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幸福营造
34760900000019

第19章 健康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岁以上人口主要死亡原因归类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

生物因素:占15%,指的是自然成熟、老化以及遗传因素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生物因素相当于“体质”,可以通过加强锻炼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同时,接受周期性的健康检查,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可以改善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因素:占17%,指以人为主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最受重视的是工业污染、食品安全、儿童安全和劳动卫生等。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家庭的功能、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社交等。疾病的发生和转化直接或间接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心理因素:占8%,指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每天面临着不同的情景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格气质的考验;心理是否健全,能否承受压力,有无心理疾患等。事实上,大部分身心疾病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健康问题这类疾病在现代人中显著的增加。

生活方式因素:占60%。生活方式又称健康行为,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及时改变这些有害健康行为,可有效的减少罹患疾病的机会,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这表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健康水平。很多权威医学组织特别强调: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导致健康损害,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标。实际上,健康的金钥匙就握在每一个人的手中,“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治疗是预防”,这是每个关心自己健康的人都应该、也都能够懂得的道理。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拥有了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条件,这在客观上大大提升了人的生命长度和生活质量,使得那40%的客观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那么能否拥有健康的体质,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个体,取决于这60%的主观因素,可以说,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方式影响一生

在很多年轻人眼中,健康好像是老年人的事情,他们也许会说:我还年轻,健康着呢,等哪一天不健康了再说。

那么,请听听青年科学家胡可心去世时的遗言:“如果再给我3年时间,我就能和同志们一起把项目做完,那将死而无憾。眼下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我还不该走,不能走。”但是,死神连多一分种的时间都没有给他。他2001年去世时,只有38岁,已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

再看看蒋筑英,一位出色的光学研究者,在去世前,人们看到的蒋筑英,是一个有旺盛干劲和饱满激情的人。1982年6月14日深夜,他因腹痛难忍被送进医院,于次日下午去世,终年43岁。再看看,我国的数学家张广厚、罗健夫、洪崇威,气象学家曾再顺,电力专家陈安乐,船舶专家华怡,物理学家蔡诗东、崔长庚、陈杨,力学家卓克聪,世界宗教学家张跃,语言学家杨顺安、廖秋思,作家路遥、周克芹、莫应非、邵志安、祝兴义、余树森、王小波、梁左,艺术家施光南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都在50岁上下撒手人寰;健身教练马华,健康形象的代言人,有谁会想到她年纪轻轻的竟猝然离世?可以说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

还有,大家所熟悉的影视明星:一代歌王迈克尔·杰克逊因心脏病发作在美国洛杉矶逝世,终年50岁;年仅45岁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病逝;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死于突发性心脏病;演员傅彪因肝癌晚期去世;梅艳芳死于子宫颈癌症引起的肺功能失调;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因淋巴癌医治无效死亡;浙江卫视当红新闻主播梁薇在出差上海期间心脏病突发,送医后经抢救无效病逝,年仅28岁……

这些名人,比普通大众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治疗资金,但是都英年早逝,让人不禁叹息。生命如此珍贵,如果能在平时提高健康意识,注意身体健康状况,防患疾病于未然,世界上也少了很多遗憾。

在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愈发接轨,社会上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借机侵入大学校园,无形中影响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WTO曾宣布21世纪最大的杀手是生活方式病。现代生活方式确实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饮食方面,垃圾食品、快餐食品、吸烟喝酒、“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对大学生体质造成伤害;运动方面,大学生很少运动或者运动不当;作息方面,通宵上网、开夜车已经愈来愈严重。

提起大学生活,毕业于兰州大学的陈声记得最清晰的就是喝酒。在上大学之前,陈声是滴酒不沾。进了大学,他发现大学没人管,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便和一堆男生聚在一起喝酒。到后来,这就变成一种气氛了,感觉酒能一下子拉近彼此的关系,最厉害的时候,在一个小时内,5个人喝了3瓶白酒,48、52、56度的,当时就着茶杯连喝了15杯!喝到被别人抬回去,对这件事,陈声至今颇为自豪。喝酒最频繁的时候是每周两次,每次白酒起码能喝2两,啤酒一瓶多点,而且老是暴饮暴食,经常一顿、两顿不吃,然后又出去狠吃一顿。但是,这个喝猛酒习惯的副作用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显露了,胃不能吃凉的,不能饿也不能太饱,更别提喝酒了,一喝酒胃就胀气。

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这种情况:上大学之前,生活规律,一旦考上大学,生活反倒没了章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年不如一年。

据复旦大学《复旦青年》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复旦有44%的本科生养成了熬夜的习惯。大三的学生在凌晨两点以后睡觉的比例高达14%。只有2.8%的学生起床后感觉“精神充沛”,38%的学生感觉“比较疲惫”。有这种情况的显然不止复旦一所高校。

大学生喝酒过度

兰州大学体育中心副主任乔德平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兰州大学的学生体质在大四的时候会远低于大一时。在大一和大四会对学生进行的两次体能测试中,他发现,大四学生的身体形态、心肺状态、力量等都有下降,近视率也居高不下。一些学生在压力比较小的情况下喜欢睡懒觉、不锻炼,还养成了抽烟、喝酒、长期上网等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侵蚀着大学生体质。

然而,实际情况是,不仅仅是大学生们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包括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又有多少不是这样生活的呢!

大学是人生最后一个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充分利用的阶段,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期,一切都在此基础上展开,这个时候形成的习惯基本会跟随人一生。它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如何有效利用美好的青春年华,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塑造良好的性格,结交一群真诚的朋友,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每一个青年人面前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