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智慧百科(动物卷)
35120100000017

第17章 鱼纲(3)

鲤鱼是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它们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观赏用的锦鲤鱼,被养殖在全世界,其中以日本最为先进,是由各种颜色美丽的鲤鱼交配出来的。颜色虽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种类。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重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鲫鱼

鲫鱼地方名叫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鲫鱼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尤其是活鲫鱼汆汤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作用。鲫鱼汆冬瓜,鲫鱼熬萝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寿。条小的鲫鱼可做酥鱼。据分析,每100克鲫鱼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糖0.1克,硫胺素6.6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2.4毫克,钙54毫克,磷203毫克,铁2.5毫克。临床实践证明,鲫鱼肉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均有疗效。

麦穗鱼

麦穗鱼头尖,略平扁,口上位,无须,背鳍无硬刺。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部出现珠星。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明显。为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小型鱼类。生活在浅水区,杂食性动物,主食浮游动物。产卵期4~6月,卵椭圆形,具粘液,成串地粘附于石片、蚌壳等物体上,孵化期雄鱼有守护的习性。

银鲴

银鲴俗名密鲴、银鲹、刁子,属于鲤科,其口小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下咽齿3行,鳃耙38~45,侧线鳞53~64,腹部在肛门前方具不明显的腹棱。栖息于江、湖的中下层。刮食着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两年鱼可达性成熟,4~6月在流水中产卵,卵漂流性。天然产量大,尤以江河中上游的数量更多,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棒花鱼

棒花鱼俗名爬虎鱼、沙锤、花里棒子,属于鲤科,其鱼体粗壮,鼻孔前方下陷。唇厚,上唇的褶皱不显着,下唇侧叶光滑。侧线鳞数量为35~39。生殖时期雄鱼胸鳍及头部均有珠星,各鳍延长。小型鱼类,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主食无脊椎动物。4~5月繁殖,在沙底掘坑为巢,产卵其中,雄鱼有筑巢和护巢的习性,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及湖泊、沟塘中。

黄鳝

黄鳝属于无鳞鱼,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它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黄鳝常夜出觅食。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左右鳃孔于腹面合二为一,呈倒“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生活时体呈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黄鳝的体色常随栖居的环境而不同。

白鳝

白鳝,学名鳗鲡,又称河鳗,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在海里出生,而到江河里长大。其体形呈圆筒状,皮肤下埋没细鳞,表皮光滑,背部呈暗绿色,腹部白色,故广东人多称为“白鳝”,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沿海及江河。白鳝因其食用价值高而有“水中人参”之称。时下风行大江南北的新派粤菜“生猛海鲜”一族中,白鳝正是其中备受食客嗜好的名贵鱼类之一。它肉质细嫩、肥润、味道鲜美,是粤菜中高档酒席常用的烹饪原料。据科学分析,白鳝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维持人体正常视觉机能及上皮组织形态,维持人体正常性机能有重要作用,花鳅中医认为白鳝有补虚强体、祛风杀虫之功能,可防治肺结核、风湿、夜盲症、男女虚弱等症。

花鳅

花鳅是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鱼类的通称,世界有15属约25种和亚种,为淡水小型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小溪、池塘和稻田里。体长,侧扁或稍侧扁,体和头部被细鳞或裸露;须3对或5对,其中吻须2对,分生,呈1行排列,口角须1对;尾鳍内凹,圆形或截形;臀鳍分枝鳍条5根,分布于欧亚大陆(青藏高原中心除外)、大巽他群岛、非洲的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亚。中国有6属12种。花鳅属是本亚科中最繁盛的一属,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以北各水系,远至日本、朝鲜、欧洲和北非。中国常见种类有中华花鳅和泥鳅。

泥鳅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鲶鱼

鲶鱼俗称塘虱,它的同类几乎分布世界各地,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体上没有鳞,有扁平的头和大口,口的周围有数条长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夜行性,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鲶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

乌鳢

乌鳢亦称黑鱼,圆鳞体呈乌黑色由背至腹颜色逐渐变浅。冬眠时钻到稀泥里温暖的季节乌鳢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将头部露出水面,藉以辅助呼吸。它的身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扁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斑点。

