏校本课程,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走向室外、走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