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校本课)
34665000000007

第7章 校本课程教师成长的支持系统

校本课程开发客观上要求教师在角色上完成一系列的转换,教师的发展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获得政策、技术及措施、评价及激励制度等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一、政策与制度层面的支持

(一)教师教育政策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在全国推行以来,把国家课程的教师培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国培、省培计划正在实施,远程培训和顶岗培训等也经历了前后几轮。然而,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却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层面:没有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仅以区县或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培训,由于课程专家的匮乏和培训者自身水平的局限性,显得十分窘迫。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师没有课程的概念,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非常缺乏,迫切需要相关的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配套政策,规定教师教育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方法,让教师真正掌握相应的课程开发知识,形成相应的课程开发技能。

(二)评优与晋级政策

由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还缺少成熟的经验,加上教师的精力与工作时间的限制,特别是在学校,校本课程并没有得到像语文、数学等课程那样的重视,对于某些教师而言,他们并不认为学校赋予了他们课程的权利,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从内心予以排斥。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让教师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把是否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纳入评优与晋级的申报条件当中,那么教师就会感到有必要去发展自己在相关课程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展示自己的特长与成果。

二、技术与措施方面的支持

(一)提供培训机会

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应包含通识性的培训与专业性的培训。通识性的培训主要是针对课程知识、课程理念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开发技术、开发流程、教学法等一系列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除此之外,专业性的培训也特别重要,由于校本课程的门类特别丰富,许多课程都是特色课程、边缘课程、跨学科领域课程,既没有合作教师,也没有开设同类课程的“教练”,他们也期待能有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性质、不同知识领域的教师培训机会,让具有不同条件的教师都能自己做出选择。如可以开展专项培训、专题培训、不同类型的课程培训、网络研修等。

(二)建立资源中心

校本课程开发虽然门类丰富,但不同学校之间也有相同的课程类型,甚至是相同的课程门类。即使课程门类不同,课程开发的经验也可以互相借鉴。许多教师都渴望得到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因此,建立校本课程网站很有必要。目前,有的校园网站有校本课程栏目,有的区县也有相应的平台,但都不是特别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网站可以介绍世界各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可以展示全国各地中小学典型的校本课程案例,也可以刊载一些课程的理论知识、专家观点及前沿信息。

以下是长沙市开福区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的案例。

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与管理

一、栏目设置

1.专家视点:国内外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对于校本课程的观点、看法。

2.课程文件:包括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新课程设置方案、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及其他有关课程的政策文件、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等。

3.开发资源: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类课程产品及相关课程资源,如课程介绍、课程纲要、教学讲义、评价方案及校本课程资源包、可供选用的教材等。

4.读书交流:定期发布新书推介信息,交流读书心得,推行电子阅读书籍和作品。

5.美文共赏:转载或刊登震撼心灵的教育故事,催人奋进的国内外教育名人传记,发人深省的哲理名篇。

6.在线研讨:搜集大家感兴趣的教育与生活话题或课程疑难问题,由组织者提前一周发布在线研讨的问题及相关的文章,再在同一时间集中上网进行在线交流,之后再由组织者择其精辟观点与言论,整理成文并上传。

二、资源类型

课程介绍:200—300字,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及授课对象及授课时间。

课程纲要:包括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包括开课老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学习时限(一学期、一年甚至更长)、授课时间、适应年级等。具体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考核及评价等。

教学讲义:可以上传一学期(15课时以上)或一学年(30课时以上)。

考查方案:考查目的、考查形式(纸笔测验或表现性活动、作品评价等)、考查主要内容(如测试卷)、考查结果呈现方式(等级及等级标准或其他形式)。

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不要求每课时都有,不足的以后还可以逐步上传。课件的文字要大,图片清晰。课件第一张幻灯片要注明课程名称、第几课时、教学内容的题目、年级、设计者、开福区某某学校等项目。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用于教学的参考教材书目(书名及主要内容介绍),或具体教材内容,可以是自编教学资源包。

三、资源审核与管理

1.审核与上传的原则

本着资源中心里的资源“来源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原则,尽可能为教师提供优质的素材性资源。本区教师所发布的资源应属作者原创。如获许可引用或推介的资源应注明作者及单位。

2.评价与奖励

每学年举行一次校本课程优质资源评比,对于校本课程资源上传、管理先进的单位或个人,或校本课程资源被其他网络媒体引用的单位或个人,在评比时应给予加分。优质资源一等奖获得者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赠送书刊等。

3.管理人员及联系电话(略)

(三)推动教师交流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推动一些校本课程专业团体的建立,如校本课程开发专业委员会,同时尽可能提供一些教师交流的机会。教师交流计划一般有如下情况:学校内教师间的合作与研讨、校际间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科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国际交流等。一些专业性强又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可以建立教师流动机制,互派教师进行访问式交流,既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又可以节约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三、学校内部的评价与激励

校本课程的实施体现了课程决策权利的分享和下放,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主要通过学校内部的评价与改进机制来实现,而评价又渗透于开发的每一个活动过程,具有持续性和可发展性,制定自觉自律的学校内部评价机制,是促使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下为长沙市开福区某小学制定的校本课程审议、培训与评价制度。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1.成立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主任、教师代表、家长、社区人士等参加,负责讨论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审议《课程纲要》和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

2.审议委员会要进行课程开发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课程知能。

3.进行课程开发前的情境分析,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搜集及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4.开学初审议课程纲要,填写《课程评审表》,审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并及时公示审议结果。

5.检查并督促《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执行情况,学期结束前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完成好的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校本课程研修制度及

校本课程教师岗位职责

1.搜集资源:教师围绕自己确定的课程,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各种途径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筛选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2.编写课程纲要: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要素创造性地撰写,有条件的也可以编写校本教材或资源包,每一个环节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

3.上研究课:小课题承担者每学期围绕自己的小课题做两节研究课,围绕课题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并对所搜集的相关实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整理出教学案例。研究课要认真准备,充分利用学校信息技术资源。

4.听课评课:本教研组教师的研究课,全组成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听,听后依据《校本课活动评价表》进行说课、评课,不断完善。

5.定期总结:学期末教师撰写一篇论文或课程故事、实验工作总结,也可以围绕自己的小课题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评价与管理制度

1.各校本课程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校本课程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本课程特点的评价,可采用表格、问卷、评语、档案袋等方式,结合学生自评、家长点评一起进行,每学期期末要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2.学校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物质和时间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合作开发,鼓励教师探索创新,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课程产品和开发经验,并予以推广应用。

3.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校本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教师的科研成果按照学校科研奖励细则予以奖励,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晋级、评优的条件。

4.每学年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对校本课程教案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成为正式的“教学材料”。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每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最佳场所,离开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校本课程教师支持系统的建立,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学校内部还应该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平等对话权与建议权、进修权、培训权,要建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制,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参与、学习、合作、共享、研究的校园文化,提供给教师校本培训的各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