鳜鱼

鳜鱼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桂鱼、鯚鱼,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鳜鱼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鳜鱼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其中6~7月为产卵盛期,怀卵量为3~20万粒。

鳡鱼属于鲤科,地方名有竿鱼、大口鳡、介鱼、黄钻、虎鱼、横杆子、黄尖、横色、鳡条、黄尖等。它属于大型凶猛性鱼类,体长其形如梭,头锥形,吻尖长,口端位,口裂大,吻长远超过吻宽。下咽齿扁形,尖端勾状,3行。下颌前顶端有一尖硬的骨质突起与上颌前端的凹陷相嵌合。眼小,鳃耙稀疏,无须,腹部回,鳞小。侧线鳞100以上,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色微黄,腹银白,背鳍、尾鳍青灰色,其余各鳍黄色。鳡鱼是大型经济鱼类,分布很广,全国各大江河、湖泊、大型水库等大水面均产,春秋两季为生产旺季。因其凶猛食鱼,是清野除害的主要对象,人工也不养殖,所以产量逐年减少,北方已不多见。鳡鱼为上等食用鱼,肉细刺少,肉味鲜美香肥,富有营养,每百克肉含蛋白20.8克、脂肪5.4克。

翘嘴红鲌

翘嘴红鲌属于鲤科俗名有大白鱼、翘嘴巴、翘壳、白丝、兴凯大白鱼、翘鲌子、鲌刺鱼、翘白、白鱼、噘嘴子浮鲢等,其中广东地区俗称长江和顺,长江中游俗称翘白、白鱼,长江下游俗称太湖白鱼。体型较大,常见为2~2.5千克,最大者重达10~15千克。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侧线鳞有80~93枚。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棘,第二棘最甚。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长大,不分支鳍条3,分支鳍条21~25,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蒙古红鲌

蒙古红鲌俗名红梢子、尖头红梢、红尾巴,属于鲤科。头稍尖,口向上倾斜,侧线鳞73~79,背鳍具光滑硬刺,臀鳍条3.18~22。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及胸鳍布有珠星。中上层鱼类,生活于水流缓慢的河湾、湖泊。性凶猛,捕食小鱼和虾,1.5市斤重的个体可吞食4寸左右的鲢、鳙鱼种。5~7月在流水中产卵。卵粘附在石块或其他物体上。中型鱼类,最大达6市斤,常见者为0.5~1.5市斤。天然产量较大,渔业上有一定地位。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青鱼

青鱼俗称黑鲩,青鲩,螺蛳青,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鱼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无槽纹。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一般多在底层多螺蛳的较大水体中、下层中生活,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生长快,2~3冬龄可达3~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70公斤,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约15~20公斤。性成熟为4~5龄。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繁殖,生殖后常集中于江河湾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哲罗鲑

哲罗鲑俗名大红鱼,它是一种凶猛的冷水性纯淡水鱼类,冬季结冰前逐渐向大江或附近较深的水体里寻找越冬场所。春季溯河游向清冷的山间支流,冬季仍摄食。食物以鱼类为主,生殖期停止摄食。繁殖期体变红,故称大红鱼。每年春季到水流湍急清澈底质为砂砾的小河里产卵。哲罗鲑生长较慢,它们最长可长到2米长,重可达50千克以上,多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喀纳斯湖等地。有的专家认为所谓喀纳斯“湖怪”,其实是巨型珍稀冷水鱼哲罗鲑。

细鳞鱼

国内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口横裂,亚下位。上、下颌均具齿,腭骨齿1行,生殖季节成鱼有2行明显的舌齿。脂鳍大,与臀鳍相对。随栖息环境不同及个体生长体色变化较大。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的群体,个体较小,体色较暗,称“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个体较大,体色鲜艳,称“江细鳞”。冷水性鱼类,栖息于山溪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冬季在支流的深潭或大江中越冬。雌性个体4~6龄成熟,雄性个体早熟于雌性。初春解冻时即上溯产卵洄游。产卵场一般位于深潭下处(底质为砂砾、水温8~12℃)的急流中,卵沉性,卵径3.7~4.2毫米,肉食性鱼类,在大麻哈鱼生殖季节也吞食其卵。细鳞鱼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可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其自然资源已趋枯竭。

鲟鱼