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产生的原因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探究。
幸福的生理机制
从神经学的生理层面来看,人是否有一种美妙的幸福感与“多巴胺”的产生状况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送素。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的信息传递。我们知道,抑郁症和强迫症,都是由脑内的“多巴胺”分泌水平低于正常值引发的。反之,当脑内的“多巴胺”水平超过正常值时,就产生超过正常水平的幸福感——所谓“狂喜与极度舒适”,这就是毒品、赌博、热恋时产生的效应。反之,在戒毒、戒赌、失恋时,脑内的“多巴胺”分泌水平远低于正常值,人们会感到极度的不适。因此,脑内的多巴胺系统又称为“鸦片回报系统”。
根据上述“幸福感”的神经生理学原理,决定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的关键因素,是大脑“多巴胺”的水平。这一数值因时因地而异,因遗传而异,因体验而异。总之,几乎可说每一个人在每一特定时期都有他自己的正常值,偏离这一数值,或狂喜或抑郁,将使他的行为变得不正常。
例如:买一辆新车的幸福感,大约只有2~3个月;而搬进新房子的幸福感,一般也只有5~6个月而已。
经过短暂的调整和适应之后,“多巴胺”的水平恢复了正常值,增加的幸福感也随之消失。
幸福的心理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认为,人的幸福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个人先天的遗传素质;
二是后天的环境事件;
三是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他的研究也发现,环境的变化只在短期内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经过一个适应过程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将变小,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却反而主导着人的心理感受。
个人先天的遗传素质
父母的性格情绪和精神因素对后代的影响;
胎教无形中产生的作用;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视野对后代的遗传基因;
后天的环境事件
不同的家庭背景产生不同的影响;
顺境和逆境对不同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挫折和失败给心理带来的阴影;
突发事件造成的打击。
主动控制心理对幸福的影响
消极心态与积极心态所产生的心理力量截然不同;
嫉妒与怨恨的心态直接抹杀人的幸福感;
成就感与满足感催生幸福感;
对人、对环境的信任感产生的内心安全感;
坚定的信念与明确的目标催生出幸福感;
从事工作的兴趣和解决问题产生的快感;
奉献和感恩产生的崇高感。
在影响幸福的诸多因素中,先天的因素主要是对性格和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后天的因素中,不同的家庭背景、贫富的悬殊、生活的优裕或经历的苦难对人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的区别。如果把好的生活条件当成自己人生奋斗可以借助的条件,就会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因为生活条件好而追求安逸、享受,就反而会给人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同样,家庭的贫困和苦难,使人产生生来就不如人的情绪,人生就会带来消极和怨恨的情绪,反之,如果把贫困和苦难当成改变处境的强烈愿望,就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奋斗的力量。
挫折、失败和突发事件的打击对人的心理会有更大的影响,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因为一次的挫折或失败就颓废、消极;因为父母早逝或者病痛缠身,就失望、哀叹……如果换一种思维,把挫折和失败当成成功的经验、人生攀登的阶梯,就会一步步地走向成功;把父母早逝和病痛对自己、对家庭的影响看作是可以改变的人生状况,用自我激励和恰当的方式选择,同样可以获得幸福的人生。
在三种因素中,主动控制心理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这种能力固然来自于自己的目标、愿景和信念产生的积极心态,但是如果学会“结果导向”的方法,那么在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就会问一问自己:“你到底要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嫉妒、怨恨、消极会改变你的生活处境,那你就放纵这样的情绪。事实上,不控制这些情绪,只会使你的人生变得更糟。
“结果导向”的方法是来自于管理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作为ISO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之一,即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均要符合结果的要求,否则没有价值和意义。结果导向首先强调的一个要素就是站在结果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养成一种思维习惯。这种方法对于管理自己的人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的每一种言行的选择,每一天时间的安排,都从你的短期目标、长远的愿景出发,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就会使自己在情绪控制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